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每個人的錢包里或多或少都有幾張信用卡,而信用卡積分能換來的各色禮物也成為銀行吸引新客戶的點子。這些積分到底有什么價值?如何才能充分利用這些積分?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認識消費積分
不可否認,積分是發(fā)卡行對持卡人消費的一種回饋。但不同的銀行,積分政策也不盡相同,所以要做一個有心人,仔細研究相關(guān)限制,才能將日常的刷卡行為高效轉(zhuǎn)化為積分。
選擇積分方式合理的信用卡
有些銀行卡的積分是消費20元積1分(如招商銀行),單筆結(jié)算,超過20元的那部分消費就不計算在內(nèi)了;而另一些銀行的信用卡積分是1元1分(如民生銀行、興業(yè)銀行),那么有效積分就大大增加了。因此,同樣的消費總額得到的消費積分,會隨著選擇不同的信用卡而產(chǎn)生很大差異。
巧辦銀行推廣期的信用卡
通常,每家銀行在某種類型的信用卡推廣期內(nèi),往往會給客戶額外贈送積分。例如,在招商銀行成功辦理Hello Kitty信用卡的客戶,只要在開卡后有一筆188元的消費,即可獲贈1000積分。顯然,此類信息對于需要辦理信用卡的消費者還是很有價值的。
參加銀行積分優(yōu)惠活動
發(fā)卡銀行為了推廣使用信用卡,經(jīng)常會舉辦積分加倍的活動。持卡人按照活動規(guī)則,在指定時間內(nèi)刷卡消費滿一定金額(或次數(shù)),或進行分期還款等規(guī)定活動,可獲得多倍積分或得到規(guī)定點數(shù)的積分獎勵。
譬如,某銀行對于首辦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信用卡的客戶,在年底前刷卡1筆贈60積分,刷卡2筆送120積分,以此類推,最多可獲3300積分的獎勵。這種形式對本來就有消費計劃的消費者更有利。(請注意:此類活動往往會在國慶、春節(jié)等長假期間,或是推廣聯(lián)名卡的時候推出。)
避免消費積分的誤區(qū)
信用卡持卡人在享受積分兌換的同時,要避免一些認識誤區(qū)。
避免純粹為獲取積分而消費
由于各種禮物的誘惑,“積分一族”正悄然形成。他們往往為了某樣誘人的禮物,瘋狂消費獲取積分。但同時,他們忽略了如此消費是否合理。其實,有些銀行設(shè)置的獎品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樓。
舉個例子,某商業(yè)銀行信用卡推出的“積分返禮”活動,積200萬分就可以換一輛帕薩特小轎車,根據(jù)銀行每消費20元積1分的規(guī)定,200萬分意味著要消費4000萬元,所以,這輛車也就是一個廣告的噱頭而已。
積分不一定是永久有效的
想必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認為卡里的積分屬自己的囊中之物,盡可高枕無憂。其實,有些銀行規(guī)定過了某個期限,所有的積分就會清零。然而,有些信用卡積分則是永久有效的。比如,中信銀行、交通銀行的積分有效期一般為2年,而民生銀行、興業(yè)銀行的積分有效期是永久的。
并非所有的刷卡消費都可以累計積分
銀行往往會在消費類型上作出限制。一般來說,大額的刷卡消費都被排除在外,例如購房、購車等交易。
消費積分看似不起眼,但聚沙成塔的效應(yīng)不容小覷。其中的門道,如果掌握得好,同樣可以觸類旁通,應(yīng)用到我們平時的理財生活之中。
巧妙使用信用卡積分
卡內(nèi)的積分越聚越多,如何用好也大有講究。使用積分時,務(wù)必掌握一條原則:用更少的積分換更好的禮品,才能將更多的花花綠綠的禮品帶回家。
巧用聯(lián)名卡兌換積分
各家銀行都有合作的聯(lián)名卡,持卡人除了是銀行信用卡的客戶,同時也成為聯(lián)名商戶的客戶。在兌換合作商戶的禮品時,聯(lián)名卡的持有人往往可以用較低的積分兌換到該聯(lián)名商戶更好的禮品。辦理聯(lián)名信用卡的手續(xù)也很簡便,除了提供和普通信用卡一樣的資料外,只需填寫專門的表格即可。
選擇積分性價比高的信用卡
如果仔細研究,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兌換同樣價格的商品,不同銀行的信用卡需要的兌換積分是不同的。以九陽豆?jié){機為例(型號略有不同,價格約在400元左右),某銀行需要14.9萬積分來兌換,而另一家銀行卻需要39.5萬積分。所以如果我們同時有不同銀行的信用卡,兌換同種商品時應(yīng)該做一個比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銀行進行兌換。
Tip:
關(guān)注積分兌換的優(yōu)惠活動
各家銀行為了吸引客戶使用信用卡,不斷創(chuàng)新積分兌換的活動。如某銀行“99積分搶兌”的活動就很有特色??蛻粼诜蟽稉Q條件以后,可以用99積分、599積分或者999積分來兌換1件禮品,搶兌禮品每日限量199份。只要你搶兌的速度夠快,你就有可能用999積分兌換價值500元的電飯煲,而通常1000積分也只能兌換到價值14元的卡通杯蓋。
(摘自淡笑揚首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