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崢
(鄭州鐵路局,鄭州 450052)
鐵路工程項目風險分析與防范探討
張 崢
(鄭州鐵路局,鄭州 450052)
摘 要:風險管理是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鐵路工程項目具有規(guī)模宏大、點多線長、投資巨大、野外施工多,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響,具有風險性大的特點。對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特征、識別方法、常見風險及風險控制過程等內容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風險控制
當前,鐵路建設項目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建設規(guī)模不斷加大,投資額度也不斷增加。一條鐵路線路往往投資上百億,甚至高達上千億,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風險帶來的損失也在不斷增加。
風險管理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就引入了我國,對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實施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但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許多建設項目的實施主體還普遍存在風險意識淡薄、風險管理水平較差的問題。因此,加強我國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推廣對促進我國鐵路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風險是指損失發(fā)生的不確定性。鐵路工程建設具有規(guī)模宏大、點多線長、投資巨大、野外施工多,所面臨的風險種類繁多的特點,各種風險之間的相互關系錯綜復雜。
1.1 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并超越人們主觀意識而客觀存在。在鐵路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內,風險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
1.2 鐵路工程風險種類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鐵路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規(guī)模大、涉及范圍廣、風險因素數量多且種類繁雜,致使其在全壽命周期內面臨的風險多種多樣。而且大量風險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錯綜復雜、各風險因素之間并與外界交叉影響又使風險顯示出多層次性。
1.3 風險發(fā)生的偶然性和可預測性
任一具體風險的發(fā)生都是諸多風險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隨機現象。但對大量風險事故資料的觀察和統(tǒng)計分析,可發(fā)現其呈現出明顯的運動規(guī)律,這就使人們有可能用概率統(tǒng)計方法及其他現代風險分析方法去計算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同時也預先做好風險防范的措施。
1.4 風險的可變性
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各種風險在質和量上是不斷變化的,隨著項目的進行,有些風險可得到控制,有些風險雖會發(fā)生但可得到處理。施工管理方面的風險更是如此,如施工質量風險與施工安全事故風險,經常依存于承包商能力,即承包商能力強,素質好,管理水平高,施工質量風險與安全事故風險就小;反之,施工質量風險與安全事故風險就大。
1.5 風險存在的疊加性與整體性
任何一個項目風險的發(fā)生都將對項目總目標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在建設項目實施中,一風險的發(fā)生經常會導致另一風險的發(fā)生,因此項目的總風險往往并不是各個子風險的簡單的線性疊加,而是各個子風險的一種綜合作用結果。
風險辨識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其過程包括對各類工程風險的一切可能的潛在源及其潛在影響進行調查分析。風險識別過程的首要任務是從自然條件、社會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管理環(huán)境、技術條件等方面入手,客觀、認真地分析和探尋其各種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事件。鐵路工程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工程類比法、資料分析法、環(huán)境因素分析法和實地考察法等。
2.1 工程類比法
一般來講類似的工程經常會發(fā)生相似的事故。這樣,熟悉和掌握類似工程的事故及其原因和危害,在新的工程未施工前,將其與類似的工程進行比較,并結合該工程的具體環(huán)境進行綜合分析,對其可能發(fā)生的工程事故就會有所了解。
2.2 資料分析法
詳細占有并深入分析與工程有關的各類資料,對識別鐵路工程風險是非常必要的。它主要包括:設計資料、地質資料、氣象資料、建設環(huán)境資料和建筑材料與設備的供應資料。
2.3 環(huán)境因素分析法
工程所在地的環(huán)境因素對工程建設的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義的環(huán)境包括政治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其中自然環(huán)境、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對鐵路工程項目尤為重要。
2.4 實地調查法
工程實地踏勘是識別工程風險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特別是當資料不充足時尤為重要。
3.1 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由于國家政局、政策變化,政權更迭、罷工、國際政局變化、戰(zhàn)爭、動亂等因素引起社會動蕩而造成財產損失以及人員傷亡的風險。我國政局穩(wěn)定,不存在大的政治風險。這類風險主要集中在部分地方政府部門思想不開放,辦事互相推諉、效率低。
3.2 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因經營管理不善、市場預測失誤、價格波動、通貨膨脹、稅收政策、資金缺口等因素引起經濟損失的風險。鐵路建設材料短缺、漲價的現象十分普遍,能否解決工程材料、設備供應是順利實現工程目標的關鍵。
3.3 不可抗力風險
鐵路建設屬于野外施工,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施工中遇到洪水、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的現象屢見不鮮。
3.4 安全風險
建筑業(yè)屬于高危行業(yè),鐵路建設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各種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
3.5 質量風險
質量風險指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或事故而可能造成的損失,出現原因包括施工管理、設計、項目環(huán)境、業(yè)主原因等。其中施工管理造成的質量風險,其引發(fā)的因素又可具體分為施工環(huán)境、操作及管理人員、施工機械、建筑材料、施工工藝或方案等。
3.6 進度風險
進度風險(又稱施工延誤風險)是指由于施工延誤而造成損失、傷害、不利或失敗的可能性。
3.7 勘察設計風險
設計的風險主要是指設計不當、供圖延誤、各專業(yè)之間配合協作不夠,以致出現設計錯誤、技術規(guī)范缺陷、配合施工人員不到位以及未考慮施工可能性與安全性等風險。
風險控制就是選擇各種避免損失和控制損失的對策。具體地講,鐵路工程風險控制的過程包括:
(1)綜合評價各重大風險對項目的總體影響;
(2)制定并實施控制風險的計劃;
(3)確定降低風險發(fā)生可能性并同時能減少其不良影響的方法;
(4)在建設項目進行過程中,會不斷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干擾,各種新的風險因素可能會隨時發(fā)生,故應提前做好應急預案措施。
風險管理意味著危機還沒有發(fā)生之前就對它進行處理,這就提高了項目成功的機會和減少了不可避免風險所產生的后果。加強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能為鐵路建設提供安全的生產經營環(huán)境,能促進鐵路建設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能促進鐵路建設經濟效益的提高,并保障鐵路建設的順利實現。實踐經驗證明,最成功的項目就是采取積極的步驟對要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的風險進行管理。對任何一個鐵路工程項目,可以有最佳的期望值,但更應該要有最壞的準備,“最壞的準備”就是進行和加強鐵路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U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954(2010)09-00010-02
收稿日期:2010-05-26
作者簡介:張 崢(1973—),男,工程師,2010年畢業(yè)于石家莊鐵道大學,工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