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卓群
[作者通聯:湖北大學文學院]
2010年高考語文湖北卷第3小題涉及“雖然”等4個虛詞填空(后附該題),有人問“雖然”和“即使”有何異同?筆者略作如下答復:
“雖然”和“即使”都是關聯性連詞,都可表示讓步轉折關系,含有這兩個連詞的句子,都屬于先讓步再轉折的讓步轉折復句。它們都是從相反的方向借甲事來托出乙事,強調乙事不受甲事的影響而成立。不同的是:“雖然”句是實言的,它表示先承認的甲事為已發(fā)生的事實,是事實性讓步,并預示轉折,再轉過來指出乙事的成立不受甲事的影響。與它相對應的分句常用“但是、卻”之類,有時可以不用這類轉折詞。“雖然”可以換用“固然、盡管”之類?!凹词埂本鋭t一般是假言的,它表示先姑且承認某種虛擬的情況,是假設性讓步,并預示轉折,然后轉過來指出某事的成立不受虛擬情況的影響。與它相對應的分句常用“也”。“即使”也可以換用“縱然、哪怕”之類。如:
(1)雖然情況有變化,我們也要按時出發(fā)。(事實)
(2)即使情況有變化,我們也要按時出發(fā)。(假設)(引自邢福義例)
由于“即使”(假言句)引出的是虛擬的事實,是用來對某種假設的讓步,一般沒有轉化成“雖然”(實言句)的可能。如:
(3)即使你化成灰,我也能把你認出來。
※雖然你化成灰,我也能把你認出來。
但是,“即使”句有時也可引出已存在的事實。是“實言”的,如:
(4)那時,他們很少交談,即使交談,也只是工作上的聯系,干巴巴,三言兩語。(張潔《祖母綠》)
(5)他變得……比他想象中要年輕得多。但是,即使如此,也無法掩蓋歲月留下的痕跡。(葉文玲《紫石硯》)
上面兩例中“即使”引出的都是已然的事實或用代詞指代已然的事實。它們往往是作某些補充說明,或起到強調作用。邢福義先生稱之為“‘即使’實言句”。(請參閱邢福義著《漢語復句研究》“第四篇 第十章 實言‘即使P,也q’句式”,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即使”實言句和“雖然”句在內容上是等同的,引出的都是已存在的事實,但二者在語用效果上有所不同?!半m然”是實事實說,客觀性較強;已然的事實進入“即使”句,則把它“虛擬”了,說話人將事實弱化或虛化,所說的事實似實似虛,并帶上了某種主觀情緒,有讓步強調的意味。“即使”實言句不是一個孤立的復句,在它的前面,往往還有相關的句子,可以看作是為“即使”句做的鋪墊,或表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反過來看,為了加強讓步意味,突出作者對事物的主觀態(tài)度,可用“雖然”的卻用“即使”。如“雖然后來他家財萬貫,也始終保持著節(jié)儉的本色。”這是按客觀事物實事實說,改用“即使”后,不僅加強讓步意味和主觀色彩,還明示前面有相關的句子,“即使”實言句是對前面所述內容的補說、襯因或強調。如:
(6)楊老是奮斗發(fā)家的,因此即使后來他家財萬貫,也始終保持著節(jié)儉的本色。(陳業(yè)德《超越自我》)。
由此看來,今年高考語文湖北卷第3小題當選“即使”填入空中是恰當的:“……后來,泰姬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即使)在今天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它也是(獨樹一幟)的。”
附:
2010年高考語文湖北卷第3小題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A.陵墓 點綴 雖然 絕無僅有
B.陵寢 鑲嵌 即使 獨樹一幟
C.墓塋 裝飾 固然 獨一無二
D.墓室 裝點 盡管 舉世無雙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