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吳桐,曹亞洪
(西南林學院資源學院,昆明 650224)
植物資源的綜合利用一直是人們研究開發(fā)的重點,對植物中有效成分及功能物質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1]。近年來,人們圍繞竹類主要化學成分的分析及其提取物開發(fā)利用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據(jù)報道,竹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有黃酮類及其苷類、活性多糖類、特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與人體生命活動有關的化合物;含有錳、鋅、硒、鍺、硅等多種能活化人體細胞的元素,以及以醛、醇為主的芳香成分等[2]。
昆明實心竹(FargesiayunnanensisH sueh et Yi),禾本科,箭竹屬。箭竹,稈小型,少數(shù)為中型,粗可達5cm;稈挺直,壁光滑,故又稱滑竹。是大熊貓喜食的食物。
昆明實心竹葉:采自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林學院竹園內(nèi)。
葡萄糖(AR),蒽酮(AR),濃硫酸(AR),氫氧化鈉(AR),酚酞指示劑,檸檬酸,紫云英蜂蜜(市售),UV-1000型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DHG-9140A型電熱恒溫干燥箱,HH-2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手持糖度測定儀。
1.2.1 昆明實心竹葉水溶性多糖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
采集竹葉→清洗→干燥→粉碎→浸提→過濾 →指標測定→竹葉茶配比→成品
1.2.2 水溶性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提取條件的篩選
影響昆明實心竹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因素主要有溫度、固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L9(4)3正交表作正交試驗。以水溶性多糖提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提取量為指標,以確定水提工藝參數(shù),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提取因素水平表
1.2.3 昆明實心竹葉水溶性多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采用蒽酮-硫酸法[3],以葡萄糖為標準品。葡萄糖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為:
1.2.4 提取物在竹葉茶飲料中的應用
臨床試驗表明,竹葉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作用[4],本試驗以竹葉提取液為原料,以蜂蜜、檸檬酸為矯味劑,進行飲料配制,研制出源于天然植物資源且風味協(xié)調、無異味、適口性好的功能性飲料。
影響竹葉茶飲料質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了L9(4)3正交試驗。以竹葉調味茶飲料感官評價為指標,確定調配參數(shù),因素水平見表2。1.2.5 竹葉茶飲料評分標準
表2 提取因素水平表
余疾風[5]對茶葉和竹葉茶飲料制訂了評分標準,根據(jù)此標準進行打分,主評湯色,滋味和香氣。
竹葉水溶性多糖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正交試驗結果如表4,從表4可以看出,影響多糖提取量因素的主次順序是: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固液比,影響可溶性固形物提取量因素的主次順序是:提取次數(shù)>固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提取昆明實心竹葉活性物質的最佳提取條件為提取2次,提取時間為4h,提取溫度為80℃,固液比為1∶30。
竹葉茶飲料配比的正交試驗結果如表5,從表5可以看出,影響感官評價的因素是:提取液含量>蜂蜜含量>檸檬酸含量,最佳條件是 A1B3C3,即提取液90m L/100m L,蜂蜜6mL/100m L,檸檬酸0.35g/100m L。
表4 正交試驗設計及試驗結果
表5 正交試驗設計及試驗結果
3.1 以昆明實心竹葉為原料,以水溶性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量為指標,采用本試驗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測定出昆明實心竹葉多糖含量為71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mg/g。
3.2 竹葉茶飲料的理化指標的測定
通過本試驗得出的最佳配比工藝,得出的竹葉茶飲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總酸含量:采用國標SB/T 10203-1994滴定法測定,測得每100m L飲料中含有0.051g檸檬酸。
該產(chǎn)品為黃綠色、澄清液體,竹葉香氣淡,酸甜尚可口。
[1] 陳彥,林曉艷.箭竹葉提取物的抗微生物作用[J].食品科學,2006,27(5):64-67.
[2] 何躍君,岳永德.竹葉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應用研究進展[J].生物質化學工程,2008,42(3):32.
[3] 楊輝.蒽酮-硫酸比色法測定玉竹多糖含量的研究[J].安徽醫(yī)藥,2006,10(8):587.
[4] 黃翠琴,何桂華.筍竹加工利用[M].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41-142.
[5] 余疾風.現(xiàn)代食品感官分析技術[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05-119.
1)基金項目:西南林學院 西南山地森林資源保育與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