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新,高鳳江
(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肇慶526061)
從畢業(yè)論文的視角看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廖建新,高鳳江
(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肇慶526061)
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低,在畢業(yè)論文中表現(xiàn)為分析判斷能力較差、思維較混亂、邏輯推理錯誤和歸納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課程結構的不合理、所學內(nèi)容的知識水平較低和學習過程思維訓練較少所造成的。筆者認為應調(diào)整課程結構、加強課內(nèi)的邏輯思維訓練以及多組織相關的課外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社會輸送更高質(zhì)量的人才。
英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論文;邏輯思維能力
(一)引言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邏輯思維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其特點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作為思維的基本過程,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糸。
思維方式對個人以及國家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由世界500多名教育家列出的16項最重要的教育指標中,“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排在第二位[1]24-28。美國更將高層次思維能力①也有人譯為“批判性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培養(yǎng)列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2]29-34。我國是世界上邏輯學的三大源頭之一。遺憾的是,經(jīng)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邏輯學漸趨衰微[3]40-41。何向東和張紹友從對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我國在邏輯學研究和應用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這恐怕是我國近代科學落后于西方國家的重大根源之一”[1]24-28。
何其莘等人10多年前在《關于外語專業(yè)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是我國高校多年來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盵4]24-28可是直到現(xiàn)在,這一“薄弱環(huán)節(jié)”仍然薄弱。我們在中國知網(wǎng)的搜索中,找到標題中含有“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文章只有2篇;含有“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的也只有46篇。這46篇文章全部都是關于語言應用和寫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的,沒有一篇談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②從中國知網(wǎng)中的舊版入口對全部數(shù)據(jù)庫進行搜索,搜索項為“文獻標題”,搜索詞為“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時間跨度從“1979到2009”,排序為“無”,匹配為“精確”,在搜索到的46篇文章的關鍵詞和摘要中均沒有出現(xiàn)“邏輯思維”四字。??梢娺壿嬎季S能力的重要性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二)英語專業(yè)學生在畢業(yè)論文中的邏輯思維錯誤
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該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而畢業(yè)論文最能反映學生的智力水平。我們對部分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論文進行了實證分析。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我們收集的30篇③這30篇論文均為學生論文的初稿。雖然在留檔文件中有更多的學生論文,但那些經(jīng)過指導老師反復修改的論文終稿,并不適宜作本文研究的樣本。英語專業(yè)本科四年級學生的畢業(yè)論文中,有15篇在邏輯思維方面存在問題。其中,分析判斷能力差的4篇;思維混亂、文不切題的1篇;邏輯推理錯誤、舉例不當?shù)?篇;歸納能力不足的12篇,具體分析如下。
1.分析判斷能力差
在進行論文創(chuàng)作時,對搜集到的素材,要進行分析研究,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墒怯行W生由于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懂得如何進行分析研究。
例一:在一篇題目為《廣告語中的中西文化差異》的論文中,作者提出的觀點是:“Chinese advertisements always like to use powerful sentences which usually contain many certificates and honors. English advertisements would prefer the using of trustful data to persuade the consumers,make them belie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is trustful.”(中國的廣告總是喜歡強調(diào)產(chǎn)品得過什么證書和榮譽。英語廣告則用令人信服的數(shù)據(jù)來征服消費者,使他們信任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然后舉了幾條廣告作例證,其中兩條是:
A.“海燕”榮膺國家第四屆電視機質(zhì)量評比一等獎!
B.Compare the weight of this calculator with the weight of a credit card.The credit card maybe heavier than the calculator’s 1/2 ounce.See how easily it fits inside a billfold.That is because its dimensions are 3 1/4 by 2 1/4 by 1/16 inches-about the size of a playing card.(來比較一下這臺計算器和一張信用卡的重量吧。信用卡可能比計算器的半盎司還重。你看它可輕松放進錢包。因為它只有三又四分之一英寸長,二又四分之一英寸寬,十六分之一英寸厚,只有一張撲克牌大)
文章在舉完例子后卻沒有進行分析:為什么中國人更多地相信權威部門的評比?美國人為什么更愿意相信數(shù)據(jù)?這與兩國的文化有什么聯(lián)系?也沒有表達作者對兩國廣告中的不同習慣是持什么態(tài)度的,對素材不會加工,缺乏分析判斷能力。
例二:一位學生的論文題目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匹普《遠大前程》中人物性格的形成與社會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其約6 000字的文章中,社會與教育對主人公性格的影響只有約700字,主人公身邊各種人物對其性格的影響用了約4 000字,分別列舉了9個人,每人一個章節(jié),寫各人的言行舉止對主人公的影響,但基本只是介紹故事情節(jié)。這些人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但哪些人或哪個人的影響最大?匹普是如何受到影響的?有什么證據(jù)證明他受到影響?都沒有做出分析判斷,更沒有深入研究分析各種因素對主人公匹普的性格形成的影響,沒有揭露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系。
2.思維混亂,文不切題
按題目寫文章是作文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訓練內(nèi)容。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本科畢業(yè)生本不該出現(xiàn)這類錯誤,可惜的是,以下例子并不是絕無僅有。
例三:一篇論文的題目是《咖啡在美國人生活和經(jīng)濟中的重要性》,但整篇文章都沒有提到經(jīng)濟,是典型的文不對題。經(jīng)老師指出后又無法搜集到經(jīng)濟方面的資料,只好把題目中的“經(jīng)濟”去掉,但不談經(jīng)濟只談生活,把論文寫得像一篇散文,得出“美國人的生活離不開咖啡”這樣一個沒有什么意義的結論,論文沒有學術價值,不符合畢業(yè)論文的要求。
在這篇論文的中文摘要中有這樣一段話:“咖啡被列為除空氣和水之外,第三個被美國人認為的必需品,正是咖啡幫助我們打開自身潛力之門的鑰匙?!庇终f“美國人”又說“我們”中國人,思維之混亂可見一斑。
3.邏輯推理錯誤,舉例不當
議論文要寫得有理有據(jù),觀點鮮明,論據(jù)有力,才有較強的說服力。但有些學生的邏輯思維混亂,提出的論據(jù)也不能論證自己的觀點,甚至成為反論。
例四:仍以《廣告語中的中西文化差異》為例,文中一個章節(jié)的小標題是:
The difference of sex concept.(性觀念的差異)。文中的觀點是“西方人性觀念開放,而中國人則保守”。然后舉了幾條廣告語作論據(jù):
C.Your perfume turns him on.Will your breath put him off?
(你的香水點燃了他的激情,但你的口氣也許會令他退避三舍)
這是外國的治療口臭的藥品廣告,與性沒有關聯(lián),更談不上西方人的性開放,根本不能支持文中的觀點。另外幾條中文廣告中有一條是:
D.安慰樂得顯雄風,丈夫舒心妻開心。
其它幾條廣告都是普通的藥品廣告,與性無關聯(lián),也不支持文中的觀點。第(4)條是治療陽痿的藥品廣告。性藥可以在中國廣而告知,只能說明中國人的性觀念已不再保守。自己舉出例子來反駁自己的觀點,毫無邏輯可言。
再次,思維習慣、答題習慣的問題。學生在閱讀理解和答題過程中,脫離文本、憑空想象、主觀臆斷、閱讀粗糙、不求甚解、盲目作答等情況屢見不鮮。尤其當碰上一些干擾特征較強的選項,失分嚴重。
4.歸納能力不足
歸納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由若干個別事例中找出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寫論文時要從事實材料中推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有些學生不懂得如何歸納,不懂得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無法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
例五:一位學生在其標題為《論〈飄〉中斯嘉麗的性格》一文中,在介紹完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后,得出的Conclusion(結論)如下:
The above mentioned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reasons of Scarlett’s complex character.The figure of Scarlett is real and vivid and the image of Scarlett’s portrayed by the author corresponds to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ing of the figure’s character,which is real and full of appeal,and that is enough to prove that Gone with the Wind is a masterpiece, charming and valuable.(以上分析了斯嘉麗復雜性格的特征和原因。斯嘉麗這個人物是真實、生動的,作者筆下所描繪的斯嘉麗的真實的、富有魅力的形象是符合人物性格的邏輯發(fā)展的。充分證明了《飄》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有價值的杰作。)
所說的“以上分析了”什么,實際上全文幾乎只是介紹故事情節(jié),完全沒有分析人物的性格,不懂得領悟作者的言外之意,沒有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沒有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后得出“《飄》是一部杰作”這樣早己為世人公認的結論。整篇論文基本就是在介紹故事情節(jié)之后加上一句結論,毫無研究價值。
(三)問題的成因
黃源深在其《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一文中指出:“我們的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方面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英語學生缺乏分析、綜合、論述、創(chuàng)新的能力?!盵5]為什么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存在“思辨缺席”?我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以英語專業(yè)為例)
1.專業(yè)課程結構不合理
從課程結構來看: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專業(yè)課,分為三大模塊:專業(yè)技能課、專業(yè)知識課和相關專業(yè)知識課,分別占總課時的百分之六十七、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十八。
專業(yè)技能課包括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課程,但學生在這些技能課上所學的內(nèi)容卻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詳見第2點);專業(yè)知識課是一些語言學、英美文學和社會文化課等,在這些課中,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思維能力也會有一定的提高,但占總課時的比例很??;剩下的是相關專業(yè)知識板塊,主要是經(jīng)貿(mào)知識課,教學法,還有外交學、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和國際關系課等,這些選修課雖然也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但這些課所占比例也很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有限。所以,在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中,大部分的課程都不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專業(yè)技能課的內(nèi)容知識水平較低
專業(yè)技能課主要是進行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語言技能訓練。受英語水平的限制,這些技能課的教材通常采用相對較淺易的內(nèi)容:口語課的內(nèi)容許多只是日常的交際話題,受表達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深入討論如政治、哲學和社會等深刻的問題;閱讀課要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為此學生要大量閱讀英文作品,這些作品,即使是原著,也大多是英語國家中具有初中甚至小學文化的人就可看懂的文學作品或科普讀物;聽的是一些比閱讀課的材料還要淺易的內(nèi)容;聽力和閱讀這些輸入的內(nèi)容較為淺易,作為輸出的寫作更不可能寫出深奧的東西,一般只能寫一些描述性的東西,如日記等;翻譯只需對照原文逐句逐段進行,一般也不用邏輯思維。所以,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技能課中所學的東西,其知識水平大概相當于初中水平,加上其它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只是維持在高中生的水平,比其它專業(yè)的學生要低。
3.學習過程以記憶為主,思維訓練較少
技能訓練需要大量機械訓練,所以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特別是基礎階段的學生,課內(nèi)和課外的自學時間也幾乎全花在這些技能訓練上:為了提高聽力,要多聽多練:為了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要反復練習準確發(fā)音;為了語音語調(diào)好,就要去跟讀,去模仿,去朗讀,去背誦課文;詞匯的學習和擴大更是一個機械的記憶過程,毫無創(chuàng)造性可言。其它專業(yè)的大學生在學習中以思維訓練為主,特別是理科的學習需要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即使是其它文科專業(yè)的學習,思維訓練也比英語專業(yè)的學習多很多。由此可見,在占專業(yè)課總課時67%的技能課上,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很有限,思維能力的提高也不多。所以,學習過程也不利于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大學生的畢業(yè)論文水平較低,主要問題是邏輯混亂,而邏輯的混亂也導致其思想的貧乏與膚淺。北京師范大學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了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入學時邏輯思維素質(zhì)較高的學生,3年后的發(fā)展普遍良好,而難以完成學業(yè)的學生則都是入學時邏輯思維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3]40-41。常順英對部分新生進行了邏輯推理能力測試,發(fā)現(xiàn)大一新生基本處于二元思維階段,也就是思維發(fā)展過程中的初級階段。他們“認為世界就是黑與白、對與錯、好與壞的二元世界,相信宇宙間每個問題都有唯一正確的答案,教師和書本是權威答案的提供者,獲取知識就是正確答案的量性積累結果”[6]。由于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中的思維能力發(fā)展不足,到畢業(yè)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可能只比中學生稍好一點,達到多元論階段。一個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思維能力遠沒達到高級階段,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
一些外國人評價我國外語院校的學生是“語言流利,頭腦空洞”。大連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院長井衛(wèi)華教授也承認綜合性院校的學生素質(zhì)比外語院校的學生高[7]??磥硗庹Z院校濃厚的外語環(huán)境雖然對外語學習有利,但綜合性院校各學科之間的交流更能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對提升學生的內(nèi)涵很有幫助。沒有內(nèi)涵、高分低能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甚至會被工作淘汰。隨著知識經(jīng)濟社會的來臨,個人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在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高的思維素質(zhì)是獲得好的工作職位和高收入的保證[8]。今天的大學生就是明天各行各業(yè)的專門技術骨干,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國際競爭力?!?1世紀各國在經(jīng)濟領域的競爭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人才的競爭:想要在激烈的世界經(jīng)濟競爭中占上風,就必須占領人才培養(yǎng)的制高點,培養(yǎng)出世界一流的、高素質(zhì)、高水平的各類專門人才?!盵4]24-28所以,對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糸到國家未來的大事,應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五)教學建議(以英語專業(yè)為例)
1.調(diào)整英語專業(yè)的課程結構
近年來,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年級己降至小學低年級,學習英語的時間增加較多,英語水平大為提高,到大學時己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語言技能,所以,大學的英語專業(yè)課應減少以語言技能為主的教學時間,增加語言輸出類課程。例如把原來的視聽說課和應用文寫作課由選修課改為必修課,安排在二年級開設;取消在二年級開設的聽力課和閱讀課;把原來在四年級開的美國文學課合并到三年級的英國文學課中;四年級增開辯論課。這樣調(diào)整可以保證總課時不變,操作性強,容易實施。如果能增加總課時,課程改革的力度還可加大,如文秋芳[9]在其《輸出驅(qū)動假設與英語專業(yè)技能課改革》一文中所設想的那樣,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本文不再詳述。
另外,由于“自發(fā)的邏輯思維沒有把經(jīng)驗提升為理論,不能在理論指導下進行思維,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準確迅速地進行合乎邏輯的思維?!盵10]因此,應增設《普通邏輯學》課,使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普通邏輯學知識。
2.加強課內(nèi)的邏輯思維訓練
錢偉長教授在談到21世紀人才時說:“不是學好一門課就能像這門課所教的那樣工作就行了。因為這門課的知識隔幾年或幾十年就可能沒用。如果我們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學生通過這門課所學到的邏輯思維能力永遠有用。”[1]24因此,在技能課和專業(yè)知識課上,教師要結合課文,增加能促進思維能力發(fā)展的練習,如小組討論、匯報、談讀后感等練習。以聽力教材“Listen This Way”為例,許多課都有值得讓學生思考和討論的話題。
在第一冊第一單元中有篇是關于妻子給丈夫送生日禮物的對話。在上這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Is it common to give birthday presents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in China? How to keep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members?How do you plan to repay your parents?(夫妻互送生日禮物的情形在中國普遍嗎?如何保持和睦的家庭關系?你會如何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學生在討論中可以加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加深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增強對家庭及社會的責任感。其中對是否需要通過送禮物來維系夫妻之間的感情這一話題,很容易引起不同觀點的爭論,而爭論的過程能極大地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精心設計討論的題目,使教學過程既傳授了知識、訓練了技能,又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3.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
多組織各種相關的課外活動。例如組織邏輯思維大賽,開展班際之間或院校之間的比賽。這種比賽可用母語進行,以便更準確、更深刻地表達思想。邏輯題一般有:推理思考能力題、數(shù)概括推理能力題、實物概括推理能力題和圖形概括推理能力題??梢园l(fā)動由學生骨干組成的大賽評委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尋,查尋的過程就是學習邏輯學的過程,比賽的過程更是普及邏輯學的過程,使之在學生中形成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氛圍。
本文以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論文為鏡子,折射出的是我國教育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忽略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目前,素質(zhì)教育己經(jīng)成為教育界所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實施素質(zhì)教育必須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受教育者的思維素質(zhì),特別是邏輯思維素質(zhì)。素質(zhì)教育更關注探索知識的過程,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真理。而這個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主要是邏輯思維的過程。同時,素質(zhì)教育也特別強調(diào)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學習方法主要是邏輯思維的方法,學習能力主要是邏輯思維的能力[3]40-41??闪钊藫鷳n的是,我國教育的各個階段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都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甚至是空白。如何將邏輯思維能力和專業(yè)學習結合起來還是個很少人涉足的領域。我們強調(diào)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影響到國家在未來世界經(jīng)濟中的地位,目的就是促使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在課程設置上、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外活動安排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社會輸送更高質(zhì)量的人才,使國家真正強大起來。
[1]何向東,張紹友.試論邏輯學與素質(zhì)教育[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28(5).
[2]文秋芳.論外語專業(yè)研究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
[3]吳格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切不可忽視邏輯思維素質(zhì)[J].中國教育學刊,2002(12).
[4]何其莘,殷桐生,黃源深,等.關于外語專業(yè)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5]黃源深.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11-16.
[6]常順英.大學生思維發(fā)展等級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01,20(3):74-76.
[7]劉巖,仲偉合.轉(zhuǎn)變外語教育觀念,探索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國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紀實[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4,15(3):93-95.
[8]朱新秤.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四要素論[J].煤炭高等教育,2000,18(3):32-34.
[9]文秋芳.輸出驅(qū)動假設與英語專業(yè)技能課改革[J].外語界,2008(2):2-9.
[10]蘇天輔.形式邏輯[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3:12.
On English Majors’Logical Thinking Capabilities Reflected from Their Graduation Theses.
LIAO Jianxin,GAO Fengj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China)
Seen from their graduation theses,English majors are poor in logical thinking——weak analysis and judgment,confused thinking,wrong logical reasoning,and lack of induction.The reason lies in improper curriculum structure,limited learning and lack of thinking training.It’s time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strengthen logical thinking exercises and organize more relative activities,so a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provide more talented people for the society.
English majors;graduation theses;logical thinking capabilities
G455
A
1009-8445(2010)04-0072-05
(責任編輯:禤展圖)
2010-01-03;修改日期:2010-06-17
廖建新(1952-),男,廣東寶安人,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