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芳
(吉首大學公外部,湖南 張家界 427000)
交際是語言教學的基本活動,教師應(yīng)該考慮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保持融洽活躍的課堂氛圍。英語視聽說課堂的具體操作就是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式,傳遞大量的語音信息和圖片信息,讓學生直觀地接觸語言材料,訓練各種語言技能,使學習者能夠全方位、多感度、多角度學習和理解英語。
雖然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一次教學的改革和學習的革命,其作用是很明顯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也碰到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們不能更好地發(fā)揮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作用,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具體存在的問題有:
(一)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在交際框架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教師應(yīng)以學生為中心,以交際溝通為主要手段,個人角色應(yīng)定位為一個課堂活動的設(shè)計者,引導者,監(jiān)督者,幫助者,而不是“一言堂”的主角,更不只是一個電腦操作者,或者PPT的播放者。應(yīng)多鼓勵與引導學生參與到語言課堂的交際活動中去。
(二)教師對聽說相結(jié)合的實際運用意識不夠。很多教師把聽說課當成了聽力課,采用了聽說分離的方法,完全就是一種單純地做聽力練習一樣,當學生聽不懂時,就反復(fù)地回放,當學生說不清,讀不準語音時,就反復(fù)地糾錯并模仿等等。他們忽視了聽說相結(jié)合與輔助,沒有注重語言交流中的聽說同時運用,也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滯后,手段單一。很多教師還保留著應(yīng)試教育的理念,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講解聽說技巧,讓學生機械地背誦模仿,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也忽略了單詞和句子的實際應(yīng)用,這樣學生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還是難以張口。還有很多教師不能充分地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shè)備,甚至還有部分教師不會用或不習慣運用多媒體教學,還仍然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這樣不僅難以建構(gòu)一個真實、生動的學習語境,還限制了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師生關(guān)系不密切,對學生關(guān)心不夠。在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關(guān)注的是那些積極、認真、活躍的優(yōu)等生。而那些英語基礎(chǔ)較差,英語學習有障礙的學生往往都是被教師忽略的對象,不能給英語差等生給予及時的關(guān)心和安撫,也會導致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的積極性和興趣。
(五)學生學習興趣有待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很多對英語不感興趣,以男生居多,很多只是因為英語是必修課才不得不來上課,而且一部分學生以前由于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鍛煉聽說的機會很少,所以聽說課無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果一段時間沒有效果,他們就會失去興趣,甚至失去信心。所以學習興趣不高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設(shè)置是針對大學生提高英語聽說兩方面的能力而言的,大部分教材除了能力培養(yǎng)之外,還包括了語言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具體包括社交禮儀、風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反映文化內(nèi)涵的俚語習語等學習內(nèi)容,因此,教師需要很好地把握信息含量進行教授,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視聽說教材,進行高效的聽說訓練,是一項特殊的教學藝術(shù)。
(一)多渠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呢。
其一,多種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度。聽說課的一大優(yōu)勢就在于課堂組織可以靈活多樣,可以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活動。除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網(wǎng)絡(luò)影片,英文流行歌曲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有趣的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話劇比賽,分角色朗讀,辯論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的參與度,發(fā)揮聽說課的優(yōu)勢。另外,老師多布置一些group work或者pair work,鍛煉他們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同時也能讓他們課上課外互相監(jiān)督,共同提高。
其二,課前熱身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如英語諺語說:“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of success.”(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確,課前熱身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而且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如:課前的英語展示,也就是每次上課前要學生進行題材不限的英語材料展示,他們可以進行演講,講故事或笑話,角色扮演對話,新聞報道等等。還有單元主題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展示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督促了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
其三,經(jīng)常鼓勵和褒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能直接影響到學生求知欲的產(chǎn)生,這就要求教師挖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jié)果、反應(yīng)等作出積極的評價。教師上課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要給予鼓勵和肯定,學生答對時要說:“Good,thank you.”; 當 學 生 答 錯 時 要 說 :“ Don’t worry.It doesn’t matter,please try it again.”;當學生緊張時要說:“Take it easy.”這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其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guān)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動。師生關(guān)系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他們的認知活動。學生喜歡的教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學生則會討厭這門課??梢娗楦惺浅晒虒W的要素,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zhuǎn)變角色,重視情感投資,變知識的傳播者為積極的參與者,不能再以權(quán)威的監(jiān)督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應(yīng)真誠地投入教與學之中,以自己真摯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師生關(guān)系更加和諧融洽。變以前“填鴨式”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和諧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愿意開口講英語,感到學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多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語境交際法。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且,“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因此,在聽說教學中應(yīng)努力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students-centered teaching)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指導思想,它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圍繞教師轉(zhuǎn)的現(xiàn)象。教師應(yīng)該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說的機會讓給學生,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語境交際法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很有幫助,具體操作方法有四。
其一,二人互動。以王大偉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為例,該教材的Speaking Out部分都有主題性,即每單元都有一個主題性的句型在某一情景中的使用,首先給學生輸入大量有關(guān)某一主題的的句型,然后看幾遍有畫面的二人對話的Models,甚至可以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讀,最后讓學生跟搭檔一起根據(jù)所輸入的大量信息去操練或者編造情景對話。因為學生被輸入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對某一情景有所了解,他們在實踐或操練的時候表現(xiàn)得很出色,也很積極,這樣就增加了他們說英語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變得更自信了。
其二,小組互動?!靶睦碚Z言學的研究證明,小組學習即是語言輸入也是語言輸出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大大提高了二語習得的速度”。聽說課要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課堂情境,利用交際教學法,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如“猜詞”
活動的課堂效果和氛圍就相當好,在上某一主題單元時,教師將學生按座位把學生分成3大組,就單元主題細節(jié)老師將其也分成3大塊,要學生以“brainstorming”的方式來開展,當然老師先要準備一些卡片,在卡片上寫上與塊和單元主題相關(guān)的詞匯,每組派個代表上前拿卡片并清楚卡片上的詞匯,組員則用英語以提問的方式獲悉卡片上的信息并猜出卡片上的詞匯,代表則要回答組員提出的問題,直到組員們猜出卡片上的詞匯。例如:在上“school life”主題單元時,把它分寸成“subject”,“exam”和“study”三大塊?!癳xam”部分準備了“report card”,“open-book test”,“make-up”“score”等等很多,學生們思維活躍,總是想進辦法提問得到答案,這樣學生就不得不運用到一些常識,涉及多方面的詞匯,學生也在快樂中習得和運用了語言。
其三,娛樂型互動。游戲、模擬與角色扮演等都可安排為此類互動活動。另外也可開展辯論賽、招聘會、主題派對、模擬訪談等此類任務(wù)型的教學方法。任務(wù)型互動活動往往需要教師提前安排,也需要學生課后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和安排,但寓教于樂,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得到提高。
其四,課堂討論。課堂討論也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種好形式。只有讓學生全面參與學習過程的討論,學生的聽說能力才能得到充分訓練。特別是生與生、師與生互說互評的開放性討論,不僅能提高學生說的膽量、說的欲望、說的能力,使學生說準確、說流利、說生動,而且能提高學生說的思維能力,使思維變得靈活、敏捷、流暢與獨特。這樣的說,能使學生享受到無盡的快樂。
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學藝術(shù)就是要通過語音視頻的科技設(shè)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的語言感官,以直觀、生動、有趣、逼真的教學情境與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輕松自然地感知語言知識材料,到進一步吸收消化這些語言材料,最終上升到理性的認識,自如地將書本上的語言知識正確地表達出來的學習過程。
[1]何齊宗.教育原理與藝術(shù)[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312.
[2]鄭樹棠,王大偉.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46.
[3]龔芳.大學英語聽說課的策略教學法 [J].瓊州學院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