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三分鐘演講,輪到班里成績最差、最調(diào)皮的一個男生MJ。記得一個月前就排到他了,可那個時候他寧愿在講臺上站十分鐘,也不愿意說一句話,更談不上演講。我當時并沒有生氣,只是漠然地告訴他:不想演講就回去!我對他早就不抱希望了。
大概是看著班里的其他孩子都演講得十分出色吧,上星期MJ居然主動向我要求:“老師,我想再演講一次?!笨吹剿J真的表情,我決定再相信他一次。我給了他一個星期的時間準備。今天,他終于登上講臺。
由于缺少上臺演講的經(jīng)驗和自信,MJ顯得十分局促不安,手緊緊地抓住講桌,目光四處游蕩,聲音也極其模糊。大概講了不到一分鐘,他的臉就紅得不得了,大家還沒明白怎么回事,他竟沖下講臺,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也不一定是嘲笑。可是,他卻難為情地趴在座位上,用衣領(lǐng)遮住自己的臉。
我看到他手里的演講稿,書寫得工工整整。心想,他應該是好好準備了的。于是,我問他:“鎮(zhèn)定一下,再來一次可以么?”他的聲音很小:“行!”
這一次,我提議全體同學正襟危坐,好好傾聽,不準發(fā)出任何笑聲。大家倒也配合。于是,我們聽到MJ怯怯的、緩緩的講的一個故事:《佛桌上開出的花朵》。(由于以前沒有聽過這個故事,所以他說出這個頗有禪意的題目,我感到十分有意思,也就比平時聽其他同學的演講要認真一些。)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門外凝滿露珠的春草里,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p>
他是某城風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廟里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shù)教授之,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伤麉s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浮住了他的眼目,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上。他忽然深自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地趕至寺廟。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
聽到這里,我以為這位師傅一定會說“阿彌陀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呢,可是——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浪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這時我的心頭微微一震,覺得方丈的話讓人有一點點失望,大師們通常不是胸懷都很寬廣的么,更何況是佛家弟子。)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聽到這里,我的心情有點稍稍的放松,心想,方丈一定可以找回這位浪子吧,好在一切還來得及。)
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jīng)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真是惋惜啊,我有些錯愕。)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綻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我覺得,此時自己的心好像忽然失去了什么重要的東西一樣,落落的沉下去,這位方丈的心里該是怎么樣悔啊!)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
MJ的演講結(jié)束了,教室里出奇地寂靜。我忽然覺得,眼前的他就像故事中的那個浪子,曾經(jīng)步入歧途,卻迷途知返。這一次的演講做得那么認真,就像一直凋零的枯木出乎意料地盛開了一次鮮花。也許,他的這一朵花不是最美麗、最芬芳的,但是,他的開放卻最艱難,最可貴,最動人!我不禁慶幸自己沒有錯過花開,沒有像故事里的大師一樣抱憾終生!
時間短暫地凝滯之后,教室里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同學們真誠的鼓掌足以證明這一次他做得有多么好!也許是被這掌聲感染了,我覺得自己的眼睛有些潮濕,聲音沙啞得說不出話來。我的點評只有一句:“MJ,我們都相信你,相信你一定可以讓奇跡的鮮花在我們的教室里綻放。”
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作為一個老師,我想是該反復琢磨并記住這句話的。即使是再差的學生也會“開出”奇跡的“花朵”,而澆灌這花朵的雨露,便是我們“相信”的心。也許奇跡不常有,但是只要我們善于捕捉,一定不會錯過花開;只要花開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