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艷
( 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 人文社科系,重慶 400000 )
Web 2.0支持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理論探討
蔣 艷
( 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 人文社科系,重慶 400000 )
從理論上對Web 2. 0平臺支持的多元化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進行了探討。利用web2.0平臺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大學英語學習興趣,以解決課堂教學有限的容量與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之間的矛盾,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
混合式學習; 大學英語; 在線學習; Web 2. 0
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在 web 2.0 環(huán)境下 Blackboard(www.blackboard.com,一個免費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Blogger(http://www.blogger.com/ ,供發(fā)布自己或學生博客的網(wǎng)絡站點)、Facebook(http://facebook.com/或 http://myspace.com,社會網(wǎng)絡工作服務平臺)、Flickr(http://flickr.com/,一個可以上傳自己照片、共享照片的站點)、Frappr(http://frappr.com/,參與者可以把自己的位置在一個互動的世界地圖上標出來)、Google(http://google.com/,一個比較早的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Moodle(http://moodle.org/,一個免費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Podomatic(http://www.podomatic.com/,創(chuàng)造和發(fā)布播客的站點)、Secondlife(http://secondlife.com/,一個虛擬的社區(qū)或虛擬環(huán)境)、Skype(http://skype.com/,免費的網(wǎng)絡電話服務,同時也是廉價的 computer-to-land服務)、Wordchamp(http://www.wordchamp.com,一個免費的可以輕松實現(xiàn)各種語言之間翻譯的站點,也是一個網(wǎng)絡課程管理系統(tǒng))、Yahoo(http://yahoo.com/,提供歸類信息及其他服務的站點)、Youtube(http://www.youtube.com,一個可以上傳自己的錄像和評論他人錄像的站點)等網(wǎng)站為外語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個性化的在線英語學習資源,這些網(wǎng)站由于具有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便捷的協(xié)同交流、友好的互動等獨特的優(yōu)勢,深受學習者喜愛,已經(jīng)成為外語學習的有力補充。而且這些網(wǎng)站大都基于web2.0平臺,允許學習者自主建構知識,適合探索式教學活動和研究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2001年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報告明確指出,“21世紀的能力素質(zhì)”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基本學習能力;(2)信息素養(yǎng);(3)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4)人際交往與合作精神;(5)實踐能力。信息素養(yǎng)就是指能夠有效地對信息進行獲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評價。創(chuàng)新思維則應包括發(fā)散思維、批判思維、聯(lián)想、想象以及抽象概括與邏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黃榮懷 2006)。數(shù)字化的目標就是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和網(wǎng)絡通信技術)所提供的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結構,體現(xiàn)教育本質(zhì),培養(yǎng)21世紀所需的人才。2002年12月,“美國教育技術白皮書”指出“盡管E-learning(在線學習)能很好地實現(xiàn)某些教育目標,但是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堂教學”?!癊-learning不會取代學校教育,但是會極大地改變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功能”(轉引自何克抗 2004:22 )。網(wǎng)絡越是發(fā)達,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就越高,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傳統(tǒng)課堂時間,教給學生利用高科技學習的技能。
Blended learning(BL)的原有含義就是混合式學習或結合式學習,即各種學習方式的結合。它是 E-Learning(即數(shù)字化學習或網(wǎng)絡化學習)同C-Learning(Classroom Learning,也稱教室學習)相混合的學習模式。起初,人們認為通過網(wǎng)絡便可以自主學習某些課程,甚至有人聲稱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的存在將會使傳統(tǒng)課堂不復存在。從學習形式看,混合式學習的維度包括:(1)在線學習和離線學習;(2)混合自定步調(diào)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3)混合結構化學習和非結構化學習;(4)混合特定的學習材料和靈活的學習材料;(5)混合“工作”與“學習”(黃榮懷 2006)。
混合式學習是學習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混合、學習資源的混合、學習環(huán)境的混合、學習方式的混合、也是學習風格的混合。Blended Learning是學習理念的一種提升,這種提升會使得學生的認知方式發(fā)生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角色也都發(fā)生改變。其核心思想是根據(jù)不同的問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教學上就是采用不同的媒體和信息傳遞方式解決問題,而且這種解決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益(黃榮懷 2006)。國外關于混合式學習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進入了具體學習模式的研究(Driscoll 2005,Graham & Graham 2005,C.J. & Graham 2005,Singh 2002,Troha 2002,Valiathan 2002)。國內(nèi)目前對混合式學習的研究仍然處于理論引進和簡單的應用階段(何克抗 2004,湯躍明、楊彩菊 2007,黃榮懷等2006)。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在線學習和課堂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混合式學習?;旌鲜綄W習可以為大學英語營造一種理想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學習方式,從而也能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使課堂的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變革,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在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旌鲜綄W習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課程導入、活動組織、學習支持和教學評價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黃榮懷 2006)。何克抗教授指出混合式學習正是對傳統(tǒng)教學改革和對 E-learning 反思后變革的融合點(何克抗 2004:21)。
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必須做到:
第一,轉變教師角色。教師要由集體學習為主的主導者轉變?yōu)樾〗M學習為主的設計者、觀察者、傾聽者、引導者和評價者,再向個別化學習為主的教學形式中的咨詢者和輔導者的轉變;
第二,轉變學生學習觀念和學生學習方式。學生要改變已往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遞知識的學習觀念和方式,在教師的輔助下主動去建構知識。
第三,轉變教學模式。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也要發(fā)生改變,將已往的由教師給學生教授英語(“教師→大學英語→學生”)轉變?yōu)樵诰W(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師輔助學生學習大學英語(“教師→大學英語←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徹底改變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課的局面。
混合式學習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可以兼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真正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原則,“學教并重”,促進了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和緊密混合(王瑩 2006)?;趙eb2.0的在線大學英語學習可以輕松實現(xiàn)知識數(shù)據(jù)庫共享、獲得在線支持、進行異步學習和同步學習。同時在線學習還具有內(nèi)容類型的多樣化、建立能夠吸引注意力的互動、提供即時反饋、鼓勵與其他在線大學英語學習者和在線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師進行互動等特點,頗受學生歡迎。但是,課堂面授教學可以有效把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授課時進行因材施教,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監(jiān)督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等優(yōu)勢。
由于混合式學習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zhì)和終生學習能力,再加上許多大學生都迫切希望提高英語水平,同時高校為了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大力支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廣域網(wǎng)和高校局域網(wǎng)教學平臺都能夠有效支持混合式學習??刹扇〉耐緩饺缦拢?/p>
(1)、在BL中實施課堂講授、閱讀、討論交流、協(xié)作學習、案例分析、資料收集、問題解決、角色扮演、反思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教師角色轉變的培養(yǎng)和教師能力的提高;
(2)、通過web2.0平臺可以實現(xiàn)對學習者的學習施以課程支持、技術支持、學習支持、學習方法支持、情感支持和實踐性教學環(huán)境的支持;
(3)、通過在BL教學中采取一種綜合性評價,即對教師評價、學習者評價、教學設計評價、教學過程評價和教學媒體評價,而不只是對學習者的評價,保證教學實驗的成功。
(4)、Blogger、Facebook、Flickr、Frappr、Google、Moodle、Podomatic、Secondlife、Skype、Wordchamp、Yahoo、Youtube、Speak2me等Web2.0平臺可以為BL的課堂講授、閱讀、討論交流、協(xié)作學習、案例分析、資料收集、問題解決、角色扮演以及反思等學習活動提供免費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支持。
目前,教育部向全國高校推薦使用的幾套大學英語教材都配備了網(wǎng)絡學習系統(tǒng),基本都采用了“控制主干課程學習進程的管理系統(tǒng)”+“大量全天候開放教輔資源”+“在線自測題庫”+“教學主體(教師、學生)互動BBS”等的模式。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為例,只要在學校局域網(wǎng)上安裝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系統(tǒng),便可以向學生提供課程學習和在線測試,從而實現(xiàn)無障礙學習,在校園任何通網(wǎng)絡的地方就可以進行學習,同時通過“師生交流平臺”還能輕松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教師社區(qū)”可以實現(xiàn)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在“授課講義”上傳相關資料,實現(xiàn)校內(nèi)師生之間的資源共享?;诰钟蚓W(wǎng)的測試題庫,不僅可以讓學生完成無紙化的口、筆試,更大大減輕了外語教師的負擔,充分發(fā)揮了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優(yōu)勢。
由于在線課程在內(nèi)容上和教材保持同步,故有些學生在學習起來便會感到很枯燥,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與教材不同步的在線英語課程。
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外語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系統(tǒng)學習英語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學生通過這些資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眾所周知,外語學習最關鍵的是詞匯學習,但學生總是抱怨說記不住詞匯。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完課文后孤立地記單詞,或者是拿一本四級詞匯書整天背,結果是學生認識很多單詞,在閱讀時知道每個單詞的意思,但卻不知道整句話的意思。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英文網(wǎng)站諸如 21 世紀報英語教學網(wǎng)(http://www.21stcentury.com.cn)、紐約時代網(wǎng)(http://www.nytimes.com)、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http://www.cnn.com)、華盛頓郵報(http://www.washingtonpost.com)等進行原汁原味的英語閱讀,再輔之以 answers(http://www.answers.com)、onelook(http://www.onelook.com)、wordsmith(http://www. wordsmith.com)和 wordsmagic(http://www.wordsmagic.com) 等專業(yè)英語詞匯學習網(wǎng)站學習詞匯,通過閱讀附帶習得詞匯和通過尋求詞匯之間的關系專門習得詞匯相結合拓寬詞匯量。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學”方式,先通過平時成績要求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文網(wǎng)站原文的習慣,到最后撤除平時成績要求這個“支架”。“拋錨式教學”和“隨機進入教學”以及“自我反省教學”也可以根據(jù)需要靈活加以應用。
隨著web2.0的到來,外語教學及研究正在發(fā)生著一系列變革。上海體育學院的陳珊老師將podcasting①應用于英語教學改革,她從教師的作用、對學習的影響、對 podcasting的評價三個方面對 51名參與教學實驗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并對調(diào)查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學生對于這種學習形式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感興趣的,從而大大提高他們對于英美文學課程的興趣。
學習者可以綜合利用web2.0平臺,通過Moodle課程管理平臺,利用google搜索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資料,運用Flickr搜索和發(fā)表相關的照片,通過 Frappr組建自己的學習社區(qū),用Skype進行免費的遠程(國內(nèi)國際)語音交流,在Podomatic上訂閱自己關注的音頻材料,在 Blogger上進行自我學習反思(圖1)。最為簡單的是學習者可以通過Secondlife虛擬社區(qū)模擬現(xiàn)實生活,在這個社區(qū)里通過參與各種社區(qū)活動學習外語。通過學生深度參與建站,輔之以教師的指導和反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比如說,學生可以在speak2me中的English Corner上用英語發(fā)表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和全球在線朋友交流、分享觀點,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學習英語。這吻合了“基于情境認知理論的大學英語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中,學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被灌輸對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更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郭萬群,楊永林,2002)”的觀點。
圖1 基于Web2.0的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凌茜、馬武林,2009)
圖 2是教師在課后組織學生和社會上其他英語愛好者一起在speake2me上討論AIDS的截面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實時參與虛擬社區(qū)的討論,鍛煉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圖2 speak2me中的English Corner
網(wǎng)絡環(huán)境對自學非常好,但是網(wǎng)絡學習的材料沒有進行很好的分級,而且我們的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需要教師作指導和給予一定的任務。但是,混合式教學可以實現(xiàn)網(wǎng)上學習和網(wǎng)下學習的結合,不但可以達到個性化、自主學習的要求,還能夠解決因設備、場地不足帶來的困難。同時可以實現(xiàn)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學習的結合,由于有了包括多媒體助學光盤、學習系統(tǒng)在內(nèi)的多媒體外語學習資源,教師在課堂中的組織、協(xié)調(diào)、引導的角色得以充分體現(xiàn)。利用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對語言要點、文化背景的講解,教師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有選擇性地完成重點分析、訓練和檢測,課后則通過多媒體軟件引導學生來完成次重點的學習和掌握。
推行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需要大量的英語教師迅速熟悉網(wǎng)絡教學,掌握教育技術,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否則,混合式教學很容易轉變?yōu)楹唵巍盎旌稀苯虒W,若教師不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尤其是學習活動的設計,使學習者參與到體驗、互動的建構過程中,網(wǎng)上教學與課堂教學只是簡單混合,并沒有有效整合,網(wǎng)上學習的優(yōu)勢就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黃榮懷2007)。因此,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 釋:
① Podcasting是由iPod(蘋果MP3播放器)和broadcasting(廣播)組合而成,是數(shù)字廣播技術的一種,使聲音和影像文件可在網(wǎng)絡上供聽眾下載到自己個人電腦上。簡單地說,就是把預先錄制的MP3音頻文件發(fā)布在Blog上,利用相關的RSS訂閱軟件(如iPodder),你可以定制并將這些MP3文件自動下載到本地電腦上播放。
[1]Driscoll, M. Blended Learning: Let’s Get Beyond the Hype. IBM Global Learning Services, White Paper,2005.http://www-8.ibm.com/services/pdf/blended_learning.pdf
[2]Graham, C.R., C.J. & Graham, C.R. (eds.) Blended Learning: Definition,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2005.C.J. & Graham, C.R. (eds.)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Pfeiffer Publishing, 2005.
[3]Rossett, A., Douglis, F., & Frazee, R.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Blended Learning.”ASTD Learning Circuits, 2004:115.
[4]Singh, H.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 Centra White Paper,2002 http://www.centra.com
[5]Stoller, F. L. (1997). Project work: A means to promote language content.English Teaching Forum,35 (4): 2-9, 37.
[6]Troha, F. “Bulletpro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 USDLA Journal, 2002 http://www.usdal.org
[7]Valiathan, P.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ASTD Learning Circuits, 2002 http://www.learningcircuits.com,http://www.secondlifeenglish.com/news.php
[8]陳珊.Podcasting輔助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效果的調(diào)查[C].2007中國外語網(wǎng)絡教育研討會(威海)報告,2007.
[9]顧佩婭.基于項目的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模式及其在有意義語言教育中的應用[C]. 2007中國外語網(wǎng)絡教育研討會(威海)報告,2007.
[10]郭萬群,楊永林.虛擬環(huán)境下的語言教學研究綜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68.
[11]何克抗.從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3).
[12]何克抗.從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下)[J].中國電化教育,004,(4).
[13]黃榮懷,張振虹,陳庚.網(wǎng)上學習:學習真的發(fā)生了嗎?——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網(wǎng)上學習的比較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7,(6).
[14]黃榮懷,周躍良,王迎.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凌茜,馬武林.基于web2.0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探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6)..
[16]馬俊波.M-Learning與外語教學的對接:從CALL到MALL[J].外語電化教學,2007,(5).
[17]湯躍明,楊彩菊.混合式學習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啟示[J].成人教育,2007.(2)..
Discussion on Theory of Web 2.0 College English Hybrid Teaching Mode
JIANG Yan
(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00, China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college English hybrid teaching mode supported by Web 2.0, and takes advantage of it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resolving the paradox between limited contents of a class and students’ personalized learning requirements ,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ybrid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online learning; Web2.0
(責任編輯 王婷婷)
G426
A
1673-9639 (2010) 01-0115-04
2010-01-27
重慶市教委2008年教改項目“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0832002)。
蔣 艷(1981-),女,重慶人,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人文社科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語言教學技術,英語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