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劉永谷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分局,四川彭山 620860)
成簡快速路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的柏合鎮(zhèn)、山泉鎮(zhèn)和茶點鎮(zhèn)境內,穿越龍泉山。龍泉山 2#隧道橫穿龍泉山山脈中段,為分離式隧道,左線隧道起點 Z K 4+622,終點 Z K 6+943,長 2 321 m;右線隧道起點 Y K 4+616,終點 Y K 6+938,長 2 322 m。隧道凈空斷面 10.5 m×5.0 m,左側隧道最大埋深 322 m,右側隧道最大埋深約 320.6 m。隧道進口 ~中部 ~出口的 線 間 距 為 17.218~26.5~13.83 m。隧道進、出口為Ⅴ類圍巖,覆蓋層薄。洞身圍巖為Ⅴ、Ⅳ、Ⅲ類圍巖,其中Ⅴ、Ⅳ類圍巖占91%,主要以泥巖、泥質砂巖、砂巖為主。
(1)隧道左線全長 2 321 m(右線全長 2 322 m),全部為 2.2%~2.6%的單向坡。隧道施工僅有進出口兩個工作面,且開挖、支護、仰拱混凝土、頂拱襯砌混凝土同時交叉作業(yè),洞內施工干擾大,施工布置非常困難。
(2)由于龍泉山 2#隧道施工僅有進出口兩個工作面,其間沒有其它施工通道,最大單頭進尺約1 200 m,通風散煙比較困難。
(3)龍泉山 2#隧洞為高瓦斯隧道,施工時最高濃度為 73%,涌出量超過 2 000 m3。對施工工藝要求高,安全隱患大。
隧道施工采用了從左、右線隧道進、出口兩個工作面雙向掘進,共安排 4個隧道施工隊分 4個作業(yè)面分別負責龍泉山 2#隧道左、右線隧道施工。
(1)開挖施工。根據(jù)瓦斯隧道安全施工要求和工程特點,確定隧道采用臺階法開挖。開挖前,在工作面附近 20 m進行通風,當檢測瓦斯?jié)舛刃∮?0.5%時方可進行鉆孔作業(yè)。鉆孔全部采用濕式鉆孔,鉆孔作業(yè)時先開水、后開風以封閉粉塵,避免產生火花造成安全事故。
根據(jù)隧道的結構特點、圍巖地質情況,開挖主要采用臺階法、隧道中壁法(CD法)施工。其中隧道臺階法主要在洞身III、Ⅳ、V類巖石風化破碎洞段采用;隧道中壁法主要在洞口圍巖較差段、緊急停車段采用。CD法開挖施工程序為:
開挖作業(yè)由上至下,襯砌施工由下而上。CD法施工順序為:1區(qū)→2區(qū)→3區(qū)→4區(qū)。CD法施工工序見圖1。
圖1 CD法施工橫斷面工序圖
龍泉山 2#隧道為高瓦斯隧道,根據(jù)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本工程所選用的炸材均為四川宜賓威力化工廠生產的 8號覆銅殼煤礦許用毫秒延時電雷管及 3號抗水煤礦粉狀銨銻炸藥。
根據(jù)爆破試驗結果,總結分析出爆破參數(shù),并在施工中不斷優(yōu)化爆破參數(shù)。隧道開挖采用的爆破參數(shù)見表1~4。
表1 Ⅳ、Ⅴ類圍巖上臺階爆破設計參數(shù)表
表2 Ⅳ、Ⅴ類圍巖下臺階爆破設計參數(shù)表
表3 Ⅲ類圍巖上臺階爆破設計參數(shù)表
表4 Ⅲ類圍巖下臺階爆破設計參數(shù)表
從目前隧道開挖施工情況看,開挖面成型效果良好,施工超挖控制在 9.8 cm范圍以內,欠挖控制在 5 cm以內。
(2)支護施工。隧道支護分初期支護和混凝土二次襯砌。
①初期支護。初期支護根據(jù)圍巖類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支護參數(shù),型鋼及格柵做拱架支撐,部分襯砌斷面采用型鋼全環(huán)封閉,噴護 C 20氣密性混凝土,頂拱采用 φ 22@1.0 m,L=4.0 m組合錨桿;拱墻及部分仰拱段采用 φ 22@1.0 m,L=3.0 m砂漿錨桿,掛 φ 8鋼筋網。洞口 30 m段采用φ 89@0.4 m大管棚進洞,其它洞段分別采用 φ 25中空錨桿及 φ 42超前小導管進行超前支護。
②混凝土襯砌?;炷烈r砌前,在初期支護面鋪設 C W瓦斯隔離板。為杜絕明火,瓦斯隔離層采用冷粘接。
隧道的混凝土襯砌施工和開挖施工需交叉進行,施工相互干擾較大。隧道開挖與襯砌施工的順序為:仰拱開挖超前于澆筑段 30~50 m→仰拱混凝土施工→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拱墻混凝土施工→邊溝及電纜溝施工→混凝土路面基層施工→混凝土面板施工。
在仰拱混凝土施工時,為了不影響隧道掌子面開挖、出石碴及機械設備通行,仰拱開挖采用左右分幅的開挖方法,在仰拱混凝土施工部位搭設可移動式鋼棧橋作為臨時通道?;炷敛捎没炷帘盟腿雮}。根據(jù)行車及施工要求,該棧橋設計為雙榀單跨移動式拱形鋼棧橋。仰拱 12 m分一段,單榀鋼棧橋設計長度為 16 m,寬 1.0 m,棧橋平面與立面圖見圖2、3。
單榀棧橋拱形部位采用 3根 I 20a工字鋼作主梁,間距 35 cm,底梁由三根 I 20a工字鋼組成,兩拱形工字鋼之間每隔 1 m采用 I 18工字鋼連接,拱形工字鋼端頭與底梁端頭焊接,拱形工字鋼與底梁之間每隔 2 m采用 I 18工字鋼為橫撐,所有焊接處焊縫飽滿均勻。采用 φ 22鋼筋與拱形工字鋼頂部焊接作為棧橋面板,φ 22鋼筋間距 7 cm。鋼棧橋端頭部位采用 1 cm厚鋼板焊接加強,鋼棧橋端頭底部 2 m焊接 1 cm厚鋼板以增加棧橋端頭的受力面積;棧橋護欄采用 φ 48鋼管與主梁外側焊接。豎向每隔 1 m焊接一根長 1.5 m的 φ 48鋼管,橫向鋼管采用扣件與豎向鋼管連接。
(1)地質超前預報。
圖2 鋼棧橋平面圖
圖3 鋼棧橋立面圖
針對隧道內賦存的天然氣,在隧道施工中遵循“動態(tài)設計、動態(tài)施工、先判斷后處理”的原則,對隧道進行了超前地質預報。隧道的超前地質預報采用了 T S P超前地質預報、地質素描法、水平鉆探等手段,對隧道圍巖進行綜合地質預報,預先確定工作面前方破碎帶或斷裂帶的位置、規(guī)模、產狀,了解工作面前方天然氣賦存情況,以便及早采取預支護措施及天然氣富集情況下的防護措施,以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和人員、設備的安全。
(2)瓦斯監(jiān)控。
該隧道為高瓦斯隧道,設計根據(jù)鉆孔監(jiān)測成果分析隧道內的淺層天然氣儲量約為 10 280.9 m3,可能涌出量約為 2 345.9 m3。
為保證瓦斯隧道的施工安全,瓦斯檢測采用人工監(jiān)控與自動監(jiān)控相結合。自動監(jiān)控采用K J 90煤礦安全綜合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掌子面、模板臺車頂部的上隅角設置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在檢測到瓦斯?jié)舛?>0.5%時報警;瓦斯?jié)舛?>1%時,自動切斷作業(yè)區(qū)電源,立即撤出人員設備,工作面停止施工,對洞內加強通風,稀釋瓦斯?jié)舛?待瓦斯?jié)舛鹊陀?0.5%時方可恢復作業(yè)。人工檢控采用手持式移動檢測儀,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需對掌子面間、二襯面、回風區(qū)等進行 24 h不間斷檢測。
對需人工檢測的部位,保證每 30 min檢測一次。在測風站配備手動式測風儀,定期測定回風巷的風流速度。當風流速度小于 1%時,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3)用電防護。
考慮到高瓦斯隧道通風系統(tǒng)的特殊情況,該隧道采用了雙電源供電方案,即公用電網和自備發(fā)電站雙電源,并安裝備用電源自動切換裝置,洞內供電采用單電源線路。洞內配電設備及照明電器全部采用防爆型,并做到“三?!?、“兩閉鎖”,即專用防爆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供電線路和瓦斯?jié)舛瘸瑯藭r與供電的閉鎖、局部采用風扇通風與供電的閉鎖,以保證瓦斯隧道安全施工。
(4)隧道通風。
根據(jù)《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對高瓦斯隧道工區(qū)和瓦斯突出工區(qū),施工通風方式宜采用巷道式,故該隧道在第一個車行橫通道貫通以前采用壓入式通風,車行橫通道貫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風。
高瓦斯隧道 24 h不間斷通風,采用雙電源,風機全部為防爆型,進洞風筒布全部采用專用的抗靜電、阻燃型,風機和電源均必須考慮備用,洞內最小風速不能小于 1 m/s。風機操作工必須持證上崗。
(5)防爆設備改造。
根據(jù)高瓦斯隧道施工要求,所有進洞車輛和設備必須為防爆型。項目部通過技術分析和防爆試驗,確定對所有進洞設備進行防爆改裝。經過對防爆改裝過的裝載機和自卸汽車進行瓦斯?jié)舛冗_到 0.5%條件下的模擬試驗確定改裝后的設備能滿足施工安全要求。設備在隧道施工中現(xiàn)未發(fā)生爆炸事件。
(6)施工工藝要求。
①由于該隧道為高瓦斯隧道。洞內施工嚴禁明火,洞內拱架全部采用螺栓連接;
②開挖后及時素噴混凝土以封閉瓦斯溢出通道,噴混凝土采用氣密性混凝土濕噴作業(yè);
③二襯施工,隧道采用 C W瓦斯隔離板全斷面封閉,混凝土采用氣密性混凝土,滲氣系數(shù)不大于10-11cm/s。
(1)龍泉山 2#隧道嚴格按照瓦斯隧道要求進行施工,瓦斯控制得當,未發(fā)生瓦斯突出、燃燒。經四川省康泰安全評估公司評價為:“制度健全,管理受控,措施到位”;
(2)目前隧道單洞開挖進尺 1 150 m,最大月進尺 122 m,二襯單月最高單工作面襯砌 180 m,施工進度滿足要求;
(3)龍泉山 2#隧道為高瓦斯隧道,其特點為油田溢出型,有別于其它含煤瓦斯隧道,對超前預報、隧道施工方案、瓦斯監(jiān)控、施工通風要求更高。
通過對龍泉山 2#隧道的施工經驗進行總結,為其它類似長距離高瓦斯隧道提供了一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