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杉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經(jīng)貿(mào)實務 ]
信用證的軟條款和風險規(guī)避
王若杉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信用證軟條款是國際貿(mào)易中常見的一種條款陷阱,帶有此種條款的信用證實質(zhì)上是變相的可撤銷信用證,極易造成單證不符而遭開證行拒付。通過介紹信用證軟條款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提出了相關(guān)風險規(guī)避措施,如重視調(diào)查評估、嚴格審證、受損補救措施等,這為在國際貿(mào)易中規(guī)避和防范信用證軟條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鑒。
信用證;軟條款;規(guī)避措施
信用證為國際貿(mào)易中的重要支付工具,被世界各地的銀行和商人廣泛應用。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原則是完美的,信用證也同樣如此,也具有優(yōu)點和缺點。在使用信用證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都是由于其獨立性和抽象性造成的,其中軟條款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軟條款所造成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不僅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損失,而且還破壞了其作為“國際商務生活的血脈”這一支付工具的功能。
軟條款信用證指不可撤銷的信用證,它包含了限制其效力或要求受益人提交很難獲得的文件,并迫使受益人處于被動地位,擴大了受益人交易和支付的風險。信用證中的軟條款 (Soft Clause),在我國有時也稱為“陷阱條款”(Pitfall Clause),是指在不可撤銷的信用證加列一種條款,使出口商不能如期發(fā)貨,據(jù)此條款開證申請人(買方)或開證行具有單方面隨時解除付款責任的主動權(quán),即買方完全控制整筆交易,受益人處于受制于人的地位,是否付款完全取決于買方的意愿。信用證是一種合同,它的形式和程序都比較復雜。因此,很難找出來具體的軟條款。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有必要對軟條款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
雖然到目前為止,在 UCP600中還沒有關(guān)于信用證作弊的定義。但實際上軟條款信用證就是由非法交易者制作的陷阱。
信用證是一種由銀行擔保的工具或支付工具。但是,如果軟條款獲得通過,就會成為該銀行的擔保條件,此外,信用證將失去其作為銀行的承諾功能。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條款限制信用證的措辭和禁止使用軟條款,因此軟條款可以出現(xiàn)在信用證的任何一部分,所以要更加嚴格地對信用證進行檢驗。
1.軟條款相關(guān)的有效性
信用證可能包含只有申請人告知信用證才會生效的條款。通常,一個信用證被開立就即刻生效。但是,一些L/C規(guī)定:只有申請人確認了樣本或獲得進口許可證之后,申請人告知賣方,信用證才會生效。如“此信用證將只在收到未來指示的情況下才能執(zhí)行”。換言之,信用證和賣方都由買方控制。在這種情況下,盡管信用證名義上是不可撤銷的,其實際上卻是可撤銷的。在這種情況下,賣方通常不能在接收信用證后立即組織生產(chǎn),除非產(chǎn)品市場景氣。但是,如果賣方?jīng)]有開始生產(chǎn),他又很難及時履行合同。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軟條款,最常見形式如下:(1)一些主要因素,如船舶的名稱,裝貨港,在此信用證中均被省略,并且信用證是只有在修正后生效。(2)完整的信用證形式,但包含限制效力的額外條款。這種條款通常受買方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信用證實際上是無效的。即使雙方一直使用此信用證,賣方每次都能及時得到支付,賣方應盡力改變這種狀況,取消此信用證以避免潛在的風險。如果沒有買方的修正,信用證對于賣方?jīng)]有任何意義。理論上,賣方可以通過提交一些與其他提交的單據(jù)不符的文件,來獲取相關(guān)利益,但從實際上來說這是行不通的。因為如果信用證不包含相當數(shù)量的有關(guān)運輸貨物的關(guān)鍵性信息,信用證就不可能執(zhí)行的,而賣方也不能取得所有權(quán)憑證——提單。這就意味著信用證不能得到履行,根據(jù) UCP600的 Article5條款,信用證是無效的。
2.所需文件的軟條款
作為一種博弈活動,處于條款弱勢的一方——申請人或開證行會竭力阻止受益人——賣方履行信用證。信用證可能還需要“客戶證書”(由申請人或開證銀行開立的文件)。也可能有人會說這實際上不是軟條款,在交易活動中,即使它可能只是一個申請人來控制貨物質(zhì)量的方法,我們也應盡量避免合同中出現(xiàn)這種類型的條文。否則,一旦市場萎縮或貨物價格下降,申請人就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不簽發(fā)證書來撤銷信用證,而這對交易的另一方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3.裝運條款的軟條款
軟條款的主要形式是裝運條款的另一個障礙。其主要形式是申請人通過重新制定條款來設置障礙,比如,該運輸船舶的名稱已由申請人批準和由信用證的開戶銀行在修改信用證后被告知或其他類似的字眼。沒有一家運輸公司可以在裝運前幾個月保證你所需要的運輸船舶。此條款賦予申請人裝運的動機以及進一步阻止受益人進行支付的行為。雖然信用證是一個相對較安全的結(jié)算方式,但它是一個有條件的承諾。出口商永遠不應該忽視信用證的特點,提交文件的任何一點不符之處都可能導致延遲付款或不付款。因此,受益人應注意信用證中的每個字。大部分案例似乎已經(jīng)證明了這第一種條款可能會給受益人帶來難以預料的麻煩和損失。如一家中國公司與德國公司簽訂合同,出口 50萬立方米的花崗石 (CIF價格),總金額為 1950萬美元。16天之后,德國公司委托香港的銀行開立信用證,總金額為 195萬美元購買第一批貨物,信用證規(guī)定:“通過信用證開戶銀行制定運輸船只名字的方式,在信用證修正后得到申請人的運輸指示才可以發(fā)貨?!敝袊驹谑盏叫庞米C后給買方 60萬元人民幣作為履約保證金。但是,如果沒有買方航運指示,賣方可能履行信用證程序。最后,賣方失去了履約保證金并因貨物扣留而支付更多。由于受益人并沒有注意到信用證中的軟條款,并直接給申請人發(fā)出履約保證金,此時則進入了申請人所設置陷阱。在國際貿(mào)易中,信用審核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忽視它,就可能會給自身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4.支付條款的軟條款
在國際貿(mào)易中,信用證是所有已知的支付方式中使用最廣泛和最安全的。受益人必須牢記:所有有關(guān)信用證的條款都是重要的,忽視了其中任何一點都可能會無法順利支付。一個交易的關(guān)鍵在于能否得到貨款,支付的軟條款改變了信用證的性質(zhì)——使它從“推定交貨”變?yōu)椤皩嵨锝皇铡?。同時這也是一個普遍的軟條款的形式。申請人可以在貨物到達后,主管機關(guān)同意等情況下要求支付。在這種情況下,交付的貨物已運抵目的港,如果申請人不能獲得進口許可證或拒絕簽發(fā)證書,受益人只能返回貨物或?qū)⒇浳镛D(zhuǎn)售第三方,這肯定會給受益人帶來難以預料的損失。更糟的是,如果申請人串通承運人,無論是受益人還是在目的港的貨物都在買方的控制下,這樣的話,受益人將失去所有的貨物和貨物的所有權(quán)。
5.軟條款的其他形式
軟條款種類多樣而且經(jīng)常有新的形式出現(xiàn)。因此,出口商在接受新的信用證時應十分謹慎。相對而言,軟條款在信用證的其他部分出現(xiàn)比出現(xiàn)在所需單據(jù)中更難被發(fā)現(xiàn)。比如,申請人可以要求受益人無償放行單據(jù),或在開證銀行設定截止日期,或要求受益人到指定銀行提示單據(jù)等。
所有上述條款形式屬于不當軟條款,受益人不能接受。這些條款損害了信用證的有效性和受益人的權(quán)限。他們把申請人放在主動的立場,而迫使受益人處于被動的角落。根據(jù)上述條件,申請人與開證銀行取得主動權(quán),可控制整個交易。
UCP600對信用證具有約束力。無論在信用證中出現(xiàn)什么樣的條款,受益人應根據(jù) UCP600原則進行整個交易。任何企圖改變信用證性質(zhì)與開證行責任的行為,應予以堅決拒絕。
“軟條款”具有極大的隱蔽性,主要有以下特征:
1.來證金額較大,在 50萬美元以上;
2.來證含有制約受益人權(quán)利的“軟條款”,常見的“軟條款”歸納如下:
a.開證申請人 (買方)通知船公司、船名、裝船日期、目的港、驗貨人等,受益人才能裝船。此條款使賣方裝船完全由買方控制。
b.信用證開出后暫不生效,待進口許可證簽發(fā)后通知生效,或待貨樣經(jīng)申請人確認后生效。此類條款使出口貨物能否裝運,完全取決于進口商,出口商則處于被動地位。出口商見信用證才能投產(chǎn),生產(chǎn)難安排,裝期緊,出運有困難。
c.1/3正本提單逕 (直)寄開證申請人。買方可能持此單先行將貨提走。
d.記名提單,承運人可憑收貨人合法身份證明交貨,不必提交本提單。
e.信用證到期地點在開證行所在國,有效期在開證行所在國,使賣方延誤寄單,單據(jù)寄到開證行時已過議付有效期。
f.信用證限制運輸船只、船齡或航線等條款。
g.含空運提單的條款,提貨人簽字就可提貨,不需交單,貨權(quán)難以控制。有的信用證規(guī)定提單發(fā)貨人為開證申請人或客戶,可能被不法商人利用此特殊條款進行無單提貨。
h.品質(zhì)檢驗證書須由開證申請人或其授權(quán)者簽發(fā),由開證行核實,并與開證行印簽相符。采用買方國商品檢驗標準,此條款使得賣方由于采用本國標準,而無法達到買方國標準,使信用證失效。
i.收貨收據(jù)須由開證申請人簽發(fā)或核實。此條款使買方托延驗貨,使信用證失效。
j.自相矛盾,即規(guī)定允許提交聯(lián)運提單,又規(guī)定禁止轉(zhuǎn)船。
k.規(guī)定受益人不易提交的單據(jù),如要求使用 CMR運輸單據(jù) (我國沒有參加《國際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所以我國的承運人無法開出“CMR”運輸單據(jù)。
l.一票貨物,信用證要求就每個包裝單位分別繕制提單。
m.設置質(zhì)量檢驗證書障礙,偽造質(zhì)檢證書。
n.本證經(jīng)當局 (進口國當局)審批才生效,未生效前,不許裝運。
o.易腐貨物要求受益人先寄一份提單,持此單可先行提貨。
p.貨款須于貨物運抵目的地經(jīng)外匯管理局核準后付款。
q.賣方議付時需提交買方在目的港的收貨證明。
r.產(chǎn)地證書簽發(fā)日晚于提單日期,這會被懷疑未經(jīng)檢驗,先裝船,裝船后再檢驗。
s.延期付款信用證下受益人交單在先,銀行付款在后,風險大,應加具保兌。
t.不接受聯(lián)合發(fā)票,進口國家拒絕接受聯(lián)合單據(jù)。
u.信用證規(guī)定指定貨代出具聯(lián)運提單,當一程海運后,二程境外改空運,容易被收貨人不憑正本聯(lián)運提單提貨。
v.信用證規(guī)定受益人在貨物裝運后如不及時寄 1/3提單,開證申請人將不寄客檢證,使受益人難以議付單據(jù)。
3.證中貨物一般為大宗建筑材料和包裝材料,如“花崗石、鵝卵石、鑄鐵井蓋、木箱和纖維袋”等;
4.買方要求出口企業(yè)按合同金額或開證金額的 5%~15%預付履約金、傭金或質(zhì)保金給買方指代表或中介人。
5.買方獲得履約金、傭金或質(zhì)保金后,即借故刁難,拒絕簽發(fā)檢驗證書,或不通知裝船,使出口企業(yè)無法取得全套單據(jù)議付,白白遭受損失。
世界上沒有任何規(guī)則可以制止欺詐。任何一種軟條款對受益人將造成重大的損害,因此受益人在處理信用證方面應始終保持謹慎。
作為出口方,應該非常謹慎選擇客戶。在己方與新客戶簽訂合同之前,應該與地方當局檢查客戶的背景,信貸,產(chǎn)品,市場份額和經(jīng)營業(yè)績等信息,并在準確、客觀的調(diào)查和評估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決定。除此之外,出口商還應該考慮其他一些條件,如國際市場上當前價格、市場趨勢以及國際供應和需求情況等,以上每個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交易能否成功。如果你與一家公司簽訂合同卻對上述內(nèi)容一無所知將非常危險,尤其是當你簽訂的價格高于國際市場的現(xiàn)行價格,并且申請人請求支付履約保證金或預存款,你就很可能會陷入騙局。
毫無疑問,良好的貿(mào)易伙伴能使你受益很多,而不良信用的公司或泡沫公司則會讓你損失慘重,所以在簽訂合同之前了解清楚對方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具備良好的形象,信貸和經(jīng)營能力的公司作為合作伙伴——選擇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是順利交易的基礎。
在接收到信用證時,我們要高度重視所有的細節(jié),以防遺漏任何細節(jié)導致信用證延遲付款,甚至不付款的情況。隨著信用證的普及,申請人逐漸熟悉了信用證的形式和操作,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速增長的信用證欺詐現(xiàn)象,這也為國內(nèi)出口商提高自身素質(zhì)提出了要求。
當受益人收到帶有軟條款的信用證時,首先應該判斷它的有效性,并盡力與申請人協(xié)商修改信用證。不要認為任何條款都是理所當然的,信用證是付款的惟一依據(jù),即使信用證受益人已經(jīng)成功地進行了多次軟條款信用證的支付,但這并不意味著受益人可以得到下一次付款。另外,不是說有軟條款的信用證不能進行,但在執(zhí)行該類信用證時應非常謹慎。如果受益人對信用證有任何不明確的地方,請立即與申請人溝通和修改,并保留與申請人的通訊記錄以供后期參考使用。
另外,在開拓市場的同時,應使得每次交易都合理和合法。外國進口商往往利用出口商的急于求財?shù)男睦韥砥垓_履約保證金或信用證開戶等,處理信用證的過程要保持冷靜,腳踏實地。
當我們因其他人的欺騙和軟條款受損時,應盡力補救。通常情況下有三種選擇:第一,與申請人協(xié)商,降低價格,要求申請人退回單據(jù)。第二,返回貨物給出口商。第三,選擇其他客戶銷售貨物。上述所有措施都會損害受益人的利益。因此,受益人應與通知行合作并嘗試首次議付。
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信用證支付方式風險相對較低。無論軟條款信用證存在與否,受益人都應認真審核信用情況來避免風險。惟一保證支付的方式就是使申請人提交的單據(jù)與信用證的內(nèi)容完全相符。當軟條款或不清楚條款出現(xiàn)在信用證時,應該盡量與申請人溝通和磋商,澄清這些條款或刪除它們,這樣可以確保自己在發(fā)貨后順利得到貨款。對出口公司來說,聘用具有豐富的外貿(mào)經(jīng)驗和信用證結(jié)算經(jīng)驗的人員具有重要價值。
[1]I CC CH INA,Coll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ition for Credit[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2]張曉軍,佟敏強.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
[3]Edward G.Hinkelman.International Payment[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4]Richard E.Caves,Jeffery A.Frankel,Ronald W.Jones.World Trade and Payment An Introduction(Ninth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2004.
[5]楊良宜.信用證 [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6]陳巖,劉玲.跟單信用證實務 [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5.
[7]趙麗梅.信用證操作大全 [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2.
[8]莊樂梅.國際結(jié)算實務精要 [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9]方士華,張志謙,程麗萍.實用國際貿(mào)易結(jié)算[M].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10]劉德標.國際結(jié)算規(guī)則 [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4.
[11]梁琦.國際結(jié)算與融資 [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12]郭崇婧.防范形形色色的信用證軟條款 [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4(2).
F740.4
A
1002-2880(2010)09-0042-03
(責任編輯:陳鴻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