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莉
(左云縣林業(yè)局 ,山西 左云 037100)
胡楊 (Populus euphratica)俗稱異葉楊,屬楊柳科楊屬,落葉喬木。樹皮淡黃色,基部條裂,小枝淡灰褐色。葉形多變化,苗期和萌條葉披針形,似柳樹葉,全緣或具 1齒~ 2齒;成年樹葉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具粗齒,基部楔形、圓形或平截;葉柄長1 cm~3 cm,稍扁。柔荑花序,下垂,雌雄異株。蒴果成熟期 5月至 8月,成熟盛期在 6月或 7月。種子很小,千粒重 0.087 g~ 0.130 g。研究胡楊在晉北地區(qū)的育苗繁殖技術,對胡楊在本地區(qū)造林工作的推廣和加快本地區(qū)的生態(tài)治理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種子采集:在雌雄混生的成年人工胡楊林中,選取生長健壯的雌樹,采摘成熟的蒴果(果皮變?yōu)辄S綠色,個別蒴果裂嘴飛絮即為成熟)。
2)種子處理:把采集來的蒴果去除殘枝余葉,攤撒在通風的空房間地面上(地面上應鋪葦席),厚度 10 cm~15 cm,注意上下翻晾,避免蒴果發(fā)熱發(fā)霉。若不能立即播種,應把晾干的種子裝在紙袋或玻璃瓶里,密封貯藏好(若貯藏時間長應同時裝入少量氯化鈣)。
胡楊苗期不耐鹽,育苗地宜選灌溉方便、弱度鹽漬化的沙壤圃地(1 m厚土層中含鹽量在 0.8%以下),最好有防風設備,以避免風沙危害。
整好地后,按1 m的溝距開溝并打垅,南北溝向為好,垅打好后,用耙子把垅坡耙一遍。垅溝深30 cm左右 ,垅坡宜緩 ,1∶2~ 1∶2.5為宜。
一般早播在5月至 7月,以利于幼苗越冬,最晚不超過 8月,同時要錯過當?shù)氐拇箫L期。
垅做好后灌水,水灌至垅高的3/4處為限,等水滲下后即可撒種,播幅寬度為 10 cm~ 15 cm。因胡楊種子很細小,掌握播種量比較困難,可摻上 10份至 12份濕風化煤細末或細河沙后再撒播,播種量為26.67 g/hm2~ 33.33 g/hm2。
為保持播種線土壤水分飽和,每隔 3 d~ 5 d灌水 1次,小水細灌,水深在播種線以下(淹上播種線易漂種),待小苗有 3片~5片真葉時可適當延長灌水間隔。幼苗 4片真葉后,及時拔除雜草,同時噴1次 100×10-6的粉銹寧水劑,以預防銹病。小苗6片真葉時,結合灌水追施尿素 0.20 kg/hm2~0.33 kg/hm2。由于胡楊易于感染銹病,可隔 10 d~15 d噴 1次石灰硫磺劑等。胡楊葉片小,具有角質層,為避免傷害葉片,噴藥時可稍加入肥皂或皂角劑。
胡楊幼苗移植是培育胡楊速生壯苗的關鍵技術,可為大面積發(fā)展人工胡楊林提供優(yōu)質苗木。胡楊播種留床苗(以下簡稱留床苗),主根長而且發(fā)達,須根少,直接用于造林不易成活。切斷主根移植過的胡楊苗(簡稱移植苗)主根短,須根多而且發(fā)達,苗木大小均勻,造林成活率遠遠高于留床苗。
選擇灌水方便,沙壤土或中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下水位1.2 m以下,0 cm~60 cm土層中每100 g土含鹽量小于 0.95 g,pH值 8.5以下的土地作移植圃地。
在圃地內施廄肥 53.33 kg/hm2以上,耕翻細耙。根據土地平整情況設計畦大小,一般每畦面積不宜超過 0.75 hm2,修渠筑埂,埂高 30 cm,畦內高低差小于2 cm。
左手拿幼苗,右手持助插桿(助插桿是指直徑6 mm~ 8 mm的鐵棍,一端砸尖裝上木柄,另一端砸扁,端部銼成園鈍凹口,長度25 cm),用助插桿的凹口端部頂住幼苗根端 2 cm處,垂直把苗根插入土中,深度比原來的根莖痕深 1 cm為宜。按行距50 cm,株距 8 cm~ 10 cm移栽。
插完一畦幼苗后,在苗周圍用雙腳輕踩一遍,把插苗孔隙封嚴,使苗根同土壤緊密結合,隨即灌水,灌水深 10 cm左右。待畦內局部土地露出水面時連續(xù)灌二水,二水要盡量灌滿,保證幼苗有充足底水。
幼苗移植后的 15 d~ 20 d(視土壤濕度)及時人工松土 1次,深度 12 cm左右,打碎土塊,除凈雜草,提高地溫,促使其較早發(fā)根,增加發(fā)根數(shù)量。移植后30 d~ 35 d時可結合灌三水,在苗的一側距苗12 cm處,耬溝埋施尿素 0.4 kg/hm2。6月中旬結合灌水追施尿素 1 kg/hm2,追肥方法同第 1次,位置在第1次追肥的對側。7月上旬苗木生長進入高峰期(晝夜生長量 2.2 cm~ 3.0 cm),在苗行中間耬溝埋施尿素和二銨各 1.33 kg/hm2,并及時灌水,10 d后再灌水 1次。每次灌水追肥后都要及時松土鋤草1次,保持苗圃地土壤疏松、無雜草。9月底再灌水1次,防止冬季干旱苗木抽梢。
在 4月底 5月初抓住防治木虱的有效時機,連續(xù)噴1 200倍磷胺或1 000倍的氟乙酰胺 2次。在幼苗展葉期噴 100×10-6的粉銹寧藥液 1次,預防銹病。之后每隔 30 d左右噴 1次 150×10-6的粉銹寧藥液,全期噴粉銹寧 4次~ 5次,9月份停止噴藥。
由于胡楊育苗技術復雜,苗期生長緩慢,苗木分化嚴重,易染銹病及育苗投資過高等原因,致使本地苗木培育較為困難,培育技術不成熟。同時,胡楊苗木遠距離調運,根系極易失水,導致造林失敗。這些原因使胡楊在晉北地區(qū)造林中一直未被廣泛使用。筆者通過數(shù)年的苗圃實驗,認為只要按照技術規(guī)范操作,胡楊完全可以在當?shù)匕布衣鋺?充分發(fā)揮其抗旱、抗寒、耐鹽堿的特性,為晉北地區(qū)沙地治理、鹽堿地改良工作做出自身貢獻,從而加快本地區(qū)的生態(tài)治理進程。
[1]趙學仁,李金寧.胡楊移栽苗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栽培技術的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1990(1):47-51,104.
[2]李廣全,劉 軍 .胡楊育苗技術 [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5(1):43.
[3]易淑江,牛文星,侯林山,等 .胡楊育苗技術 [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