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大橋
1950年12月,平壤百姓紛涌在大同江橋上,爭先南逃。此時的大同江橋早已被炸得面目全非,然而人們還是在擁擠著向上爬去,完全無視掉進江水的危險。他們對戰(zhàn)爭的畏懼,遠遠超過了當下在江面上做出的危險動作和腳下湍急的江水。
從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開始,朝鮮人民就在經歷著日復一日的逃亡生活。特別是對北朝鮮人民來說,這種逃亡的經歷更加刻骨銘心。自從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美軍就在北朝鮮展開了空前規(guī)模的屠殺。據(jù)統(tǒng)計,從1950年10月到12月底,美軍在北朝鮮境內殺害了超過17萬平民百姓。一位曾參加朝鮮戰(zhàn)爭的美軍士兵說:“在北進的過程中,上級下達了‘Killer’計劃,只要是在我們前面的,不管是小孩,還是婦女,一律被我們殺死。”不僅如此,美軍還對北朝鮮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空襲和海上炮擊,摧毀了無數(shù)平民的房屋和農田。這些失去家園的人們本能地向南朝鮮逃去,這個時候,除了活下去,他們沒有更多的要求。
然而,逃亡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相反,這條路充滿了血腥和殘酷。美軍就曾因為擔心難民中“混入”朝鮮人民軍而炸毀了洛東江橋。當時橋上聚集了數(shù)百名難民,美軍依舊下令炸橋。橋上的平民,或是被炸死,或是跌落江水里溺死。就連在場的美軍士兵都于心不忍,負責炸橋的工兵在動手前還特地確認了命令,“橋上都是老百姓啊”。然而,命令很清楚:“炸橋,炸死他們。”
就這樣,數(shù)百名平民隨著炸翻的橋梁一起飛上了天,然后落入水中。一位幸存美國老兵回憶說:“橋上的老百姓紛紛掉進了江里。那幕情景就像是電影里的慢鏡頭,真是太可怕了!”一些掙扎著到達岸邊的百姓,則被美軍掃射致死。這種屠殺的鏡頭,對于北朝鮮特別是平壤百姓來說,就像噩夢一樣不斷上演著。戰(zhàn)爭就意味著殺戮,死于朝鮮戰(zhàn)爭中的平民不計其數(shù)。正如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那樣,難民為了活命可以在搖搖欲墜的橋梁上爬行。對于他們來說,再殘破的橋梁,只要連通著南北,那就是希望。
沒有人能夠計算出在這一刻有多少人在這座扭曲的大橋上攀爬和掙扎,對于這些可憐的平民來說,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離可怕的戰(zhàn)火遠一些,再遠一些。
1950年12月4日,平壤居民和其他地區(qū)的難民沿著大同江大橋橋梁逃往江對面的南韓。
人物:朝鮮平民
時間:1950年12月
地點:朝鮮平壤
攝影師:[美國]馬克思·德斯弗
1951年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