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膠州市博物館,山東 膠州 266300)
2009年9月6日,在山東膠州常州路舊市府大樓的建筑工地,幾名建筑工人偶然發(fā)現的幾個鐵錢塊開啟了令人驚奇贊嘆的考古之旅。目前,膠州市北宋板橋鎮(zhèn)市舶司歷史文化遺存考古發(fā)掘工作較轟動。社會各界的報道、評論以及研究也正在深化當中,出現了一股較大的研究膠州歷史,特別是膠州古代史的熱潮。
膠州,歷史悠久,素有“金膠州”之稱,在唐和五代時期叫板橋鎮(zhèn),由于瀕臨膠州灣,海陸交通發(fā)達,經濟繁榮,特別是宋代,成為我國南北水路交通運輸樞紐。據資料記載:《膠州市志·大事記》:“620年(唐初武德三年)設立高密縣。623年(武德六年)撤消膠西縣,并入高密縣,設立板橋鎮(zhèn)(今膠州勝利橋西北處)?!?/p>
那么,這板橋鎮(zhèn)駐地的具體地址在哪里呢?市志說是在今勝利橋西北,這是它的南界,那么它的北界呢?在李寶金著的《青島歷史古跡》中,和韓國高麗大學校長金俊燁先生主張都是在黃家屯(今站東街)附近,這是當時板橋鎮(zhèn)的北界了。據舊膠州志書和《膠縣地名志》的記載,在今勝利以北有“土城口街”,當是板橋鎮(zhèn)的舊城(宋筑),即今世紀大廈、阜安中學、軸承廠、文化局和135醫(yī)院一帶。元末詩人戴良到膠州來,作的《至膠州》詩中的“州城土作家”,也是一個旁證。
由于設有我國北方唯一的市舶司(宋元祐年間設立),板橋鎮(zhèn)在北宋時期地位舉足輕重。各國客商都通過板橋鎮(zhèn)港口進入中國內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經濟貿易十分發(fā)達。隨著考古的挖掘,大至建筑基址,小至發(fā)簪首飾、日常瓷器用具,大量珍貴文物的不斷出土,生動地為我們再現了宋朝時期平民的幸福生活,堪比當代小資。
百度百科名片對“小資”一詞做如下解讀:“小資是 1990年代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名詞,原本為‘小資產階級’的簡稱,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小資情調應該是一種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小資一般為都市白領,在社會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財富?!彼未洕咚侔l(fā)展,都城紀勝序“圣朝祖宗開國,就都于汴,而風俗典禮,四方仰之為師。自高宗皇帝駐蹕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視京師其過十倍矣。雖市肆與京師相侔,然中興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經營至矣,輻輳集矣,其與中興時又過十數倍也?!苯洕幕钴S帶來市民階層的高度活躍,甚至由于一般平民的興起與影響,致使一些上層社會人士也開始欣賞、并有選擇地采用了某些平民的生活方式,其形態(tài)頗得當代“小資”的精髓,深具其中意味。
板橋鎮(zhèn)遺址考古發(fā)掘人員在清理北宋時期的文化土層時,發(fā)現一個藍色的琉璃簪子,上面雕飾著一朵梅花,簪子桿雖然已經斷掉一部分,但工藝精湛,樣式美觀。除此之外,考古地共發(fā)現銅質、金質、象牙質的多個發(fā)簪,翡翠墜子、玉墜子甚至還有梳胡子的篦子等等。宋人對自我修飾的重視,生活講究精致細節(jié)可見一斑。
唐代服飾開放、艷麗,北宋在政治上雖然沿襲了唐的開放民主,但由于程朱理學的影響,服飾不再奢華,收斂了張狂,氣質淡雅恬靜,細膩內斂。當時不論權貴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喜歡穿著直領、對襟的褙子,顯得既舒適得體又典雅大方,和現代“小資”們的服飾欣賞角度趣味相投。
在北宋初年(乾德年間)規(guī)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綾縑。但到仁宗、英宗、神宗時期,對于這些規(guī)定在民間已經失去了影響力,綾縑錦繡任意使用,漸趨奢靡。婦女們別出心裁地設計出許多裝扮,時時推陳出新。比如梳妝,有的大髻方額,有的扎發(fā)垂肩,有的鬢撐金鳳,更兼身上抹香,足履繡花等,不似唐裝暴露性感,倒也別致大膽,個性十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南宋后期,“一鉤羅襪素蟾弓”,婦女裹足漸成風氣。這大概和現在女人們在臉上修修補補的勇氣有相似之處吧!
現代小資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流連夜店,把盞言歡。盞中飲品名目多如牛毛:妖嬈的雞尾酒、各色咖啡等等,講究不少。宋代“小資”自然沒有飲過咖啡,但他們飲茶的講究更勝一籌。宋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板橋鎮(zhèn)就出土有茶葉和相當數量精巧的茶具。品茶形式有“繡茶”、“斗茶”、“分茶”等,極具情趣。
譬如“斗茶”, 也被雅稱為“茗戰(zhàn)”,這是一種比較茶葉品質的方法。無論是“斗”字還是“戰(zhàn)”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而“分茶”則文雅多了?!胺植琛币喾Q“湯戲”、“茶百戲”,利用茶碗中的水脈、霧氣,創(chuàng)造出頗有美感的圖畫來,頗似現在的咖啡沖泡造型藝術?!袄C茶”更是講究到了極致,周密記載:“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繡茶,不過悅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今人喝茶、喝咖啡講究環(huán)境優(yōu)雅,宋時亦然。據《夢粱錄》(吳自牧)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及其講究“格調”,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臺花架、四季鮮花不斷。環(huán)境優(yōu)美,且和現代酒吧一樣,還有“駐唱歌手”彰顯情調?!岸嘤懈皇易拥?,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時稱“掛牌兒”。還有一些茶肆,專門聚集一些同門同好,著名的如“蹴球茶坊”,可能就是現今的“主題”酒吧!
小資生活的前提,是國家經濟的繁榮。在經濟落后的國家,能“小資”一把,絕對是少數人的福利。而在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的宋時中國,“小資”不是個例。宋時的發(fā)展不僅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地,就連山區(qū)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社會經濟文化,也比唐代有較大發(fā)展,這也讓人很驚訝。其原因在于,在中國歷史上的多數王朝都采取“抑商”的政策,而宋朝例外。宋初,太祖就言“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享天年”,太宗也“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神宗在位時令眾“政事之先,理財為急”這樣的重視經濟的思想一直貫穿于宋朝,這是保證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試想當時的五大海關之一的膠州灣,千船萬帆云集,在膠州灣北岸的板橋鎮(zhèn)碼頭上進出口貨物堆積如山,市舶司衙門前外國客商進進出出,酒肆、旅店和集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膠州板橋鎮(zhèn)的考古發(fā)掘,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動的宋代生活畫卷,讓我們用贊美的目光追隨著我們的先人,欣賞他們富足、輕松、精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