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國
(懷化學(xué)院中文系,湖南懷化 418008)
表演理論視野下的《說岳全傳》情節(jié)設(shè)置
譚忠國
(懷化學(xué)院中文系,湖南懷化 418008)
《說岳全傳》中的許多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匠心獨具,情節(jié)曲折生動,扣人心弦。其情節(jié)設(shè)置有力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有助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表演理論由于將文本與語境在行動中重新結(jié)合起來,表演者與聽(觀)眾會產(chǎn)生互動、互勉甚至互惠。表演是在語境中,以表演者為主,又有聽(觀)眾積極參與所生產(chǎn)的共同作品。在《說岳全傳》中,許多故事是表演理論的典型或變形展示。因此,在研究中可以運用表演理論進行分析和闡釋。
《說岳全傳》; 情節(jié)設(shè)置; 表演理論; 語境; 人物形象
Abstract:The plots-designing of many of them in Yuefei's Stories are very unique,their plots are tortuous,lively and vivid.It strongly pushes forward the plots-designing,and helps to mould the figures.Because Performance Theory anew combines the texts with the contexts in their acting,the actors and listenersor spectators can produce mutual acting,encouragement and benefit.Performance is common works of the actor(majorly)and listeners or spectators(having a hand in)in the context.In Yuefei's Stories,many of them are model or deformed shows of Performance Theory.So we can analyze and interpret Yuefei's Storie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Theory.
Key words:Yuefei's Stories; the Plots-designing; Performance Theory; Figures
1.表演理論(Performance Theory)簡說
表演理論是20世紀60、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關(guān)于口頭文學(xué)的理論,80、90年代達到高峰,現(xiàn)在仍然是影響最為廣泛的理論之一,對民俗學(xué)、人類學(xué)、語言學(xué)、文學(xué)批評、宗教、音樂、戲劇等許多學(xué)科的研究,都有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表人物有戴爾·海姆斯(Dell Hymes)、理查德·鮑曼(Richard Bauman)和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等,其中以鮑曼影響最大。表演理論在口頭文學(xué)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上有重大轉(zhuǎn)變,即從以文本為中心向在語境中以表演為中心的研究轉(zhuǎn)變。但在中國運用表演理論進行文學(xué)批評的還很少。
“表演”一詞具有雙重的含義,包括民俗的實踐(the doing of folklore)和藝術(shù)事件(artistic event)。藝術(shù)事件也指表演的情境,包括表演者、藝術(shù)形式、聽眾和場景(setting)等。
表演“將口頭文學(xué)視為實踐,將文本與語境在行動中重新結(jié)合起來”。鮑曼解釋說,所謂“語境”,“指的是情景性語境,它不僅僅是一則特定的口頭文學(xué)事象植根于其中的一般性的文化和制度性背景,而是作為一種社會達成的交流事件”。[1](P130-131)它包括表演所發(fā)生其間的場所、地理環(huán)境、制度、宗教、教育、政治、觀眾等等。這樣,表演便被框定為展示,在一定的情景中、一定程度上便被客體化了,觀眾就能根據(jù)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和個性品格進行自由地品評。當(dāng)然,觀眾的品評具有一定的維度,并且這一維度十分重要。它所傳達的審美標準成為表演民族志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這些審美體系的運用范疇也可以成為標明一個社區(qū)中的表演范圍的最好指示器。
另外,表演是即興性的,是一種即興創(chuàng)作,也就是說具有新生性(emergent quality)。表演者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情景和心態(tài),是在不同條件下對同一規(guī)律的不同組合與巧妙運用。一個民族或同一社區(qū)在文化上一經(jīng)選擇確定了他們的話語系統(tǒng),并以這個系統(tǒng)組織起了一個經(jīng)驗世界,他們就易于在其有意無意中建立的文化語言范疇之內(nèi)來思考、體驗與表達,一般都不會超越這個話語系統(tǒng)。[2]因此表演者與聽(觀)眾會產(chǎn)生互動、互勉甚至互惠。表演是在語境中,以表演者為主,又有聽(觀)眾積極參與所生產(chǎn)的共同作品。
2.《說岳》故事簡說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宋史》有傳,贊頌他“文武全器,仁智并施”。他“盡忠報國”,二十余歲開始從軍,率領(lǐng)“岳家軍”平定內(nèi)亂,抵御外敵,誓志收復(fù)失地,幾乎百戰(zhàn)百勝,卻在39歲英年之時,與23歲的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一起,被茍且偷安的高宗、主和厭戰(zhàn)的秦檜一同殺害在杭州牢獄。直到20多年后孝宗即位,岳飛冤案才得到平反昭雪,岳飛故事便以各種通俗文藝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吳自牧《夢粱錄》、羅燁《醉翁談錄》均載有當(dāng)時說話藝人演說岳飛故事的盛況,所謂一時間“聽者紛紛”[3](P320)。元明兩代戲劇中表演岳飛故事的甚多。如元代《地藏王證東窗事犯》、《秦太師東窗事犯》;明代《宋大將岳飛精忠》、《陰抉記》、《精忠旗》、《續(xù)精忠記》;明清則有書寫岳飛的長篇小說。如明代《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岳武穆精忠報國》;清代《岳墳忠跡》、《岳武穆千秋遺恨》等。不過,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清代錢彩編次、金豐增訂的通俗小說《說岳全傳》,該書共80回,50余萬字。吸收了歷代戲劇、小說、說書、民間傳說之精華,堪稱《說岳》故事之大成。當(dāng)然還有許多有關(guān)岳家軍的故事,錢彩、金豐并沒有也沒必要采錄入書。如流傳于浙江的《岳飛射燈》,說的是岳飛、岳云父子同射一箭(岳飛先射一箭,岳云再對著父親的箭尾頂上一箭),將距離宋營40多里路的金兀術(shù)獨松關(guān)大營的大燈射滅。表現(xiàn)了父子倆的神力和精準箭法。但是把《笑死老牛皋》采錄入書了。[4](P141-143)由于《說岳全傳》成書前,許多故事就在民間口耳相傳,而成書后也留有深深的說書痕跡和民俗文化色彩?!墩f岳全傳》中的許多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匠心獨具,情節(jié)曲折生動,吸人耳目,扣人心弦。從整個中國小說史來看,它在情節(jié)設(shè)置上有與其他小說相同或相似的文學(xué)風(fēng)格,但也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在《說岳全傳》的研究中,完全可以運用民俗學(xué)的理論進行分析探討,而對這些特色運用表演理論能夠得到較好的分析和闡釋。
1.有力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1)表演理論的典型展示
第九回與第十回大相國寺說書是典型的例子:
岳飛與牛皋等結(jié)拜兄弟去京城比武,晚餐在酒店吃過東京留守宗澤派人送來的酒肉后,牛皋偷偷地獨自一人前去街上觀景。在三岔路口,見到不認識的兩個人,一個穿白,一個穿紅。白的滿身白,身長九尺,圓白臉;紅的渾身穿紅,身長八尺,淡紅臉。說要去“甚是熱鬧”[5](P61)的大相國寺游玩,他也就跟隨前去。來到天王殿,有許多人坐在那里聽評話。眾人見他三人來得兇,就讓開一條路來;那說書的先生也慌忙立起身來,請三人坐下。說的是“楊家將故事”。正說到太宗皇帝駕幸五臺山進香,被潘仁美引誘觀看透靈牌,照見塞北幽州天慶梁王的蕭太后梳妝樓,但見樓上放出五色毫光。太宗想去觀看那梳妝樓。潘仁美便慫恿皇上傳旨,叫蕭邦暫搬出去,好讓太宗皇帝觀樓。當(dāng)下老令公奏道:“豈可輕入虎狼之域!”結(jié)果楊家父子被拘禁。哪知梁王已調(diào)齊百萬人馬將幽州圍得水泄不通。幸虧凈山王呼必顯騙得梁王同意,來到雄州召楊令公父子九人領(lǐng)兵前去,解了幽州之圍,救了宋太宗的命。這段叫做“八虎闖幽州”。那穿白的拿出兩錠銀子相謝,還謙虛地說是“過路的,送輕莫怪”。[5](P63)
三人又轉(zhuǎn)到對面另一說書的場子,說的是《興唐傳》。正說到秦王李世民在枷鎖山赴五龍會,內(nèi)有一員大將,天下數(shù)他是第七條好漢,姓羅名成,奉軍師將令,獨自一人捉拿了洛陽王王世充、南陽王朱燦、白御王高談圣、夏明王竇建德、宋義王孟海公。說到“羅成獨要成功,把住山口”,就打住了。那穿紅的就從身上拿出四錠銀子來,高聲叫道“我們是過路的,不曾多帶得,莫要嫌輕”。[5](P63)
通過紅白兩位好漢送賞銀的對話,牛皋知道這兩段說書,分別說的是他倆祖宗的故事。這時作者出面評說:牛皋跟著別人聽了半天故事,只曉得一個穿紅的,一個穿白的,不曉得他姓張姓李。在下卻認得,那個穿白的,是楊再興,山后楊令公的子孫;這個穿紅的是唐朝羅成的子孫,叫做羅延慶。
按照表演理論,表演者與觀眾是互動的關(guān)系。表演者負責(zé)把故事、史詩等節(jié)目表演給觀眾,高超的表演者會深深地吸引打動觀眾,調(diào)動其心理活動,甚至觀眾的表情和言談舉止;而觀眾則對表演者節(jié)目的長短具有一定的影響,并會評價其表演水平。斯道杰和鮑曼在《民俗表演的符號學(xué)》一文中說:“表演要求對于言說符號的特別注意和高度覺曉,同時允許觀眾以特別的熱情來仔細觀察表演和表演者?!盵1](P85)總之,表演者與觀眾是一種互動關(guān)系。在這兩段評話的表演中,聽眾特別是楊、羅兩人肯定是“仔細觀察表演和表演者”的,并且一定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有時會處于入迷狀態(tài),有時則會陷入興奮狂熱的亢奮之中,因為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楊、羅兩人的英雄祖先。楊再興、羅延慶和牛皋等三人雖然沒有直接評價說書者的表演水平,但是通過對楊、羅兩人給說書先生的大把賞銀的敘述,實際上也包含著間接的高度評價和自豪。那說書先生見到兩位如此大方,連說“多謝”!心中肯定也有對自己說書水平的沾沾自喜。當(dāng)然,由于故事的主人公是楊、羅兩人的英雄祖先,賞銀比一般觀眾肯定給得多得多,這也是自然的。不過,說書先生顯然并不知道他所表演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所給賞銀如此大方的這兩位的祖先。
對于給賞銀,我們也可以運用表演理論來分析:楊再興給了兩錠,羅延慶開始卻說給多了,會被京城人說他們是鄉(xiāng)下人,傻冒?!芭8扌睦镞€想:‘這廝不知搗他娘什么鬼?還送他兩錠銀子?!碑?dāng)楊再興說這是“說我的祖先父子九人,這個祖宗百萬軍中沒有敵手。莫說兩錠,十錠也值”[5](P63)時,羅也認為給得應(yīng)該。但是他已經(jīng)在與他的老兄楊再興暗暗較勁了。他自然在想:你的祖先九個人才保住一個皇上,我的祖先一個人就能捉住五個諸侯王,那還是我的祖先厲害。因為羅家將也是名滿天下,家喻戶曉,他肯定“甚是熱鬧”的大相國寺一定會有講述他祖先的說書先生。果然如此!于是他非常慷慨地給了四錠銀子。這既是對他心中的預(yù)期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自豪,也是對祖先高超武功的欽羨、夸耀,還有對楊再興的祖先楊家將的一定程度的輕視!因為給四兩謝銀是楊再興所給的兩倍,自然引起楊再興的不快,說是欺他的祖宗。而羅延慶也是快人快語,說道:“哥哥,你不聽見他說我的祖宗狠么?獨自一個在??诠孺i住五龍,不比大哥的祖宗,九個保一個皇帝,尚不能周全性命。算起來,我的祖宗狠似你的祖宗,故此多送他兩錠銀子?!睏钤倥d道:“你欺我的祖宗么?”羅延慶道:“不是欺哥哥的祖宗,其實是我的祖宗狠些。”[5](P64)然后就引起楊再興要和羅延慶比武,心里肯定想:我祖宗比不上你祖宗,我要勝過你,為祖宗出口氣,這樣也就打了個平手。
這正如表演理論所認為的那樣,“表演具有轉(zhuǎn)變社會結(jié)構(gòu)的力量。這一力量的一個重要部分存在于,表演所具有的形式上的吸引力(formal appeal),使表演者具有掌控觀眾的能力”[1](P18)。
牛皋的心理獨白也是受說書先生的打動所至。后來聽說這兩人要比武,輸了的就不要去搶狀元,以為這樣他岳大哥就當(dāng)不成狀元了,于是回酒店取了兵器,義無反顧而又傻乎乎地與兩位一流高手對起陣來。這樣又引出岳飛等人前來尋救牛皋,認識了英雄無敵的楊再興和力大無窮的羅延慶。這為后面收服楊、羅兩位作了較好的鋪墊。
總之,由說書先生的評話引起了許多互動、互勉甚至互惠,推動了一連串精彩故事的發(fā)展,是表演理論的典型展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超出了表演理論的分析框架。
(2)表演理論的變形展示
第十至十一回岳飛買劍、周三畏贈劍即是:
在所謂“小教場私搶狀元”,楊、羅兩人回家鄉(xiāng)后的次日,岳飛等結(jié)拜兄弟前去街上買劍,遇到周三畏祖上所傳的一把寶劍。周因為岳飛能識此寶劍,就要他說出此劍的來歷。岳飛便將先師周侗所傳有關(guān)寶劍的知識一一道出。他先說出歷代名劍,有龍泉、太阿、白虹、紫電、莫邪、干將、魚腸、巨闕等。接著便品評周三畏的寶劍。說:“此劍出鞘即有寒氣侵人。乃是春秋之時,楚王欲霸諸侯,聞得韓國七里山中有個歐陽冶善,善能鑄劍,遂命使宣召進朝。這歐陽冶善來到朝中,朝見已畢,楚王道:‘孤家召你到此,非為別事,要命你鑄造二劍?!盵5](P70)冶善心想,楚王怕他還給別人鑄劍,一定會殺害他,于是答應(yīng)楚王,三年鑄成雌雄二劍。三年間,他鑄造了一雄二雌三口寶劍,將兩把雌劍獻給楚王。果然雌劍不能飛起,楚王就把冶善殺了。冶善的妻子在兒子7歲時也自殺身亡。他們的兒子就背起雄劍前去為雙親報仇。途中聽說道人能為他報仇,便自刎而亡,將頭顱和寶劍獻給道人。道人以此頭可長出長生不老丹誘騙楚王,終于為冶善一家三口報了大仇,最后也自殺身亡。岳飛說此劍名為“湛盧”,唐朝薛仁貴曾得之。
這段故事的表演中,岳飛就充當(dāng)了表演者的身份,周三畏就是聽眾和品評者(當(dāng)然周三畏也深知此劍的來歷)。周三畏的祖先是漢朝名將周勃,曾留下遺言:誰能識得此劍,便慷慨相送,分文不取。而岳飛的講述就非常有力地調(diào)動了周三畏的思索和行動,使得他們惺惺相惜。周三畏聽完岳飛關(guān)于寶劍的故事后,非常佩服,于是遵照祖訓(xùn)將“湛盧”劍贈給了岳飛。更好地武裝了英雄的裝備,為岳飛馳騁疆場助了非常重要的一臂之力;也使《說岳》故事進入到下一個引人入勝的場景。
其他如第五十五至五十六回王佐斷臂詐降金國,在金營中講述“越鳥歸南”、“驊騮向北”等故事,終于感動陸文龍和曹寧歸宋,也是表演者與聽眾互動的結(jié)果。如上所述的大相國寺說書,楊再興、羅延慶和牛皋等三人夜晚前去聽說評話,楊、羅兩人送賞銀如此大方,就引起了兩人的爭執(zhí)和牛皋的驚奇,由此又引出“私搶狀元”的故事。這樣通過作品中人物的對話與行動自然而然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且峰回路轉(zhuǎn),險象環(huán)生。
2.有助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表演理論認為民俗表演屬于文化表演。當(dāng)然,表演也會在文化表演事件外發(fā)生,但是“文化表演往往是一個社區(qū)中最令人矚目的表演語境”。[1](P32)而文化表演是一種特殊的交流,具有一定的意義,我們可以對它進行文化的分析?!拔幕姆治鍪?或應(yīng)當(dāng)是)意義的推測,對這個推測進行評估,從較好的推測引出解釋性的結(jié)論;它不是去發(fā)現(xiàn)意義的大陸,不是繪制它的無形的景觀?!盵6](P23)這段話告訴我們,文化分析帶有相當(dāng)?shù)闹饔^性,并且這種分析是不完整和不夠準確的。但還是可以得出一定的結(jié)論來?!八囊饬x通過語言產(chǎn)生的共享文化的‘空間’,表述/展示便由此而生?!盵7](P537)這正如馬凌諾夫斯基(Malinowski)在《文化論》中論述語言時所指出的:“一字的意義并不是神秘地包含在一字的本身之內(nèi),而只是包含在一種情境的局面中(context of situation)?!盵8](P6)
如大相國寺說書,牛皋在沒有弄清楊再興、羅延慶兩人身份的情況下,就貿(mào)然跟著他倆前去聽說評話,直到在小教場與楊、羅兩人“私搶狀元”,這體現(xiàn)了牛皋冒失魯莽的性格。當(dāng)知道分別說的是他倆祖宗的故事后,“牛皋暗想:‘原來為祖宗之事。倘然說著我的祖宗,拿甚么與他?’”[5](P63)這說明他缺少見識,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值得別人“說”的祖先。而第五十五至五十六回王佐斷臂詐降金國,在金營所講的故事,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終于感動陸文龍和曹寧歸宋。除了說明他是一位故事“簍子”、高超的故事表演家外,也是一位愛國的智者、儒者形象。
第十至十一回岳飛在見到“湛盧”劍之前,對其他普通刀劍都看不上,但見到“湛盧”劍后,“接劍在手,左手拿定,右手把劍鋒抽出才三四寸,覺得寒氣逼人;再抽出細看了一看,連忙推進,便道:‘周先生,請收了進去罷。’”[5](P68)周三畏以為岳飛對此劍未中意,這時岳飛的高尚品格展現(xiàn)出來了,他道:“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寶,價值連城,諒小子安敢妄想?休得取笑!”[5](P68)岳飛肯定是如此思慮:自己乃一介武生、出身白丁的農(nóng)夫。如此價值連城的寶劍,不是他能消受得起的。但在周三畏的再三留請下,岳飛最終才說出了此劍的來歷。這既見出了他的謙虛自足,也說明了他見多識廣,更表現(xiàn)了他志向遠大。因為他提到了唐朝薛仁貴曾得此寶劍。而薛仁貴出身比他更加寒微,自小父母雙亡,住在一座寒窯里,后來卻武功蓋世,屢立戰(zhàn)功,最終成為初唐的一位名將。岳飛心里一定是以薛仁貴為榜樣的。周三畏也慧眼識人,認定岳飛今后一定是個大英雄、國家之棟梁。欣然笑道:“此劍埋沒數(shù)世,今日方遇其主。”[5](P72)于是遵照祖訓(xùn)將寶劍慷慨相贈??芍^“好馬配好鞍”。果然他最終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在民間也成為與關(guān)羽齊名的兩位武圣之一。因此,《說岳全傳》從一開始,就以講故事的形式,逐漸地向岳飛那孝親報國、仁愛寬厚、從嚴治軍的性格靠近,并與其他手法一起最終塑造了融歷史性與傳說性為一體、彪炳千秋的岳飛形象。
《說岳全傳》的表演色彩非常濃厚。通篇都是說書人的口氣,每回的開頭和故事性非常強的地方總是用“且說”、“話說”這些說書的類似詞語講述故事。如第一回的開頭:“且說那殘?zhí)莆宕畷r,朝梁暮晉,黎庶遭殃?!盵5](P1)第二回:“列位,你道這水因何而起?”[5](P8)第二十一回:“上回已講到了宋康王泥馬渡過夾江,在崔府君廟內(nèi)躲在神廚里睡覺?!盵5](P137)第五十一回:“再說牛皋在碧云山上出家,你道他這個人那里受得這般凄涼?這一日瞞了師父,偷下山來閑走?!盵5](P358)第五十六回:“卻說這曹寧,乃是北國中的一員勇將,比陸殿下更狠。……且說金營內(nèi)王佐聞知此事,心下驚慌,來至陸文龍營前,進帳見了殿下?!盵5](P390-391)第五十八回:“且再講岳公子銀錘擺動,嚴成方金錘使開,何元慶鐵錘飛舞,狄雷雙錘并舉,一起一落,金光閃爍,寒氣繽紛!這就叫做‘八錘大鬧朱仙鎮(zhèn)’?!盵5](P411)等等。此外,全書還有非常多的詩贊,更是說書人的直接評價。
總之,《說岳全傳》中的民俗表演較好地展現(xiàn)了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與其他手法一起塑造了岳飛、牛皋、金兀術(shù)等眾多的典型人物形象。
[1][美]理查德·鮑曼.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shù)[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
[2]譚忠國.精巧奇異,生動活潑——湘西情歌的構(gòu)思藝術(shù)[J].懷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05,(4):93.
[3][宋]吳自牧.夢粱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4]盧正佳,繆力.中國民間故事精品庫·人物傳說卷[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
[5]錢彩.說岳全傳[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7.
[6][美]克利福德·格爾茲.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莊孔韶.人類學(xué)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8][英]馬凌諾斯基.費孝通譯.文化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The Plots-designing of Yuefei's St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ormance Theory
TAN Zhong-guo
(Chinese Department of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C953
A
1671-9743(2010)12-0071-04
2010-11-26
譚忠國(1963-),男,苗族,湖南瀘溪人,懷化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從事民俗文化和古代文學(xué)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