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平山堂話本》校讀記

    2010-03-22 15:20:04曾昭聰暨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廣州510632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平山堂話本

    ●曾昭聰,劉 慧(暨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廣州 510632)

    《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洪楩所刻的《六十家小說》的輯佚本,多宋元話本。此書最早有北平古今小品書籍刊印會影印本《清平山堂話本》15篇和馬廉平妖堂影印本《雨窗集》《欹枕集》12篇。1955年,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合此二種影印出版,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1987年重?。?。1957年,譚正壁據(jù)前二種影印本加以校點,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由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排印出版。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據(jù)此重印。[1]此后,其他較重要的校注本或標點本主要有:石昌渝校點本、[2]王一工標點本、[3]程毅中輯注本[4](其中收《清平山堂話本》17篇)、韓秋白校點本。[5]以上諸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譚校本最早,可謂篳路藍縷,功不可沒,然亦有不少失誤,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宋元時代的語言現(xiàn)象尤其是俗字、俗語詞理解不夠,以不誤為誤的誤校情況在此書中甚多。其它校點本亦或多或少有其不足。對于以上幾種校點本中的誤校、誤點、失校等情況,已有一些論文及劉堅《近代漢語讀本》[6]對其作出若干補正,但有待于進一步討論之處仍然很多。另外,校書如掃落葉,一些補正的論文也間有失誤。因承擔(dān)全國高校古委會“《清平山堂話本》校注”項目,筆者近來據(jù)前述兩種影印本(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對漫漶、墨丁、空白等處有大量修補,不據(jù)) 并參考其它相關(guān)文獻對《清平山堂話本》進行校注。今選其可讀者二十馀條臚列于下,請方家教正。

    1 《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誰家柔女勝姮娥,行速香階體態(tài)多

    柔,譚校:“應(yīng)作‘弱’字。”高云海、劉志軍《〈清平山堂話本〉校議》:“但詞匯中有‘柔媚、柔曼、柔艷、柔麗’等詞,似‘柔’字不誤。‘弱女’難兼美麗之意,且另有歧向(引者按,‘向’字疑誤,似當(dāng)作‘義’字),反不妥?!保?]按,典籍中無“柔女”用例。從詩律來說,當(dāng)作仄聲,故以“弱”為優(yōu)?!叭酢庇小澳晟佟绷x,《左傳·文公十二年》:“趙有側(cè)室曰穿……有寵而弱。”杜預(yù)注:“弱,年少也。”《漢語大詞典》“弱女”條釋作“猶女孩兒,姑娘”,是。“弱女”一詞,近代漢語多見?!短綇V記》卷六一“李真多”條引《集仙錄》:“李真多,神仙李脫妹也……狀如二十許人耳,神氣莊肅,風(fēng)骨英偉,異于弱女之態(tài)?!薄督窆牌嬗^》第六十二卷標題即為《貪淫樂須眉變?nèi)跖?。《封神演義》第五十四回:“九公失言曰:‘土將軍,你若早破西岐,吾將弱女贅公為婿。’”

    速,譚校:“此字疑有誤。”石本、程本揭其異文:“《繡谷》作‘步’?!卑矗鳌安健闭Z義相合,但字形相差太遠。疑此字為“徑”字形訛。作“徑”,語義與文意相合(義為“經(jīng)過”),且平仄亦合詩律。

    2 《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云鬢輕梳蟬翼,娥眉巧畫春山

    娥,譚本、石本、程本均認為當(dāng)作“蛾”字。按,形容女子細長的眉毛,固以“蛾眉”用例為多,但“娥眉”用例亦不少見?!冻o·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蹦铣熙U照《玩月城西門廨中》詩:“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未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薄抖鼗妥兾男Wⅰそ饎偝笈蚓墶罚骸坝谑嵌鹈模迹?不掃,云鬢罷梳,遙囗(向) 靈山便告世尊?!逼鋮^(qū)別在于“蛾眉”指如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的女子細眉,“娥眉”指女子的秀眉。

    3 《簡貼和尚》:知爾欲歸情意切,想思盡在不言中

    想,除程本外諸本皆誤錄為“相”。程本校為“相”。按,“想”字不誤,“想思”多有其用例,如南朝梁簡文帝《與智琰法師書》:“佇望來儀,一日三歲,想思弘利益理,當(dāng)無爽指?!碧评钌礁Α都奶M跎偾洹吩姡骸跋胨贾鼗厥?,梧葉下紛紛。”《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妻敘及別后想思,因說每夜夢中如此如此。”

    4 《簡貼和尚》:婦人聽得說,捽住那漢,叫聲“啒!”不知高低

    啒,《古今小說》作“屈”,程本、劉堅《近代漢語讀本》均據(jù)改。按,“啒”《廣韻》古忽切,音gǔ,憂貌。此處似為“咄”的俗字或誤字。咄,可表呵叱聲或感嘆聲,宋元小說習(xí)見。

    5 《西湖三塔記》:真山真水,天下更有數(shù)處:潤州揚子江金山寺、滁州瑯邪山醉翁亭、江州廬山瀑布泉、西川濯綿江瀲滟堆

    綿,當(dāng)作“錦”。濯錦江,因水中濯錦,錦彩鮮潤逾于常,故名。濯錦江,一指錦江,指岷江流經(jīng)成都附近的一段;二指成都市內(nèi)之浣花溪。

    6 《西湖三塔記》:這西湖,晨、昏、晴、雨、月總相宜……

    按,下文云:“清晨豁目,澄[澄]瀲滟,一派湖光;薄暮憑欄,渺渺暝朦,數(shù)重山色。遇雪時,兩岸樓臺鋪玉屑;逢月夜,滿天星斗漾珠璣。”故“晴、雨”當(dāng)作“雪”。

    7 《西湖三塔記》:婆婆道:“交我憂殺!沿門問道這里。卻是誰救你在此?”

    道,譚本、石本、程本均校:當(dāng)作“到”字。按此字不誤,“問道”,猶問路。話本小說中習(xí)慣省略后面的“于”(至、到義)。又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結(jié)束整齊,一直問道徐家來?!?/p>

    8 《西湖三塔記》:驚得宣贊魂不赴體

    赴,石校:“當(dāng)為‘附’字之誤?!卑?,“赴”有“依附”義。唐韓愈《縣齋有懷》詩:“大梁從相公,彭城赴仆射?!泵骼社镀咝揞惛濉酚小镀嬷o·魂不赴體》?!度炱窖齻鳌返诹兀骸拔覐膩韾廴⌒θ?,昨日不合撩撥了這婦人,吃胡子打了一頓拳頭;又吃他驚了,交我魂不赴體?!?/p>

    9 《西湖三塔記》:不打萬事皆休,那里打了幾下,只見卯奴變成了鳥雞,婆子是個獺,白衣娘子是條白蛇

    鳥,譚本、石本、程本均校:當(dāng)作“烏”。按,本篇上文寫卯奴的打扮是“渾身上下,盡穿縞素衣服”,縞素,白色;又自稱“奴姓白”,可見其并非烏雞。因此,“鳥雞”似當(dāng)作“白雞”。

    10 《風(fēng)月瑞仙亭》:雖有侍妾,姿性狂愚,語言妄出……

    姿,諸本均校為“資”字之誤。按,“姿”通“資”,為“天資”之義。宋文天祥《集杜詩·長子詩序》:“予二子,長曰道生,姿性可教?!薄睹魇贰る[逸傳·孫一元》:“一元姿性絕人,善為詩,風(fēng)儀秀朗?!?/p>

    11 《快嘴李翠蓮記》:四時八節(jié),不段香煙

    段,諸本校為“斷”字之誤。按,“段”通“斷”。《釋名·釋言語》:“斷,段也。”《廣韻·換韻》:“段,分段也?!倍巫ⅲ骸昂笕恕远螢榉侄巫?,讀徒亂切。分段字自應(yīng)作斷,蓋古今字之不同如此?!便y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于是段齊城、高唐為兩,直將蟻傅平陵?!?/p>

    12 《快嘴李翠蓮記》:蠶桑茂勝,牛馬挨肩

    勝,諸家校為“盛”字之誤。按,“勝”自有“盛”義。《管子·治國》:“農(nóng)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薄端貑枴つ嬲{(diào)論》:“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彼螀伪局小蹲衔㈦s說》:“利害之心薄,義理之心勝,愛己及物,熏然慈仁,其心休休焉?!?/p>

    13 《快嘴李翠蓮記》:翠蓮祝罷,只聽得門前鼓樂喧天,笙歌咶耳,娶親車馬,來到門首

    咶,譚本、石本、程本校為“聒”字之誤。按,“咶”表“聲音嘈雜刺耳”義時同“聒”。

    14 《快嘴李翠蓮記》:本宅親人來接寶,添妝含飯古來留

    含飯,程注:“當(dāng)時婚禮習(xí)俗?!眲浴督鷿h語讀本》以為是話本故意插入喪禮內(nèi)容,是民間文學(xué)的詼諧調(diào)侃手法。按,婚禮中的“含飯”是古代婚禮中的一道程序。即新娘進夫家門時含一口夫家派人送上的飯,表示成為夫家人?!督鹌棵吩~話》第九十七回:“到守備府中,新人轎子落下,戴著大紅銷金蓋袱,添妝含飯,抱著寶瓶,進入大門。”白維國《金瓶梅詞典》已收錄該條。[8]這一婚俗應(yīng)是源遠流長,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中的安學(xué)海是個主張恢復(fù)古禮的人,他兒子與何玉鳳舉行婚禮時即用此禮:何姑娘坐在轎中,“張姑娘又把個蘋果送在他嘴邊。姑娘被蓋頭這一捂,捂得一心的心火,正用得著,便大大的咬了一口,還要再吃,卻早拿開了。”(第二十七回)但這一古禮起源于何時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15 《快嘴李翠蓮記》:撒甚帳?撒甚帳?東邊撒了西邊樣

    樣,高云海、劉志軍《〈清平山堂話本〉校議》以為“漾”字之誤。[7]按“漾”本水名?!皹印碑?dāng)通“揚”,拋擲?!稑犯旁~拾遺下·南歌子》:“偏他不肯大家行,樣下扇兒拍手引流螢?!痹獑碳墩酃鹆睢でG溪即事》:“寺無僧,狐貍樣瓦;官無事,烏鼠當(dāng)衙?!睆埾唷对娫~曲語辭匯釋》卷五“揚”條:“揚,猶拋也,丟也?!忠嘧餮?。……漾亦作樣?!保?]

    16 《快嘴李翠蓮記》:謹(盡)著伯伯和我嚷,你又走來添些個

    著,原作“自”,乃“著”字俗字脫落上面一提而成(此書“著”的俗字大多為“自”上加一提的寫法)。此處諸家均徑錄并失校。又,本書《羊角哀死戰(zhàn)荊軻》:“角哀捱著寒冷,半饑不飽,來至楚國,于旅邸中歇定?!薄爸痹酁樗讓懞喪?,作“自”。諸家亦徑錄并失校。

    17 《快嘴李翠蓮記》:不戀榮華富貴,一心情愿出家,身披一領(lǐng)錦袈裟,常把數(shù)珠懸掛

    按上文有“說罷卸下濃妝,換了一套綿布衣服”語,故此處“錦”當(dāng)作“綿”。

    18 《張子房慕道記》:張良曰:“豈無罪過!臣思日月雖明,倘(尚)不照覆盆之下。三王向如此乎?”

    程注:“‘向’字疑誤。”劉瑞明以為“無”當(dāng)作“有”,“三”字衍,“向”后脫“不”字。[10]按,“無”字似不誤,“向”為一向、向來之義,亦不誤。全句意謂:人非圣賢,三王豈能無罪過?臣思日月雖明,尚不照覆盆之下,況三王(能無罪過)乎?然三王一向如此(一向有罪過)乎?

    20 《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我今得授廣東南雄巡檢之職,爭奈路途險峻,好生艱難

    得授,王文暉《〈清平山堂話本〉校點拾補》以為“除授”之誤。[14]按“得+動詞”可表“得以……”之義,如“得用”“得售”“得解”等?!短綇V記》卷八二“鄭相如”條引《廣異記》:“相如今年進士及第,五選得授衢州信安尉,至三考,死于衢州。”《古今小說》卷十七:“此時紹興元年,朝廷追敘南渡之功,單飛英受父蔭,得授全州司戶?!薄抖摹肪硎唬骸扒艺f滿生到京,得授臨??h尉。”

    21 《刎頸鴛鴦會》:奉勞歌伴,先聽格律,后聽蕪詞……

    格律:曲調(diào)?!跋嚷牳衤伞敝奥牎彼飘?dāng)作“定”。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五:“奉勞歌伴,先定格調(diào),后聽蕪詞?!?/p>

    22 《刎頸鴛鴦會》:本婦病中,但瞑目就見向日之阿巧支手某二郎偕來索命,勢甚獰惡

    支手,譚校:“此二字意義不明,《通言》作‘和’?!薄暗烤鸵娤蛉罩⑶山皇帜扯少蓙硭髅比毡緷h學(xué)家入矢義高譯作:“いつも目をつむるとすぐ、昔の阿巧が某二郞と連れ立って、命を取りに來るのが見えます?!保?5]232雖未指出“支”為誤字,但所譯極是。按,“支”當(dāng)為“交”之形訛字。交、支二字古籍互訛情況多見,詳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支分”條、[16]169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 第四章 《古籍文字相通、相混述例》。[17]162-163交手,可指“聯(lián)手(不一定是手牽手)、共同(合作)”。唐道宣《續(xù)高僧傳》卷十八:“仁壽元年,追惟昔言,將欲建立,乃出本所舍利,與遷交手數(shù)之。雖各專意,而前后不能定數(shù)?!薄洞笏涡瓦z事·貞集》:“道經(jīng)磁、相二州,有宗正少卿宗澤劾奏王云有辱使命,乞誅之。云方欲辨明,而眾軍已交手殺之矣?!庇智鍖O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卷四有“交手”條:“《南史·李安人傳》:‘相者曰:‘君后當(dāng)大富貴,與天子交手共戲?!保?8]1090-1091話本中的“交手”,《警世通言》改作“和”,詞義類似。

    23 《楊溫攔路虎傳》:弓鞋窄小,渾如襯水金蓮;腰體纖長,悄似搖風(fēng)細柳

    悄,譚校:“當(dāng)是‘俏’字之誤”,程本亦改為“俏”。按“悄”為副詞,與“渾”相同,即簡直之義。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誚,猶渾也;直也。字亦作悄作俏。”[9]

    24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婦女不見了蓮女,卻走到觀音堂前,只見兩個和尚鋪著白藍,抄化錢買燈油

    “兩個和尚鋪著白藍抄化錢買燈油”,入矢義高譯作:“二人の和尚が白い粗布を敷いて、燈油の喜捨を求めております?!保?5]74雖未指出“疊”為誤字,但將“白藍”譯為“白い粗布”,極是。按,白藍,當(dāng)為“白疊”之誤?!隘B”亦作“疊毛”?!队衿贰稄V韻》《集韻》均為后一寫法。唐玄應(yīng)《眾經(jīng)音義》卷十一“白疊”條:“《字體》 作‘疊毛’,古文‘罘求毛’同,徒頰反,毛布也。……”《字匯·毛部》:“疊毛,細毛布?!赌鲜贰罚焊卟龂胁荩瑢嵢缋O,繭中絲如細纑,名曰白疊毛子,國人取織以為布,甚軟白。今文疊毛作疊?!薄隘B毛”又作“氎”?!墩滞āっ俊罚骸皻郏麉f(xié)切,外國細毛布?!币蜃謴摹懊?,故諸家均釋曰“毛布”或“細毛布”,但據(jù)《字匯》及下文,實際上應(yīng)該還是指木棉布?!妒酚洝へ浿沉袀鳌贰伴讲计じ锴碧茝埵毓?jié)正義:“白疊,木棉所織,非中國有也?!薄痘哿找袅x》卷六十四“白疊毛”條:“疊毛者,西國木綿花,如柳絮。彼國土俗皆抽拈以紡為縷,織以為布,名之為疊毛?!狈鸾桃浴鞍庄B”為純潔之物。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jīng)》卷三:“是故不死離諸垢穢,譬如鮮好白疊,蘇油所污。其實解脫則不如是,猶白蓮華清凈無垢。”

    25 《曹伯明錯勘贓記》:忽日倘都軍來望謝小桃,小桃低低說與倘都軍道……

    忽日,諸家均校為“忽一日”。按“忽日”與“忽一日”義同。本書《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忽日,云游至本寺,訪大行禪師,禪師見五戒佛法曉得,留在寺中坐了上色徒弟?!?/p>

    26 《夔關(guān)姚卞吊諸葛》:姚秀才散了中學(xué),正在學(xué)堂中改工課……

    工課,諸本以為“功課”之誤。按“工課”不誤,可指學(xué)生作業(yè)。例不贅舉。

    27 《夔關(guān)姚卞吊諸葛》:姚卞何如此之愚也!亦信之妄言!

    “信之”之“之”,程注以為“此”字之誤。按,“之”作代詞,義為“此、這”。先秦已見。元張可久《朝天子·讀孝女盧氏傳》曲:“男子狂圖,不養(yǎng)父母,反不如之二女?!?/p>

    28 《霅川蕭琛貶霸王》:李仁被其人威赫(嚇) 驚倒。眾人至?xí)苑缴ⅲ匆暲钊侍?,已死,七竅內(nèi)迸流鮮血

    按上文述李仁夜坐待霸王,云:“是夜,身披重鎧,坐列畫戟,從者十余人,大張燈燭,坐于堂中。夜至三更,忽然狂風(fēng)驟起……”,故“散”字誤,當(dāng)作“至”字。

    [1]譚正璧校點.清平山堂話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石昌渝校點.清平山堂話本[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3]王一工標校.清平山堂話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程毅中輯注.宋元小說家話本集[M].濟南:齊魯書社,2000.

    [5]韓秋白點校.清平山堂話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5.

    [6]劉堅.近代漢語讀本(修訂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高云海,劉志軍.《清平山堂話本》校議[J].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3(5):95-96,11.

    [8]白維國.金瓶梅詞典[K].北京:中華書局,1991.

    [9]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0]劉瑞明.《張子房慕道記》的??奔皶r代討論[J].文教資料,1999(4):98-106.

    [11]徐中舒.漢語大字典(縮印本)[K].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12]徐時儀,等.佛經(jīng)音義與漢語詞匯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13]王繼如.說“席帽”[M]//訓(xùn)詁問學(xué)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14]王文暉.《清平山堂話本》校點拾補[J].古漢語研究,2003(4):86-88.

    [15]雨窗欹枕集[M]//(日) 入矢義高譯.清平山堂話本.東京:平凡社,1958.

    [16]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7]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

    [18](清)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C]//明清俗語辭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平山堂話本
    我要讀書啦
    寫好人物有方法
    寫話要有順序
    寫話要真實
    寫話要完整
    宋人對平山堂的文學(xué)書寫
    平山堂詩詞開山之作考
    揚州古代“平山堂”與“平山”諸義辨析
    ——兼議古代平山堂由大明寺代為管理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元話本研究概述
    西江月·平山堂
    息烽县| 汝南县| 安顺市| 平泉县| 府谷县| 津南区| 南充市| 福贡县| 额敏县| 宜宾市| 同仁县| 阿克苏市| 石景山区| 石城县| 汤原县| 合肥市| 梨树县| 广宗县| 山丹县| 莫力| 左贡县| 禄丰县| 邵阳市| 兰西县| 陈巴尔虎旗| 湘阴县| 阜新市| 乌兰县| 邻水| 海宁市| 温宿县| 五指山市| 镇江市| 巩留县| 平谷区| 丰县| 于田县| 彰化市| 沭阳县| 黄陵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