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李立敏
(1.浙江外國語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 310012;2.浙江樹人大學體育部,浙江杭州 310015)
我國南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和素質特征的比較研究
李 寧1,李立敏2
(1.浙江外國語學院體育部,浙江杭州 310012;2.浙江樹人大學體育部,浙江杭州 310015)
以 2004~2007年參加“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的女排隊員為研究對象,分析與比較了我國南方與北方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的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特征,為合理選拔青少年運動員,提高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的成材率和訓練的科學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南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
中國女排是我國在奧運會三大球中唯一獲得過金牌的隊伍,從 20世紀 80年代的崛起到現(xiàn)在,其運動成績跌宕起伏,備受國人關注.如何保持我國女子排球在世界排壇的優(yōu)勢,加快我國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的遴選和培養(yǎng)就顯得十分迫切與重要.國家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在 2004年起就建立了“全國高水平后備人才女排訓練營”培養(yǎng)機制,從而加大了我國女排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力度.本文根據(jù) 2004~2007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女排各隊隊員的身體形態(tài)和素質測試數(shù)據(jù),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與比較我國南方與北方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特征,為有針對性的選擇和培養(yǎng)女排后備人才提供依據(jù).
2004~2007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辦,國家體育總局漳州和秦皇島體育訓練基地承辦的“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共計 548名青少年女排運動員,其中北方隊員 296人、南方隊員 252人.具體構成情況見表 1.
2.2.1 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jù)《中國青少年排球教學訓練大綱》和中國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指定的評價指標體系,身體形態(tài)及派生指標為 5項,身體素質指標為 6項.身體形態(tài)及派生指標分別為身高 (cm)、體重(kg)、BM I、手足間距 (cm)和指間距 (cm).素質指標分別為 30米跑 (s)、實心球擲遠 (m)、雙搖跳繩 (個)、V字移動 (s)、立定跳遠 (m)和助跑摸高 (m).
2.2.2 測試法
根據(jù)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指標測試要求,對 2004~2007年南方與北方共計 548名運動員進行身體形態(tài)和素質指標的測試.
2.2.3 建立數(shù)據(jù)庫
將測試的指標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分別建立“2004~2007年全國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南方隊員和北方隊員的評價研究數(shù)據(jù)庫.
2.2.4 比較分析
對指標體系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并運用統(tǒng)計處理結果,系統(tǒng)地分析和比較我國南方與北方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的特征.
表1 2004~2007年“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訓練營”構成情況一覽表
依據(jù)南方與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的身體形態(tài)指標數(shù)據(jù),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0的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其結果見表 2.
表2 南北方女排隊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差異性比較分析一覽表
依據(jù)表 2中的數(shù)據(jù),對南方與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的身體形態(tài)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1)在身高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具有顯著性差異.北方隊員高于南方隊員,均值差為 1.804cm.(2)在體重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具有顯著性差異.北方隊員重于南方隊員,均值差為 2.153kg.(3)在 BM I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無顯著性差異.(4)在手足間距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差異非常顯著.北方隊員高于南方隊員,均值差為 7.798cm.(5)在指間距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具有顯著性差異.南方隊員長于北方隊員,均值差為 5.589cm.
由表 2可知,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在身高、體重、手足間距三項身體形態(tài)指標均值明顯大于南方隊員,BM I指標大于南方隊員.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繼續(xù)保持明顯優(yōu)勢,充分展示出“高大、強壯”的身體形態(tài)特征,而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相對“矮小”,但其指間距明顯長于北方隊員.在身體形態(tài)明顯不如北方隊員的情況下,南方各隊教練員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較注重排球運動的競賽規(guī)律和有效性,選擇那些手臂偏長的運動員,以適應南方球隊快速、靈活、多變的技戰(zhàn)術需要[1].
依據(jù)南方與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的身體素質指標數(shù)據(jù),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0的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其結果見表 3.
表3 南北方隊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素質差異性比較分析一覽表
依據(jù)表 3中的數(shù)據(jù),對南方與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的身體素質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1)在 30m跑指標方面,南方與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差異非常顯著.南方隊員明顯快于北方隊員,均值差為 0.151s.(2)在實心球擲遠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無顯著性差異.(3)在雙搖跳繩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差異性非常顯著,P<0.01,北方隊員明顯多于南方隊員,均值差為 14.658次.(4)在 V字移動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無顯著差異,P>0.05,北方隊員移動速度略快于南方隊員,均值差為 0.077s.(5)在立定跳遠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無顯著差異.(6)在助跑摸高指標方面,南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無顯著差異.
由表 3可知,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雙搖跳繩明顯好于南方隊員,實心球擲遠和 V字移動略好于南方隊員;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 30m跑明顯快于北方隊員,立定跳遠和助跑摸高指標略好于北方隊員.這些特征反映:北方隊員上下肢配合能力 (雙搖跳繩)方面有較強優(yōu)勢,在揮臂的速度力量 (實心球擲遠)和變向移動速度(V字移動)方面也有一定優(yōu)勢;南方隊員在移動速度 (30m跑)方面有較強優(yōu)勢.在身高和手足間距明顯低于北方隊員的情況下,南方隊員的立定跳遠和助跑摸高成績略優(yōu)于北方隊員,南方隊員在腿部肌肉爆發(fā)力 (立定跳遠)和縱向爆發(fā)力 (助跑摸高)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在身體形態(tài)、力量明顯不如北方隊員的情況下,南方各隊教練員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各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努力提高運動員的彈跳力和快速移動能力,從而提高運動員防守反擊和小球串連的技術和能力,以達到與北方高大運動員抗衡的目的.南北方球隊技、戰(zhàn)術不同的風格和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共同促進了中國排球運動的發(fā)展.
我國北方隊員的身高、體重、手足間距三項身體形態(tài)指標值明顯大于南方隊員,BM I指標大于南方隊員;而南方高水平后備人才在身高、手足間距明顯低于北方隊員的情況下,其指間距明顯長于北方隊員.以上特征反映出北方隊員在身體形態(tài)上有明顯優(yōu)勢,充分展示出“高大”的身體形態(tài)特征;而南方隊員表現(xiàn)出手臂長,身材相對“矮小”的身體形態(tài)特征.了解和掌握我國南北方女子排球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特征,對于教練員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隊的訓練目標提供參考,也為國家各級女排隊伍根據(jù)技戰(zhàn)術配備的需要合理地選擇女排人才提供幫助,有助于提高選材的準確性和成材率[2].
我國北方隊員在雙搖跳繩指標中有明顯優(yōu)勢,在實心球擲遠和 V字移動指標中稍有優(yōu)勢;南方隊員在 30m跑指標中有明顯優(yōu)勢,在立定跳遠和助跑摸高指標中稍有優(yōu)勢.以上特征反映出北方隊員在上下肢配合能力 (雙搖跳繩)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在揮臂的速度力量 (實心球擲遠)和變向移動速度 (V字移動)方面也有一定優(yōu)勢;南方隊員在移動速度 (30m跑)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在手足間距明顯低于北方隊員情況下,助跑摸高能略高于北方隊,說明其在腿部肌肉爆發(fā)力 (立定跳遠)和縱向爆發(fā)力 (助跑摸高)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了解和掌握南北方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身體素質的特征,可為教練員明確自身的優(yōu)劣勢,在運動訓練中根據(jù)青少年運動員的特點,制定適合本隊的針對性訓練計劃和使身體素質各項目的訓練時數(shù)、比重分配更科學化提供依據(jù).
根據(jù)排球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南北方隊員在身體形態(tài)上的不同優(yōu)勢和特征,在青少年女排運動員的選才和培養(yǎng)上應有所側重,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的,加快女排后備人才的成材速度.如在主攻和副攻位置的選材上側重選用身材高大的北方隊員,在二傳、接應和自由人位置的選材上側重選用手長靈活的南方隊員等等[3].
在充分發(fā)揮南方與北方女排后備人才身體素質不同優(yōu)勢的基礎上,北方隊員應充分利用身材高大的特點,科學訓練、挖掘潛力,進一步提高移動速度和彈跳能力;南方隊員應利用手臂長、身體靈活的特點,進一步加強揮臂的速度力量和連續(xù)跳躍能力,以全面提高排球運動所需要的專項身體素質[4].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南方與北方教練員在選才的思路和運動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上不盡相同,有各自特點.因此,加強南北方教練員、運動員間的合作和交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和提高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練員的業(yè)務水平和運動員的訓練質量,才能盡早使我國女排高水平后備人才成長為擔負起中國女子排球運動重任的中堅力量.
[1]王茂侍,呂梅.我國男子排球后備人才身體形態(tài)和體能、技能的現(xiàn)狀[J].體育學刊,2005(2):108-110.
[2]蓋洋,李保新.我國與世界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的年齡、體重、身高的對比研究 [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82-84.
[3]吳健.江蘇省排球后備力量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 [J].體育學刊,2003(2):132-134.
[4]吳金元,任海.我國“三大球”的滑坡與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J].體育與科學,2001(1):37-45.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Features of Body Shape and Physical Quality of High-Level Back-up Talented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 in North and South of Chi na
L INing1,L ILimi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2004~2007“Training Camp for national high-levelVolleyball reserve players”,this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body shape and physical quality of high-level volleyball reserve player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hoosing the right young players,cultivatingmore reserve players and promoting scientific training.
north and south;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high-level back-up talents;body shape;physical quality
G842
A
1671-6574(2010)05-0100-05
2010-08-17
課題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 (10HQWH02)
李寧 (1963-),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外國語學院體育部教授;李立敏 (196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樹人大學體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