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演進豐富了終端形式,永不掉線的生活方式把競爭從硬件遷移到了應用與服務。
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們,總是善于把人類對于高科技的無盡想象搬上大屏幕,譬如說《阿凡達》中格蕾絲博士手中薄如蟬翼的電子紙,或者說《少數派報告》里安德頓那臺酷得令人羨慕的透明顯示器。其實,電影與現實只有一步之遙,不斷豐富的終端形式正在填補人類生活的縫隙。
2010年1月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讓智能本成為了區(qū)別于手機和電腦之間新的品類,2月的MM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則讓手機真正進入了多核時代——基于ARM Cortex A9架構的處理器將以更強大的性能和功耗比,從而應對如HD視頻播放、流暢瀏覽互聯網、3D游戲等應用;在另一方面,諾基亞聯合英特爾推出了同時支持英特爾Atom處理器和ARM架構的操作系統(tǒng)MeeGo,不論日后MeeGo表現如何,巨頭的聯盟總容易讓人充滿期待。
筆記本、上網本、智能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多樣化的終端正在把人類的日常生活填滿,當悉數這些終端應用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一種永不掉線的生活狀態(tài)似乎觸手可及,線上線下的生活已經重疊在一起。
上游之爭
3月4日,吳雄昂向在場的記者介紹了ARM公司的最新動向,這位上任不足1年的ARM中國區(qū)總經理似乎想要改變ARM一向低調的作風,從而拉近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半m然2009年第四季度,相比2008年同期收入少了9百萬美元,但利潤率已經和2008年持平,這說明消費電子市場于2009年底開始回暖”,吳雄昂說,“無數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電子產品將在2010年出現,預計2010年ARM架構芯片的出貨量將超過2008年的3倍?!?/p>
這個預測對于高通、飛思卡爾等ARM的合作伙伴而言無疑是個利好消息。這種“利好”來自于ARM獨特的商業(yè)模式——授權費用+版稅,也就是將微處理器的架構以一定的租金“出租”給其他公司,并從生產出來的每塊芯片里收取版稅?!癆RM的利潤空間主要來自于版稅,是與產業(yè)鏈的利潤分享,客戶賺錢,ARM才能跟著賺錢,如果客戶不上量,我們每賣一個產品要賠20%?!眳切郯盒χf。
ARM主要分三條產品線,分別是應用處理產品線、實時處理系統(tǒng)和微控制器?!拔覀兊膬?yōu)勢是給客戶提供的軟件應用核心知識產權可重復使用,幫助客戶降低成本,也有助于客戶積累研發(fā)經驗?!碑攩柤芭c英特爾的競爭時,吳雄昂對本刊記者說,“我們與英特爾并不存在技術上的競爭,更多的是商業(yè)模式的競爭”。
的確,在應用處理方面,英特爾是ARM最大的競爭對手。對知識產權的掌控欲讓英特爾放棄了基于ARM內核的XScale架構,致力于把X86架構植入手持設備乃至更為廣闊的嵌入式領域中去。取代XScale的是凌動(Atom)?!拔覀円屃鑴泳哂?00%的兼容性,使它在性能、功耗上的優(yōu)勢做得更好,并擴展到互聯網的方方面面,真的做到無處不在、隨時連接的互聯網?!庇⑻貭栔袊鴧^(qū)總裁楊敘曾對本刊記者如此說道。
對互聯網內容的兼容是凌動的優(yōu)勢,但相比以低功耗見長的ARM核心處理器,凌動仿佛站在小排放車型前面的美國車?!巴ㄟ^Flash Player 10已經可以瀏覽超過90%的完整網頁了”,ARM亞太區(qū)移動技術市場經理楊宇欣說,“Adobe將推出針對ARM架構的Flash 10的更多版本,大量廠商基于ARM架構開發(fā)Flash 10的應用”。
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融合催生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趨勢:一方面,用在移動領域的芯片越來越多的被用于家庭領域,比如即將用于下一代機頂盒的英特爾凌動CE4100處理器,或者同時適用于平板電腦和互聯網電視的NVIDIA Terga 2,NVIDIA Terga 2搭載了ARM雙核A9 CPU;另一方面,終端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軟硬件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應用與服務模式之間的競爭。
“不同的iPhone從外形上看一模一樣,但打開其界面后,你會發(fā)現,每個人的iPhone內容千差萬別?!睏钣钚勒f,“不同的應用和服務對處理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服務基于瀏覽器就可以完成,多樣化的芯片在市場中更容易取得優(yōu)勢?!?/p>
逐鹿“移動”
要想在手持終端領域趕超ARM,英特爾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傳統(tǒng)PC廠商對智能本的示好為英特爾未來的發(fā)展增添了一絲陰霾,高通借由聯想、惠普兩個“Wintel”堅定的追隨者正式走到了英特爾對面。高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保羅·雅各布在CES上還透露,今年陸續(xù)會有15款基于高通Snapdragon芯片的智能本推出。
不過,善于借力使力的英特爾拉攏到了諾基亞。這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到蘋果和谷歌雙重夾擊的手機大亨正需要新的產品拉回消費者的信心。今年MWC的一個亮點就產生于英特爾和諾基亞的聯手。
英特爾和諾基亞將其被廣泛采用的Moblin和Maemo軟件平臺統(tǒng)一于一個新的系統(tǒng)MeeGo,將各自的優(yōu)點結合在一起。MeeGo可運行在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平板電腦、多媒體電話、聯網電視機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等多種硬件平臺上,這一以開放為特性的軟件平臺將縮短為數眾多的全新互聯網應用、服務和令人激動的用戶體驗的推出時間。雖然MeeGo系統(tǒng)的手機還沒有正式發(fā)布,但據透露LG GW990采用的Moblin系統(tǒng)不久后將會升級到MeeGo,諾基亞和其它設備制造商將在2010年下半年發(fā)布基于MeeGo的硬件產品。
令人略感興奮的是,MeeGo將世界范圍內Maemo和Moblin蓬勃發(fā)展的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開源社區(qū)統(tǒng)一起來。對于開發(fā)人員來說,MeeGo擴展了其開發(fā)的應用程序所適用的設備類別,他們只編寫一次程序,就可以便捷地在MeeGo和諸如Symbian等多種平臺上面進行部署。另外,Ovi應用商店將成為針對所有諾基亞設備(不論是基于MeeGo還是Symbian)的應用程序和內容的銷售渠道。而隨著英特爾凌動開發(fā)者計劃為面向多種設備類別的應用提供支持,英特爾AppUpSM中心也將成為其它設備制造商開發(fā)的基于MeeGo設備的銷售途徑。
如果說應用與服務模式之間的競爭將取代終端,谷歌的Android一定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匯之一。Android是谷歌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臺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名稱,該平臺由操作系統(tǒng)、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件組成,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開放和完整的移動軟件。為了建立標準化、開放式的移動電話軟件平臺,在移動產業(yè)內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谷歌通過與運營商、設備制造商、開發(fā)商和其他有關各方結成深層次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了開放手機聯盟,讓(移動通訊)不依賴于設備甚至平臺,進一步推進“隨時隨地為每個人提供信息”這一企業(yè)目標的實現。
新格局顯現
谷歌的這一愿景顯然不是蘋果等提倡“封閉”路線的設備商所愿意看到的。以Android為核心的開放手機聯盟由包括中國移動、摩托羅拉、高通、宏達電和T-M0bile在內的多家技術和無線應用的企業(yè)組成,就連ARM這樣的上游廠商圍繞Android提供了超過50個設計和解決方案中心。在這樣的聯盟面前,驕傲的蘋果不免顯得勢單力薄。
面對Android聯盟咄咄逼人的攻勢,蘋果坐不住了。美國時間3月2日早晨,蘋果公司控告宏達電(HTC)涉嫌侵犯其20項專利,并同時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德拉瓦地方法院提出告訴,禁止宏達電的產品輸往美國。喬布斯在聲明中表示,“除非袖手旁觀競爭對手剽竊我們的專利創(chuàng)新,不然就要采取行動,而我們已決定采取行動;我們認為競爭是好的,可是對手應該自行研發(fā)技術,而不是剽竊我們的技術?!?/p>
2007年,HTC推出了觸控面板的HTC Touch阿福機,率先上市觸控面板手機,在智能型手機上建立了與蘋果等廠商較勁的先機。根據Gartner的數據,憑借在Android上取得的成功,HTC獲得了智能手機市場6.9%的份額。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鄭兆剛表示,這起訴訟表明蘋果希望阻撓Android平臺的流行。另一方面,蘋果訴訟的焦點指向手機的用戶界面,表明手機用戶注重的是操作系統(tǒng),而非硬件?!芭c直接起訴谷歌相比,打擊設備制造商要容易得多……從財力上來說,HTC遠弱于谷歌?!?/p>
針對蘋果控告宏達電侵權一事,谷歌發(fā)表聲明支持其合作伙伴宏達電。谷歌發(fā)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并非本次訴訟的當事方之一。但是我們支持我們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和幫助我們開發(fā)這個系統(tǒng)的合作伙伴。”
做出令人意外舉動的還有微軟。在MWC發(fā)布Windows Phone 7不久之后,微軟卻把名為Tag的免費軟件移植到Android操作系統(tǒng)上。Tag能夠利用手機上的照相機把手機變成一個移動條碼閱讀器,把用戶和網站聯系起來,傳送信息或者向訪問者提供在線商店的折扣。微軟為競爭對手制定軟件的計劃讓Tag先后入駐iPhone、黑莓和Symbian手機,Android是最后得到Tag軟件的系統(tǒng)之一。微軟需要更多合作伙伴來延續(xù)其在桌面上的影響力。
谷歌試圖通過各種手段把其在互聯網上的優(yōu)勢平移到移動互聯網上來。營造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圈是谷歌能夠繞開傳統(tǒng)競爭對手,團結更多盟友的捷徑。貝葉思咨詢認為,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產業(yè)鏈條是一種生態(tài)圈的錯綜組合,各生態(tài)圈分子的有效組合所帶來的效益要遠大于單一分子所致的效益。Android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自由開放的平臺,誕生于Android的應用將推動谷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擴張,并為其移動互聯網業(yè)務提供更多的支持與靈感。
永不掉線的生活模式或將改寫運營商以及蘋果等終端廠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建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越來越多的軟件以及服務提供商將加入到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角逐,在云計算的引領下,應用與服務模式的競爭或將催生新的“谷歌”或者“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