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霞
利用設施栽培技術并調(diào)節(jié)播種時間進行甜椒夏播秋延后生產(chǎn),經(jīng)貯藏可延遲到元旦、春節(jié)上市,經(jīng)濟效益極佳,現(xiàn)介紹其栽培技術如下。
辣椒秋延后栽培,是在秋季延長采收期的保護地栽培方式。秋延后辣椒的栽培與春季不同,高溫、高濕期育苗;高溫期開始坐果,低溫期確保后期果實正常膨大,形成商品。高溫易發(fā)生蟲害和病毒病等病害,低溫又影響植株生長和果實的膨大,扣棚保護后,環(huán)境溫度升高的同時,濕度也同時加大,加上辣椒生長后期,抗病性減弱,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極易感染疫病,引起爛葉爛果,所以,適于秋延后栽培的品種必須前期耐高溫、后期耐低溫,抗病力強,結果期比較集中,生長速度快,果型大、飽滿、外形美好,以中熟偏早的良種為優(yōu),如豫椒963、汴椒1號、皖椒1號、湘研12號、湘研13號、洛椒4號等品種就具備上述特性。也可以根據(jù)當?shù)厥袌鲣N售的情況,因地制宜選用優(yōu)良品種。
1、棚體。一般采用竹竿或毛竹片建造。棚的高度以1.8m為宜,棚的跨度有4m、5m、6m、8m。根據(jù)棚體跨度,選擇直徑2~3cm的竹竿,沿棚邊線向外稍微外斜,插入地下40cm,兩邊二根竹竿對接固定成需要的跨度。
2、覆蓋農(nóng)膜。用厚度為0.08mm、寬6~10 m的長壽無滴膜覆蓋;每兩根拱桿之間用壓膜線在兩端埋地錨壓緊棚膜防風。
3、立柱。為防大風、降雪壓倒棚體,可在棚體內(nèi)中心線處,每隔2~3m加固一根直徑5~6cm,長度為2.1m的立柱。
4、小拱棚 “立冬”前后開始插建小拱棚,用2 m長的小竹竿兩根對接,也可用3 m長的竹片,插入地下20cm括在栽培畦外緣,高度應高于辣椒植株的頂端,小拱架間隔30~50cm。
1、苗床要選擇在地勢高、排灌方便、通風條件好,2年內(nèi)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畦面寬1.4m,長度不限。每667m2椒田需種量50-60g,苗床面積約需50m2。要提前15~20天翻曬、打細、整平,在畦面撒施5cm厚的腐熟有機肥(一定要過篩)及復合肥50~60g/m2(尿素禁用),然后用鋤套勻,形成10 c m厚的土、糞混合層。苗床要設在提前搭好的大棚內(nèi),只蓋天膜,不蓋裙膜,周圍要通風良好。為防止太陽曝曬,最好加蓋遮陽網(wǎng);如無遮陽網(wǎng),可在棚內(nèi)薄膜上噴刷泥漿以減弱光線。
2、營養(yǎng)土的配制:辣椒苗需肥量不大,但要求養(yǎng)分均衡全面,營養(yǎng)土可按如下配方: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大田土(必須過篩)取6份,細沙取1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取3份,每方加露速凈50g,或地旺100g或可魯巴50g。充分混合拌勻,也可每方大田土加拌半斤“金富蠟質(zhì)芽孢桿菌”生物殺菌劑(注意用此藥,不能再混用其它殺菌劑)。最好不要施用化肥,以防燒苗。為保證一播全苗、縮短緩苗期及減少病毒侵染,最好采用營養(yǎng)缽護根育苗,做到一級育苗不分苗,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措施,分苗次數(shù)多則傷根嚴重,植株長勢弱,易感病。
1、播期選擇:該茬辣椒播種期要求不嚴格,從6月1日起至8月20日以前均可播種。播種愈早產(chǎn)量愈高,管理難度愈大。實踐證明,以7月中旬育苗較為理想。
2、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1天后將種子用55℃的溫水浸種15min,水溫下降后繼續(xù)浸泡8 h,撈出漂浮籽,再用10%的磷酸三鈉浸種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凈。浸種后用干毛巾擦一下或在陰涼處晾干即可播種,也可進行催芽,待2/3以上的芽尖露白時播種。
3、播種:在播種時,將苗床澆一次透水,如畦面不平,澆水后可用木板刮一下。待水剛滲下時,用間距為8cm的釘鈀縱橫切劃,劃痕深8cm以上,這樣便把苗床做成了8 c m見方的營養(yǎng)土塊。每塊播兩粒露白的種子,而后蓋過篩細土0.5-1cm厚,同時在苗床上撐拱棚、覆農(nóng)膜和遮陽網(wǎng),進行網(wǎng)膜雙覆蓋保護育苗,這是培育壯苗,減少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
育苗期間氣溫較高,在播后苗前,白天將溫度控制在30~32℃的高溫,夜間將溫度控制在18~20℃;播種后3~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將溫度控制在16~17℃。要經(jīng)常查看。只要40%左右的幼苗出土就應及時揭除畦面的覆蓋物(薄膜、草簾等),增加通風量,防止幼苗徒長。幼苗1片真葉時即可間苗,把擁擠在一起的弱苗、病苗、畸形苗拔除;3片真葉時定苗,保證每缽1株健壯的幼苗。為防病毒病,苗期應噴施2~3次NS-83增抗劑、病毒酰胺、凱特、病毒A、植病靈等預防病毒的農(nóng)藥。總之,培育壯苗是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要嚴格掌握好播期、消毒、播種、遮陽防雨等關鍵環(huán)節(jié)。
1、整地:秋延后辣椒在地面鋪設地膜后追肥困難,因此定植前施足基肥尤為重要。該茬辣椒施肥以腐熟的基肥為主,施肥量不能過大,否則易引起澆根,每667m2施農(nóng)家肥2000kg、餅肥100kg、三元素復合肥10~15kg,將肥料撒勻,深翻細耙,整理成畦面寬100~110cm,溝寬40~50cm,溝深15~20cm的高畦,進行栽培。
2、定植時間、方法及密度:該茬辣椒定植苗齡以20~25天為好、高17cm左右、8~10片真葉時定植為宜,切忌定植老化苗和旺長苗。辣椒定植不宜過深,栽苗高度以苗坨高度為準。定植前噴施一遍殺菌劑和殺蟲劑,可用2.5%敵殺死1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施。定植時采用一穴雙株,每667m2栽4000~4500穴,株距為30~40cm,行距為40~45cm。原則早栽稀,肥地??;晚栽密,薄地密。定植時間以選擇晴天下午5點以后或陰天為好。以防止陽光直射造成萎蔫。定植后迅速澆透定植水,次日早晨補澆一次。覆蓋上碎稻草、麥秸草。
1、肥水管理 定植緩苗后要及時中耕、鋤草松土,雨后及時排水,防止受淹。由于定植初期在初秋,外界溫度較高,土壤蒸發(fā)量較大,應特別增加澆水次數(shù),防止干旱高溫引起病毒病的發(fā)生。同時還要注意防止甜椒疫病的發(fā)生。蹲苗期不可控水過度,應以中耕松土為主。當天氣漸冷后,應減少澆水次數(shù),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
為保證生育期有足夠的養(yǎng)分滿足生長需求,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還要進行追肥,可在開花前追1次化肥,畝施復合肥或尿素10 k g。第1次坐果后隨水沖施腐熟的人糞尿500~700kg或667m2追復合肥20kg。以后根據(jù)長勢每隔15~20天追肥1次,667m2追復合肥10kg,并且追肥后立即進行澆水。
2、溫光管理:辣椒定植到大棚后,生長前期當白天氣溫高于30℃時應將棚膜四周卷起,以起到通風、遮陽、降溫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棚膜外覆蓋草簾或遮陽網(wǎng)降溫,并將大棚晝夜通風。當9月下旬天氣較涼時,白天溫度穩(wěn)定在28℃以下時,可揭掉大棚外的草簾或遮陽網(wǎng),此時正是“八面風”座果期,白天溫度應保持25-28℃,不超過30℃,夜間應保持在15℃以上,防止低溫,影響辣椒的正常生理代謝,但白天高溫時也應注意通風。到10月下旬,第一次寒流來到之前,大棚內(nèi)要及時搭設小拱棚,以保持辣椒生長所需的溫度。進入11月中旬后,簡易大棚內(nèi)小拱棚要及時覆蓋草簾。l 2月以后,當最低氣溫降到-2℃以下時,可先蓋小棚膜,上面覆蓋草簾,草簾外再蓋一層薄膜。大棚膜一定要用土壓緊,防止漏風凍苗。采用這套保護設施,在氣候正常的年份辣椒可以安全過冬,但在管理上要保持每天見光,即使陰雨天也要揭去小棚膜和草簾見光,一般上午8時前后揭去小拱棚上覆蓋物,下午5時左右蓋棚。
3、植株調(diào)整:①??亟Y合早結對椒。在實際中往往不注意對水分的控制,營養(yǎng)生長過旺,大量落花,造成越長越落,越落越長,很難多結果、結大果。如果植株生長勢強,色淡葉片薄,有徒長趨勢,應嚴格控制澆水與追肥,大棚內(nèi)注意加大通風排濕。也可采取措施,用20毫克/千克多效唑液噴葉片,每667m2棚地噴液15kg,抑制旺長,也可葉面噴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使養(yǎng)分盡快供應于果實坐果,提高座果率。②當?shù)谝淮巫?,可及時把分杈以下的側芽全部摘除,以免和主枝爭營養(yǎng),影響果實發(fā)育,對長勢較弱的植株,第一、第二層花蕾也要及時摘掉,以促進植株生長。初霜后(10月下旬)應摘除嫩梢、無效枝條和花蕾,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果實生長。由于辣椒開花期氣溫尚高,易引起授粉不良或植株生長過旺而造成落花落蕾,可噴施30mg/kg水溶性防落。③ 植株生長勢強,單株已坐果8-10個,適當摘除部分強頂心,抑制頂芽生長勢,可促使上部再結一層果。10月中旬每株結果10-15個后,植株上部頂心與空枝全部摘除,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果實膨大長足。注意:摘除頂心時果實上部應留兩片葉。④及時采摘門椒、對椒,促進上部果實生長。
秋延后甜椒栽培上市越晚價格越高,所以采收后應盡量貯藏到元旦、春節(jié)前后上市。常用的貯藏方法有溝藏、窖藏、沙藏、缸藏等,掌握甜椒適宜的貯藏溫度是7~9℃,相對濕度85%~90%,低于6℃則受冷害。貯藏前要進行挑選,剔除霜凍的果實。在貯藏中要防止萎蔫和腐爛,還要防止后熟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