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述臣 (青島康地恩藥業(yè)有限公司 266111)
隨著家禽疾病的發(fā)展和獸醫(yī)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獸醫(yī)臨床上愈來愈越多地通過藥敏試驗來進行藥物的選擇。由于目前市場上復方獸藥的成分不透明,給藥敏試驗帶來了許多困難。為了更好地利用藥敏試驗來選擇藥物,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以及制藥工作經(jīng)驗,介紹一下獸醫(yī)臨床上如何利用藥敏試驗來選擇復方獸藥。
按試驗要求選用不同的培養(yǎng)基。若做禽大腸桿菌藥敏試驗宜選擇普通瓊脂或麥康凱培養(yǎng)基;若做沙門氏菌藥敏試驗宜選擇SS培養(yǎng)基;若做禽巴氏桿菌藥敏試驗可選擇鮮血瓊脂平板培養(yǎng)基;另外使用磺胺藥物做藥敏試驗則應選用無蛋白胨肉湯瓊脂平板培養(yǎng)基等。
選擇質量好的定量濾紙以備制作藥敏紙片。
選自具有典型癥狀病雞的病變部位提取病料。如肝臟、心臟、脾臟等臟器。
接種環(huán)、酒精燈、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頭等。
2.1 藥敏片的準備
2.1.1 藥敏片的制備 取定量濾紙,用打孔器打成直徑為6mm的圓形紙片,取50~100片圓紙片放入清潔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單層牛皮紙包扎,經(jīng)15磅15~20min高壓消毒后,放在37℃溫箱或烘箱中數(shù)天,使之完全干燥,并在60℃的條件下烘干備用。
2.2.2 藥液的制備 根據(jù)經(jīng)驗,按獸藥說明書(或標簽)上標明的治療量的10~20倍比例配制藥液。如某藥品100g兌水100kg,表明該藥治療量為1g兌水1L,配制藥液時就是1g加50~100ml水或1L水加10~20g藥品,即為配制藥敏片所用的藥液濃度。
2.2 藥敏片的制作 將含有50~100片紙片的青霉素瓶內(nèi)加入配制好的藥液適量,并翻動紙片,使各紙片充分浸透藥液,輕輕翻動紙片以免將紙片搗爛。同時在瓶口上記錄藥物名稱,放37℃溫箱內(nèi)過夜,干燥后即密封,切勿受潮,置陰暗干燥處存放備用(一般有效期3~6個月)。
3.1.1 涂布 在超凈臺或自制無菌操作臺中,用經(jīng)火焰滅菌(酒精燈)的接種環(huán)從病料中挑取適量細菌培養(yǎng)物,分別在平皿邊緣相對4點涂菌,以每點開始劃線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找到第2點劃線至平皿的1/2,依次劃線,直至細菌均勻密布于平皿。(另:可將待試細菌于少量生理鹽水中制成細菌混懸液,將少量混懸液倒入平皿培養(yǎng)基上,輕晃平皿使鋪勻,放置5~10min)。
3.1.2 貼片 將鑷子于酒精燈火焰滅菌后略停,取已制好的干燥藥敏片分別貼到平皿培養(yǎng)基表面。為了使藥敏片與培養(yǎng)基緊密相貼,可用鑷子輕按幾下藥敏片。若使觀察結果更準確,要求藥敏片能有規(guī)律的分布于平皿培養(yǎng)基上,一般可在平皿中央貼一片,外周可等距離貼若干片。一般9cm直徑的平皿可同時貼6~9片,同時標明各種藥敏片的名稱。最后將平皿培養(yǎng)基底部向上(倒置)放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12~24h。
取出培養(yǎng)12~24h后的培養(yǎng)皿進行觀察。在涂有細菌的瓊脂平板上,抗菌藥物在瓊脂內(nèi)向四周擴散,其濃度呈梯度遞減,因此在紙片周圍一定距離內(nèi)的細菌生長受到抑制。過夜培養(yǎng)后形成一個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菌對此藥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無抑菌圈,則說明該菌對此藥具有耐藥性。其直徑大小與藥物濃度、劃線細菌濃度有直接關系。按抑菌圈直徑大小作為判定敏感度高低的標準,抑菌圈直徑20mm以上敏感度為極敏、15~20mm敏感度為高敏、10~14mm敏感度為中敏、10mm以下敏感度為低敏、0mm敏感度為不敏。
5.1.1 培養(yǎng)基 應根據(jù)試驗菌的營養(yǎng)需要進行配制。傾注平板時,厚度合適(約5~6mm),不可太薄,一般直徑為9cm的培養(yǎng)皿,傾注培養(yǎng)基以18~20ml為宜。培養(yǎng)基內(nèi)應盡量避免有抗菌藥物的拮抗物質,如鈣、鎂離子能減低氨基糖苷類的抗菌活性,胸腺嘧啶核苷和對氨苯甲酸(PABA)能拮抗磺胺藥和TMP的活性。
5.1.2 細菌接種量 細菌接種量應恒定,如太多,抑菌圈變小,能產(chǎn)酶的菌株更可破壞藥物的抗菌活性。
5.1.3 藥物濃度 藥物的濃度和總量直接影響抑菌試驗的結果,需精確配制。藥液配制時特別注意:目前獸藥廠家生產(chǎn)的獸藥多為復方藥物,其用量實際上是該藥中實際主要成分的治療量(說明書或標簽中一般未標出),有時不是說明書(或標簽)中標明的藥物成分,要特別注意區(qū)分。另外,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規(guī)定:說明書(或標簽)中的用量即為治療量,說明書(或標簽)中一般不能寫預防量。
5.1.4 培養(yǎng)溫度和時間 一般培養(yǎng)溫度和時間為37℃12~24h,有些抗菌藥擴散慢如多粘菌素,可將已放好抗菌藥的平板培養(yǎng)基,先置4℃冰箱內(nèi)2~4h,使抗菌藥預擴散,然后再放37℃溫箱中培養(yǎng),可以推遲細菌的生長,而得到較大的抑菌圈。
獸醫(yī)臨床上藥物的選擇至少應具備以下條件:
5.2.1 敏感性要高 敏感性越高的藥物殺菌作用也越強。因此,藥物敏感試驗后,首先應考慮選擇高敏藥物,也可考慮選用兩種藥物協(xié)助使用,以減少耐藥菌株。
5.2.2 藥物在體內(nèi)吸收狀況與所治療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相符 在選擇高敏藥物的同時還要考慮藥物的吸收途徑以及在體內(nèi)的吸收、轉化狀況。因為藥敏試驗是藥液直接和細菌接觸,而在給禽用藥的時候,必須通過機體的吸收并達到感染部位才能使藥物達到一定的效果。譬如禽大腸桿菌病,如果是敗血性型禽大腸桿菌病,那么選擇的藥物就應該既敏感性高又易于吸收才適合,如果敏感性高但吸收不佳,其治療效果是不會好的。
因此,在選擇藥物時,要同時考慮以上因素才會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達不到上述要求,寧可選擇敏感性不是特高但藥物卻能很快到達感染部位的藥物,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