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農(nóng)學院 耿春銀 張 敏*
通化市畜牧局 孫健
吉林省延吉市畜牧防疫站 孫鐵鎮(zhèn)
日糧中添加納豆菌制劑可以促進畜禽消化、提高日增重、增強免疫能力等多種功能(張海濤等,2008;繆東等,2005;陳兵等,2003),納豆菌能耐酸、耐堿、耐高溫及耐擠壓,在制粒過程及酸性胃環(huán)境中均能保持穩(wěn)定性,因此納豆菌成為近年來研究微生態(tài)制劑的一個熱門菌種。目前對納豆微生態(tài)制劑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研究國內報道不多,對其在豬生產(chǎn)中與抗生素的比較研究也比較少。本試驗通過向仔豬飼料中添加納豆菌制劑,并與抗生素組進行比較,對仔豬健康、生產(chǎn)性能、飼料利用情況、血液生化指標、血液免疫指標、腸道主要菌群及經(jīng)濟效益等指標進行全面分析,旨在為納豆菌微生態(tài)制劑替代抗生素的應用中提供試驗依據(jù)。
1.1 材料
1.1.1 菌制劑 納豆芽孢桿菌菌種由昆山市科新環(huán)境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納豆菌制劑以黃豆為發(fā)酵底物制于延邊大學動物醫(yī)學系微生物實驗室,平板菌落記數(shù)檢測納豆芽孢桿菌含量≥ 5×108CFU/g。
1.1.2 日糧 根據(jù)NRC(1998)豬營養(yǎng)需要量、中國瘦肉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以及在日糧中不添加動物性原料為原則的條件下,配制試驗豬的基礎日糧,其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1.3 供試豬 購自汪清縣職業(yè)高中養(yǎng)殖基地,選擇生長發(fā)育正常的63頭同一胎次、體重較一致的長×大二元斷乳仔豬。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將供試豬按體重、性別隨機分為3組,即對照組、抗生素組、納豆組,每組21頭仔豬,組內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7頭仔豬,以組內、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為原則。試驗期為30 d,預試期2 d。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抗生素組在基礎日糧中添加阿莫西林(40 mg/kg)和金霉素(65 mg/kg),納豆組為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1500 mg/kg納豆菌素制劑。
1.2.2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期采取自由飲水、自由采食的方法。日喂2次,計量不限量,全期計算總采食量。并隨時觀察并記錄豬的健康及腹瀉等情況。
1.3 測定指標
1.3.1 斷奶仔豬腹瀉率、腹瀉頻率、腹瀉指數(shù)的測定
腹瀉率/%=腹瀉頭數(shù)/試驗豬仔總頭數(shù)×100;
腹瀉頻率/%=腹瀉頭數(shù)×腹瀉天數(shù)/(試驗豬仔總頭數(shù)×試驗天數(shù))×l00;
腹瀉指數(shù)=糞便評分之和/試驗仔豬總頭數(shù)。
1.3.2 仔豬生產(chǎn)性能指標的測定 在試驗正式開始的第 1、5、10、20 d和結束時空腹逐頭稱重,記錄每日各組耗料量。并計算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標,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3 飼料消化率的測定 在飼養(yǎng)試驗末期從各試驗組每個重復中選擇2頭平均體重相近試驗仔豬,采用全收糞法連續(xù)進行7 d的消化代謝試驗,并測定干物質、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鈣、磷等消化率,并對結果行進統(tǒng)計分析。
1.3.4 仔豬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試驗30 d時采集仔豬前腔靜脈血液10 mL,經(jīng)抗凝及離心處理后用于血液常規(guī)指標及血液免疫學指標的檢測。
1.3.5 直腸內大腸桿菌、乳酸桿菌的測定 用棉棒插入仔豬直腸內刮去腸道內容物,將腸道內容物放入已滅菌塑料袋中低溫冷藏,運回實驗室后進行菌落培養(yǎng),并對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進行鑒定計數(shù)。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SPSS 11.5軟件作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多重比較采用LSD法,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各試驗組對斷奶仔豬死亡率與腹瀉率的影響 見表2。本試驗結果表明,納豆組的腹瀉率較對照組低18.32個百分點、較抗生素組低2.53個百分點,納豆組的腹瀉頻率較對照組、抗生素組分別低10.02、8.66個百分點。納豆組的腹瀉指數(shù)較對照組、抗生素組分別低1.38%、0.25%。
表2 斷奶仔豬死亡率與腹瀉率
2.2 各試驗組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見表3。經(jīng)過30 d的飼養(yǎng)試驗后,納豆組平均末重與對照組相比提高7.71%(P<0.05),平均日增重較對照組提高13.39%(P<0.05),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增加 13.73%(P<0.05)),納豆組、抗生素組兩組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相近,差異不顯著(P > 0.05)。
表3 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統(tǒng)計
2.3 各試驗組對飼糧消化率的影響 見表4。經(jīng)消化試驗并測定干物質、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鈣、磷等消化率,結果表明,納豆組、抗生素組對日糧各營養(yǎng)組分的表觀消化率要好于對照組,但三組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2.4 各試驗組對斷奶仔豬糞中大腸桿菌、乳酸桿菌的影響 見表5。結果表明,納豆組仔豬大腸桿菌數(shù)量相比對照組降低50.39%(P<0.01),相比抗生素組大腸桿菌數(shù)量降低11.27%(P<0.05);納豆組仔豬乳酸桿菌數(shù)量相比對照組增高69.76%(P < 0.01),相比抗生素組高出 52.08%(P<0.01)。試驗結果表明,納豆菌素抑制大腸桿菌數(shù)量,促進乳酸桿菌生長的效果較為明顯,要優(yōu)于抗生素組。
表4 各試驗組對飼糧消化率的影響 %
表5 各試驗組對大腸桿菌、乳酸桿菌的影響
2.5 各試驗組對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見表6。結果表明,納豆組的葡萄糖、谷草轉氨酶、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堿性磷酸酶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納豆組與抗生素組相比較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轉氨酶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6 各試驗組對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2.6 各試驗組對仔豬血液免疫指標的影響
2.6.1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見表7。結果表明,納豆組血清 IgM 的水平(1.84±0.03)g/L與對照組 (1.75±0.02)g/L相比較提高了 5.14%(P <0.05),納豆組與抗生素組各指標均無顯著差異。
2.6.2 ANAE+T淋巴細胞陽性率、T淋巴細胞轉化率 由表8可知,納豆組ANAE+T淋巴細胞陽性率為51.10%,較對照組提高2.0%(P<0.05),與抗生素組相比差異不顯著,T淋巴細胞轉化率納豆組相比極顯著高于對照組。
總體來看,目前河南省旅游經(jīng)濟網(wǎng)絡結構仍不均衡,多核心的旅游經(jīng)濟網(wǎng)絡布局雖逐漸形成,但存在較嚴重的核心-邊緣結構,空間網(wǎng)絡結構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表7 各試驗組仔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表8 仔豬ANAE+T淋巴細胞陽性率、T淋巴細胞轉化率 %
2.7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見表9。由表9可知,對照組飼糧的成本較抗生素組和納豆組低0.04元/kg和0.03元/kg;但在飼喂30 d后的毛利潤,抗生素組、納豆組分別較對照組提高14.07%、12.96%,抗生素組、納豆組之間的毛利潤差異不顯著(P>0.05)。
表9 各試驗組對仔豬增重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3.1 納豆菌素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日糧消化率的影響 本試驗在無動物蛋白日糧中添加0.15%納豆菌素飼喂斷乳仔豬,納豆組仔豬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較對照組均顯著提高,與抗生素組無顯著差異。納豆菌制劑對仔豬生產(chǎn)性能及日糧消化率的影響,不僅與納豆芽孢桿菌具有分解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大分子物質的性能及使發(fā)酵產(chǎn)品中富含氨基酸、有機酸、寡聚糖等多種易被機體吸收的成分有關,還與納豆中存在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有關 (Sumi,1997、1999)。 此外,Samanya 和 Yamauchi(2002)的研究表明,納豆菌能夠提高小腸絨毛的高度。這些因素都是納豆素可提高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重要原因。
3.2 納豆菌素對斷奶仔豬腹瀉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表明,納豆組、抗生素組在腹瀉率、腹瀉頻率及腹瀉指數(shù)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納豆組在腹瀉率、腹瀉頻率及腹瀉指數(shù)上顯著低于抗生素組。說明飼用納豆菌素具有拮抗腸道病原細菌,維護和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這與納豆菌產(chǎn)生的抗菌素,如多粘菌素和2,6-吡啶二羧酸,對痢疾桿菌、原發(fā)性大腸桿菌 0157、0111、0144、傷寒菌、沙門氏菌等都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有關 (紀寧等,2006)。
3.3 納豆菌素對斷奶仔豬腸道菌群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表明,納豆菌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及促進乳酸桿菌生長效果更為明顯。這可能與細菌在消化道定殖的順序有關。試驗結果表明,納豆菌復活后在腸道中迅速繁殖,消耗了腸道中的大量氧氣,降低了腸內氧濃度,改善了乳酸桿菌等厭氧菌的生長環(huán)境,而同時也使腸道中原本存在的需氧菌腸桿菌和腸球菌等的生長因缺氧受到抑制。這與陳兵等(2008)相關報道相一致。Osawa等(1994)研究結果也表明,納豆芽孢桿菌具有抑制沙門氏菌、傷寒菌、痢疾菌及O157∶H7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作用,納豆芽孢桿菌還可滅活葡萄球菌腸毒素。
3.4 納豆菌素對斷奶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納豆組的血液生化指標中葡萄糖、谷草轉氨酶、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與抗生素組相比較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轉氨酶均差異不顯著。結果表明,添加納豆菌素可改善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及代謝,血液指標測定值在正常生理范圍內,表明納豆菌素對仔豬肝臟、心臟等生理器官無不良影響。
3.5 納豆菌素對斷奶仔豬免疫機能的影響 Inooka和Kimura(1983)研究發(fā)現(xiàn),納豆芽孢桿菌飼喂雛雞后,能夠增強雛雞體液免疫,并認為飼喂納豆芽孢桿菌在雛雞免疫反應上起一個很重要的作用,該菌能顯著提高仔雞脾臟的T、B淋巴細胞比例,對雞的細胞免疫有一定的影響。Duc等(2004)的研究結果表明,給鼠口服芽孢桿菌,刺激了鼠全身性的IgG反應。本試驗中納豆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血清IgM水平分別提高5.14%(P<0.05),而IgG、IgA的水平變化差異不顯著,表明納豆組對仔豬體液免疫影響不是很明顯。
3.6 各試驗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在相同的飼養(yǎng)條件下,抗生素組、納豆組均可提高仔豬健康狀況,促進采食量的提高,取得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
本試驗結果表明,納豆微生態(tài)制劑組、抗生素組與對照組相比,各個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在促進飼料消化、促生長、提高仔豬免疫力方面納豆組與抗生素組無顯著差異,且在抗大腸桿菌方面,納豆微生態(tài)制劑組要優(yōu)于抗生素組。從整個試驗期成本看,納豆組與抗生素組無差異,因此,納豆微生態(tài)制劑可替代抗生素用于斷奶仔豬前期斷奶料中。
[1]陳兵,何世山,朱鳳香,等.納豆芽孢桿菌劑對AA雞生產(chǎn)性能和十二指腸消化酶的影響[J].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03,15(5):289 ~ 292.
[2]紀寧,孔繁東,祖國仁,等.納豆菌抗菌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1):138 ~ 141.
[3]繆東,郭照輝,丁祥力,等.納豆菌制劑作飼料添加劑喂生長育肥豬的試驗[J].飼料研究,2005,11:51 ~ 52.
[4]張海濤,王加啟,卜登攀,等.日糧中添加納豆芽孢桿菌對斷奶后犢牛生長性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8,20(2):158 ~ 162.
[5]Duc L H,Huynh A,Hon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Bacillus Probiotics Available for Human Use [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4,70(4):2161 ~ 2171.
[6]Inooka S,Kimura M.The effect of Bacillus natto in feed on the sheep red blood cell antibody response in chickens[J].Avian Dis,1983,27 (4):1086 ~1089.
[7]Osawa O,Matsumoto K.Digestion of staphylococcal entertoxin by bacillus natto[J].ACS-symp-ser,1994,546:353.
[8]Samanya M,Yamauchi K.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of intestina l villi in chickens fed dried Bacillus subtilisvar natto [J].Com Biochem Physiol Part A Mol Inter Physiol,2002,133:95 ~ 104.
[9]Sumi H.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Bacillus natto Growth inhibition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J].Bioindustry,1997,14:17.
[10]Sumi H.Accumulation of Vitamin K(Menaquinone-7)in plasma after ingestion of Natto and Natto Bacilli (B.subtilis natto)[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1999,5(1):48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