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鹿道溫
變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支氣管哮喘)的相關性益愈引起臨床的重視,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了關于過敏性鼻炎的處理及其對哮喘的影響(ARIA),明確提出變應性鼻炎和哮喘屬于同一個呼吸道的同一種疾病(One airway-One didease)[1]。近年來我們在3210例病人中進行了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是一種疾病的臨床調查,并結合國內外文獻進行了探討[2]。其中,我們對254例變應性鼻炎和/或哮喘病人采用放射免疫法的血清白介素2(IL-2)、血清白介素4(IL-4)、血清總IgE等免疫指標進行了測定,以探討變應性鼻炎和哮喘相關性或作為一種疾病所存在的免疫病理學聯(lián)系和上下氣道變應性炎癥的一致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中變應性鼻炎患者(鼻炎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齡16~50歲,平均(34.97±4.52)歲,均符合1997年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修訂的診斷標準[3],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均陽性。哮喘患者(哮喘組)68例,男33例,女35例,年齡15~62歲,平均(35.40±5.42)歲,均符合2003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4]。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合并組)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齡14~66歲,平均(36.31±4.82)歲。三組患者近1個月內未服用激素及抗組胺藥物。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22~60歲,平均(36.89±5.12)歲,無個人和家族變應性疾病史。
1.2 檢測方法 采集受檢者空腹肘靜脈血2ml,離心3000 r/min,15min后提取上清液,置-80℃低溫冰箱待測。采用放射免疫法。由本院核醫(yī)學科測定,采用競爭性免疫分析法又稱“同位素標識分析”:①首先加入待檢血清(抗原)。②加入同位素碘標記抗原。③加入所要檢測的特異性抗體;抗體與抗原及碘標記抗原競爭性的特異性結合。④分離結合后的抗原抗體并移出,按試劑盒說明書的操作步驟進行,在γ計數器下計算出檢測的濃度。血清總IgE試劑盒由美國DPC生物技術醫(yī)學產品有限公司提供,用單克隆和多克隆抗IgE抗體的放射免疫檢測,IL-2和IL-4的放射免疫試劑盒由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同位素研究所提供。放射免疫法的準確性、靈敏度及重復性均高于通用的ELISA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變量資料用±s表示,因各組間方差不齊,故采用完全隨機設計多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并進行各組間兩兩比較;各指標間的相關性用Spearman's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經統(tǒng)計學軟件方差分析:變應性鼻炎組、哮喘組及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各組血清IL-4測定水平分別與正常對照組兩兩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但三個疾病組之間分別進行兩兩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三個疾病組的血清IL-2水平分別與正常對照組兩兩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三個疾病組兩兩比較,變應性鼻炎組與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6。三個疾病組的血清總IgE的水平分別與正常對照組兩兩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三個疾病組分別進行兩兩比較,哮喘組與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4。
表1 放射免疫法血清IL-4,IL-2,IgE測定結果(x±SD)
哮喘和變應性鼻炎都是慢性變態(tài)反應炎癥性疾病,Th1和Th2 細胞間免疫反應失衡是導致二者的免疫學基礎。Th1主要分泌IL-2、IL-12、IFN-γ等,統(tǒng)稱Th1型細胞因子,主要參與細胞免疫;Th2主要分泌IL-4、IL-5、IL-9、IL-10、IL-13和GMCSF(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統(tǒng)稱Th2型細胞因子,主要參與體液免疫。Th2型細胞因子在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免疫病因學中起重要作用。
IL-4是IgE合成過程中最重要的調節(jié)因子,能促進T、B細胞增殖和誘導黏附分子表達;IL-4是IgE的特異性誘導劑,IL-4也是肥大細胞生長因子,其能增強B細胞對T細胞的抗原遞呈作用,促進體液免疫應答,特別是促進IgE介導的免疫反應。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當Th1功能低下,Th2效應增高,Th1/Th2比例失平衡是造成變應性疾病發(fā)生或加重的主要原因[5],IL-4是Th2的重要細胞因子,促進IgE的生成和增殖,加重變應性炎癥。IL-2是Th1的重要細胞因子,它的免疫活性是多方面的,是T細胞生長因子,誘導T淋巴細胞的增生,促進B淋巴細胞產生IgG抗體,協(xié)同IFN-r下調IgE的生成。IL-2促進單核巨噬細胞和NK細胞的增生,在抗感染、抗腫瘤、矯正免疫缺陷等細胞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特異性免疫治療(SIT)的進程中,隨著IL-4等Th2型細胞因子的下調,IL-2等Th1型細胞因子水平上升。另外,國內外已有不少報導,在哮喘患兒血清中IL-2水平明顯下降,IL-4、IgE水平升高,無論在哮喘的緩解期或發(fā)作期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哮喘發(fā)作期的改變更加明顯,與緩解期比較也有統(tǒng)計學差異[6]。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 RIA),在254例受檢者中測定了血清中IL-4、IL-2、IgE。結果顯示變應性鼻炎組、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和哮喘組的病人血清中IL-4和IgE呈高水平,IL-2呈低水平,分別與對照組比較有極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01,以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最為突出,其中IgE與哮喘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5);IL-2的水平與變應性鼻炎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IL-4的水平也最高,但三組分別兩兩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由此表明,變應性鼻炎和哮喘病人血清中IL-4、IgE呈高水平,IL-2呈低水平,說明存在Th1/Th2失衡現(xiàn)象。這是變應性鼻炎和哮喘相關性或作為一種疾病所存在的免疫病理學聯(lián)系和上下氣道變應性炎癥的一致性。其中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組的免疫失衡現(xiàn)象更加明顯,提示變應性鼻炎的免疫調節(jié)失衡是發(fā)展為哮喘的重要機制。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supp115):147-336.
[2]鹿道溫,于斌,劉杰等,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是一種疾病的臨床調查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喉科雜志,2008,16(1):65-68.
[3]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1997年修訂)[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135.
[4]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3):132-138.
[5]邵潔,A.Purohit,石學耕,等,哮喘患者全血在塵螨主要過敏原刺激下輔助性T淋巴細胞1/輔助性T淋巴細胞 2細胞內細胞因子的表達與偏移[J].上海醫(yī)學,2005,28(8):637-639.
[6]趙莉,麥賢弟,檀衛(wèi)平,等.哮喘患兒IL-4、IL-12與IgE水平的初步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01,19(1):9-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