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銀子 姜吉順
吉林省延邊腦科醫(yī)院(133000)
選擇50例海洛因依賴患者,年齡19~47歲,男34例,女16例,均符合DSW-Ш-R關于阿片類戒段反應診斷標準。海洛因依賴者吸食時間少于1年9例;1~2年11例;2~3年9例;3~4年10例,超過5年11例。濫用方法:鼻吸10例,靜脈注射25例,肌內(nèi)注射6例,口服9例。所有患者均住院10 d左右,根據(jù)患者自身依賴程度制定脫癮的方案,中度和重度的海洛因依賴患者均采用美沙酮遞減方法。輕度海洛因依賴患者采用丁丙諾啡治療,晚間再輔助部分鎮(zhèn)靜、催眠藥物。
在治療中發(fā)現(xiàn)海洛因極易使人形成心理和身體依賴,一般吸食后常有舒適和欣快的表現(xiàn),吸食者進入一種似睡非睡的松弛狀態(tài),此時煩惱、憂慮、焦慮、緊張一掃而光,人覺得非常寧靜、平安、快慰、溫暖,大量吸食后可出現(xiàn)幻想性錯覺和幻覺,有的還會出現(xiàn)中毒性昏睡、昏迷和恐怖性幻覺,甚至發(fā)生殘暴行為,使吸食成癮者的人格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嚴重的影響其思維、行為和情緒,對于意志力、注意力、記憶力、耐受力、持久力等都有明顯的破壞作用,對海洛因的依賴性使吸食者喪失了興趣感、責任感、羞恥感等,產(chǎn)生情緒不穩(wěn)定,焦躁易怒,或狡猾奸詐、疑心重、敵對感強、偏執(zhí)、驚恐的現(xiàn)象。有研究表明,海洛因依賴者人格障礙的合并率很高,65%的海洛因依賴者合并有一種以上的人格障礙,合并率最高的是邊緣人格障礙和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其次是回避型人格障礙及強迫型人格障礙[1]。因此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明顯削弱,少數(shù)吸毒者有抑郁、焦慮、自卑、報復等心理??梢哉f,吸食海洛因患者突出的特點就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障礙。在國外,很多吸毒者被視為精神患者,由此看來,吸食者不但個給社會造成了危害,同時也是毒品的受害者,既是一個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也是一個需要社會去幫助治療的患者。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臨床所見藥物依賴患者,多數(shù)癥狀比較嚴重,一般狀態(tài)差,生活處理能力下降或喪失,應做好基礎護理工作。首先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醫(yī)護人員通過良好的表情、語言和態(tài)度,去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緒變化。讓他們對吸毒的危害和戒毒有一定的認識。從而配合醫(yī)護人員做好治療。根據(jù)病因宣傳教育,許多吸毒者屢戒不斷,所以患者和其家屬都應對吸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醫(yī)務人員應了解吸毒的原因,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教育,使患者了解毒品的危害,并對其有正確的認識。解除患者的恐懼,樹立戒毒的勇氣和意志。一些首次吸海洛因的患者對脫癮治療信心不足,認為戒毒過程很痛苦,對戒毒的過程有一定恐懼感。所以,應對戒毒者詳細解釋,糾正他們對戒毒治療的錯誤認識給患者講解有關脫毒后期出現(xiàn)各種癥狀的減輕或消除方法;教會患者使用緩解和消除焦慮的方法,如看電視、報紙參加集體治療活動等。鼓勵患者樹立堅強的生活信念和戰(zhàn)勝毒品的主動意識,積極把握主動權[2]。幫助患者自我反省、自我調(diào)控、自我回避。自我反省,吸毒人員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通過和家人,親朋好友談心,寫學習心得,經(jīng)常自我回顧,自我總結,把吸毒給自己和家庭及親人們帶來的痛苦銘記在心,經(jīng)?;貞涀约喝旧隙酒返脑蚝臀窘逃枺胂攵景a發(fā)作時焦慮不安,哈欠連連,涕流滿面的悲慘情狀,在心里上產(chǎn)生厭惡感和恐懼感。只要刻意自覺地回避那些曾使自己沾上毒癮的種種誘因,不去可能使自己重新萌動吸毒念頭的場所,不接觸有可能誘使自己重新沾染上毒癮的人,在偶然相遇時也能有意回避,積極拒絕,面對毒品敢說:“不”!才能達到徹底戒除毒癮的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毒品的心理依賴也會減弱,最終達到徹底戒除毒癮的目的。
海洛因成癮是一種慢性、具有復發(fā)傾向的慢性腦病。吸毒成癮者一天要濫用若干次海洛因,如果一次不用,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戒斷癥狀。而吸毒者就會用一切辦法去尋找和濫用毒品來避免戒斷癥狀時身體出現(xiàn)的不適。最后不斷地加大毒品的攝入量和次數(shù),而毒品副作用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也隨之而加劇,尤其是對吸毒者的思維、認知、情緒的影響后果尤為重要,所以對海洛因成癮者的心理的干預更為重要。首先要對要對海洛因成癮者進行正確的心理評估,了解其吸毒原因及心理動態(tài)發(fā)展特點,盡快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其次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成癮者對護理人員產(chǎn)生親近感和信任感以便疏導他們的不良心態(tài),正確樹立人生觀。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綜合措施,最終能達到減少毒品危害和需求的目的。
[1]祝卓宏,王擇青,劉協(xié)和.海洛因依賴者人格特征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2,11:161-164.
[2]王東明,張潤榮,邱小英.海洛因依賴者康復期心理治療前后社會功能觀察[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471-472.
[3]劉志民,曹家琪,朱光榮等.阿片依賴者脫毒治療后復吸因素調(diào)查[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1997,6: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