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盛
(金華市技師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6)
眾所周知,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乃至世界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人才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不斷提高,中國教育因此經(jīng)歷了一場跨越式的革命,技工學校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由于人們對技工學校的認識存在傳統(tǒng)上的錯誤,加上高等院校數(shù)量增加,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造成技工學校生源不足,問題學生和素質(zhì)差的學生所占比例不斷增大。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就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來看,存在問題較多,解決難度較大。我根據(jù)自己這幾年技校語文教學的實踐,就技校生作文教學談一些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對作文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和理解是科學施教的前提,否則教學就是盲目的。當然,學生作為受教者,對作文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那么,什么是作文呢?冰心說:“心里有什么,筆下寫什么,此時此刻只有我,只聽憑此時此刻的思潮自由奔放,從腦中流到指上落到筆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灑灑落落,自自然然地畫在紙上?!痹谛骂C布的新課程標準中關于習作的要求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地說:作文是人心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所以,一篇成功的作文,如果撇開文章構(gòu)思,就內(nèi)容來看應該是真實反映作者的心靈世界的。在現(xiàn)實的作文教學中,技校生對作文的認識問題顯然是欠缺的,甚至是盲目的。這勢必造成學生在寫作時出現(xiàn)很多不理想的地方。
技校的學生基礎薄弱,甚至從一定意義上講,他們是前期教育的失敗者。上語文課時,有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對漢語言語法一竅不通,作文中心不明確,條理不清,內(nèi)容不完整,病句、錯別字也隨處可見。有的學生連一句簡單的話、一種簡單的意思都很難表達好,想讓他們完成一篇理想的文章更是無從談起。
這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技校生尤為突出。作文中套話多,千篇一律的東西多,說大白話、人云亦云的東西多,無病呻吟的東西多,而讓人心動的東西少。表露真實情感的少,創(chuàng)新的東西少,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有些可能是從小學開始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每當作文便用,從未換過。
作文取自現(xiàn)實生活,是生活的反映。但技校生以前接受的教育是很嚴格、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很單調(diào)的,整天圍繞教科書和作業(yè),沒有自己的生活,這樣,作文虛構(gòu)就成為必然,如若虛構(gòu)不成,抄襲也就在所難免。
言由心生,良好的寫作心態(tài)是根本。就現(xiàn)在來看,應付是技校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寫作心態(tài)。有些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缺乏寫出好文章的迫切愿望,而僅僅是為了向老師交差,完成任務;有些學生懶惰,自甘落后,自認為“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不管怎么努力也是白搭”,對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作文,談文色變;更有學生討厭作文,拒絕作文,每次作文都是敷衍了事。
作文歷來是語文教學研究中談論的重點,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所受到的重視程度卻不盡如人意。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弊魑哪芰C合了語文學科的各項能力。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最重要的尺度。在學生時代,作文是一切學科的重要基礎,更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生活實踐中,寫作是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與人交流,融入社會的體現(xiàn),特別是在現(xiàn)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寫一手好的作文,將成為制勝的法寶。鄧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未來?!痹缫呀?jīng)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教書育人就是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從這個角度講,作文教學應當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xiàn)代教育卻無形中造成學校、教師和家長不管什么都要孩子拿高分,效果要立竿見影,而作文要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這樣的效果一般是不可能的。這使得語文教師不得不將作文教學放在第二位,更有甚者,為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高分作文,經(jīng)常要求學生背優(yōu)秀作文,以便更好地應付考試。這顯然失去了作文教學的意義,也讓作文教學走入了一個怪圈,其后果是令人擔憂的。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技能,寫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在聽、說、讀的不斷積累中,最終達到寫的質(zhì)的飛躍,這個轉(zhuǎn)變是不易的,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突出對學生的寫作教學,讓聽、說、讀更好更充分地融入到作文教學中去,甚至讓聽、說、讀更好地服務于寫。這樣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勢必被打破,學生自主性學習將取代教師灌輸式教育。就技校生這個群體來看,他們雖理論學習不足,生活實踐的能力卻很強,技校生活已經(jīng)讓他們從單調(diào)繁重的學習生活中跳離出來,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感受生活,接觸社會,認知世界,以前作文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的不足已得到明顯的改善。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有內(nèi)容可寫,這也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開始。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咱們平時作文總是為了實際的需要。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寫的緣故。自己有一種經(jīng)驗,一個意思,覺得它跟尋常的經(jīng)驗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較新鮮,或者特別深切,值得寫下來作為個人生活的記錄……否則就是自己心中有少數(shù)或多數(shù)的人,由于彼此之間的關系必須把經(jīng)驗和意思向他們傾訴,為了這個緣故,作者就提起筆來寫文章。前者為的是自己,后者為的是他人,總之都不是筆墨的游戲,無所為的胡作妄為?!痹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學生在自己的博客、QQ空間等地方寫下的文章,不禁感嘆,這些文章和他們平時寫的作文有天壤之別,往往語言都較流暢,情感真,內(nèi)容實,有一定的思想性,就這點來說,值得我們語文教師深刻反思。在教學實踐中,我曾經(jīng)就“懶惰和勤勞”這個話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沒想到,班級里平時最不想寫作文,最討厭作文的一個學生反映最活躍,他很坦率地說:“我覺得懶惰并不一定就不好?!辈⒄f出了很多理由,讓全班同學都感到很意外。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寫下來。那次作文很成功,特別是上課起來發(fā)表觀點的那個學生,不僅觀點新穎,而且言之有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多次使用這種方法,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上的事實,正說明了文章是人情感的自覺流露,此種教法是順應了人的寫作心理的。
從初中開始,學生一直受到作文要求的限定,有些內(nèi)容學生不想寫,有些內(nèi)容學生不會寫,而且大都加上字數(shù)限制,讓學生頭痛不已,這就像給作文上了無形的枷鎖,讓學生厭惡作文,害怕作文。不少技校生原本就基礎薄弱,對作文充滿厭惡,教師應當根據(jù)技校生各自的特點,結(jié)合他們的興趣愛好,解決他們對作文的厭惡心理,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fā)他們的作文興趣。
首先,對技校生的作文應適當降低要求,從理順文句,避免使用病句和錯別字開始,逐步提高,不要讓學生從心理上對作文望而生畏。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讓學生產(chǎn)生對這件事或這個問題有話要說的欲望,并鼓勵學生把自己要說話的欲望用文字大膽自然地表達出來。在教學實踐中,我所教的技校生,每次作文必問要寫多少字,而每次我認為合適的字數(shù)在他們看來卻很困難。偶爾一次,我不限定字數(shù),只要求學生能寫多少就多少,結(jié)果竟然發(fā)現(xiàn),交上來的作文很多都達到了我心目中的字數(shù)要求,并且文章空頭話少了很多。由此可見,適當降低要求對技校生并非是件壞事。
其次,對學生作文多評,多鼓勵。技校生對作文喜或厭多少與教師對其作文評價的好壞有關,每個學生都喜歡受到老師的嘉獎,因此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著名教師于永正在談教學藝術(shù)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我教過一位叫張斌的學生,語文成績不好。一次默字,他居然全對,對他而言,簡直是破天荒。于是我大大地表揚了他一番,從此他很注意寫字。他的作文水平更是一般。讀三年級時,有一次,他的作文不但沒錯一個字,而且不用改動一個字,很通順(雖然只寫了三四行),于是我全篇畫上了紅色波浪線,并當眾讀了他的作文。我說:“下次作文,張斌再不錯一個字,而且寫得通順,全班同學為他唱一首歌。”張斌激動了,聽講認真,作文專心,課間也不休息了。“這一次作文果然又沒錯一個字,而且寫得通順,篇幅也增加了許多!”第二次評講時,我向?qū)W生宣布。學生為他鼓掌。然后我們?yōu)樗艘皇子伤约狐c的歌。張斌激動不已,同學們也為他高興。從此以后,張斌每次寫作文都很努力,盡管進步很緩慢。作文只寫三四行,僅僅因為沒有錯別字,寫得通順就值得表揚嗎?值得。因為對張斌來說,就是了不起的進步。
毫無疑問,于永正老師的方法是得當?shù)?,他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鼓勵和表揚,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學生的作文無論有多么差,畢竟是凝聚了學生的心血,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換來的將是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對作文的熱情。
技校生作文大多語言匱乏,表達方式單一,口語化嚴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少閱讀。因此,作文教學要與課外閱讀緊密聯(lián)系,教師要在課外閱讀中增加學生的詞匯,學會語言的表達,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同時,指導學生留意生活,善于保存生活中的片段,以豐富作文的內(nèi)容,體現(xiàn)真情實感,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教師在這方面應鼓勵學生堅持不懈。
當然,要提高技校生的作文能力,還需要更多的努力,絕非以上的幾種方法所能解決的。但作為語文教師,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責無旁貸,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為技校教育的明天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