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海 戚汝山 周成富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外一科,山東 泰安 271000)
復雜性尿道下裂的手術修復難度大,我院自1996~2006年采用膀胱粘膜尿道成形術 I 期治療復雜尿道下裂11例,取得良好效果,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1例,平均年齡14.6歲,尿道缺損3.3~8.4cm,平均4.5cm,均為經(jīng)多次手術失敗的病例,最多者曾行4次手術。尿道外口成形全部采用陰莖頭劈開法,均全部開口于正常尿道口位置。
1.2 手術方法
1.2.1 陰莖下曲矯正,陰莖伸直 (1)冠狀溝下0.5 cm環(huán)形切開包皮,于白膜表面脫套至陰莖根部,充分切除海綿體表面的瘢痕組織及纖維條索;(2)切除尿道外口周圍瘢痕,游離尿道1.5~2 cm,以便吻合時無張力;(3)完全伸直陰莖,人工勃起試驗證實無屈曲。
1.2.2 游離膀胱粘膜 (1)恥骨上沿腹橫紋做弧形切口,顯露膀胱前壁; (2)插導尿管,注入生理鹽水,使膀胱半充盈狀態(tài)以利切取膀胱粘膜;(3)逐層切開漿膜層、肌層,而后在膀胱粘膜未破的情況下應用剝離子潛行分離粘膜,根據(jù)尿道缺損的情況切取粘膜,切取粘膜時長度根據(jù)尿道缺損的情況適當延長0.5 cm 左右,寬度一般在1.5~2 cm,取得的取得的粘膜用鹽水濕紗布保護;(4)縫合膀胱,置膀胱造瘺管。
1.2.3 尿道成形 (1)修整好的游離膀胱粘膜以粘膜面朝內(nèi)包繞多側(cè)孔聚乙烯管,用7-0無損傷縫線連續(xù)外翻縫合呈管狀; (2)端端斜行吻合粘膜管與原尿道外口, 粘膜管吻合緣對準陰莖海綿體間溝,將吻合口近端真皮下豐富的血管肉膜組織覆蓋、縫合于吻合口之上,以減少尿瘺的發(fā)生;(3)聚乙烯支架管超越吻合口2 cm不插入膀胱,以減少膀胱痙攣的發(fā)生;(4) 新的尿道外口采用陰莖頭劈開法或隧道法建立,注意尿道外口外翻。
1.2.4 陰莖皮膚成形 (1)將己脫套的陰莖背側(cè)包皮轉(zhuǎn)移至陰莖腹側(cè)覆蓋創(chuàng)面,將腹側(cè)創(chuàng)緣用6-0 monocryl間斷縫合成交錯狀; (2)內(nèi)層用扎孔的3M輸液貼膜包裹整個陰莖;外層用3M Coban略加壓纏繞數(shù)圈,以減少血腫外滲感染的發(fā)生。
1.3 術后處理 術后靜脈應用抗生素治療6 d;第7 d拆除3M Coban;第14 d拔除尿道支架管,開始排尿。排尿后陰莖無腫脹,拆除3M輸液貼膜,拔除膀胱造瘺管。術后預防性尿道擴張。
本組病例術后隨訪6月~1年,1例出現(xiàn)尿道外口狹窄經(jīng)前尿道擴張治愈,手術一次成功率90.9%,全部病例最終均獲滿意效果,陰莖伸直滿意,勃起良好,陰莖外形滿意,開口于正常位置,尿線粗。
隨著尿道下裂手術方式的改進,手術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復雜性尿道下裂仍是治療難點[1]。大宗報告認為膀胱粘膜移植 I 期尿道成形術適用于以下的尿道下裂病例: 多次手術失敗,造成陰莖廣泛癱痕增生,頑固性下曲,陰莖退縮,陰莖皮膚呈橡皮樣改變,尿道攣縮等,局部取材匱乏,修復極為困難者[2]。
膀胱粘膜尿道成形術有著如下優(yōu)點[3]:(1) 膀胱粘膜和尿道粘膜在胚胎發(fā)育上同源,結(jié)構(gòu)類似,故組織相容性較好,組織愈合能力較其它材料強,手術較易成功,同時膀胱粘膜對尿液刺激的耐受性亦遠較其他組織強。 (2) 膀胱粘膜取材方便,組織薄,伸展性大,且可反復取用,成形的尿道能隨陰莖發(fā)育而生長,正位開口對其功能及陰莖發(fā)育大有益處。 (3) 膀胱粘膜無血管,成形尿道依靠組織液供養(yǎng),只要膀胱粘膜與周圍正常組織緊貼,粘膜下無血腫和感染,膀胱粘膜在1周就可以著床,成活率高。(4)粘膜尿道成形術后遠期隨訪發(fā)現(xiàn),原膀胱粘膜的移行上皮有向復層扁平上皮分化的趨向,使成形后的尿道更近似于正常尿道組織[4]。
為了提高手術成功率,我們的經(jīng)驗是: (1)膀胱粘膜切取應當較正常尿道周徑稍寬。合理的寬度可以避免術后早期粘膜收縮導致嚴重尿道狹窄,也不宜太寬以避免術后尿道松弛,憩室形成。膀胱粘膜切取應較實際尿道缺損長度長約1/ 4,使吻合后形成尿道完全無張力。 (2)尿道吻合前注意將粘膜管的縫合面朝向陰莖海綿體溝,并對稱性的將粘膜管兩側(cè)與陰莖海綿體固定數(shù)針,防止粘膜管的扭曲,同時使粘膜管緊貼海綿體以利生長。(3)多側(cè)孔硅膠管插入尿道吻合口約1~2 cm,不進入膀胱,不僅使膀胱粘膜所形成分泌物、手術滲出物充分引流,減少炎癥反應,加快愈合,還可通過硅膠管注入抗生素沖洗,而且防止尿液自尿管周圍滲出,浸及代尿道而導致感染的發(fā)生,并可減少膀胱痙攣的發(fā)生。(4)在縫合包皮時將皮膚做數(shù)個"Z”形,避免瘢痕形成和創(chuàng)口與新尿道位于同一平面,減少尿瘺及術后陰莖彎曲的發(fā)生。(5)術后的陰莖加壓包扎至關重要。游離膀胱粘膜在術后1周著床,我們用3M Coban包扎7d。以往資料中,拔管排尿后早期易出現(xiàn)陰莖紅腫繼而發(fā)生尿瘺。其原因可能是皮下和皮膚組織愈合,但新建尿道愈合欠佳,在尿流的壓力下尿液漏到皮下組織中所致[5],我們用3M輸液貼膜包扎陰莖直到開始排尿后數(shù)天,可以使膀胱粘膜與周圍組織附著良好,避免排尿后陰莖腫脹發(fā)生。 (6)保持傷口干燥,防止感染。 (7)對年齡較大患者給予適量雌激素及鎮(zhèn)靜劑,以防因不自主陰莖勃起增加吻合口張力,而形成尿瘺。(8)拔除尿管后第2天視尿線情況行預防性前尿道擴張至術后6個月,以避免吻合口狹窄和尿瘺發(fā)生。
綜合我們的治療體會,采用膀胱粘膜 I 期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缺損較長的復雜性尿道下裂仍是目前合理、有效的手術方法。
[1] 楊體泉.膀胱粘膜移植法治療尿道下裂的新進展[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3,2(24):168-169.
[2] 楊體泉,唐咸明,陳嘉波,等.膀胱粘膜移植術治療復雜型及重型尿道下裂[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2,1(6): 404-406.
[3] 瑪旭升,周菊玲,梅驊,等.尿道下裂手術15年回顧(附322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0,21(8):494-496.
[4] 王繼孟.膀胱粘膜代尿道術后的超微結(jié)構(gòu)觀察[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0, 5:291-292.
[5] 魏輝,梅外,謝家倫,等.尿道下裂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并發(fā)癥的預防[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17(9): 4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