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鳳霞
腫瘤患者化學治療是治療中的一個重要手段。一般要用幾個療程,長期輸液對靜脈損害很大,況且化療藥物對靜脈也有損傷作用。因此,必須保護靜脈才能保證治療正常進行,現(xiàn)將高陽縣醫(yī)院對腫瘤化療患者靜脈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治療前先了解患者、熟悉患者的靜脈情況,了解藥物的性質、化療中注意事項。冬天氣溫較低,血管收縮,輸液前要求患者用溫水浸泡肢體15~30 min或者用熱水袋熱敷,增加局部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使靜脈充盈擴張,顯示清楚。在與患者接觸的同時,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
靜脈的選用原則是從小到大、從遠到近,但是過細小的靜脈管壁薄、耐受性差,容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而較粗的靜脈管壁厚,耐受性強,靜脈萎縮現(xiàn)象較小靜脈遲,如根據(jù)療程選擇穿刺點,輪流使用靜脈通路,效果更為理想。
穿刺失敗會造成靜脈不必要的損傷,影響化療的正常進行。因此,穿刺時要細心,多體會,多總結,提高一針見血的成功率。穿刺前要多選擇,多掌握患者靜脈的特點,根據(jù)不同患者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手法。對彈性差管壁脆性大的患者,穿刺前要果斷、手法要輕,進針后不要多移動。對較瘦患者進行手背穿刺時不宜握拳,因為握拳后表皮將靜脈壓向掌骨,使靜脈顯示不清晰。肥胖者要正確把握進針的深度,由淺至深,進針不可過猛。對于滑動的血管,上端止血帶固定,下端由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固定,從中間直接對血管穿刺,進針時要果斷,較淺薄的靜脈則應緩緩刺入,輕輕放置。進針角度、進入皮膚與血管的層次也應該靈活掌握,皮膚較粗糙難以進針者,進針皮膚角度要大,進入皮膚后再進入血管,并且要掌握好力度,否則進針時會感到較澀,難以進入,或者用力過猛而穿破靜脈。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還要根據(jù)藥物濃度、滴數(shù)以及靜脈情況選擇合適的針頭。針頭要光滑不彎曲。針尖銳利,否則容易造成血管損傷,影響穿刺成功率。
4.1 嚴格無菌操作 腫瘤患者在化療中,多數(shù)白細胞下降,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輸液完畢拔針后應迅速用無菌棉球止血。將針頭拔出后再用棉球壓迫,否則會損傷血管壁。
4.2 注射前必須用生理鹽水排氣,穿刺成功后方可接化療藥物,防止直接穿刺失敗時藥物外滲,造成周圍組織損傷?;熕幬镒⑸浣Y束后,同樣用生理鹽水沖洗,一則保證藥物完全進入人體,另外稀釋沖走靜脈內(nèi)的藥物減少藥物對靜脈的刺激。
輸液過程中常見的故障原因有肢體位置不當,針頭緊貼血管壁導致輸液不暢,還有輸液瓶位置過低,壓力不夠,排氣管不通暢,輸液管受壓扭曲,靜脈痙攣等。在輸液過程中要經(jīng)常巡視,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輸液不暢時要及時找出原因及時排除,以保證治療按時完成,并且避免靜脈血管的損傷保證患者得到預期的治療。
6.1 立即停止輸液,不拔針頭,吸出殘留的液體,通知醫(yī)生護士長拔出針頭;
6.2 使用適當?shù)慕舛緞?,若無解毒劑,可用2%利多卡因2 ml+生理鹽水5~10 ml,或用50~100 ml氫化可的松于患處注射。
6.3 抬高患肢48 h,避免局部受壓,記錄外滲液量及范圍,冷敷或熱敷。如長春新堿類用熱敷40°,4次/d,一般大部分用冷敷,局部冷敷6~12 h,注意預防凍傷。
6.4 可用膚輕松軟膏或如意金黃散外敷,也可用硫酸鎂濕敷。
6.5 如果經(jīng)保守治療2~3 d后仍持續(xù)疼痛或發(fā)生潰瘍,可以考慮外科治療,早期手術切除,可以加快愈合,避免長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