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
9月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1976年9月9日,領導了中國人民近半個世紀的傑出領袖毛澤東逝世。因為毛澤東在這一天逝世,這個日子在中國特別凝重。
說這個日子特殊,是它在歷史上也有一些特別的機緣巧合。據歷史資料顯示,9月9日似乎是中美之間的“生死動”。毛澤東逝世的200年前的同一天,1776年9月9日,北美大陸會議將13州的小邦聯正式命名為美利堅合眾國;而1791年9月9日,美國將其新都命名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中國農民秋收起義; 1930年9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正式成立時毛澤東被當選為首任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從此中國有了一個稱謂“毛主席”;而1945年9月9日,日軍在南京舉行“中國戰(zhàn)區(qū)”投降儀式,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束。巧的是就在這同一天,1945年9月9日,美軍在南韓登陸;同樣還是這一天,1945年9月9日,蘇軍接管北朝鮮。而在朝鮮,9月9日也有很多巧合,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巧的是1945年9月9日,朝鮮與韓國雙方劃定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南北分界線,俗稱“三八”線,幾年后毛主席決定抗美援朝,仍然把北犯之敵打回了這條“三八”線。巧的是1962年9月9日,中國導彈部隊首次擊落來犯我境的美國高空偵察機。
機緣巧合的是,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一年后的毛主席紀念堂正式落成,也選擇了這個與毛澤東一生有緣的9月9日。
毛澤東堪為偉大的教師和導師
毛澤東師范科班出身。1913年春至1918年夏求學於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后並入第一師范,期間,他勤奮致學,師從“長沙大儒”楊昌濟先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徐特立先生和國學修養(yǎng)很深的袁仲謙先生,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教學法基礎和科學知識基礎,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這樣的教學基礎訓練以及為其作為偉大導師所做的知識、學問、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準備,決不是一般教授可以望其項背的。
因為毛澤東經常走上講臺授課。毛主席走上講臺講課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不管是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是在以后的戰(zhàn)爭時期,在部隊、機關、學校等等,他善於以講課為方法去團結人、說服人、教導人,去講解理論、傳授思想、教授方法,引導人們去做對黨、對國家和對人民最有益的事情。這樣的導師,才是真正偉大的導師。
1929年12月,他老人家創(chuàng)造出著名的“十大教授法”:1、啟發(fā)式(廢止注入式);2、由近及遠;3、由淺入深;4、說話通俗化(新名詞要解釋);5、說話要明白;6、說話要有趣味;7、以姿勢助說話;8、后次複習前次的內容;9、要提綱;10、干部班要用討論式。不僅在當時對於訓練部隊、教導黨政軍干部很有意義,今天用於教學上仍然行之有效。不僅對於教育學生管用,對於教導導師們怎樣去帶教學生也很有意義。
因為毛澤東教導出來的是火種。他曾創(chuàng)辦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后又創(chuàng)辦湘鄂贛農民運動講習所和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親自組織和參加學員討論會,親自指導學員下鄉(xiāng)做調查,到農村去通過實踐掌握中國革命的理論和方法。學員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和參加鎮(zhèn)壓反革命暴亂等實際戰(zhàn)斗,不僅學習了必要的革命理論知識,而且得到了相應的革命實踐鍛煉。結業(yè)后,學員們“到農村去,實行農村大革命”,深入農村從事農民運動。這些人后來絕大多數都成為革命的骨干分子,成為革命的火種,以致在中國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勢。
特別是,因為毛澤東教導出來的是人,是真正的中國人。他教導中國人站起來,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中國人,與洋人平等做人。他教導中國人平等,領導是公仆,人民是主人,平民與領導可以平等。
我總在想,作為教師,我們該怎樣教學生做人?教學生怎樣做人?教學生做怎樣的人?教學生做怎樣的中國人?怎樣教,我們的學生才能平等做人、才能立足於社會?這個問題不解決,“二代”、“三代”、“四代”問題就會層出不窮,“宦二代”還將是“宦二代”,“富二代”還將是“富二代”,“窮二代”還將是“窮二代”,怎么得了?
從教師的角度看,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偉大教師和導師。在特殊的日子里,人們應當紀念這位偉大的教師,應當紀念這位偉大的導師。
(據國家法官學院王立教授博文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