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婷
(西華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斑斕的色彩使大自然生氣盎然,人的情緒往往容易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色彩在視覺感受的基礎(chǔ)上還被賦予了人類文化和審美的象征意義?!叭毡緦徝酪庾R是以自然美和色彩美為支點、原型的”。[1]在日本文學(xué)中,很多作家都在色彩中找到了歸宿,感受到了色彩傳情達(dá)意的妙處,讀他們的文字猶如欣賞一幅幅生動的畫,作者的各種情感在畫中飛揚。像吉本芭娜娜,她的作品都充滿了色彩意象,如《哀傷的預(yù)感》、《N·P》等。而新感覺派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對色彩運用的更是爐火純青,他的小說都以大自然作為背景,而自然的原色為整個小說的情感奠定了基調(diào)?,F(xiàn)以《伊豆的舞女》為例分析川端是如何通過色彩來傳情達(dá)意的。
讀《伊豆的舞女》的第一印象:它是一幅畫,一幅讓人感覺清新又朦朧、浪漫又哀傷的秋景畫,但這是幅秋景畫并沒有秋天的色彩斑斕,畫中除了白色只有白色,那一望無際的白色是一開始那場陣雨“把叢密的杉樹林籠罩成白花花的一片”,并且它“以驚人的速度從山腳下向我追來”。[2]在“我”的整個南伊豆的旅途中,這種白色都追隨著“我”,也如“山道沿著崖畔刷白的柵欄,像閃電似的蜿蜒而下”[3]沖向“我”的前方,使整部小說都被這種白色籠罩。白色是冷色調(diào),這種冷色調(diào)奠定了小說的情感基調(diào)是悲涼的、憂傷的。這樣一開始便可以預(yù)見到它的悲劇性結(jié)局。
白色是無色,“它被認(rèn)為是一種理想化的色彩,可靠近但永遠(yuǎn)不能觸及”,[4]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常常與“空”聯(lián)系在一起。在小說中白色首先是虛無的,這要從“我”和薰子的愛情的存在方式說起。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我”是一個青年學(xué)生,心地善良,未受世俗影響還保持著純真,而女主人公薰子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梢哉f他們都有一顆純白的心。他們都過于單純、天真,他們的愛情是朦朧的、若隱若現(xiàn)的,整個小說中沒有一個字來確定他們之間存在著愛情,但他們彼此流露出的那種情愫也很難說那不是愛情。當(dāng)四十歲的女人說:“哎呀,真討厭!這孩子情竇初開啦?!保?]剛要把那份愛情挑明,“我”的空想“一下子就破碎了”。[6]這里的愛情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戴著白色的面紗,面紗剛要被揭開,又止住了,但少女內(nèi)心的悸動是掩飾不住的。愛從“我”為那舞女是否會被糟蹋的煩惱中,從那舞女對“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中流露出來,這是那么純真,美妙。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就是這種模糊不清的愛情超越了世俗才顯得唯美,才配置于這純潔的大自然之中。
在日本人的色彩觀念中,白色是純真的象征?!啊豆攀掠洝分袑懱煺沾笊裢夙氉糁忻容^誰的心善良純正時說:‘你怎樣知道你的心是純潔的?’速須佐之男命回答說:‘因為我的心是潔白的,我生下了柔和的女子?!终f:‘我心無邪。’”[7]白色代表善良,小說中很少有黑色出現(xiàn),因為黑色象征著邪惡,小說中沒有一個人是邪惡的,里面的人物都是善良的,舞女一家與“我”素不相識,一路上卻對“我”很熱情,他們每個人都關(guān)心“我”,親近“我”,都說“我”“是個好人”,反而使“我這個二十歲的人,一再嚴(yán)肅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兒的劣根性養(yǎng)成的怪脾氣”。為“聽見有人從社會的一般意義說我是個好人,真是說不出的感謝”。[8]他們太善良,太單純,已經(jīng)超脫于社會的一般意義,他們常年穿梭在大山之間,他們善良的天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還有茶館的老婆子為“我”“只不過留下了五角錢的一個銀幣”而感動得“眼里都要流出眼淚來”,這淚不是從眼里流出來的,而是從那顆善良的心中流出來的,它是晶瑩的,它折射出的是那一個在窮困中備受煎熬的靈魂卻始終保持著的純潔、善良的心靈。
小說中多次寫到水,水也是白色的。白色的雨水籠罩著杉樹林,巖石間涌出的清涼的水浸透了“我”的心靈。薰子在水中周身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在浴場的盡頭,“我眺望著她雪白的身子,它像一棵小桐樹似的,伸長了雙腿,我感到一股清泉洗凈了身心”。從薰子雪白的身體上,“我”看到了“她還是個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9]薰子還未經(jīng)人事,身心都是那么純潔、干凈。薰子的這種白不僅是肌膚的潔白,而且是透過潔白的身體看到的心靈上的凈,并寄托了“我”的美好理想。
在日本,白色是尊貴的顏色。如日本的國旗以白色為底色?!肮糯醭贫ǖ摹兑路睢肪褪歉鶕?jù)色彩來區(qū)分社會等級,天皇的服色為白色”。[10]由此可見,日本人對白色的尊崇。
小說一開始就交代了男主人公“我”穿著“頭戴高等學(xué)校的學(xué)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紋的上衣,系著裙子,肩上掛著書包”,不用再多說什么,就這打扮就證明了其身份是與舞女完全不同的,尤其那藏青色碎白花紋的上衣格外顯眼,引起四十歲女人的注意,再三打量,還贊賞這上衣不錯。這衣服這么顯眼主要在于它的顏色里有象征著尊貴的白色。這說明了他們地位低微,也揭示出了他們渴望平等、希望尊貴的心理。但是他們的這種愿望像這藏青色碎白花紋布貴了起來,很糟糕,并一直糟糕著。他們的社會地位始終得不到改變??斓较绿旌_吜?,路上有個村莊的入口豎著牌子:“乞討的江湖藝人不得入村。”可見他們的地位之低下。藝人地位是低下的,而在日本那個男尊女卑的國度里女藝人的地位更可想而知了。當(dāng)找到泉水時,薰子的媽媽就怪不得要說:“快點,請你先喝吧。我怕一伸手進(jìn)去會把水弄渾了,跟在女人后面喝,水就臟啦?!蔽枧牡匚缓汀拔摇钡牡匚怀尸F(xiàn)出強烈的反差,他們多么純潔,多么固執(zhí)地要守住他們的尊嚴(yán),多么希望尊貴,受到尊重,他們同命運抗?fàn)幹敲此麄兊目範(fàn)幱杏脝幔?/p>
白色還象征著生命力的消失和夢想的破滅?!按ǘ丝党稍谧非笏囆g(shù)的道路上,始終在不停地思考人類的生死問題,并且自主地選擇了死亡”。在他以白色為背景下的人物很多最終都走向了死亡或毀滅?!堆﹪分斜话咨娜~子,終于葬身于白色。雖然《伊豆的舞女》中誰都沒有死,但都?xì)缌?,因為最后所有的白色都?xì)缌恕?/p>
小說中的這段愛情是“我”在南伊豆的旅行中邂逅的,而“我”踏上這段旅程的原因是“受不了那種令人窒息的憂郁感”,旅行不過是為了散心,在旅途中“我”是放開一切,絲毫不受世俗影響的,所以“我”是毫無顧忌地對舞女產(chǎn)生了愛戀,這實際上是我對純真、美好的依戀。但是既然是旅行就會有終點,終點到了,“我”必須回到現(xiàn)實,回到我的生活中。而舞女舍不得我的離開,其實也是對尊貴的依戀,但命運之手無情地將我們棄置于兩個不同的世界里,無論舞女如何地難舍,都無力將“我”挽留。當(dāng)“我”離開很遠(yuǎn)之后,看到舞女手中揮舞的白色的東西,象征著我對純真的告別,也象征著舞女對尊貴的遠(yuǎn)離。
純真和尊貴同眠,但只是同床異夢,他們都是白色的象征意義,可這兩種白色卻像兩條相交直線瞬間地結(jié)合后,又越走越遠(yuǎn)。美在那一點產(chǎn)生,悲也在那一點產(chǎn)生。小說中的舞女是純真的代表,“我”是尊貴的代表?!拔摇毕矚g他們的純真,向往那種單純、真誠的生活,討厭現(xiàn)實社會里的陰霾的氣息。而舞女他們雖然在大自然中,性情純真善良,但是卻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沒有地位,受到歧視,生活窮困,漂泊無依。遇到“我”這個比他們地位高的人,他們對我表現(xiàn)得特別熱情、友好,體現(xiàn)出了他們對尊貴的渴望。但他們的身世決定了他們與尊貴無緣,不管他們多么地努力,可他們要生存,他們必須那樣地生活著。盡管舞女現(xiàn)在還是個黃花閨女,她努力地守住她的身體、她的尊嚴(yán),但為了生存,誰又知道她能守多久呢?
小說最后,當(dāng)我踏上離開下田的輪船,我就離開了那個被白色籠罩的大自然。“我”和薰子的愛情是純真和尊貴的瞬間結(jié)合體,純真和尊貴被殘酷的現(xiàn)實分離了,白色的愛情當(dāng)然也被撕得粉碎了。
[1][7][10]邱紫華著.東方美學(xué)史(下).商務(wù)印書館,2003.
[2][3][5][6][8][9][11][12][13]陳惇,劉建軍主編.外國文學(xué)作品選.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
[4]費雷爾著.色彩的語言.譯林出版社,2004.
[14]周閱.色彩的世界.外國文學(xué),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