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事業(yè)上成績卓越、在藝術(shù)上造詣頗高的書法家,為何會命喪親生兒子之手?書法家的家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起震驚中國書畫屆的案件究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患難夫妻富貴不同步,
功成名就背后暗藏隱憂
從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到受人尊敬的書法家,再到縣政協(xié)副主席,馬健一路走來多少艱難多少辛酸,可想而知。
作為功成名就的男人,馬健給人們的印象是陽光爽朗、精力充沛,誰也想不到的是風光背后,他一直為家庭問題而苦惱。馬健和妻子白素娥是當年在農(nóng)村時由家人安排相識的。兩人婚后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馬立剛出生時,馬健欣喜若狂。他對這個既是幼子又是獨子的兒子寵愛有加。
馬健與白素娥最初的生活是幸福平靜的,然而,隨著馬健在書法藝術(shù)上的成就越來越大,他與妻子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比他小兩歲的白素娥性格倔強,長得人高馬大,做農(nóng)活是把好手,把家也打理得井井有條,但缺少了馬健需要的溫婉細膩。尤其是在藝術(shù)方面,兩個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在書法藝術(shù)上,馬健從不與妻子討論半句。除了有事要與妻子商量,他很少跟妻子說話。
馬立剛漸漸長大,看到父親一心埋頭于自己的事業(yè),對母親和家里幾乎不聞不問,心里不免對父親隱隱有些不滿。白素娥曾哭著向兒子訴說心中的苦悶,問兒子:“如果有一天爸爸不要媽媽了,你站在哪邊?”兒子拍著胸脯向母親保證:“我寧可沒有爸爸,也不能沒有媽媽!”白素娥扶著兒子的肩膀放聲大哭……
三個兒女漸漸長大、成家立業(yè),馬健也到了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對于馬立剛,馬健格外關(guān)心。為了兒子的工作,馬健四處求人,把他安排在一家銀行工作。后來馬立剛工作不順心,馬健又通過關(guān)系把他調(diào)到當?shù)氐牧硗庖患毅y行。
馬立剛結(jié)婚時馬健出錢給兒子買了樓房。在常人看來,父親對兒子這樣安排應(yīng)該是盡心盡力了。可馬立剛對父親的感情依然十分平淡。父親是當?shù)孛耍之嬍杖氩环?,作為家中唯一的兒子,馬立剛認為父親給他什么都是應(yīng)該的,甚至覺得父親應(yīng)該給得更多。
1997年,馬健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縣里建一座自己的書院,用于書法文化交流。然而書院的建設(shè)耗資巨大,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時,立刻遭到一致反對。這讓馬健很是沮喪。
馬立剛在銀行干了幾年后,沒有珍惜這份工作,而是買斷工齡后成為無業(yè)游民。為了幫助兒子立足,馬健出資開了一家裝裱店,交給馬立剛經(jīng)營。馬健很忙,對兒子的裝裱店沒有時間過問,就打發(fā)妻子時常過去看看。白素娥發(fā)現(xiàn)兒子不務(wù)正業(yè),但只是嘴上責備兩句,兒子不聽她也奈何不得?;氐郊?,她向馬健報喜不報憂,只撿丈夫喜歡聽的說。第二年馬健陪外地一個書法朋友來到兒子的裝裱店,大吃一驚:兒子正和一幫朋友打牌,喧鬧沸騰,酒氣熏天,哪里有一點文化氣息?這時馬健才知道兒子打牌賭錢由來已久,店里的生意幾乎無人問津。他不停向父親討要的所謂周轉(zhuǎn)資金就這樣揮霍掉了。馬健恨鐵不成鋼,關(guān)停了裝裱店。
馬立剛又向父親要錢準備做別的生意,但馬健對兒子痛心疾首,不再給他經(jīng)濟上的支持。這讓馬立剛很惱火。從此他再也沒有工作過,一直在社會上閑混,這也引發(fā)了馬健和妻子之間的矛盾。白素娥心疼兒子,一再勸丈夫再給兒子想想辦法,讓他做點什么。馬健拒絕了。為此,馬立剛對父親一直記恨在心。
傾家蕩產(chǎn)修建書院,
“隴東風景線”背后凄涼寂寞
幾年后,馬健多年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xiàn)。他成功地批到了一塊面積達1700多平方米的土地。他請設(shè)計師幾經(jīng)設(shè)計修改,最后確定建立一座建筑面積980平方米、主樓三層、格式仿古的書院。
為了保證工程質(zhì)量,馬健不顧年事已高,每天都守在工地上。而更讓馬健焦心的是資金問題。他拿出了全部積蓄90萬元,但還遠遠不夠。他又從銀行貸款40萬元。
然而,馬健對書院的瘋狂投入引來了家人的極大不滿。妻子對兒子的處境非常擔憂,希望馬健好好拉兒子一把,可丈夫把錢都投到了書院,還有大筆貸款,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難以理解丈夫的行為,經(jīng)常為這事拿丈夫試問。但馬健早已習慣不與妻子進行這方面的溝通,無論妻子說什么,他都只當聽不見。這樣一來,白素娥心里的怨懟越積越深。所以雖然眼看著馬健辛苦操勞,但她沒有表示關(guān)心。馬健深夜從工地回家,有時甚至連一口熱水都喝不上。而馬立剛更是對父親恨之入骨。
書院終于舉行落成典禮。書院每天免費開放,馬健還把大門前的11間門面房全部無償提供給文化愛好者,舉辦根雕、剪紙、香包、刺繡展銷。同時馬健還義務(wù)舉辦書畫培訓班、書畫講座,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交流作品的平臺。書院建成后,他把妻子接到書院來住。白素娥怪丈夫建書院花光了家里的錢,對丈夫的風光淡然以對,對他熱愛的公益活動也不熱心。馬健忙著做衛(wèi)生,妻子從不幫忙,而對那些熱情的來客和觀眾,她的態(tài)度也十分冷淡。
馬立剛的生活再次發(fā)生變故。因為感情不和,他與妻子分道揚鑣,兩個女兒判給了他。他自己都沒有經(jīng)濟來源,哪有能力撫養(yǎng)兩個女兒?馬健恨兒子不爭氣,也不能看著孫女不管,只得把兩個孫女接到書院撫養(yǎng)。
生活事業(yè)皆受挫,馬立剛也想自立,混出個人樣給父親看看。但事事皆與愿違,他不愿意與父親同住一個屋檐下,父親的風光和成功映襯出他的落魄和無能。他更不愿意別人嘲笑他是個啃老族,所以他丟下兩個孩子又去了外地。
莫名命喪親子之手,
書法家身后事誰與評說
本已混亂的家,又因馬健收了一個女弟子而更加風雨飄搖。
這個女弟子叫陳娟,36歲,是當?shù)亟紖^(qū)農(nóng)民。她丈夫是當?shù)亟虇T,有個4歲的兒子。陳娟酷愛書法,因仰慕馬健而拜他為師。陳娟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書法訓練,只是因為喜歡,在田間地頭多年堅持練習。作為一個農(nóng)村女人,馬健知道她堅持下來的不易,這讓他想到了當年的自己。而陳娟也頗有才華,令馬健對她格外器重。書法界的女子本來就少,與陳娟的交流讓他感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陳娟的婚姻也不幸福,她與丈夫離了婚,獨自帶著兒子生活??h城里更是風言風雨,傳言她離婚就是為了專心做馬健的情人。
陳娟在縣城開了一家書畫裝裱店,外面的人都傳說是馬健給錢開的。馬立剛聽說后回家跟馬健大鬧了一場。兩人越吵情緒越激動,馬立剛竟玩命一樣地向父親揮起了拳頭,最后被家人拉開。
不久,馬立剛又聽人傳言說馬健在縣城給陳娟買了一套房子。他怒火中燒,再次回家中和父親對質(zhì),結(jié)果又是一場大鬧。馬立剛認為,馬健不停地讓自己和母親蒙羞,還為情人大把花錢,說不好將來的家業(yè)都會毀在那個女人手上,而自己落得分文全無。
第二天,馬立剛在院子里刷牙,不小心把刷牙水弄到了花上。馬健看到就說:“你小心點,刷牙水弄到花上花容易死……”話還沒說完,馬立剛“啪”地把刷牙杯一摔,向馬健沖過來,嘴里喊叫著:“我今天就把你收拾了!”說著,他跑進廚房去拿刀,被白素娥和家人拼命攔住。面對狂躁的兒子,馬健無計可施。他只能躲到書院里,給學員們上課,與朋友們交流,在書法藝術(shù)中尋求解脫。
8月底,馬健去北京參加書法藝術(shù)交流活動,9月4日回到家,迎接他的又是兒子的大鬧。馬立剛質(zhì)問他是不是帶陳娟一起去了北京,因為那些天陳娟也不在縣城里。馬健斷然否認,但馬立剛再也聽不進去。他心里有了一個念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11日上午8時左右,書院還沒有開門,馬健在院子里洗臉。馬立剛拿著一把榔頭悄悄走過來,照著父親的頭部狠狠地砸了下去……馬健沒有來得及轉(zhuǎn)身看兒子最后一眼,就血流滿面地倒在了地上……
馬健是縣城的名人,他的死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關(guān)注??h公安局迅速組織警力趕赴現(xiàn)場開展偵查工作,經(jīng)縝密偵查,警方排除了他人謀財害命的可能,并將犯罪嫌疑人鎖定在了馬立剛身上……9月14日下午,警方將馬立剛抓獲歸案。
對于傳言說兒子與馬健積怨很深,全是因為母親慫恿挑唆、撥弄是非造成的這一說法,被知情人否認。馬健在追求自己事業(yè)成功的同時,肯定有某些做法也傷害了家人。雖然馬健后來給了兒子很多經(jīng)濟上的支持,但不是父母中哪個有錢就一定被子女愛戴。子女與父母的關(guān)系不是靠金錢維系,而是感情。
一位知情人說,誰也沒有親眼目睹過馬健和陳娟的婚外情。對于兩個婚姻都不幸的男女來說,可能他們互相欣賞,互有好感。馬健還不如干脆離婚,把結(jié)發(fā)妻子和子女安撫好,心無旁騖一身輕松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蛘哌x擇斬釘截鐵地與陳娟一刀兩斷,全力維護自己的家庭,不再給別人以口實。而他卻不做取舍,最終引發(fā)這起慘劇。
編后:逝者長已矣。無論如何,馬健的悲劇還是給了人們重要的啟示,一個人在追求事業(yè)成功的同時,一定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給家庭,盡心盡力去經(jīng)營。要對家庭進行精細化設(shè)計,在細節(jié)中建立和諧氛圍,為自己的事業(yè)增添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和休憩的港灣。沒有親情的呵護和滋潤,單槍匹馬獨闖事業(yè),到頭來外面風光無限,回到家中與妻兒反目,冰鍋冷灶,一身凄涼。而像馬健這樣竟慘烈地命喪親生兒子之手,更是讓人扼腕長嘆。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責編 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