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蓉
導入就是教師在開始講授新課之前。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行為方式。導入的過程為新知識的呈現(xiàn)搭橋、鋪路,是引發(fā)學習興趣、誘發(fā)求知欲望、啟發(fā)積極思維并為新知識的呈現(xiàn)作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的過程。好的導入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們應該運用多種手段導入新課,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本文就結合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如何設計導入,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1游戲導入法
初中英語教學,面對的是年齡較小英語興趣尚待培養(yǎng)的學生群。游戲導入法特別符合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體方法就是指在呈現(xiàn)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英語游戲,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盡可能多通過游戲導入新課。例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課程前,可以設計一個“猜一猜”的互動游戲。先讓全班同學在紙上寫下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名字上交,然后抽出一張學生的卡片,讓該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個動物的特征,全班同學來猜是什么動物。
2直觀導入法
貼近生活,實物導入:采用直觀教育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因此,采用直觀演示法導入新課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缎抡n標》要求我們:學習素材要貼近學生和社會生活,要富有時代氣息。所以直觀導入的設計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生活中看得見又摸得著的事物,把它與課文的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一個連續(xù)的整體。如在引入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時,筆者請班級里三位高個子同學到前面,然后問How tall are you?并把他們的身高1.75米,1.70米,1.66米都寫在黑板上。在全班面前重復句型Jack is tall,but Tom,s taller than Jack,andMark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從而順利引出本課的重點: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實物導入法也是最直觀和最形象的導入方法。
3討論導入法
討論導入法是指在新課內(nèi)容呈現(xiàn)之前,師生共同圍繞一個話題,使用英語交談。討論可以使課堂氣氛熱烈,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得到有效的互補,同時提高交際能力。討論導入法的關鍵是一定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選好論題,是學生感興趣的,才能真正在活躍的氣氛中引入新課。在教授有關traditional festival時,首先可以提問“How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do you know?Whatare they?”學生們一般會積極的回答類似“SpringFestival”,“Mid-autumn Day”等等答案,這時候,就可以進一步提問“Do you know why it is called……?”,學生因為沒有準確答案,就可以組織小組討論,在大約5分鐘后,可以抽選各組的代表回答問題,最后,教師在解答問題的時候順利導入課文的內(nèi)容。
4問題導入法
積極思維,探索問題:問題導入法又稱懸念導入法,學貴有疑,疑是學的動力。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持續(xù)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設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教學之初設問能引導學生去猜測,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中去。以提問為主線,通過師生問答導入教學是一個導入的好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可以進行提問,使用問題導入法,隨著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設置懸念,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的討論中。那么提問時該設計么樣的問題,該如何問?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常喜歡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感興趣的事,所以筆者常根據(jù)當天的主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一些學生熟悉的常識,感興趣的事來設計問題引起他們的興致,進而導入新課。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fā)探索問題奧秘的愛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主題。
5復習導入法
注重積累,溫故知新:《新課標》明確提出:英語學習是知識的積累和能力實踐的過程,要處理好“學得”與“習得”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詞匯,句型的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鬃釉疲骸皽毓识?。”因此復習知識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
6故事導入法
故事情節(jié)導入法就是利用學生對故事有特殊興趣的心理特征,在新教材呈現(xiàn)之前,教師用學生能聽懂的語言,借助圖片、動作、手勢等輔助手段講述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或其中的精彩片段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為進一步學習故事做好心理準備。
挖掘背景,拓展知識:中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正式講授新學內(nèi)容之前,通過講述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故事而導入新課。這樣,可使學生在精力高度集中聽故事中引入正題,既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又使他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愛好和求知欲,為主題教育奠定了基礎。對于一些真人題材的課文,筆者常事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把它們制成PIT,或以關鍵詞出現(xiàn),或以時間為序的形式邊展示邊介紹,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境中去,將語言的習得與語言的應用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备咝У男抡n導入,要像小提琴上弦那樣,第一個音符必須準確無誤、悅耳動聽、先聲奪人。這樣學生才能受到鼓舞,心中充滿喜悅而樂為??傊瑢胧且皇仔蚯?,要起到引人入勝、鋪墊主題的作用。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根據(jù)不同類型、不同內(nèi)容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手段,只要教師能采用切實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就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好英語。
實踐證明教師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