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璋
(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瀘州 646005)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與紀律管理的心理策略
李自璋
(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瀘州 646005)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與紀律管理是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要搞好這兩個方面的管理,應講究心理策略。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的心理策略:明確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涵義和意義,掌握制定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心理學要求,講究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方式方法;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的心理策略:明確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的涵義和心理功能,了解高職教學良好課堂紀律的特點,尋找高職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原因,掌握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的心理學要求。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紀律管理;心理策略
高職教學是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是高職院校管理的重點,其中,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與紀律管理是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與紀律管理對提高高職教學質(zhì)量,增強高職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涵義和意義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是指按照高職教育教學的心理規(guī)律,根據(jù)高職院校對高職學生的原則要求和高職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征,采用條文的形式制定,以規(guī)范高職學生的課堂行為、維護課堂教學秩序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具有科學合理性、組織嚴格性、帶有指令性等特點。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是高職課堂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的前提,沒有常規(guī),高職學生在課堂上則無準繩,所以,在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中,要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運用管理心理學原理,制定課堂常規(guī),并科學地實施,以取得良好的課堂管理心理效應。
(二)制定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心理要求
注意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制定課堂常規(guī)之前,要認真地調(diào)查、了解高職學生,熟悉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在制定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時,考慮高職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以便使高職學生了解和接納課堂常規(guī),做到有的放矢。
運用民主的方式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制定要運用民主的方式,師生共同討論,集體制定,以增強高職學生的民主意識、主人意識。常規(guī)制定后,可要求學生人人簽名,表示遵守。同時,輔導員自己也要簽名,表明輔導員不僅是班級權力的執(zhí)掌者,也是遵紀守規(guī)的示范者,從而使師生心理相容。
提出適度的要求 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可偏嚴,也不可偏寬,更不能反映一些輔導員的偏見,而要寬嚴適度,要符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要能為高職學生所接受和承受,以使常規(guī)成為高職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
采取恰當?shù)男问?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應采取恰當?shù)男问?,?nèi)容以條款式呈現(xiàn),要求要明確、具體,文字要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以便高職學生理解、接受和掌握,也便于操作、實行。
(三)講究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方式方法
提高認識,激發(fā)動機 要使高職學生領會并遵守課堂常規(guī),首先就要提高他們對常規(guī)的認識,端正其對常規(guī)的態(tài)度,這就要組織高職學生學習常規(guī),并曉之以理,從道理上向他們闡明課堂常規(guī)的涵義、意義、要求,以克服其心理障礙,使他們理解和掌握課堂常規(guī),使課堂常規(guī)真正成為其內(nèi)心需要,從而產(chǎn)生行為意向,激發(fā)正確的行為動機。
明確要求,增強意識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從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高職教學的根本要求出發(fā),向高職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課堂常規(guī)要求,增強他們的課堂常規(guī)意識,使其在課堂上時時想到課堂常規(guī),言行舉止符合常規(guī)要求,嚴格地以課堂規(guī)范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守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課堂常規(guī)的習慣。
強化訓練,養(yǎng)成習慣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針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地強化課堂常規(guī)訓練,并加強指導,使學生反復練習,鞏固強化,養(yǎng)成習慣,形成動力定型。
榜樣示范,正面誘導 實施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要根據(jù)高職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針對他們普遍存在的樸素的模仿和參照心理,給他們樹立典型,提供榜樣,以遵守高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典型人物或事例來教育他們,起到示范作用,使其樸素的模仿和參照心理進一步升華到理論認識。同時,根據(jù)高職學生的“向師性”特點,高職輔導員和科任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從正面誘導學生,以自己具體的、生動的言行引起學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促使他們學習、對照和仿效。
(一)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的涵義和心理功能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是高職院校學生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遵守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高職課堂教學紀律對高職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重要的心理功能。
維持功能 高職教師充分發(fā)揮課堂紀律的定向與約束作用,就能控制和調(diào)節(jié)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從而促進高職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保證高職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維持高職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
控制功能 高職教師通過嚴格而自覺的課堂紀律的約束與指導,能夠穩(wěn)定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控制高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言行,使課堂教學富有節(jié)奏感。
發(fā)展功能 高職學生通過課堂紀律教育與學習,能夠形成和發(fā)展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如自覺性、自控力、獨立性、堅持性、忍耐性等等。同時,還能夠逐漸掌握行為規(guī)則,學會遵守紀律,從而促進個性社會化的發(fā)展。
轉(zhuǎn)化功能 高職教師通過課堂紀律教育,可以使高職院校及高職教師的道德要求轉(zhuǎn)化并內(nèi)化為高職學生的道德良心,使高職學生能夠自覺承擔道德責任與義務,從而促進其道德責任感的形成。
(二)高職教學良好課堂紀律的特點
尊重學生 高職教師既要嚴格要求高職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又要尊重高職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人格,這兩方面要有機結合。
正面誘導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不應是簡單的強制性管理,而應是自覺的紀律教育,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應重在積極引導和教育,以發(fā)展高職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而消極的強制性管理則屬于必要的補充。
自律為主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和教育應重在引導學生自律,即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使他們做到自律為主、他律為輔,他律為始、自律為終。
民主管理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要發(fā)揚民主,實行民主管理,以培養(yǎng)高職學生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增強他們的民主意識。
長善救失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應重在培養(yǎng)高職學生良好的紀律行為,而對不良行為的懲罰則次之,更要嚴禁各種體罰、變相體罰及各種心罰。
(三)高職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原因
高職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學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方面的原因,還有家庭方面的原因。這里著重談談師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幾點:
1.年齡方面的原因。高職學生年齡方面的因素可能導致違反課堂紀律,如學生身體易疲倦,注意力易分散,情緒易沖動,個性活潑好動,易受暗示,行為盲目性大、模仿性強等都可能導致違反課堂紀律。
2.心理方面的原因。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種情況:一是因存在意義障礙而違反課堂紀律,高職學生對課堂紀律認識不夠、不明確或忘記了紀律要求,對教師的具體要求把握不準,對紀律要求與具體情境之間的關系往往不能辨別。二是因情緒不佳違反課堂紀律,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產(chǎn)生了消極的情感體驗,就可能導致違反紀律的行為,如心情不佳、對教師有反感對立情緒、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等。三是因意志力薄弱而違反紀律,高職學生自制力、堅持性差,開始上課時能遵守紀律,時間一久便注意力分散,自控力弱,經(jīng)受不住各種誘因而違反紀律。四是因不良個性而違反紀律,高職學生自尊心強、個性強,有時任性、固執(zhí),不顧課堂紀律。
3.品行方面的原因。高職學生的不良品行是違反課堂紀律的一種潛在因素,如有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聽課時喜歡打鬧,缺乏安靜、認真學習的習慣,有些學生染上各種惡習、形成不良品德等等,都可能導致違反課堂紀律。
4.學業(yè)方面的原因。高職學生學業(yè)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引起違反課堂紀律。如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完不成作業(yè),答不好問題,聽不懂講課,缺乏學習興趣,因而導致違反課堂紀律。有些學生因?qū)W習上遭受失敗、遇到挫折而情緒波動,產(chǎn)生焦慮不滿、敵視或冷漠等消極心理,也可能引起違反課堂紀律。
教師方面的原因 高職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教師往往歸咎于學生,而較少反省自己,這是片面的。實際上,學生違紀也有高職教師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態(tài)度方面的原因。教師教學態(tài)度不端正、不負責,對學生課堂行為放任不管,可能引起學生違紀;教師態(tài)度生硬、急躁、粗暴、性格不好,動輒批評訓斥,變相體罰,學生反感,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或逆反心理,可能導致違紀;教師對課堂紀律缺乏正確的認識,忽視紀律教育,只把紀律作為手段,形式主義地抓紀律,也可能導致學生違反紀律。
2.教學要求方面的原因。教師的教學要求不適度,嚴而無度,作風不民主,不尊重學生,可能導致學生違紀;教師的要求不合理,與課堂紀律要求相沖突,也可能導致學生違紀。
3.教學能力方面的原因。有些教師教學組織能力差,搞不好課堂教學組織,處理不好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可能導致學生違紀;有些教師教學評價能力差,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不夠公正客觀,也可能導致學生違紀。
4.教學關系方面的原因。教師與學生心理不相容,學生不愿意執(zhí)行教師的要求,甚至存有逆反心理,可能導致學生違紀;教師與教師之間關系不融洽,缺乏合作性,對學生的要求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也可能導致學生違紀。
(四)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的心理學要求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要根據(jù)高職教學良好課堂紀律的特點,針對高職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原因,遵循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的心理學要求。
適度控制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的管理要嚴而有度,有張有弛,適度控制。教師不要過多監(jiān)督干涉學生,處處監(jiān)視學生,時時干涉學生,事事管教學生,而要讓他們明確哪些是課堂上允許的行為,并給予他們在允許范圍內(nèi)適當表達情緒的自由。
民主管理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也要發(fā)揚民主,師生應共同參與課堂管理,師生心理要相容,要相互了解彼此的心理和動機。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課堂允許的自由的范圍,并促進正常的課堂交往,形成良好的課堂人際關系,從而養(yǎng)成學生的課堂遵紀行為和習慣。
群體影響 在高職課堂教學管理中,學生班級群體起著重要作用,班級的正式群體即班集體和非正式群體都對課堂紀律有重大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群體的作用,利用群體的影響,利用非正式群體對學生的心理壓力,并遵循平行教育的原則,通過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班風及正確的輿論促進課堂合作,搞好課堂管理。
正面誘導 高職課堂教學紀律管理要針對高職學生好勝心強、榮譽感重、自尊心強又很脆弱等心理特征,堅持正面引導,多表揚、少批評,多用積極性言語,少用消極性言語。特別是對個別學生影響不大的課堂違紀言行,最好運用積極性言語正面引導,這比停下課來批評、訓斥學生的效果好得多。當然,對明知故犯的搗亂行為,也應迅速及時地處理,此時說理和解釋是多余的,也是無效的。
行為矯正 教師對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的過錯行為,既不要過度反應,也不要采取訓斥、辱罵等方式,而應采用行為矯正的方法,正面友好地提醒學生注意當前的學習,告訴他應該做什么,直接向他提出具體的行動方向,促使他為完成任務而積極行動,自覺地遵守紀律,由此通過行為矯正控制學生的錯誤行為。
積極暗示 教師對高職學生課堂上個別的、不顯著的、影響不大的違紀言行,最好運用目光、表情、手勢、姿態(tài)、形體等非言語方式控制學生,監(jiān)督學生,給學生以積極暗示。這比消極地停下課來處理違紀行為效果要好得多,既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可以避免中斷教學進程、打斷教學思路、分散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可謂兩全其美。
[1]陳安福,何毓智.課堂教學管理心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傅建明.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訓練[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3]溫世頌.教育心理學[M].臺北:臺灣三民書局,2007.
[4]劉英陶.教師職業(yè)技能[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5]胡淑珍,等.教學技能[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6]趙學華,徐鳳云.學校班級成功教育管理方法[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
G712
A
1672-5727(2010)05-0022-02
李自璋(1958—),男,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二級),研究方向為教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