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新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長春 130117)
論文科院校計算機類課程機房授課勢在必行*
張可新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長春 130117)
針對文科院校計算機類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對比分析了傳統(tǒng)的多媒體+機房的授課模式與機房授課模式的優(yōu)缺點,提出了計算機類課程機房授課模式的改革思路,介紹了該模式應具備的條件和具體的實施過程。
文科院校 計算機類課程 機房授課模式
“外語院校計算機與辦公自動化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階段性成果;“構建文科院校培養(yǎng)計算機技能型人才的教學模式”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提出文科院校計算機類課程采用機房授課的教學模式。
文科院校的培養(yǎng)定位要求學生計算機操作熟練,應用能力強。但在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在文科院校計算機類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多數(shù)采用的就是在多媒體教室集中授課,然后再安排學生到實驗機房上機操作的教學模式。這樣無形中不但增加了課時而且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為了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深入強化實踐和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本文提出文科類高校計算機類課程采用機房授課的教學模式。
文科院校計算機類課程80%的內容是應用性和操作性極強的內容,如大學計算機基礎、網(wǎng)頁設計、平面設計等,針對操作性強的內容,當前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教師主要是通過演示等方法進行教學,學生記憶計算機操作方法和操作思路,然后在上機課中完成相應的實驗內容。據(jù)調查,80%以上的學生上到30分鐘以后就會出現(xiàn)溜號現(xiàn)象,如果教師不及時督促,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很不理想,甚至無法學習后續(xù)課程。
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表現(xiàn)在理論授課和上機實踐的間隔時間較長,學生對課堂上一次講授的眾多操作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生得不到及時訓練,知識得不到及時鞏固。為了強化實踐,有針對性地加強計算機類課程中操作性內容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我校計算機類課程現(xiàn)已經(jīng)采用機房授課的形式。機房授課可以邊講理論的同時,邊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路,提供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機會,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再給予總結,當堂的內容得到了很好的消化。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機房授課模式對機房的設施有一定要求。機房除了要保證學生每人有一臺實驗用計算機(學生有專用的數(shù)據(jù)存放區(qū),接入Internet)外,還要裝配有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共享服務器以及教師機裝有像“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這樣的機房教學管理軟件。這種機房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實驗室機房,它是一個融課堂教學、實踐、案例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教學場所,專為操作性內容多的計算機類課程以及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而建。
該模式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礎上,采用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師輔導,講練結合等多種教學形式融合貫通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為啟發(fā)式教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開放式教學和案例驅動等教學方式提供了較齊備的環(huán)境。我校計算機課程采用的啟發(fā)、互動、實踐為主線的創(chuàng)新教法就是在機房授課模式下總結出來的。
從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向機房授課模式遷移,只需將原理論課時和上機課時進行合并,將總課時用于機房授課教學的總課時,再根據(jù)具體內容進行課時的適當調整。我院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就從72學時調整到了56學時(新生)和64學時。
基于機房設備和教學管理軟件的強大支持,在教學過程中能使用屏幕廣播、語音廣播、語音對講、網(wǎng)上通知、分組討論、系統(tǒng)鎖定、遠程關機、網(wǎng)絡影院、電子舉手、示范教學、遙控輔導、屏幕監(jiān)看、電子教鞭等教學手段。其中屏幕廣播是機房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功能,在屏幕廣播時同時廣播聲音。教師可以利用屏幕廣播、網(wǎng)上通知等功能向學生演示軟件的操作步驟,利用語音廣播、語音對講功能進行語音教學,利用屏幕監(jiān)看、系統(tǒng)鎖定、遠程關機等功能進行機房管理,利用網(wǎng)絡影院功能進行學科的多媒體教學,利用電子舉手、遙控輔導等功能輔導學生學習。靈活的教學手段滿足了機房教學各方面的需要。
機房授課的教學模式具有講練結合,實時輔導,任務驅動,強化實踐,注重實效的特點,是一種“多媒體教室+機房+機房教學管理軟件”的新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好地實踐性和及時反饋性,適合于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通過對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機房授課模式適合于計算機類課程教學,通過講練結合,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及時鞏固和消化所學內容。同時,該模式提供了集網(wǎng)絡、機房、教學管理軟件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為構建多元化立體教學模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模式能更好地培養(yǎng)具有較高計算機素質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希望可以在高等院校得到全面的推廣。
張可新(1976~),女,講師,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教學部。
Discussion on the Computer Courses to Give Lessons in Computer Room Be Imperative in Colleges of Arts
Zhang Kexin
(Technology Center Modern Education Jilin Huaqiao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Changchun 130117)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of computer courses in colleges of arts possessed the high maneuverability,this thesis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multimedia and computer room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uter room courses proposed model of teaching reform,and introduces the mode should possess the condition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olleges of liberal arts Computer courses Model of teaching in Computer Room
G642
A
100625-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