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龍
(吉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吉林四平 136000)
“達人”詞義演變的文化意蘊
孫玉龍
(吉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吉林四平 136000)
近年“達人”風(fēng)流行。“達人”是一個舊詞,從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詞義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雖然在演變中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不同的社會狀況以及文化心理,但都有民間勢力壯大這一文化現(xiàn)象貫穿其中。本人對詞義演變中的文化意蘊進行探討,從而論證當(dāng)今“達人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達人;民間勢力;草根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符號,文化是語言的管軌?!盵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鏡像?!盵2]眾多語言學(xué)家都從語言的角度,論證了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而作為語言的三要素之一,詞匯與時代聯(lián)系最為密切,它能記錄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情況,能折射社會文化內(nèi)蘊。就像美國語言學(xué)家薩丕爾所說:“語言的詞匯多多少少忠實地反映出它所服務(wù)的文化。”[3]因此通過對一個詞詞義演變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到當(dāng)時的社會狀況以及人們文化心理的變化發(fā)展。本文試圖通過觀察詞義演變,來闡發(fā)“達人”詞義所包含的文化意蘊。
“在各國語言里有許多語詞現(xiàn)在通行的涵義和他們最初的語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他們的過去文化背景,我們簡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關(guān)系來??墒?,你若知道他們的歷史,那就不單可以發(fā)現(xiàn)很有趣的語義演變,而且對于文化進展的階段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很清晰的片影來。”[4]
“達人”一詞出自《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別人;如果你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就要幫助別人。那么“達人”就是指尊重和幫助別人的人。還有一個關(guān)于“達人”的美麗傳說:公元前660年,東周國都洛邑出了一位芳齡二十的絕色佳人,有閉月羞花之美,有沉魚落雁之艷。與東周相鄰的有達國,達國是出能工巧匠的地方,他們打造出來的飾品美艷絕倫人們稱這些達國的能人為“達人”。其中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是一家打造飾品商鋪的店主,小伙子對這位絕色佳人一見傾心,為了得到佳人的芳心,不惜傾其所有,把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商鋪變賣,花重金聘請達國的一些能工巧匠,合眾人之力,精心打造了一套精美的飾品作為佳人的聘禮。當(dāng)這套精美的飾品歷時四十九天錘煉完成時,小伙子已窮得身無分文。佳人被小伙子為她精心打造的飾品所悅服,同時也被小伙子一片癡情所感動。最終小伙子抱得美人歸!后來佳人把作為聘禮的飾品變賣,贖回商鋪,并聘請了一些達國的一流的能工巧匠,打造出了一批批`更加上乘的飾品。夫妻倆為了紀(jì)念他們的這段浪漫愛情把商鋪取名為“達人坊”。
在典籍中可以考查到的詞義如下:(1)通達事理的人?!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笆ト擞忻鞯抡撸舨划?dāng)世,其后必有達人。”孔穎達疏:“謂知能通達之人?!睍x·葛洪《抱樸子·行品》:“順通塞而一情,任性命而不滯者,達人也。”明·徐渭《自浦城進延平》詩:“循理稱達人,險難亦何戚?!鼻濉と~延琯《鷗陂漁話·莪州公詩》:“造物忌陰謀,達人務(wù)遠(yuǎn)職?!薄斑_人”產(chǎn)生于《論語》,在春秋時期,隨著文化的興盛而流行開來,這與當(dāng)時的社會面貌與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guān)系。春秋各家都宣揚自己的觀點,而這些宣揚者又講求以禮待人。雖唇戰(zhàn)不休,生活又相互敬重。這種推己及人的思想在辭句中流露出來并流傳下來。(2)豁達豪放的人?!读凶印钪臁罚骸靶l(wèi)端木叔者,子貢之世也。籍其先貲,家累萬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段干生聞之曰:‘端木叔達人也,德過其祖矣?!睗h?賈誼《鵩鳥賦》:“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苯?孟宗獻《張仲山枝巢》詩:“達人孤高與世踈,百年直寄猶須臾?!痹诖藭r“達人”特指人所具有的精神風(fēng)貌。我們鮮明地看到人們對性情豁達之人的敬重,大丈夫行為應(yīng)光明磊落,自然行為中透露出豪放之情。正因為人們從內(nèi)心中油然而生的崇拜景仰之情使得這一詞義生命力頑強,廣為流傳。(3)顯貴的人?!丁赐醪敌颉罚骸皶x室南遷,家聲布于淮海;宋臣北徙,門德勝于河汾。宏材繼出,達人間峙。”《訓(xùn)儉示康》:“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蹇千里傳》:“千里凡駑,其先世亦無達人,而能自緣飾,以詩賦顯,致位卿相,嗚呼,亦異矣!”這一詞義明顯晚于前者,具有了通達事理、豁達豪放這樣美好品德的人,自然為世人所尊重,因而自然便成為了顯貴的人。(4)韃靼。達,通“韃”?!兜涔始o(jì)聞》卷十一:“正統(tǒng)初,吏部主事李賢言:‘竊見京師達人不下萬馀,較之畿民,三分之一?!痹诖呵铩斑_人”詞義產(chǎn)生之后,“達人”都表達對品德高尚之人的尊重,而在這里,表達的詞義有所變化,成了民族的稱謂,它區(qū)別于前者,不是從詞本身的意蘊去表達詞所敘述的對象,而是從語音相同的角度,用通假這一詞語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來表達新的表述對象。
現(xiàn)代的“達人”,多受臺灣流行用語影響,可能來源于日語,由日語漢字直接翻譯過來,在以前的韓語漢字里面,也有“達人”??偟膩碚f,受漢語影響較深的幾個國家都曾經(jīng)或仍然在使用“達人”這個漢字詞組?,F(xiàn)代的達人,沿襲了古代的“達人”的意思,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斑_人”是指經(jīng)過常年的鍛煉,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而得到某個領(lǐng)域真諦的人。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圣人有明德者,若不當(dāng)世,其后必有達人”有所不同。因此,現(xiàn)代的“達人”,多為形容在某一領(lǐng)域非常專業(yè),出類拔萃的人物的俚語。一般用法為“ⅹⅹ達人”。褒義為主,無貶義。水平高于“高手”,通達、專業(yè)的人士,有一技之長的人。例如“音樂達人”就是在音樂方面非常杰出的人?!肮嗨_人”就是指在BBS里長期大量發(fā)無意義的帖子或回帖,非常熟練的人?,F(xiàn)在的達人真是多,“戀愛達人”、“美麗達人”“達人坊”、“音樂達人”、“博客達人”、“拍拖達人”。
可見,“達人”一詞的詞義范圍不斷擴大,逐漸演變?yōu)橐环N社會文化現(xiàn)象,即所謂的“達人文化”。“語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聯(lián)系的。任何社會現(xiàn)象都不能和別的現(xiàn)象絕緣,而獨立存在或發(fā)展。各現(xiàn)象間必得彼此關(guān)聯(lián),交互影響,才能朝著一定的途徑向前推進?!盵5]而之所以達人文化能如此廣泛的流傳,要得益于民間勢力的壯大。沒有人們約定俗成、口耳相傳,“達人”不可能成為流行用語。同時它又與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有一定的關(guān)系。人們對新事物敏感,喜歡追求新穎,而“文化”這個詞也表現(xiàn)出趨新、趨簡、趨雅的語言特征。但最重要的還是“達人文化”本身所蘊涵的文化意蘊?!斑_人文化”有三個本質(zhì)特點:(1)以模仿起家,而且多為模仿耀眼明星?!罢Z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歷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來文化接觸時,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舊有的糅合在一起?!盵6]特別是在現(xiàn)今社會變革時期,人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追求實現(xiàn)人的社會價值的同時尊重個人的自我價值。人們在追星的同時,也希望自己也得到心理的滿足。他們模仿明星,將“達人”由對明星的專指借用到普通人的身上,自己擁有一技之長,便也可以稱為這一領(lǐng)域的“達人”。在稱呼中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得到自我心理上的滿足,實現(xiàn)自我利益的最大化。這也正符合時下和諧社會的初衷,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人文主義關(guān)懷。在這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魅力,每個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平臺。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人人都是“達人”。(2)花樣翻新,層出不窮。“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對他們自己滿足的。由于交際的需要,使說一種語言的人們直接或間接和那些鄰近的或文化優(yōu)越的語言說者發(fā)生接觸。這種交際也許是友誼的,也許是敵對的?!盵7]中國自有史以來,所接觸的民族很多。每個文化潮流多少都給漢語里留下一些借字,同時漢語也貸出一些語詞給別的語言。“達人”既沿襲了古義,又借鑒了鄰國語詞的影響,詞義有較大的翻新。是跟著社會發(fā)展的進程而演變,內(nèi)容變得更加廣泛。(3)緊貼草根,與大眾走得最近。草根一說,始于19世紀(jì)美國,彼時美國正浸于淘金狂潮,當(dāng)時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蘊藏著黃金。后來“草根”一說引入社會學(xué)領(lǐng)域,“草根”就被賦予了“基層民眾”的內(nèi)涵。野草賦有民眾精神,它甚至于帶著頑固的人性弱點,草根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立性。在沿襲古義,但又突破新義的過程中,“達人”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創(chuàng)新、群眾智慧的烙印,是一種民間文化、大眾文化?!斑_人文化”正是受到草根文化的渲染和延伸出來的一個對草根文化的補充。語言是交際工具,永遠(yuǎn)是全民性的,體現(xiàn)了中國大眾的生活方式。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詞語的生命力就會更加旺盛。相反,遠(yuǎn)離群眾,詞匯就會慢慢失去生命力,逐漸失去活力。摻入了民意表達的“達人文化”,豐富了漢語詞匯,將語言“吸入更高文化的總軌道”。廣泛流傳、約定俗成,這些扎根于民間的“下里巴人”便逐漸為人們所熟知,體現(xiàn)著大眾的力量。充分利用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盡量收集蘊藏于民間的這塊土地上所有的語言材料,豈不給中國語言學(xué)史添了一張新頁嗎?可以說“達人文化”實際是民間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發(fā),也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民意表達。然而,對于“達人文化”,很多人持反對的意見。他們認(rèn)為,“達人文化”是對主流文化的挑戰(zhàn),甚至將一些粗俗的東西冠冕堂皇地放在網(wǎng)絡(luò)上,造成視覺的污染。熱烈的討論隨之展開。而就本人而言,應(yīng)該辨證對待,而不應(yīng)該對其全盤否定。改革開放來,文化的土壤也在不斷翻新,“達人文化”,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條件下孕育而生。我們來審視它的生存現(xiàn)象,一定要撥開它的浮華與喧囂,努力反思它的虛與實。我們應(yīng)該尊重大眾的力量,尊重草根文化,讓每個公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平臺,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道德上的約束,以及相關(guān)制度的規(guī)范,這樣才能讓“達人文化”長久健康的發(fā)展。
“凡解釋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盵8]“達人”這個詞中蘊涵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它的詞義由古至今不斷演變,雖然意義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窺見蘊涵其中的強大的民間力量以及深厚的草根文化。
[1]邢福義,周光慶.文化語言學(xué)[M].湖北教育出版社,修訂版,第2頁.
[2]王金芳.試論古漢語詞義引申中的文化意蘊[J].江漢論壇,2003(2).
[3]薩丕爾.語言論——言語研究導(dǎo)論[M].商務(wù)印書館,1985.
[4][5][6]羅常培.語言與文化[M].語文出版社,1989.
[7]薩丕爾.語言論[M].商務(wù)印書館,1985.
[8]沈兼士.沈兼士學(xué)術(shù)論文集[M].中華書局,1986.
“Daren” the wind was recent years popular. “Daren” is an old word, from produced has experienced the long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to the present word meaning, although has manifested at that time the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 evolution, but had the folk influence to expand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penetration in which. Myself evolve to the word meaning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thus proves now “the Daren culture” the existence rationality.
Daren; Folk influence; Stock culture
孫玉龍(1978-),男,吉林通化人,吉林師范大學(xué)研究生部漢語言文字學(xué)專業(yè)200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詞匯學(xué)。
20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