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黑板報雖小,但作用甚大,不應忽視它的存在,相反,應該好好地利用它。
在班集體的日常管理中,黑板報的作用非同小可,可是有些同學,有些班主任卻小覷了它的作用,因此未能發(fā)揮黑板報這個小小空間的大舞臺作用。
一、黑板報的作用
1.交流的窗口。學生平時學習任務緊,加之有些學校片面追求考試成績,使得學生埋頭于書本之中,忙于應付各科教師布置的作業(yè),除了學校偶爾開展一些集體活動之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很少有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學生們交往的圈子相對比較狹窄、封閉,學生之間有時還會產(chǎn)生隔閡和誤會,這些都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適應環(huán)境等能力。了解是相互信任的前提,交流又是相互了解的前提。黑板報這個小小空間,為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供了可靠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世界,從而可以改進教育方法和內(nèi)容;學生們通過這一平臺認識同伴的個性特點、興趣喜好,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為自己學習道路上的知己,從而相互切磋,相互勉勵,既能增進友誼,又能共同進步。
2.學習的窗口。黑板報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圖文并茂,既有可視性又有可讀性。論內(nèi)容,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大多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東西,既淺顯易懂,又寓意豐富,因而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再加上都是學生自己的勞動果實,所以學生特別關注。學生可以通過黑板報這個窗口學習到各種知識,特別是課外知識。如通過“時事論壇”了解國家大事,通過“知識百科”了解科技常識,通過“學習天地”了解學習方法等,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書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單一的,并不能適應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而黑板報正好彌補了書本知識的這一不足,它以靈活的形式,適應了不同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需求,不失為學習的另一個窗口。
3.勵志的窗口?,F(xiàn)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我認為很大方面就是缺少勵志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而缺少勵志的教育材料,缺少勵志的榜樣,不能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則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相反,在勵志缺失的空隙里,一些諸如“偶像崇拜”、“暴力崇拜”等不良崇拜則乘虛而入,占據(jù)學生的心理空間,導致道德的虛無主義和反道德現(xiàn)象,從而引發(fā)各種社會問題。班主任不妨通過黑板報這一形式,開設諸如“歷史人物”、“名人軼事”等專欄,不定期地介紹歷史上著名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使學生了解先輩們崇高的理想和優(yōu)秀的品格,從而使自己的感情受到熏陶,個人道德得到升華,使學生從先輩們奮斗的歷程中尋找精神的力量,自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4.自我展現(xiàn)的窗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他們的天真與好奇可以擦出許多知識的火花。我們要時刻相信學生有著豐富的思想,有著獨到的見識。遺憾的是,我們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充當了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殺手”。我們總是對學生不放心,認為他們思想不成熟,很幼稚;喜歡對他們評頭論足,發(fā)號施令,用自己的思想來否定或“改造”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寫的作文,其論調(diào)必須是教師定好了的,上課的發(fā)言也必須符合主流思想的意圖,否則便認為是錯誤,予以批評和否定。結果,許多思想的幼苗還沒來得及生長,就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學生失去了表達自己觀點的舞臺和機會,久而久之,就變得沉默寡言或迎合權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被慢慢地湮沒了,這些都是與素質(zhì)教育的初衷相違背的。如何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現(xiàn)自我風采?無疑,黑板報是很好的形式,它形式活潑,不拘一格,可以不受傳統(tǒng)和權威的限制。在這個空間里,學生可以任意揮灑自己的才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盡情展現(xiàn)自己在書法、美術、文學、哲思等方面的個人風采;可以縱情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從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存在的問題
1.流于形式。許多班把出黑板報的工作當作應付上級檢查的任務,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對黑板報工作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其流于形式。有些班對黑板報工作沒有固定的計劃,沒有進行專門的設計和指導,教師不去關注,學生沒有激情,一期黑板報出來之后往往是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都不變更,有的慢慢地被歲月磨平了痕跡,有的被學生亂涂亂畫,結果是面目全非,失去了黑板報應有的作用。
2.內(nèi)容單調(diào)。有些班的黑板報,內(nèi)容乏味、空洞,形式呆板,隨意性較大,很多時候內(nèi)容重復;有些班的黑板報,版面設計不合理,雜亂無章,缺乏美感;有些班的黑板報,開設的欄目較少,或選題意義不大,定調(diào)要么過高要么過低,總之離學生的生活太遠;有些班的黑板報,則大段地摘抄書本上或網(wǎng)上的知識,內(nèi)容不夠精煉,沒有學生自己的作品。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學生不愿意看,看了沒反應,完全成了一墻廢紙。
3.缺乏指導。一些班主任把黑板報工作完全當作是學生的事情,不愿意去指導,也不屑于指導。只是機械地把任務下達給學生,完成上級命令就行了,對學生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細節(jié)則不管不問。事前缺少謀劃、準備,過程中缺少指導、監(jiān)督,事后缺少評價、總結。結果黑板報工作沒有進展,期期照舊,年年老樣,沒有創(chuàng)新。缺少教師的指導,學生同樣也會缺少激情和動力,只能一個勁兒地模仿別人的東西,或“自導自演”,“無人喝彩”,效果不佳。
4.少數(shù)人的舞臺。有些班往往出現(xiàn)黑板報由少數(shù)幾個學生包辦的現(xiàn)象,班集體的黑板報成為少數(shù)人的舞臺,這樣,教育效果也會很差。一者大多數(shù)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和鍛煉,不能成為黑板報的主人,不是主人就不是積極的參與者,不是積極的參與者就必然不是積極的讀者,最后導致黑板報出了沒人看,看了沒人評,失去了黑板報存在的本來意義。二者少數(shù)學生經(jīng)常包辦黑板報,一定程度上會耽誤其自身的學習時間,這必然會降低他們工作的責任心和熱情,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三者少數(shù)人的智慧必定是有限的,不免會出現(xiàn)慮之不周、思之不全的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黑板報的質(zhì)量。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才能出精品,出新品。四者少數(shù)人唱獨角戲,多數(shù)人觀望,必然不能引起廣泛的共鳴,不能激起相互學習、交流、探討、辯論的熱情,也不能起到讓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尋找知音和諍友、從而加深了解和增進友誼的作用。
三、改進的措施
1.常抓不懈。要參照校歷、日歷,制定黑板報出報的學期計劃,具體地落實到每一組、每一個學生,以便及早準備。可以實行一月一大報、一周一小報的形式,配合時事的主題,以形成定制。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更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就黑板報的出報事宜,多作溝通和交流,督促他們積極準備,精益求精;避免因其他的事情占據(jù)過多時間而弱化了對黑板報的重視,或者為了應付來自主管部門或?qū)W校的檢查而臨時突擊??傊?,黑板報工作要常抓不懈,做到總責有人負,事事有人管,人人都參與,期期有精品,按時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任務,這樣才能形成固定的制度和良好的習慣。
2.輪流負責。要成立有班主任負總責的,有語文、政治或歷史等學科教師作為顧問的專家指導機構,具體指導學生的黑板報工作。從內(nèi)容的安排、美術設計到謄寫、制作都要按組輪流進行,責任到人,最后的修改、定稿由專家指導機構把關。這樣既避免了少數(shù)人包辦的現(xiàn)象,又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3.豐富內(nèi)容。每期黑板報都應力求做到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立意高遠。可設立“學習園地”、“發(fā)表園地”、“時事看臺”、“校園動態(tài)”、“班級透視”、“教師寄語”等固定欄目。其囊括的范圍可涉及學習、勵志、科技乃至日常生活小知識等方面,只要能擴展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素養(yǎng)、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這樣的內(nèi)容可以無所不包。
4.定期評比。如果不對黑板報進行定期評比,并對參與的學生予以適當?shù)莫剟?,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不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評比時間要固定,評比項目要多樣,可設立最佳書法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美文獎、最佳組織獎等,及時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表揚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傊屆總€學生都能在黑板報這片小小的園地里耕耘、澆灌、收獲,都能勞有所獲,勞有所樂。
5.借鑒學習?!八街?,可以攻玉。”要加強與兄弟班的橫向交流,組織本班學生欣賞經(jīng)典的黑板報圖片或幻燈片,同時可以邀請兄弟班有經(jīng)驗、有水平的學生或教師來本班交流,或聘其為顧問,以指導本班黑板報工作。要善于學習他班先進經(jīng)驗,使辦報水平有新的提高。
6.廣泛參與。要充分發(fā)動全體學生,使其積極參與到黑板報的創(chuàng)作中去,調(diào)動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的熱情,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長處,擴大信息的采集,拓寬知識的來源。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多記錄,記錄下日常讀書的心得體會、學習中的所思所想,無論是生活中的小小浪花,還是情感歷程中的涓涓細流,只要是自己的人生所悟,都可以言之成文。再以“格言”或“手抄小報”的形式張貼在專欄里,將自己的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這樣人人在黑板報中都能得到一份喜悅,人人都是這小小舞臺的主人和觀眾,從而既學習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加深了友情,活躍了氣氛。
總之,黑板報雖小,但作用甚大。不應該忽視它的存在,相反,應該好好地利用它,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使得黑板報成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園地,班集體也其樂融融,積極向上,使黑板報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教師得力的助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