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紹群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長沙 410013)
調(diào)強放療聯(lián)合增敏劑治療鼻咽癌的護理
賀紹群
鼻咽癌 調(diào)強放療 增敏劑 護理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長沙 410013)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占惡性腫瘤的前10位[1],因其位置特殊不易手術,對放射線有較高的敏感性,因而放射成為首選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09年6月對45例不同期的鼻咽癌患者行調(diào)強放療聯(lián)合增敏劑的治療?,F(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45例,均經(jīng)病理切片證實為鼻咽癌,其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齡32~70歲,平均 (47.32+3.25)歲;低分化鱗癌35例,中分化鱗癌4例,未分化鱗癌6例;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別為2例、11例、22例、10例;臨床癥狀以涕血、頸部腫塊、視力下降、聽力下降、耳鳴、頭痛為主。無其他心、肝腎嚴重疾病。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根治性外照射,鼻咽和全頸及鎖骨上全程實施調(diào)強放療,腫瘤靶區(qū)授予處方劑量為56~74Gy/32~33次。同時靜脈滴注希美鈉按體表面積每次800mg/m2,于放療前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充分搖勻后,30min內(nèi)滴畢,給藥后60min內(nèi)進行放射治療,每周3次(一、三、五),部分患者在用此藥品前加用滴注減輕放療及此藥副作用的止嘔藥阿扎司瓊和免疫制劑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
2.1 心理護理 熱情接待患者和家屬,介紹相關醫(yī)務人員以及幫助熟悉住院環(huán)境,拉近距離親切交談,幫助患者解除顧慮,消除恐懼心理和不良刺激,介紹同種病例治療效果好的病友認識,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以便取得合作和信任,同時,講解醫(yī)生準備的治療方案有關調(diào)強放療和增敏劑的相關知識,體位配合,深吸氣屏氣練習,在放療時的配合,增敏劑的用藥方法、治療費用、可能出現(xiàn)的毒副反應及應對方法,對患者的詢問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并認真細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消除減輕患者及家屬的不良心理、派送一些與本身疾病相關的藥物知識卡片小冊子閱讀。住院治療期間加強巡視及時與患者及親屬溝通,解除心中疑慮,使患者了解治療的過程及目的,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的治療。
2.2 觀察及護理 患者在放療后分別出現(xiàn)了程度不同的不良反應,皮膚、黏膜、口干反應參照美國腫瘤放射治療協(xié)作組急性放射性反應分級進行評價[2],希美鈉在使用中有時可出現(xiàn)GPT、GOT輕度升高和心悸、竇性心動過速、輕度ST改變,偶爾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皮疹和惡心、嘔吐等。本組45例在放療前、中、后分別進行血象、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反應和胃腸道反應、腮腺區(qū)疼痛、張口困難、口咽部疼痛、皮膚黏膜、口干反應均未超過Ⅲ度反應,經(jīng)對癥治療和護理均緩解或消失。
2.3 口咽部護理 當調(diào)強放療至10次左右,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黏膜反應,常訴口干、咽痛、口腔潰瘍影響吞咽及進食,隨放療劑量遞增而加重癥狀,護理措施:(1)入院時放療前指導患者清除患牙,告之放療后3年內(nèi)不能拔牙,講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性,指導平時多飲水2000~3000mL/d,可予枸杞、甘草、菊花茶、參須、麥冬、涼茶等隨身攜帶;放療開始可予碳酸鹽溶液漱口,該溶液能溶解黏液,松散食物殘渣[3]。(2)保持病房空氣濕度60%左右,指導患者早晚、入睡前、餐前后、飲食后及時用生理鹽水或朵貝氏液漱口以清潔口腔,使用軟毛牙刷、含氟牙膏刷牙。(3)對癥處理:癥狀明顯時,飲食調(diào)至流質或半流質,少食多餐,同時予以金因肽口噴3~5次/d,必要時遵醫(yī)囑予以生理鹽水40mL、糜蛋白酶4000U、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超聲霧化1~2次/d,靜脈滴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治療,或進食前30min含漱口0.1%的卡因液減輕癥狀,根據(jù)pH值測定選用漱口液進行口腔護理,有霉菌感染者用4%蘇打水口腔護理和漱口。
2.4 皮膚護理 放射性皮膚損傷是頸部腫塊患者放射治療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其與局部毛孔、皮脂腺、汗腺萎縮以及血管通透性改變有關[4]。放射野內(nèi)皮膚萎縮變薄,軟組織纖維化,毛細血管擴大,而出現(xiàn)放射性皮膚反應。放療2~3周左右,不同性別、年齡的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皮膚反應,年輕女性及皮下脂肪厚者皮膚反應較重。放療前介紹照射野皮膚的保護方法:(1)保持放射野皮膚清潔干燥;(2)避免日曬、勿使用刺激性化學藥品及護膚品;(3)穿全棉柔軟低領衣服,以防局部皮膚機械性損傷,勿用手抓搔觸及皮膚,如有癢感可使用冰片、滑石粉、金因肽外用減輕反應。(4)保護好放射野標志清晰,模糊不清時及時告訴主管醫(yī)生描劃;(5)皮膚發(fā)生破損后,有滲液、感染時及時告訴醫(yī)務人員,及時處理。平時注意充分暴露局部皮膚透氣,我們近年來使用外撒利福平粉于破損皮膚處3~5次/d,吸收滲液及抗感染治療效果很好。
2.5 飲食護理 放療后由于患者口干、味覺減退、進食疼痛感以至吞咽困難,出現(xiàn)不同特征的攝食,進食少,加上損傷性的放療,造成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和消耗增加,因此指導進食清淡、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無刺激、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和補充放療對機體的消耗??谘史暖煼磻^重者,鼓勵進食溫和無刺激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少食多餐,多飲水,每日3000mL以上,以促進腫瘤壞死細胞排出體外,減輕反應。測查血象1~2次/周,白細胞低于4.0×109/L時應適當多吃紅棗、花生、桂圓、荔枝、鱔魚等升血食物,勿外出,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防止受涼、感冒、感染的發(fā)生。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靜脈補液支持療法,使用升血象藥物,盡快使血象達到正常范圍,防止放療的中斷治療。幫助患者輕松度過反應期,促進康復。
調(diào)強放療是近年來發(fā)展的一項先進的精確放療技術,能提高腫瘤靶區(qū)劑量同時降低周圍組織及器官的受量。此項技術被放射腫瘤學稱為放療史上的一項革命[5],應用調(diào)強放療技術時皮膚反應、腮腺反應(口干)、口腔黏膜反應均比常規(guī)放療輕。甘氨雙唑鈉(CMNa)是一類創(chuàng)新藥物,基礎研究證明對實體瘤乏氧細胞有較明顯的放射增敏作用[6],CMNa也是近年開發(fā)的為腫瘤放療的增敏劑,屬于硝基咪唑類化合物,可將射線對腫瘤乏氧細胞DNA的損傷固定,抑制其DNA損傷的修復。利用放射增敏劑提高腫瘤乏氧細胞時放療的敏感性,能提高放射線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率,增強放療效率,理想的放療增敏劑應可疑顯著增加放療的效率,對正常組織無或很少有毒副反應。國內(nèi)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基因和分子靶向藥物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顯示了未來放療增敏劑發(fā)展的趨勢[7]。CMNa能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療完全緩解率,降低達緩解時所需劑量,且不增加放療毒副反應[8]。
我們對45例患者予強調(diào)放療聯(lián)合增敏劑放療治療和護理,均取得滿意效果。作為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新的藥物使用方法、護理方法,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掌握放療技術、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密切觀察用藥反應,及時與患者溝通,做好健康宣教,促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新的治療方案,以減少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湯釗獻.現(xiàn)代腫瘤學 [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628~655.
[2]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第3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108.
[3]成芳.鼻咽癌放療后口腔損傷及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護理,2007,13(1):70 ~71.
[4]張宗玲.頭頸部腫瘤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護理 [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1):102.
[5]袁智勇,高黎,徐國鎮(zhèn),等.初治鼻咽癌調(diào)強放療的初步結果[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6,7(4):237.
[6]張景偉,王建華,陸禹非,等.甘氨雙唑鈉在惡性腫瘤放療中的增敏作用[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4,25(12):16~19.
[7]周翔,馮建國,馬勝林.放療增敏劑研究趨勢[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6,33(8):578 ~ 582.
[8]梁平,蒙富斌,王洪乾,等.甘氨雙唑鈉對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腫瘤,2007,16(7):561~563.
R473.73
B
1004-745X(2010)06-1082-02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