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鄭州市財貿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劉玉蘭
(鄭州市財貿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闡述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完成體育課程目標,促進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對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論述;把拓展訓練模式融入到體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拓展訓練與體育課的差別,做到有效融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素質教育。
拓展訓練;體育教學;體驗式學習
21世紀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世紀,我們每個人都體驗到知識更新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跟上時代的步伐,體育教師必須開發(fā)更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拓展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來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訓練模式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通過特有的體驗式培訓,以“先行后知”的體驗式學習方式,配置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積極的參與中學到知識,領悟道理。拓展訓練把重點放在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方面,這種訓練模式通過親身體驗來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果斷、頑強、自信、團結等優(yōu)良品質,完成體育課程目標,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從拓展起源的故事可以看出,那些生還下來的年老體弱的船員關鍵在于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他們在強烈的求生欲望的心理支配下幸存下來,而那些未能生還的年輕體壯的海員可能是在災難面前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在拓展訓練中,通過學生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來讓他們懂得這樣的道理:做任何事情,心態(tài)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心態(tài)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指導結果。面對一項任務、一個困難,只要心態(tài)是積極的,在大腦就會產生很多解決困難的方法;相反,如果心態(tài)是消極的,在大腦就會有很多無法完成任務的理由。拓展訓練就是培養(yǎng)你對任何事情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告訴你心態(tài)是決定成功的動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用這種“努力/放棄”(積極/消極)的心理力學模型,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根據(jù)成就動機理論,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個體的成就動機分為力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據(jù)此可以將個體分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敗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獲得成就,他們會選擇有所成就的任務,而成功率為50%的任務是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因為這種任務能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當他們面臨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穩(wěn)操勝券的任務時,動機水平反而會下降。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因為選擇容易的任務可以保證成功,使自己免遭失敗;而選擇及其困難的任務,即使失敗也可以找到適當?shù)慕杩?減少失敗感[1]。因此,體育課的技術難度設計和運動負荷安排要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量力而行,目標的設計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動機水平,讓學生自己去選擇不同的目標。例如力量練習俯臥撐,目標設計為10次、15次、20次、30次四個檔次或更多,讓學生去選擇,不同動機水平的學生就會選擇不同的目標。在練習完成后,要對完成每個檔次目標的學生給予表揚,對于失敗者給予鼓勵。
拓展訓練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提升和綜合補充,其最顯著的特征是寓教于“體驗”,學生是真正的主角,不依靠說教去傳授知識和經驗,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特殊情境,讓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實踐體驗,旨在通過提供學習情境、信息、游戲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學習的外部條件和環(huán)境,從中感悟出活動項目所蘊含的豐富理念,然后通過反思來獲得深刻的認知,改變先有心理定型。拓展訓練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開發(fā)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適應性,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素質結構,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產生積極的影響,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成材。
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體驗式學習的“體驗、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適應規(guī)律,設計跳箱的體驗式學習。第一步,先不強調動作,讓學生用各種方法從跳箱上越過,哪怕是爬過去也好。這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而且課堂氛圍很活躍,學生躍躍欲試,用各種方法越過跳箱,每個學生都體驗了成功越過跳箱的過程。這時候教師要用語言對不同的動作作出評價;第二步,教師做示范動作,講解,讓學生了解正確跨越跳箱的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再次體驗。這個階段不要過分強調動作正確性,可以把動作分解。例如原地起跳手支撐騎坐在跳箱上或站在跳箱上,再跳下;第三步,教師用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激勵每個學生跨越跳箱,實現(xiàn)心理超越。在這種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正在發(fā)生的學習及過程是察覺的;學生投入到思考的體驗中,并且聯(lián)想到學習到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技術,而且知道是如何學到的,這些體驗和內容對個人而言是特別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想法、感覺和行動是全然投入的。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在于體驗和回顧,強調在實踐和親身經歷中學習,營造一種自然、快樂的學習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投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拓展訓練中對每個人的關注主要體現(xiàn)在集體中的個性。拓展訓練實行分組活動,強調集體合作。力圖使每一名學員竭盡全力為集體爭取榮譽,同時從集體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體中顯示個性。一切活動,大家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有出力的﹑有出謀劃策的﹑有監(jiān)督示警的,有組織領導的,總之是在一個有序有組織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按現(xiàn)場活動中對各位成員的臨時表現(xiàn)進行分工。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盡快調整心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全力配合,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存在的隱患及時提出,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供大家決策,將失誤扼殺在搖籃中,使得各位成員配合默契,在短時間內將一個個項目成功地完成。拓展訓練把重點放在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方面,這種訓練模式通過親身體驗來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果斷、頑強、自信、團結的優(yōu)良品質。
體育教育同樣應該把傳授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素質有機結合起來。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fā)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xiàn)出人際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于體育活動本身的心理特性和社會特性,體育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在體育活動時既需要交往與合作,又存在相互競爭[2]。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體育實踐活動使學生經歷心理與生理的考驗,實現(xiàn)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標,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從失敗與成功中認識到人的社會性,人需要溝通,需要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信任,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作為教師,要看到差異,容納差異,協(xié)調差異,利用差異,在差異中取長補短,在差異中塑造一個完美的整體、完美的團隊。
拓展訓練可以使參訓者在以下方面有顯著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啟發(fā)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集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這些培訓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與體育課程目標不謀而合,但是我們不能把拓展訓練的模式完全移植到體育教學中,筆者認為拓展訓練的游戲項目與體育課是有很大差別的。首先,體育課程目標要求向學生傳授一定的運動技術并要求學生反復練習以至完全掌握技術要領,而拓展訓練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是極少的;其次,一堂完整的體育課要求學生通過一定的運動負荷,產生相應的生理和心理適應,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拓展訓練主要偏重于心理。因此,拓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有效融合是廣大體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標。
[1] 王 箐,易東靈.拓展訓練與團隊培訓[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1(1):81-83,87.
[2] 顧長海.高校體育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28(2):105-107.
[3] 李好君.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因素及其解決對策[J].梧州學院學報,2009,19(3):91-94.
[4] 董倩玲,李 贊.對高校開設野外拓展訓練障礙的剖析[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2):51-53.
The Applicable Research of the Pattern of Outward-bound Training in PE Teaching
LIU Yu-lan
(Zhengzhou Finance and Trade School,Zhengzhou 450000,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ttern of Outward-bound Training in PE teaching plays an effective part in accomplishing PE course task and promot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rough recent years′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ttern of Outward-bound Training in PE teaching practice,which turns out to be effective and feasible.How ever,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tern of Outward-bound Training and PE course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ot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Outward-bound Training;PE teaching;experiential learning
G807101
A
1671-7880(2010)01-0084-03
2009-12-09
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聯(lián)調研課題(SKL-2009-1413)
劉玉蘭(1973— ),女,河南??h人,碩士,中教一級,從事體育教育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