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野 張曉軍
訓練犬銜取的幾種方法
袁 野 張曉軍
養(yǎng)犬愛好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和一頭初訓犬搞親和關系時,發(fā)現它經常自發(fā)地銜取一些石塊、膠球,心中竊喜,滿以為它遺傳很好,有較高的銜取欲,以后訓練銜取時,不僅能順利地建立銜取條件反射,而且能培養(yǎng)出較好的銜取能力。沒想到等正式訓練銜取時,效果很不好,不是嚼就是玩,銜也銜不牢,逐漸導致犬興奮性越來越差,后來幾乎不銜了,卻找不出是什么原因。
這是因為訓練銜取時,沒有根據這一科目的性質和受訓犬的具體情況進行區(qū)別對待,特別是一開始就過急地要求犬建立正規(guī)的“銜”、“吐”條件反射,這是不切實際的。任何一個科目的訓練都需要按照“循序漸進”、“因犬制宜”的訓練原則,一開始在犬對銜取的興奮性尚未被真正培養(yǎng)起來時,就要求犬把物品銜在嘴里不咀嚼、不玩咬、不緩口、要銜多久就銜多久,讓吐馬上就吐……這是違反訓練科學的,必然要給訓練帶來不良后果。那么怎樣才是比較科學有效的銜取訓練方法呢?
在開始訓練犬銜取時,一定要選擇犬最感興趣的物品,同時要選擇清靜的環(huán)境,以排除外抑制對犬的影響,待犬對銜取興奮性真正培養(yǎng)起來后,再逐漸到室外。每次訓練先用各種能挑起犬對物品興奮的動作進行挑引,待犬出現較高的銜取欲望后,再就勢下“銜”的口令,將物品送到犬嘴里,不斷重復“銜”、“好”的口令,加適當地拉扯和跑動,同時給予撫摸獎勵。
培養(yǎng)犬銜取能力的順序,應是先訓拋物銜取,旨在培養(yǎng)犬的銜取興奮性,待犬的銜取興奮性真正培養(yǎng)起來后,再逐漸穿插過渡到送物銜取,再等犬對靜物銜取產生高度興奮后,則應考慮培養(yǎng)犬對銜吐的正規(guī)化。為了便于操作,通常令犬正面坐延緩進行訓練,有時也可穿插隨行時銜取。既可培養(yǎng)銜取,又可獎勵隨行,使訓練手法豐富多彩,隨時調整犬的興奮性。
初期訓練時,為了加速條件反射的形成,通常只先用犬最興奮的一兩種物品,待犬對這一兩種物品銜得很興奮后,特別是犬對“銜”的口令初步建立了條件反射后,再有計劃有步驟地變換其他物品,如木啞鈴(訓練服從科目用)、木塊、石塊(訓練鑒別式銜取和平面鑒別用)、鋼管(訓練平臺鑒別用)、日常用品、衣物和犯罪工具(訓練追蹤用)、毛巾卷(訓練搜毒和搜爆用)等。如果及時有意識地用這些物品進行訓練,培養(yǎng)犬對這些物品的興趣,在使用科目的訓練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各種物品的使用性質、制造材料的不同,決定了各種物品的大小和軟硬程度有所不同,訓練效果也就不一樣,在訓練時就應該考慮先后的問題。從訓練效果和便于操作的角度來看,應先銜大些、長些、軟些的。先使用這些物品訓練,待犬銜到嘴中后,在嘴的兩邊露出的多余部分便于人扯拉,同時銜得住、銜得緊。否則,過小不便于扯拉還可能會吞咽下去,過硬的物品會損傷犬的牙齒,以致造成犬畏懼訓練。隨著訓練進度,再逐漸向小些、短些、硬些的物品過渡和穿插,效果就會比較好。
銜取這一科目是由銜和吐兩個方面組成的一個整體,不能只注重銜而忽略了吐。從神經活動的過程來看,銜和吐是兩個不同的神經活動過程。犬在銜取時,由于獵取反射加上人為地挑引,使犬對銜取感到興奮,而吐是抑制興奮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銜吐并重,對一頭未經過長期訓練、神經活動不夠平衡,銜取興奮性尚未鞏固的犬來說,無疑是適應不了的,導致訓不到幾次犬就不感興趣了。所以應先訓銜取,待銜取的興奮性鞏固了再訓吐。
(作者單位: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110034;南寧市公安局禁毒支隊,530003 )
(編輯:顏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