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李建國
(通聯(lián):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蔬菜局 413002)
球莖茴香一般多行露地栽培,以秋露地栽培冬季收獲為主。平均氣溫在14℃左右的地區(qū),可在7月中下旬露地遮陽網(wǎng)覆蓋下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12月份采收葉球。北方夏涼地區(qū),可提前到6月份播種,10~11月采收。北方寒冷地帶也可春播夏收,2月中、下旬育苗,苗齡35天,3月上旬定植,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收。中部地區(qū)冬季寒冷,必須進行大棚或小棚覆蓋保溫,播期為8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齡35天,11月份覆蓋大棚,到翌年2~3月份采收。南方冬春保護地栽培區(qū)可在頭年12至翌年2月上旬保護地育苗,苗齡40天,1月底至3月上旬定植露地,4月底至7月采收。
球莖茴香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一般采用育苗移栽。
1.穴盤育苗 較先進的育苗場均用穴盤育苗,一次成苗,幼苗質量好。每畝需苗床15m2,用種量以進口雜交一代種子40g左右或國內(nèi)繁育種子100~120g為宜。播前曬種6~8小時,用手搓后浸種20~24小時,置于20~22℃溫度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次,6天左右出芽后播種。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可有效防止球莖茴香軟腐病的發(fā)生,用量為種子重量的2%~3%。也可以用溫湯浸種方法處理種子,即播前用48~50℃溫水浸種25分鐘,可去除種子表面病菌。
用128穴的穴盤或6cm×6cm規(guī)格的營養(yǎng)缽育苗,以草炭、蛭石為基質,草炭:蛭石=2∶1或3∶1,或草炭∶蛭石∶廢菇料=1∶1∶1。配制基質時可加入一定的葉類菜基質專用肥。為了防止基質帶菌,1m3基質可加入多菌靈100g,或百菌清200g,將肥料、殺菌劑與基質混拌均勻后備用。
播后覆基質0.5cm厚,并灌水蓋草,在畦面上塔1m高的遮陽網(wǎng),降溫防暴雨。出苗后在傍晚或陰天揭草,遮陽網(wǎng)上午9~10時覆蓋,下午4~5時揭開,陰雨天不蓋,并隨幼苗的長大,逐漸增加光照時間。播種覆蓋完畢后將育苗盤噴透水(以水從穴盤底孔滴出為度)。球莖茴香從種子萌發(fā)至第一片真葉出現(xiàn)約需8~10天,基質應保持較高的濕度,水分含量為最大持水量的85%~90%;從第一片真葉到成苗約需20天左右,水分含量應保持在70%~75%。由于夏季溫度高,蒸發(fā)量大,大約每1~2天噴1次水。苗期2葉1心后,結合噴水進行1~2次葉面噴肥,可選用2%~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液噴灑。
2.苗床育苗 夏秋育苗由于育苗期正處于氣候炎熱的季節(jié),應選擇四面通風、排水條件好、灌水方便的場地,做好防雨降溫,最好配備遮陽網(wǎng)。苗床1m2施腐熟有機肥2~3kg、硫酸銨0.05kg、過磷酸鈣0.02~0.3kg,施用時將這些肥料均勻地摻入土中,拌勻,耙平,然后開溝,溝距10cm,溝深1cm,再將種子均勻地撒進溝內(nèi),然后覆土澆水。出苗后進行間苗,間隔2~3cm留1株無病的健壯苗。3~4片真葉時再間苗1次,間隔4~5cm。苗期應小水勤澆,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定植前澆1次透水,第二天切方,囤苗。播種后25~30天,4~5片真葉時定植。起苗時,要避免傷根。
3.早春利用棚室或陽畦育苗 每畝需用苗床25~30m2。播前用田園土60%、腐熟農(nóng)家肥30%、雞糞10%、復合肥0.3%配制苗床土,摻勻摟平后,澆足底水,覆蓋0.5cm厚的細土。按1m2用種4g左右均勻撒播,播后覆蓋0.3~0.4cm厚的細土。出苗前宜保持溫度為白天 20~25℃(不超過 28℃),夜間15℃左右。齊苗后澆1次小水,待水滲下后再覆0.5cm厚的細土,保持溫度為白天 15~20℃,夜間 10~15℃。1~2片真葉時剔除過密苗,3~4片真葉時按6cm見方間、留苗。一般經(jīng)30~35天,當苗高15cm左右。具有5~6片真葉時,即可帶土起苗移栽。
耕地前每畝施入腐熟細碎有機肥3 000~5 000kg,磷酸二銨 20~25kg,硝酸鉀或硫酸鉀15kg。將地整平、整細后做畦,鋪地膜,有條件的安裝滴灌設備。幼苗5~6片真葉、高20cm左右時定植。
苗床育苗的應在起苗前充分澆透水,帶土坨定植,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畦寬120cm,每溝種3行,畦內(nèi)行距不少于30cm,株距25~30cm,畝植6 000株左右。在冬季溫室栽培,弱光條件下不宜種植過密,以免光照不足,球莖過小,品質下降。種植時,盡量將葉鞘基部膨大的方向與栽植行的方向呈45°角,以增加受光面積。種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
1.肥水管理 定植后3~4天澆緩苗水,不宜過大,緩苗后中耕蹲苗10天左右,以促進根系生長。球莖開始膨大期至收獲前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球莖開始膨大時追第一次肥,過15天左右再追第二次肥,每次每畝穴施有機肥100kg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kg,結合澆水進行。澆水要根據(jù)生長情況而定,苗期適當少澆,防止葉片徒長,球莖開始膨大后要適當多澆,但要澆得均勻,不要忽干忽濕,以免造成球莖外層爆裂。
2.中耕除草 球莖茴香屬于淺根型蔬菜,因此,在中耕除草時,要注意淺除,以免碰傷根部。在土壤疏松不板結的情況下,不必除草,可進行人工拔草。在葉鞘肥大期,最好結合培土進行最后一次中耕。后期植株較大,封壟后停止中耕。為了提高球莖的商品品質,應結合中耕除草對球莖進行培土,以蓋住球莖,露出新葉生長點為宜。培土后,球莖色白質脆,商品價值高。
3.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保持溫度白天20~28℃、夜間15~20℃。莖葉生長期白天 20~25℃、夜間 10~12℃;球莖膨大期白天18~25℃、夜間10℃。保護地種植要防止室內(nèi)濕度過大,在早晨和蓋席前應通風,天氣較熱的4月和10月采用上、下兩道風口放風。在10月中旬后應扣上薄膜,剛扣膜時應開較大的通風口,逐步提高設施內(nèi)的溫度,不宜使溫度突然升高,以日溫15~20℃、夜溫不低于10℃為宜。立冬后氣溫持續(xù)下降,要及時加蓋草簾,每天及時揭蓋放風,以避免病害發(fā)生,同時也可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球莖茴香播種后75天左右或定植后40~50天即可采收,采收時球莖一般厚度達6cm以上,重量達300g以上。采收標準是球莖充分膨大,外面鱗莖呈現(xiàn)白色或黃白色。過早采收,球莖尚未充分膨大,影響產(chǎn)量;過晚采收,球莖纖維增多,質量下降。采收時整株拔出,用利刀將上部細葉、老葉和球莖的根削去,只保留10cm左右葉柄和球莖,包裝后出售。采收時還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過多的機械損傷。為了延長供應期,可以分期分批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