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秀霞
(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公安基礎教研部,河南鄭州450053)
警務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探析
師秀霞
(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公安基礎教研部,河南鄭州450053)
公安院校在英語教學方面,通常都十分重視警務英語教學,即著重讓學生掌握與公安業(yè)務相關的英語,如接警、巡邏、盤查、案件偵查、安檢等。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端正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要盡力滿足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公安一線工作的需要?;邮浇虒W是達到這一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
公安院校;警務英語;互動式教學
21世紀將是跨國犯罪猖獗的世紀,必須加強打擊犯罪的國際警務協(xié)作[1]。要加強國際警務協(xié)作,警察首先就應該具備較強的警務英語實戰(zhàn)能力。根據(jù)公安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任務,警務英語教學應當以適應公安警務實戰(zhàn)發(fā)展的需求為基點而確定,應當在強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密切結合公安工作實際,設置與警務實際工作近似的場景,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使他們從實際的體驗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強化實戰(zhàn)能力的效果。同時,公安院校的英語教師應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需求編寫針對性強,更加科學、嚴謹、實用的警務英語教材。
公安院校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參差不齊。警校的學生大多是按高考成績的大專線錄取過來的,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良好,而多數(shù)學生英語基礎不佳,因此在課堂上,大多數(shù)學生都比較被動,他們反映所用教材比較有難度,對老師的提問和鼓勵不太愿意做出積極的響應,而且盡可能地避免與老師進行目光交流及語言交流。二是公安院校的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與普通院校存在著較大差異。在英語教學方面,通常是輕基礎英語教學,重警務英語教學,即著重讓學生掌握與公安業(yè)務相關的英語知識,教材內(nèi)容涉及日常警務活動及偵查、治安、法律等專業(yè)領域,例如:指路、接警、巡邏、盤查、案件偵查、安檢等。此外,警務英語大多作為基礎課程被安排在第一學年講授,時間較短,學生在聽、說方面得不到充足的訓練,而且距離學生畢業(yè)后的實踐間隔較長。針對這種狀況,教師應該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端正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要盡力滿足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公安一線工作的需要。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互動式教學是達到這一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
警務英語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警務英語教學目標明確,是基于學習者需要的一種語言教學。它同普通英語教學一樣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而絕不是解決專業(yè)詞匯和常用句型記憶問題的簡單過程。因此,普通英語的教學模式也完全適用于警務英語教學,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
互動是兩個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傳遞信息并對雙方都產(chǎn)生影響的過程?;邮浇虒W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共同參與,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nèi)在需要為基礎,以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能力及綜合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它強調(diào)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提倡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教學內(nèi)容被學生內(nèi)化掌握。這種教學關系的新定位要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同時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雙向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也就是說,互動模式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教師與學生互動,二是學生與學生互動。簡而言之,互動式教學的特點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具體內(nèi)容為:教師講授;全體學生反應;封閉式的教師提問;開放式的教師提問;學生引發(fā)問題,教師回答;全班互動;學生個體學習;學生合作學習;自我評估。
課堂互動是影響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英語不僅是教學目的,而且是教學載體,換句話說,人們是通過運用英語來學習和掌握英語的。警務英語教學是典型的應用型英語教學,它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使用互動式教學法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毫無疑問,學生都是帶著對知識的期望來聽課的,教師的講授能否滿足學生的期望將直接影響到課堂師生的互動情況。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做精心的計劃準備,緊緊圍繞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設計好課堂教學過程。根據(jù)Richard(1998)所述,課堂計劃所包含的要素有:(1)總的內(nèi)容和各項活動安排;(2)師生互動方式;(3)時間安排;(4)教學目標及任務明確清晰的說明;(5)教學過程明確清晰的說明;(6)課堂教學工具、材料和方法的適宜度;(7)對學生所遇到困難的預期[2]。這里僅以第(7)點為例,它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知課堂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而且要知曉與其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否則教師的主導性會大打折扣。以《鐵路警務英語》中Unit 10 Accepting a Case Reporting(受理案件)為例,課后最后一道練習題是填寫英文報案筆錄(Transcript),除事件經(jīng)過(Statement of the Incident Occurred)外,其他都是固定要填寫的內(nèi)容,其中一項——簽證種類(Types of the Chinese Visa)的填寫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難題,因為簽證種類是涉外警務課程上講授的知識,而本書里也只出現(xiàn)“過境簽證(transit visa)”這一種類型,所以學生們很可能會問老師,“What’s passport?”“What’s visa?”“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How many types of the Chinese visa?”有經(jīng)驗的教師應該考慮到這種可能性,在課前做好準備,在做練習時把這些內(nèi)容告知學生,以便課堂互動得以順利進行。
其次,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良好的課堂互動不僅要求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還要求教師能引導和組織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學習。因為“學習動機來自對語言交際內(nèi)容的興趣,當學生參與了趣味性、實用性和挑戰(zhàn)性的英語實踐活動后,就會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刺激自身內(nèi)在的學習英語的動機”[3]。所以,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走出在課堂上對老師的依賴做到自主學習,因為只有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才會主動地、有選擇地吸收知識信息,重新詮釋知識并將之融于自身。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方法有多種,提問、使用多媒體影音資料等等,但無論哪種,教師首先要充滿激情,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以及抑揚頓挫的聲音去感染學生。誠然,激發(fā)出學生參與意識的前提是了解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開口時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現(xiàn)實中往往詞不達意甚至不知所措者居多,這也是造成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走出這種障礙,找回自信,重新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所以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予肯定和表揚,可以讓學生平時多用英語寫心情感悟或模仿寫作,從慢慢積累中獲得提高。
再次,教師要采用有效的課堂互動方式。根據(jù)Sinclair and Coulthard(1975)所述,教師最常用的課堂師生互動方式是“啟發(fā)——反應——反饋(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4]:教師首先發(fā)起交流(即啟發(fā)),大多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師的提問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表達的機會,使學生能夠自然地進入用英語表達的狀態(tài)。教師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討論,這即是反應。隨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反饋(評價,糾正和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并讓學生了解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這種活動可不斷延續(xù)下去,直到課堂任務完成。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課堂討論是互動式教學法的關鍵步驟。如果班級學生較多,集體討論效果不佳,可以以小組方式討論,把學生分成小組,通過集體互動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形式能夠激活學生的思想,在練習口語方面極其有效。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一個小組指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和交流,或者教師僅僅巡視于各個小組之間,用心觀察,及時提供幫助或給予鼓勵和表揚。
1.突出特色。公安院校的英語課無論是從教學對象還是服務功能上,都已經(jīng)深深地烙上了“公安特色”。因此在教學設計上一定要突出這一特色。以《鐵路警務英語》這本教材為例,在每開始講新單元前,教師要圍繞這一單元的主題,準備好與警察、與鐵路相關的話題和背景知識,讓學生運用以前所學的詞匯、句型進行交流討論,教師講授知識時以具有針對性、實戰(zhàn)性的警務英語為重點。如講授U-nit 12 Investigation at the Scene(現(xiàn)場勘查)的課文時,最好先把文章中兩個主要人物李昌鈺和O.J.Simpson的主要人生經(jīng)歷和重要事件做一介紹,又因文章中提到了令李昌鈺名聲大振的辛普森案,所以筆者認為最好再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美國的司法制度。再如講授Unit 16 Accidents on Railway(鐵路事故)這一主題時,可以先搜集一些全球重大鐵路事故的影像或圖片資料向學生講解,然后讓學生思考并討論事故發(fā)生時當事人應采取的應對措施及警察應采取的行動和措施,最后用英語表達出討論的結果。
2.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是否融洽是互動式教學能否成功的基礎。大學課堂的師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水平、興趣愛好,要想大家合力完成一項任務達到一個目標,就必須首先做到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達到認同。如果師生關系冷漠,學生就會對課程缺乏熱情甚至反感,在課堂上會表現(xiàn)出不合作的態(tài)度,此時,教師將會處于窘境,有挫敗感和失敗感,甚而被迫對教學失去熱情。另外,如果教師采用專制或懲罰的態(tài)度,更會使得師生關系緊張,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相反,如果師生關系良好,課堂氛圍融洽,課堂互動就會很順利地進行下去。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狀態(tài)以便隨時調(diào)整策略,換句話說,教師應靈活且善于應變,平時要做大量的積累。在課堂上,當教師發(fā)覺按照備課計劃安排的教學活動進行的不理想時,應采取應變措施??傊?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必須相結合,要多一些啟發(fā)、少一些說教,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適時糾錯。學者Krashen認為,學習者在學習語言中犯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必然。我國大多數(shù)公安院校是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總體不高,再加上學生平時說英語的機會少,口語表達中犯錯誤是難免的。因此,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一般不應糾錯,教師的干預會打斷學生的思維,過多的當堂糾錯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語言只要不影響語義的表達,形式上的錯誤可暫時放一邊,等學生克服害怕錯誤的心理障礙后,再逐步提高其準確性。此外,由于詞匯量的限制,許多學生因找不到適當準確的表達方法而轉用母語表達,這是課堂上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在學生開口之前,做些適當?shù)奶崾竟ぷ?使學生了解該怎么說,盡量避免一些基本的錯誤,在學生表述完后,教師再用善意的態(tài)度做出總結,指出錯誤和不足之處,這樣學生才敢于表達,得到進步。
互動式教學既不是課堂簡單提問、答辯,更不是課堂上留下幾分鐘讓學生提問,教師答疑。它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它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師自身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課堂活動體現(xiàn)了師生的互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發(fā)揮自身主體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新世紀警官的培養(yǎng)任重而道遠,警校教師有責任也需要探索更有效率的教學方法,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在教學方式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更加卓越的復合型警界精英,以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
[1]蔣安杰,肖黎明.邁向國際化法制化的警察科學[N].法制日報,2002-11-07.
[2]Richard,J,C.Beyond Training[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03,104.
[3]Stem H.Issues and Opinions in Languages Teach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Sinclair,J.&R.Coulthard.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責任編輯:儀宏斌
D631
A
1009-3192(2010)01-0123-03
2009-12-10
師秀霞,女,河南沈丘人,碩士,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公安基礎教研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