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針灸推拿治療肩周炎的療效和方法。方法:對30例肩周炎患者的治療過程和方法進行全程跟蹤記錄。結果:所有案例中有26例案例病愈,另外4例好轉。結論:針灸推拿治療肩周炎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肩周炎;針灸;推拿療法;中藥薰洗;功能鍛煉
【中圖分類號】R2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06-135-1
根據(jù)中醫(yī)學理論,本病在中醫(yī)學屬“頸項痹證”范疇。頸椎病的發(fā)生多由于風寒外襲,氣血失和,經(jīng)絡不通所致。所以針灸治療頸椎病主要作用也就是祛風散寒,調(diào)和氣血,疏經(jīng)通絡。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41~50歲5例,51~60歲14例,61~70歲6例,70歲以上5例;處于急性期者11例,恢復期19例。
1.2疾病分期(1)急性期:大多數(shù)患者為起病1個月以內(nèi),少數(shù)可延續(xù)2~3個月,本期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以肩部疼痛為主,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顒訒r疼痛加劇;患側上肢無力,不能持重;常在夜間痛醒,影響睡眠。急性期肩關節(jié)本身尚存在相當范圍的活動度。(2)粘連期:病期約2~3個月。本期患者疼痛癥狀已明顯減輕,其臨床表現(xiàn)為肩關節(jié)活動嚴重受限。肩關節(jié)因肩周軟組織廣泛粘連,活動范圍極小,前屈運動時,肩胛骨隨之擺動而出現(xiàn)聳肩現(xiàn)象。(3)緩解期:為本癥的恢復期或治愈過程,本期患者隨著治療和功能鍛煉,疼痛逐漸消減,肩關節(jié)攣縮、粘連逐漸消除而恢復正常功能。
1.3治療方法
1.3.1分期治療(1)急性期:以針灸和低頻電療為主配合中藥薰洗。取患側肩井、肩三針、曲池、外關、合谷等穴,根據(jù)腧穴所在位置的肌肉豐厚程度選擇長短、粗細合適的毫針,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手法。然后給予1.5~3Hz連續(xù)波電針治療,時間約30min?;丶液笥渺铒L散寒濕之中藥薰洗或者用艾條薰灸。(2)粘連期:以推拿手法治療為主,通過被動運動患肢達到松解粘連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見下面的推拿療法。(3)緩解期:可以針灸、推拿綜合治療,輔以功能鍛煉。
1.3.2推拿療法以患者右肩發(fā)病為例。(1)術者先用大拇指在患者肩關節(jié)上方、肩關節(jié)前后進行按揉,重點是岡上肌、肱二頭肌、三角肌等處,用力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重復5~6遍。(2)術者面對患者,用左手托起患者右上肢,右手用滾法滾患肢肩關節(jié)前緣約5min,然后術者右手托住患者上肢。左手用滾法滾肩關節(jié)后緣約5min,一邊滾一邊使患者肩關節(jié)作被動前后活動,可逐漸增加活動幅度,但應以患者能耐受為度。(3)術者站在患者身后,右手握住患者右肘關節(jié),患者作右手被動上舉,舉到最大限度時,保持不動約1min然后放下患肢。接著術者握住患者前臂,使前臂與肩關節(jié)持同一水平,做肩關節(jié)的外展運動,當遇到阻力后,需保持關節(jié)靜止不動約1min。(4)術者立于患者后側,右手扶患肩部,左手握患者腕部,使患肢前臂反靠在背部,使其盡量上和對側伸展,向上伸展幅度由小到大,不可使用暴力。(5)旋轉肩關節(jié)。術者站在患者身后,右手握住患者肘部,帶患肢由下向胸前上舉,再行外旋、外展后放下。然后作患前后大旋轉,逆、順時針方向各旋轉3圈,幅度由小到大。(6)術者雙手交叉,以掌根用力夾住肩部,用力向上提,同作回旋按揉動作3~5次。
1.3.3針灸治療主穴:風池、頸夾脊、大椎。配穴:上肢麻木酸痛偏橈側加曲池、手三里、合谷,偏尺側加外關、中諸;肩背酸痛加肩井、曲垣、肩外俞、天宗;下肢麻木酸軟無力加秩邊、環(huán)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昆侖;頭痛頭暈加印堂、太陽、天宗、合谷。
2療效觀察
2.1治愈頭暈、頸部疼痛消失,叩頂試驗、臂叢牽拉試驗等均為陰性,頸椎活動度正常,可恢復工作;好轉:頭暈、頸部疼痛減輕,頸椎活動度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變。
2.2治療結果以上治療方法,1次/d,15次為1療程本組30例肩周炎患者經(jīng)1~2個療程的治療,并經(jīng)一年追隨訪觀察,痊愈26例(86.7%),好轉4例(13.3%),總有率100%。
3討論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是因為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出現(xiàn)廣泛性的無菌性炎癥,繼而引發(fā)炎性軟組織粘連增厚、肌腱攣
縮,活動疼痛加重,故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減少或者干脆長期固定不動,這樣就更進一步促進了粘連的形成,最終導致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喪失。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松解粘連、滑利關節(jié),加強肩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軟組織炎癥吸收。通過手法使肩關節(jié)被動運動,分離粘連的軟組織,使肩關節(jié)恢復功能。肩周炎急性期,軟組織炎癥滲出較嚴重,常伴有劇烈疼痛。為減少患者痛苦,不宜作肩關節(jié)大幅度被動運動,而應以活血止痛,促進炎癥收為主,因此手法宜輕柔,配以針灸疏通經(jīng)絡、行氣止痛及風散寒?;謴推诘募珀P節(jié)軟組織炎癥吸收明顯,以關節(jié)活障礙為主。此時治療以推拿為主,在推拿的基礎上作肩關被動運動。施行被動運動手法時應循序漸進,施力得當,機體生理范圍內(nèi)活動,一般不會引起新的損傷。為鞏固治效果,降低復發(fā)率,功能鍛煉是必須堅持的。功能鍛煉也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急于求成。在推拿治療的基上結合功能鍛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350.
[2] 宋正廉,孫宇,陳琪福等.頸椎病6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6,32(8):472.
[3] 楊長森,何樹槐.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