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祥,王 娜,林小輝,李玲燕,丁昌華
(1.浙江省臺州市畜牧獸醫(yī)局,浙江 椒江 318000;2.浙江省路橋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浙江 路橋 318050;3.浙江省黃巖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浙江 黃巖 318020;4.浙江省椒江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浙江 椒江 318000)
我市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使用豬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預防豬口蹄疫疫情的發(fā)生,但近年來隨著生豬各種傳染病發(fā)生的復雜化,特別是豬藍耳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等疫病的發(fā)生,甭管如何嚴格防疫,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也一直低徊難升,為此我市從2008年底開始試用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生豬口蹄疫疫情,更好地掌握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后抗體水平的消長趨勢,結合我市要求的免疫方案和計劃,制定出臨床合理的、科學的適合本地區(qū)的免疫程序,為此進行了本調查研究。
1.1 材料
1.1.1 采樣豬場
臺州市路橋區(qū)、椒江區(qū)、黃巖區(qū)各8個規(guī)模豬場。
1.1.2 采樣動物
均為90~120日齡大小基本相同的商品豬。
1.1.3 使用疫苗
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申聯(lián)生物醫(yī)藥(上海)有限公司,批號為20090102、20090105、20090301。
1.1.4 檢測試劑盒
豬口蹄疫病毒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診斷試劑盒:批號為20080622,上海優(yōu)耐特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
1.2 方法
1.2.1 血樣采集:全群免疫,第一次隨機采樣,采樣時標記,以后按標記采樣。
1.2.2 注射劑量和方法:耳根后肌肉注射1mL。
1.2.3 疫苗注射反應觀察:記錄免疫注射當天和后3天的采食、過敏反應情況。
1.2.4 抗體檢測方法:所有樣品用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試劑盒檢測。
1.2.5 判定標準: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的抗體效價≧25判為合格。
2.1 接種疫苗后豬群反應
從試驗的3個區(qū)24個豬場近萬頭育肥豬臨床反應觀察,免疫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豬基本未出現(xiàn)過敏反應,免疫后采食量整體無明顯的變化,只有個別豬第一天采食量減少,第二天逐漸恢復正常。
2.2 3個區(qū)整體抗體檢測結果
在3個區(qū)分別選8個商品豬場,均為免疫過兩次疫苗的血樣,整體陽性率分別為93.33%、95.56%、93.75%(見表1)。
?
2.3 免疫后不同時間抗體檢測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首次免疫后15天,陽性率在30%至40%之間;首免后30天陽性率明顯升高,均在70%以上;二免后陽性率均在95%以上,而且呈上升趨勢。
2.4 免疫后不同時間抗體檢測OD值變化
首次免疫后15天OD值較低,只有部分血樣呈陽性,但首次免疫后30天,OD值明顯升高,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抗體檢測平均OD值逐漸上升(見表 3、圖 1)。
2.5 對不同時間接種不同批次疫苗的豬場進行抗體檢測,3個區(qū)、3個不同批次疫苗的總體陽性率相差不大(見表4)。
?
?
?
3.1 生豬免疫或感染FMD抗原以后,誘導產生T細胞參與或介導特異性免疫應答,產生中和抗體中和與調理破壞FMDV,但由于傳統(tǒng)滅活疫苗生產存在生物安全隱患和副反應,可能引起散毒及不能產生交叉保護等問題[1],因此研發(fā)一種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穩(wěn)定的疫苗就非常必要。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術,人工合成含連續(xù)B細胞抗原位點 VP1(137-156)和 3A(21-35)的合成肽并引入一個Th細胞表位,就能克服FMDV的遺傳限制,能夠刺激機體顯著水平的血清特異性抗病毒活性,且能誘導產生高質量的CD8+T淋巴細胞,因此合成肽疫苗具有更強的免疫原性和T細胞增殖能力[2],很好的預防豬O型口蹄疫的發(fā)生。而監(jiān)測就應采用豬口蹄疫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診斷試劑檢測。
3.2 本次調查表明,與以前使用的口蹄疫滅活苗相比,使用合成肽苗免疫對生豬的應激小,基本無副反應。臨床上豬出現(xiàn)過敏反應的直接原因是全病毒疫苗(濃縮苗)中存在著異源蛋白,是致敏因子產生的變態(tài)反應所致;而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多肽抗原為人工合成,不需經細胞培養(yǎng)、滅活劑滅活等,其純度較高,因此不存在細胞碎片、血清等異源蛋白,是一種單一的抗原,能有效避免異源蛋白引發(fā)的過敏反應。同時使用的佐劑為法國SEPPIC公司專為口蹄疫合成肽疫苗設計制作的植物源性佐劑,從而有效避免異體蛋白引發(fā)的過敏反應,為口蹄疫免疫工作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
3.3 從3個不同批次的疫苗抗體檢測結果可以看出,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質量比較穩(wěn)定,免疫后抗體水平均較高。其主要原因是合成肽疫苗的核心成分即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合成及細胞位點的結合系采用全球最先進的合成儀控制,抗原含量精確穩(wěn)定;其次,合成肽疫苗克服了傳統(tǒng)豬口蹄疫滅活疫苗隨保存時間延長而免疫原性下降的缺點。
3.4 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抗體的檢測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血凝試驗,因為其致敏抗原非純凈病毒粒子,而是含大量的細胞蛋白,故而特異性不好,因此,合成肽疫苗的抗體檢測需要使用VP1結構蛋白抗體ELISA試劑盒進行檢測。
3.5 從24個豬場的抗體檢測總體結果顯示,抗體整體陽性率均較高。首次免疫后30天檢測陽性率平均為75.68%,高于部頒標準70%的抗體合格率;二免后15天、30天免疫抗體陽性率平均為90.81%和94.59%,因此經二次免疫后抗體效價才穩(wěn)定上升,免疫效果才能得到保證。
3.6 本次調查樣本采集數(shù)量不大,試驗的24個豬場飼養(yǎng)管理水平較好,與廣大農戶的飼養(yǎng)水平有一定差距,且未做保護期試驗,因此檢測結果有一定局限性,為更科學的開展疫苗免疫效力的調查研究,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范圍并拉長試驗時間,而且疫苗免疫后產生的保護性抗體效價與抗病毒感染保護力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驗證。
[1]杜進鑫,王永錄.口蹄疫免疫與疫苗關系研究進展 [J].中國動物檢疫,2009,26(7):67.
[2]Guzman E,Taylor G,Charleston B,et al.An MHC-restricted CD8+T-cell response is induced in cattle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infection and also following vaccination with inactivated FMDV[J].J Gen-Virol,2008,89(3):66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