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霞
從教20多年的我細細地品讀著教師的味道,品來品去,漸漸的,我把它品成了一個字,那就是——愛。正如電影《神話》中的那句歌詞:“愛是心中唯一不變美麗的神話?!笔茄?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無論在何種境況之中,愛都將是唯一不變美麗的神話,它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
在我們的教育領域中,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等如果離開了愛,也將失去它的靈魂,以至于失去它的生命,失去它存在的價值,使教育變得蒼白無力,從而淪為教育的附庸。
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那不就是愛里流淌出的智慧嗎?那不就是愛里流淌出的風格嗎?
愛里不僅可以流淌出風格,流淌出智慧,還可以流淌出甜蜜之果。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的巨大力量。因而,我始終以一顆愛心去面對每一位學生,在愛的雨露中,也流淌出了甜蜜的果子。
上學期,發(fā)生在我班的一件事使我至今都難以忘記。那是剛開學不久的一天早晨,剛剛收完預收款,下了第二節(jié)課以后,找給一位同學的20元錢不翼而飛了,這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第三節(jié)課上課了,同學們出奇的安靜,一雙雙眼睛都在盯著我,他們似乎在等我下達一道命令,因為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已經把書包擺在了桌上,似乎要讓我在全班來一個大搜查,我有些猶豫了,心想:如果查出來,同學們該怎么看那位拿錢的同學,他能承受得住嗎?這個學生將如何面對他以后的生活?何不調動學生內在的力量,讓他自行轉變呢?這也許就是愛的藝術,也只有愛,才能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想到這兒,我示意同學們坐好,對同學們說:“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好嗎?”于是,我給同學們講述了明朝洪武年間阿毛的故事。他因從小貪針,長大竟到皇宮偷金盜寶,最后判處斬頭之罪。臨刑前,他向監(jiān)斬官求情,要和母親貼耳說幾句話。結果,他使勁咬去了母親的一只耳朵,說:“當我拿針回家時,你如果打我一頓,我今天就不會落的這個下場了!”
故事講完了,我并沒有去追問是誰拿走了錢,因為我所要的并不只是這個結果。我鄭重地從錢包里掏出了20元錢,對同學們說:“我是這個班的班主任,錢丟了,是我的責任,今天,我就替拿走這二十元錢的同學把錢還給失主。如果下次哪位同學的錢再被誰拿走的話,我也還會這樣做,你拿走多少,我就賠給這位同學多少錢,當然我的工資并不高,我的錢也不是多得用不完,我只有一個真心的愿望,我想用這小小的20元錢換回你那顆誠實而美好的心。我相信一定會的,你要明白,我并不是想用這種辦法誘惑你步入一個什么圈套,因為我并不想知道你是誰,因為那對于我來說都不重要,換成別人,我也還會這樣做,我想用20元錢迎來一個孩子美好的心,已經是非常廉價的付出了。不是嗎?”
是呀,我要用我的舉動去照亮他前行的路,這才是教育的魅力呀!
也正如有人所說的,“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p>
我走到失主面前,帶著我滿腹的期待把20元錢遞到他手里,頓時班里的學生嘰嘰喳喳地說起來:“不能要,這是老師的錢!”在一次次的推讓之中,丟錢的同學終于收下了我的賠款,但此時,我的心頭也不由地掠過了一絲的擔憂:“會不會還有下次呢?”但轉念一想,既然我決定要真心的付出,就不必在乎那是不是一次失敗的賭注。
但是,不久后的一天,我的擔憂終于又變成了現(xiàn)實。那天,我剛剛收完校服錢,找給一位學生的50元錢又不知去向了。丟錢的數(shù)目在增大,這不由得使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難道我上次的做法無濟于事嗎?還是哪位學生要故意和我賭一把?不管怎樣,我決不能被判我的承諾,我不相信,在他們幼小的年齡中會有哪一個是鐵石心腸。結果,在教室里又重演了上次的一幕,不過這次我拿出的是50元錢,我沒有再說什么,沉默許久之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的眼睛里已溢滿了晶瑩的淚花……
從此以后,班里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自此,我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也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是呀,孩子那幼小的心靈多么需要我們細心地呵護與精心地雕琢呀!
也許,我們并不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但他們會從我們這里得到一絲的安全感;也許我們沒有陽光普照般的溫暖,但他們會從我們這里得到一分期盼;也許我們并不那么完美,但畢竟在有些時候,我們給了他們機會……我相信只要有愛,就有希望;只要有愛,教育就會變得更加美麗。就像藍天用它寬闊的胸懷擁抱飛翔的鳥兒,就像大海擁抱每一滴水珠一樣,讓我們用愛的胸懷去悅納他們吧!用愛為他們搭建一片寬闊的天空,讓他們在愛的滋潤下盡顯心靈深處的真、善、美!
寫到這里,我仿佛對愛又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汩汩噴涌的泉眼呀!它應該是一個無比碩大的聚寶盆,只要我們擁有了它,就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甜美的果實。
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文中講到的于漪老師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里的一段精彩片斷:
課文里有這么一句:“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
這時,一個學生竟然提出了問題:“老師,萬萬等于多少?”
這時,大家都笑了起來,有一個學生說:“萬萬不是等于億嗎!”
在大家的笑聲中,提問題的同學竟灰溜溜地坐下了。
于老師覺得他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于是便問:“既然萬萬等于億,為什么不說宇宙里有幾千億顆星星,而卻說宇宙里有幾千萬顆星星呢?”
這么一問,學生們都啞了。
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不用億,有兩個好處,第一,用‘萬萬聽起來響亮,‘億卻聽不清楚。第二,‘萬萬好像比‘億多,這時同學們又笑了。
其實這個同學回答是正確的,于老師馬上給予了肯定,并表揚說:“你實際上發(fā)現(xiàn)了漢字修辭中的一個規(guī)律:字的重疊可產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shù)量多?!?/p>
讀到這里,也許我們認為,完全可以了,可是于老師卻沒有就此結束,于老師心里還一直裝著那個灰溜溜坐下的孩子:
“大家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的這個新知識,是誰給我們的呢?”
這時,大家才將目光集中到第一個提出問題的同學,這個學生十分高興。
我想課堂的精彩,應該不僅僅是上面知識的獲得,更應該是下面對孩子愛的哺育。就在這愛的雨露中,孩子們學會了尊重,學會了思考,學會了……
這不由得又使我想到了患有唐氏綜合征的舟舟的媽媽——張慧琴,這個用愛譜寫人間奇跡的偉大母親。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兒子,尤其在身患絕癥時,她完全忘卻了自己,仿佛她的生命只為舟舟而存在,她教舟舟系鞋帶就用了兩年的時間……是什么力量,使她忘卻了疼痛,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我想,唯有愛,也只有愛才有這樣的力量!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純潔無私的奉獻?!闭邕@句歌詞一樣,愛是最美的語言,愛也是教育領域中永恒的主旋律。哲學家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苯處熅褪且鲞@樣的神,用自己真誠的心去愛別人的孩子。
愛是世界通用的語言,愛是亙古不變的主題,學會愛吧!那才是唯一永遠不變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