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圣堃 高慎強
周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重慶 400715)
淺談商周青銅器的幻想紋飾
——以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為例
周圣堃 高慎強
周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重慶 400715)
作為商周文化重要載體的青銅器,其幻想動物紋通常分為獸面紋、夔龍紋、神鳥紋三大類,它們流行的時間及特點各不相同。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猙獰恐怖之美和樸素流暢之美。此外,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還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即商周先民對上帝、祖先神、自然神的崇拜;商周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藝術上的形式美。
商周;幻想紋飾;青銅器;幻想動物紋
張光直先生指出:“政治、宗教與藝術的緊密結合在古代世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而在中國,這種結合就集中體現(xiàn)在青銅器尤其是青銅器紋飾上?!盵1](455)前輩大家對商周青銅器紋飾多有論述,如容庚先生的《商周彝器通考》、朱鳳瀚先生的《古代中國青銅器》、馬承源先生主編的《商周青銅器紋飾》都對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學界在商周青銅器紋飾幻想性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本文擬以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為例,從它的類型及特點、審美特征、文化內涵方面探討商周青銅器的幻想紋飾。
商周青銅器動物紋分為寫實動物紋和幻想動物紋?;孟雱游锛y是以現(xiàn)實世界的動物形象為原型,通過人們思想情感的意念化,將其飾于各種青銅器物上,通常將它分為獸面紋、夔龍紋、神鳥紋三大類。
獸面紋,古稱饕餮紋,商周主要紋飾之一。據(jù)《左傳·文公十八年》:“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貪,聚斂積實……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呂氏春秋·先知覽·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為不善亦然。”《山海經·北次二經》:“為物貪婪,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笨梢?,饕餮是一種貪婪吃人的惡獸?!柏澵敒轺?,貪食為餮”,其形象猙獰恐怖。細查其原形,有的像牛角,有的像羊角,有的像豕耳,有的像鳥或其他動物,有的學者將其類型歸納為三大類:“牛角類、羊角類和豕耳類,另有少量屬混合變形類?!盵2](28)
青銅器上的獸面紋實乃多種動物的形象,其中,正視的頭部在獸面紋中占據(jù)中心地位。獸面紋的主要特點是以鼻梁為中心線,兩側對稱配有巨目和各種類型的角,有的目上有濃眉,有的目兩側還有耳。獸面紋的形態(tài)隨時代而異,總體而言,形態(tài)由繁而簡,尤其是西周中期以后,簡單粗略,呈現(xiàn)為粗陋的線條。
獸面紋在商至西周早期占主導地位,西周中期仍大量出現(xiàn),西周晚期全面衰落,春秋時銷聲匿跡。
夔龍紋,商周青銅器主要紋飾之一,側面形象為張口、一足、卷尾,如1981年陜西寶雞紙坊頭出土西周時期的“圓鼎”[3](259)嗆上就飾有對稱的豎立夔龍紋。“夔龍”之名源于一種形似龍的動物夔,《說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薄渡胶=洝ご蠡臇|經》“有獸壯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日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彭,撅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因此,自宋以來,在青銅器上,凡表現(xiàn)為一足似爬蟲的物象,皆稱之為夔或夔龍。
夔龍紋通常指長身弓起,頭頂有角的側面龍的形象。它的形態(tài)變化多端,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后發(fā)展為幾何圖案化的紋飾。據(jù)夔龍紋的形態(tài)變化,可將夔龍紋分為單一型和混合型兩大類。單一型即是單純的夔龍紋,它主要是通過首、身、尾、足的不同變化而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形態(tài);混合型通常由夔龍紋、獸面紋、神鳥紋等紋飾組合而成。
夔龍紋所飾器類非常多,常見于鼎、壺、簋、罍等禮器的口沿下、圈足上,雖然它所飾器類遠比獸面紋廣泛,但它很少作為主體紋飾裝飾于器物的突出部位,而是從屬和陪襯于獸面紋。它的基本特征為:“頭形如獸頭,巨目獠牙,頭上有各種不同的角,身軀細長彎曲如蛇,長尾,有的無足,有的雙足,還有的是四足或鰭狀足?!盵4]
幻想動物紋中神鳥紋僅指鳥首獸身的變形鳥紋,它是商周青銅器主要紋飾之一,流行于商及西周早期?!吧聒B”之名最早源于“玄鳥”之說,認為“玄鳥”乃商人的祖先,《詩經·商頌·玄鳥》稱:“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國語·周語》中也有“周之興也,鳴于岐山?!钡挠涊d,《史記·殷本記》也有相關記載:“謂有氏之女、帝次妃簡狄與人出浴,吞玄鳥之卵,感而得孕,生商人始祖‘契’?!庇械膶W者認為玄鳥是商人的原始圖騰,如于省吾先生在《略論圖騰與宗教起源和夏商圖騰》[5]中關于商人圖騰的論述。神鳥究竟為何物?《說文》的記載比較清晰:“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后,蛇頸、魚尾,思,龍文、魚背,燕頷、雞喙,無色備舉,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從鳥,凡聲。鳳群鳥從以萬數(shù)”?!懂愇镏尽贩Q:“其鳥五色成文,丹喙赤頭,頭上有冠,鳴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則見?!薄渡胶=洝芬灿杏涊d“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紋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鄙聒B是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瑞鳥,是喜氣祥和的象征。
神鳥紋由鳥首獸身組合而成,據(jù)其形態(tài)演變特征,可將神鳥紋分為一首一身式和一首雙身式兩大類。其變化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首、身、尾、足等部位,有的回首、直身、卷尾,有的俯首、直身、翹尾,有的平視、直身、尾上翹下卷、一足前伸與口齊。另外,有神鳥紋與其他紋飾組合而成,有神鳥紋與夔龍紋的組合,如河南安陽出土的“婦好梟尊”[6]的頸腹部就有二者相連而成的紋飾;也有神鳥紋與獸面紋的組合,如殷墟四期“鼎”[7]的腹部飾有神鳥紋與獸面紋相連的紋飾。
神鳥紋的主要特征是鳥首獸身,形態(tài)變化多端,但它在商周青銅器中并不占據(jù)突出地位,大多處于從屬和陪襯地位。神鳥紋和夔龍紋一樣,常配置于獸面紋兩側,可見它們關系之密切。
無論是幾何紋飾還是幻想紋飾,相對于新石器時代的紋飾而言,商周青銅器紋飾最顯著的變化是直線明顯增多,它反映了商周先民心境及審美風格的轉變。具體而言,它是由新石器時代的自然動態(tài)美轉變?yōu)樯讨軙r期的整體動態(tài)美。
自夏確立奴隸制,商周正處于奴隸制的上升階段,政治統(tǒng)治動蕩起伏。整個社會彌漫著不安的氣息,再加上某種宗教的神秘,更加恐怖。作為這種觀念重要表現(xiàn)形式的青銅器紋飾尤其是青銅器幻想動物紋自然要染上特有的森嚴、神秘和恐怖的色彩,幻想動物紋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獰厲恐怖之美。這種風格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紋飾內容是以獸面紋為主體的各種幻想紋飾。如商代后期的虎食人卣,虎通體作踞作形,兩爪合抱一人,作噬食狀,張口打開,兩眼瞪圓,極具恐怖之態(tài)。而且,滿身花紋,有獸面紋、夔龍紋、多種獸的形象,裝飾繁縟華麗,多種技法的運用使其神秘、陰森、恐怖氛圍倍增。1957年在安徽省出土的阜南月兒河龍虎尊與虎食人卣是這種風格代表。
商湯滅夏,武王克殷,家天下的確立,王權至高無上,可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這只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一廂情愿。自穆王西伐無功,共、懿、孝、夷四王時,四周戎狄入侵,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繼而厲王榮典、國人暴動,奴隸制統(tǒng)治大廈風雨飄搖。雖宣王中興,社會矛盾有所緩和,但征伐不斷,周王朝面臨全面崩潰的危險,不得不“料民太原”,這給走向衰亡的周王朝注入了一些新鮮活力,但民族關系惡化。幽王“烽火戲諸侯”,身死國亡。
種種嚴峻的歷史事實迫使統(tǒng)治者反思,漸漸感到“天命靡?!敝?,同時,“國民暴動”等事件也使他們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偉大性。但統(tǒng)治者不可能完全否定“天命”,既要順從天意,又要合乎人心,于是,“敬天保民”的思想便成為當時的統(tǒng)治思想。正如《禮記·表記》中所言“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梢姡`社會的衰落也是青銅藝術的禮器體制由盛而衰的轉變期。這時期的幻想動物紋一反先前的猙獰恐怖、威嚴可怕的風格,給人以簡潔明快、樸素流暢的感覺。如1993年在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出土的周晚期的鳳鳥蓋龍首銅盉,其上所飾的幻想動物紋明快輕巧,動物形象栩栩如生,與商至西周早期的嚴謹縝密相比,顯得簡單明了。
這種簡單樸素的美正是當時審美風格的反映,這種風格的形成及其演變與奴隸制興衰密不可分。
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絕非僅僅是一種裝飾藝術,尤其是在青銅時代,它必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那么,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的文化內涵究竟有哪些呢?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它的裝飾性,這與當時祀神通天之意義密切相關。還有的學者認為,青銅器幻想動物紋常飾在祭祀用的青銅器物上,它們應是祭祀活動中巫覡用來溝通神人關系的媒介。這兩種觀點尚有商榷之余地。
其實,青銅器幻想動物紋中的獸面紋、夔龍紋和神鳥紋明顯不同于一般的動物紋。首先,幻想動物紋的紋樣獨特,它們往往以非單個的形式出現(xiàn),由幾種或十幾種動物的形象構成的紋樣系統(tǒng)出現(xiàn),而它們自身的性質仍然保留或部分保留;其次,幻想動物紋意蘊深遠,但其表達方式與一般的動物紋絕然不同。普通的動物紋常常不加任何修飾,形象直白,如龜紋、魚紋、兔紋、象紋、牛紋等?;孟雱游锛y常用象征的手法,采用各種意象傳達其義,顯得抽象、含蓄。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的文化內涵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神靈在商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禮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神而后禮?!庇秩纭渡袝摹贰爸\及卜筮”;甲骨文中也有大量記載:“貞我馬有虎不隹禍?!保ê霞?1 018)“庚辰卜,王,余酒御于上甲,八月?!保ê霞?9 809)“已未卜,貞立事于南,右從我,中從輿,左從曾。十二月?!保ê霞? 504)
商周先民心目中的上帝、祖先神、自然神,它們應該是當時人們的神化觀和自然觀的反映,從哲學的角度而言,那就是商周人們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的反映,而這種認識主要受當時人們的原始思維方式影響。劉文英先生認為,“原始思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意象而非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要素。意象是具有某種意義的、觀念的形象,它能分解,又能組合。例如羊的意象就可以分解為羊頭和羊身兩個意象,而羊頭和人身兩個意象又可以拼接起來,先民的羊圖騰就是這種拼接起來的意象?!盵8]就幻想動物紋而言,它們都可以看成是由不同的動物形象組合而成。為什么幻想動物紋反映了商周先民對上帝、祖先神、自然神的崇拜呢?用“互滲律”[9](47)來解釋較為妥當,何為“互滲律”?就是神靈和民眾相互滲透。具體而言,幻想動物紋代表的是商周先民的至上神,這種至上神就是商周先民心目中的上帝。王暉先生曾指出:“殷人的上帝就是殷人的至上神,是殷人把祖先神和自然神結合在一起的主神。作為祖先神,殷人的上帝就是帝嚳,也就是殷人的高祖;作為自然神,帝權是和日月神崇拜結合在一起的,上帝統(tǒng)治著風雨云雷等天神。祖宗神和自然神結合是殷代帝權的特征?!盵10]在這種原始思維的支配下,神靈與民眾相互滲透,使得整個社會彌漫著一種神性氣氛。
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正是神靈與民眾互滲的物質載體。據(jù)《路史》“蚩尤天府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之像,為貪虐之戒?!庇秩纭蹲髠鳌ば辍贰拔粝闹剑械乱?,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與上下,以成天休?!薄跋窨山湄澟啊?、“民知神奸”,這些除表明“上帝”在商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顯赫外,幻想動物紋使神靈互滲效果得以實現(xiàn)。
可見,商周幻想紋飾體現(xiàn)了商周先民對上帝、祖先神、自然神的崇拜。
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并不是簡單的生活器具,而是常作為禮器和祭器使用,且大多掌握在統(tǒng)治階級奴隸主手中。另外,整個青銅時代與中國奴隸制社會在時間上基本吻合,青銅器作用的不同表現(xiàn)與奴隸制的興衰成敗大體上一致。青銅器紋飾尤其是青銅器幻想動物紋是研究青銅器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必然要反映這一特征。青銅器紋飾風格的演變與商周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思想的轉變有關。
商至西周早期統(tǒng)治者總體上貫穿著“尊天賤民”的思想,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的風格演變也深受其影響。商代至西周早期,幻想動物紋總體風格的演變表現(xiàn)為:商代早中期,紋飾構圖繁密、以粗獷的勾曲回旋的線條構成,線條剛勁有力。就主體紋飾而言,商代早期以獸面紋為主,突出特點是獸的眼睛圓而大,如商代早期青銅器獸面紋紋飾;[11](87-111)商代中期除獸面紋外,夔龍紋、神鳥紋也很流行,特點各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器幻想紋飾最發(fā)達,種類眾多,獸面紋發(fā)展到頂峰。此時的紋飾集群式特點突出,一般以獸面紋為主,其余紋飾如夔龍紋、神鳥紋配于兩側,如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商代后期的“三鳥三羊尊”、[12]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獸面紋壺[12]以及陜西長安新旺村出土西周早期的鼎。[12]
西周中期以后,統(tǒng)治階級漸漸認識到人們的重要性,但他們不可能徹底否定“天命”。于是,“敬天保民”便成為這一時期的統(tǒng)治思想。反映到幻想紋飾風格上:以質樸無華、簡潔明快為時尚。具體而言,獸面紋衰落很快,慢慢向幾何紋飾轉變,如陜西扶風出土西周孝王時期小克鼎上的變形獸面紋;[12]夔龍紋變異極大,數(shù)量和型式漸漸減少,如上海博物館藏的夔龍紋簋;[12]神鳥紋由中期特征性的大鳥紋到后期的銷聲匿跡。
商周時期青銅器幻想飾風格的演變與商周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思想的轉變密不可分。紋飾上獸面紋居于突出地位且貫穿始終,夔龍紋和神鳥紋配于兩側,起陪襯作用;構圖上有繁密富麗變?yōu)楹啙嵤枥?;整體風格由獰厲恐怖轉向樸素清新。統(tǒng)治思想上由最初的“尊天賤民”向“敬天保民”轉變。
商周幻想紋飾反映了商周先民的審美觀,它突出表現(xiàn)在藝術上的形式美。這種藝術上的形式美主要通過對幻想動物紋中動物形象的造型和形式的不同設計來體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和諧對稱這種形式美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的幻想動物紋上。具體而言,獸面紋以鼻梁為中軸線,線兩邊的濃眉、巨目、角、耳等成對稱分布,如河南安陽殷墟西北崗出土商周晚期的獸面紋斝[12]和陜西岐山禮村出土的西周康王時期大盂鼎上的曲折角獸面紋;[12]這時期的夔龍紋往往采取兩龍相向、龍頭合為獸面紋的形象,如上海博物館藏古父已卣的虎耳龍紋;[12]神鳥紋常常是以某一或實或虛的中軸線兩兩相對,對稱分布,如上海博物館藏的商代后期小子省壺上的彎角鳥紋。[12]
可見,獸面紋、夔龍紋和神鳥紋和諧對稱的形式美在這時期主要體現(xiàn)在動物形象的不同部位上,有的兩只巨目怒視,有的兩頭相向,有的雙身蜿蜒。
簡單多樣這種形式美在西周中后期的幻想動物紋上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西周早期,幻想紋飾在繼承商代紋飾的基礎上,有了些新的特點。具體而言,獸面紋構圖一改商代早期的繁密,變得更加稀疏,如西周早期青銅器獸面紋紋飾;[11]夔龍紋變異較大,主要有立體蟠龍紋和雙身蟠龍紋,如這時期出土的蟠龍蓋獸面紋罍;神鳥紋這種形式美的表現(xiàn)集中于這一時期的花冠大鳥紋,如陜西長安張家坡出土的西周成王時期的孟簋。[12]粗朗的線條,稀疏的構圖,簡單多樣的形式美初見端倪。
西周中后期的幻想紋飾變化很大,整體風格樸素流暢,幻想紋飾這種簡單多樣的形式美得到完美的體現(xiàn)。獸面紋以簡化變形、構圖凌亂的形式給人以新的感覺,如陜西扶風出土西周孝王時期小克鼎上的變形獸面紋;[12]夔龍紋出現(xiàn)巨大變異,出現(xiàn)垂舍夔龍紋,如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的呂服余盤上的花冠龍紋;[12]神鳥紋突出表現(xiàn)于大鳥紋,有華麗的冠和分冠,如上海博物館藏的祖庚孫簋上的花冠鳳紋。[12]
[1]張光直.中國古代藝術與政治[M]//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
[2]段勇.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梁白泉.國寶大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4]雷保杰.商周青銅器的造型與紋飾設計藝術初探[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9周4).
[5]于省吾.略論圖騰與宗教起源和夏商圖騰[J].歷史研究,1959(11).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青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7]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組編.商周青銅器紋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劉文英.中國哲學史:上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9]謝耀亭.從青銅器紋飾看商周文化劇變[J].蘭州學刊,2009(9).
[10]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牛福忠.鑒寶:圖120[M]//青銅器鑒定秘要及市場評估中博雅文物鑒定中心.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5.
[12]雷鳴.中國青銅器銘文紋飾藝術[M].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1992.
Discussion of Fantastic Sculpture on the Bronze in Shang and Zhou Period: Taking the Fantastic Animals’ Sculpture in Shang and Zhou Period as Example
ZHOU Sheng-kun GAO Shen-qiang
(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Nationalit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Bronz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of Shang and Zhou period, whose Fantastic Animals’Sculpture usually includes beast-face sculpture, dragon sculpture and mystical birds sculpture. Their fashionable time and traits are different. The features of fantastic animals’ sculpture on Shang-zhou bronze about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mainly focused on ferocious terrorist beauty and smooth simple beauty. Moreover, it is imbued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 worship of Shang-zhou ancients to God, Ancestral god and Natural god, the reflection of the will of Shang-zhou ruling class, the art of formal beauty and so on.
Shang and Zhou Dynasty; the fantastic sculpture; Bronze; the Fantastic Animals’ Sculptur
K853
A
1009-8135(2010)06-0040-04
2010-09-10
周周周周1984-),男,江西興國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出土文獻研究。
高慎強周1987-),男,山東泰安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秦秦漢史研究。
(責任編輯:鄭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