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洋氣話叫相對象,說土了就是看婆姨。在陜北的過去,后生姑娘要結(jié)婚,都少不了這一道程序。
陜北人相親,有明著來的,也有偷著看的。明著來的是正式儀式,偷著看的是前期準備。為了找一個中意的媳婦,男方一般在提親前都要做一番扎實的調(diào)查了解,尤其是對姑娘本人的“考察取證”。因此,有大姑娘的人家客人總是多,其中有許多“不速之客”。這些來訪者的說法五花八門:有的說來買豬、羊,有的說來找水喝,還有的說要借氣管子給自行車打氣或者借水桶給汽車加水,這其中就會有暗中來看婆姨的后生。
要區(qū)別是不是看婆姨的人其實不難,有明顯特征可供辨識。凡是來了一老一少兩個男人,你就要注意看他們的穿戴。如果老的穿著不講究,散披著外套,高挽著褲腿,羊肚子手巾上滿是汗?jié)n;小的穿著講究,風(fēng)紀扣卡著脖子,大熱天穿著襪子,頭發(fā)梳洗得整整齊齊,這就有三分像了。再看他們的做派。如果老的一坐下就蹺起個二郎腿,把旱煙鍋子磕得山響,一舉一動都有點故意的夸張;小的坐下前先摸一下椅子、提一下褲子,用舌頭轉(zhuǎn)圈兒舔一下嘴唇,事事小心、處處謹慎,這就有五分像了。再看他們的談吐,如果老的話多,逢什么問什么,問來問去都會問到姑娘身上;小的基本不說話,嘴巴成了擺設(shè),但眼睛卻特別忙,轉(zhuǎn)得“滴溜溜”價,專往姑娘臉上掃,這就有八分像了。最后看兩人之間的交流。如果老的看著小的時忍不住地笑,小的看著老的時臉無原因地紅;老的悄悄地給小的擠眼,小的暗暗地扯老的衣角;老的看一眼姑娘,目光滑滑地移到小的臉上,小的看一眼老的,然后把目光顫抖地掃過姑娘的脖頸,這就不能說像了,那是實格扎扎看婆姨的人了。
這是相親的一個前奏,但它是決定男方是否向女方提親的關(guān)鍵。只要看中了姑娘,至少男方的意見十分有了八九。因為他們認為,男的娶妻如摘花,只要花兒好,不太在乎花枝是否整齊、花園是否排場。之后,男方就開始委托媒人上門提親了。征得女方同意后,媒人就會帶上男方的后生到女方家“遇面”。這時候,男的基本不用看了,他要看的人已經(jīng)看過了,看不上他就不會來的。但女方卻不一樣了。姑娘坐在灶火口燒火,眼睛卻死盯住后生不放,看著看著總覺得后生面熟,好像在哪里見過;姑娘的父母除了看后生的模樣,還不住地盤問,對后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察;吃飯時,他們還會把弟兄妯娌叫來陪客,表面上看似對客人的尊重,其實是為自己幫忙作最后的把關(guān)。等到一家人都認為后生可以過關(guān),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到男方“看家”。
“看家”是公開地來,不偷偷摸摸,而且來的人多。除了姑娘本人,還有她的父母或者父母委托的至親。他們看的重點不是后生,主要是看男方的家庭,包括光景和為人,一邊看一邊打問。他們想知道未來的公公是否能干、婆婆是否賢明、家族的勢力是否強大、家中的資源是否充沛,可以稱綜合考慮、全面評價。
這時候,男方的家里可忙壞了。聽說女方要來,男方提前就做開了準備:挖掘所有潛力,動員一切力量;有“金粉”的當(dāng)然要貼在臉上,沒有“金粉”的借個“金粉”也要貼在臉上。好飯自然要準備,白面要用“頭籮”,蔬菜要用新鮮,豬肉務(wù)必小炒,燒酒盡量名牌。環(huán)境更是重要,里外必須一新。院子里先用水灑,不能有半點黃塵;窯里必須噴藥,不能有一個蒼蠅。擺設(shè)務(wù)要時興,鋪蓋定要整潔。硬件上講究,軟件也不能落后。一宗一件,都得策劃停當(dāng);一招一式,都得排練成熟。女方?jīng)]進門,他家就來了親戚,窮的不來,丑的不來,來者不是干部就是黨員,全是“矮子里選出來的將軍”;女方剛進門,他家就會來些旁人,討債的不來,吵架的不來,來的人不是贊揚就是夸獎,把這家人夸得像花兒一樣。前來幫忙的人更是不少,搟面的、炸糕的、泡茶的、遞煙的,都是村人,未來的公公婆婆顧不了這些,只忙著“吹?!薄E絾柟哪苣?,老頭兒抿嘴不答,努力地裝作臉紅;婆婆就立馬開腔:“這老漢一輩子沒掙下別的,只掙下個能干的名聲,村里的大事小事,親戚家的紅事白事,都請他來管,害得我不知熬了多少夜紅眼?!迸絾柶牌诺臑槿?,老婆子格丹丹地笑,邊笑邊用手掩住自己的牙齒說:“我這人有個賴毛病,看見別人比自己還親,別人有個災(zāi)災(zāi)病病,我就恨不得自己替頂;別人有點喜事,我就高興得幾夜價睡不安生?!迸絾柦衲晔杖肴绾?,老頭答:“不多多,村里人說我家最好,那是抬舉我們的人品?!迸絾栃」米尤绾危掀艃河中Φ昧鞒鲅蹨I:“我們家女女昨晚夜里哭醒,我問她哭什么?她說:‘我想了未來的嫂嫂’。”
等到“遇面”、“看家”都順利通過,這門親事可以基本確定,最后的程序就是男方到女方家“定親”了。這次雖然只談彩禮和姑娘的結(jié)婚用品,但情況較以前卻有了不同。彩禮基本都有個大規(guī)程,雙方~般不會有大的分歧。關(guān)鍵就是姑娘的結(jié)婚用品。女方出戰(zhàn)的是姑娘本人,男方出戰(zhàn)的是后生的父親。姑娘一改當(dāng)初的矜持,變得有話就說,直來直去;公公一改當(dāng)初的豪爽,說話吞吞吐吐,模棱兩可。他們爭論的問題不多,一是家具,二是衣裳。姑娘可著天要,公公就著地還;姑娘一爭利益,二爭體面;公公能推就推,能溜就溜;姑娘緊盯著所有時興的東西,公公緊捂著干癟的錢袋。爭到后來,兩人都把眼光投向那后生,可惜的是,那后生早已變得面目不清:在父親面前哭凄惶,在姑娘面前裝委屈,一會兒像鉆進風(fēng)箱的老鼠——兩頭受氣,一會兒又像徐庶進了曹營——一言不發(fā)……
這關(guān)看起來難過,其實也都過了。當(dāng)這對青年男女結(jié)婚之后,這些都成了笑談。
回門
在陜北過完喜事的第二天,新女婿要帶新娘子隨女客去丈母娘家認親戚,人們把這種禮儀叫做“回門”。
在延安一帶,“回門”時男方只去新女婿一人;在榆林一帶,同去的還有一個陪人。這個人一般為新女婿的姐夫或者姑夫,主要任務(wù)是協(xié)助和保護新郎。所謂協(xié)助,就是協(xié)助新女婿認識妻家的親戚,完成一些必須的規(guī)程,幫助他打破初次進妻家門的羞澀和不自然。因為“回門”時的新女婿和新當(dāng)選的領(lǐng)導(dǎo)一樣,備受眾人關(guān)注,是個焦點人物,稍有不妥之處就會有人說三道四。通過陪人的指點,讓這個第一次在妻家戶族里露臉的新女婿盡量做得灑脫一點、大氣一點,免得給人留下呆板的印象。所謂保護。是因為陜北有“耍新女婿”的風(fēng)俗,有過親身經(jīng)歷的陪人能夠明保暗護,防止開玩笑人的惡作劇,比如空殼扁食就是眾多惡作劇中的一種。
陜北人把餃子叫做扁食,它和其他地方的餃子沒有大的不同,唯一屬當(dāng)?shù)鬲氂械木褪悄强諝け馐???諝け馐程厥饩吞厥庠陴W上,不用肉,不用菜,只用一塊冰,扁食煮熟了,這冰就化成了滾燙的水。它是專門給第一次來妻家的新女婿準備的,是能和新女婿開玩笑的小舅子、小姨子、姐夫和妻爺爺、妻奶奶精心策劃的圈套。如果新女婿不知情,一只餃子進口,燙得眼淚直流。但多數(shù)新女婿都有陪人提醒,吃時先用筷子夾開扁食看有沒有“暗器”在里頭,基本都能逃此一劫。
陜北人“耍新女婿”的方式很多,有開玩笑調(diào)侃的、吃飯時設(shè)套的,也有喝酒時灌酒的、睡覺時炕上撒蒺藜的,其中最厲害的就是給新女婿臉上擦黑。新女婿單槍匹馬,和妻家這么多能和他開玩笑的人較量,可以說力量懸殊。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新女婿地理不熟、情況不明,又不清楚哪些人能開玩笑,時不時就會遭遇“伏擊”。往往新女婿剛進大門,門洞后邊就“伏兵四起”;新女婿剛上炕頭,就有人從灶門旮旯里沖了上來,直到把新女婿擦成個戲院里的“三花”才肯罷休。這時候,心疼女婿的丈人、丈母娘一邊批評給新女婿擦黑的人們,一邊端來溫水讓新女婿“卸裝”。有時遇上燎滑一點的新女婿,自己會防備,加上有新娘子暗泄機密,丈母娘、老丈人出面保護,陪同人暗中指導(dǎo),多數(shù)能化險為夷。
在“耍新女婿”的過程中,無論怎么折騰,新女婿都不能生氣,一生氣就算丟了人。但嘲弄不還口、擦黑不還手,任憑別人折騰的新女婿,眾人又笑話他是“老實疙瘩”,會小看他的。怎樣做到有節(jié)有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遇到成年人咋玩都好辦,遇到小孩子就很難處理了??傆幸恍┬『⒆右驗榻o新女婿擦黑時自己成了“三花”,大一點的“洼下了眉眼”,小一點的哭了起來。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最為難的是陪新女婿的人,只好見人就敬煙,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著急的丈人、丈母,不知該說誰,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當(dāng)然,新娘子就更不要說了,面子上裝得漫不經(jīng)心,眼睛卻盯著新婚的丈夫,一怕他吃虧,二怕他丟人。一日夫妻百日恩,她的心里早就沒有了天平,只有那說不出的心疼。
回門結(jié)束往回走的路上,是最有戲劇性的時候。三個人三種心思兩條心,表現(xiàn)方式又迥然不同。新女婿大都“沒良心”,在丈母家時,對陪人言聽計從,信任有加,這時卻感覺他成了一個多余人,恨不得他馬上離開,嫌他妨礙自己和新娘的親近。陪伴的人卻要“尋開心”,故意讓新女婿為難,讓他們的好事“弄不成”。新娘子則表面上和陪人說話,心里卻亂得厲害,來不來就走了神、動不動就紅了臉。
當(dāng)夕陽西下的時候,他們?nèi)齻€人便回到了男方家里。陪人忙著向主家“述職”,小兩口早就鉆進了自己的新房,“回門”這檔子事也就結(jié)束了。
(選自2010年5月14日《文藝報》)
原報責(zé)編 巴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