劉雪琴 劉玉華
【摘要】 目的 總結黃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經驗。方法 對6例黃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6例患者經過積極搶救與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結論 對于過敏性休克,臨床上及時迅速的搶救和護理是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黃蜂;過敏性休克;搶救;護理
黃蜂蟄傷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咬傷,主要以傷口局部疼痛為主,出現(xiàn)休克的極為少見。本院急診科2005~2009年共收治黃蜂蟄傷致過敏性休克患者6例,經積極搶救及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F(xiàn)將其救治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6例,男4例,女2例,年齡6~60歲,平均35.7歲;農民3例,養(yǎng)蜂專業(yè)戶1例,學生2例;蟄傷部位:主要在頭、面、雙上肢、頸部、雙下肢等處。6例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過敏性休克,其中重癥休克1例。既往2例有高血壓、冠心病史,均無藥物過敏史。
1.2 臨床表現(xiàn) 局部癥狀為蜇傷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紅斑、刺痛、水腫樣風團伴瘙癢、腫脹,出現(xiàn)水皰1例,全身蕁麻疹2例。本組6例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全身癥狀致過敏性休克,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意識模糊,面色蒼白,煩躁,出汗,呼吸急促,血壓不同程度下降等;重度過敏性休克1例,表現(xiàn)為全身大汗,面色蒼白,皮膚紫紺,繼而意識喪失,呼吸急促,小便失禁,血壓測不到。
2 治療結果
本組6例經抗休克、抗過敏及支持治療和精心護理后均痊愈出院。
3 急救與護理
3.1 急救措施 入院后立即建立靜脈通道給予鹽酸腎上腺素1 mg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5 mg靜脈推注,多巴胺20 mg靜脈推注,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同時予以多巴胺80 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500 ml靜脈點滴,阿拉明30 mg加入0.9%氯化鈉500 ml靜脈點滴。生命體征稍平穩(wěn)后給予糾酸及能量合劑支持治療[1,2]。
3.2 護理體會
3.2.1 體位 取中凹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輸氧(2~3 L/min),上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生命體征。避免搬動患者以免加重休克[1,2]。
3.2.2 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囑快速準確的用藥,注意保護靜脈通路通暢保證液體入量。
3.2.3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根據病情每5~30 min測血壓、脈搏1次,嚴密觀察患者意識、呼吸、尿量以及皮膚的顏色并及時做好記錄。觀察每小時尿量警惕急性腎衰的發(fā)生。
3.2.4 做好各種基礎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禁食,病情緩解后給予流質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特別是魚蝦蛋等異種蛋白質,防止再次引起過敏。同時避免高鹽、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做好口腔護理及眼部護理。
3.2.5 皮膚護理 患處皮膚清潔后給予季德勝蛇藥片10片調100 ml水外搽患處,3次/d[3]。
3.2.6 心理護理 由于病情發(fā)生突然,患者思想緊、懼怕。護士在搶救的同時應給予心里安慰,關心體貼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消除其思想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3.1.7 做好搶救工作的護理記錄,在搶救之后6 h內完成搶救記錄,以防范醫(yī)療糾紛,指導患者出行時注意安全。遇到蜂時注意保護裸露皮膚,蟄傷時應就近醫(yī)院搶救,無條件就診時,可以用自己的唾液涂搽傷口,用鮮馬齒莧或枯草搗爛敷患處,以減輕疼痛贏得搶救時機。[4]
4 小結
黃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較典型。抗休克、抗過敏及支持對癥處理是過敏性休克救治的基礎;而及時迅速的搶救和監(jiān)護,預防和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搶救過敏性休克患者的成功關鍵。因此,急診護士應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操作及藥品的應用并準備好各種急救物品及藥品便于積極配合搶救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谷娜,周虹,施麗華,等.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中國醫(yī)藥指,2008.6(16):444445.
[2] 周秀華.急救護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9091.
[3] 李國梅.29例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的急救護理.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11):4950.
[4] 趙慧晶,殷小勇,張彩霞.1例蜂毒致過敏性休克的護理.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20(23):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