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下,不光是逢年過節(jié),就是禮拜休息,家庭主婦也要腰扎圍裙到廚房弄幾款菜品佳肴來犒勞家人。在“美味佳肴”中,總免不了有一款烹菜。
一、烹菜基本方法
烹,是將原料大多切成片、塊(較小的原料不用改刀可直接使用)等形狀,掛糊或不掛糊,經(jīng)油炸、煎、滑過;另起鍋,放底油,炸鍋后放入輔料,加主料,烹入事先兌好的清汁(即汁水中不加淀粉),急速入味出鍋的一種方法。由于烹菜所用原料不同,加之初步熱處理方式有別,所以便衍生出滑烹、炸烹、清烹和煎烹等幾種技法。
二、烹菜常用原料
烹菜大多使用動(dòng)物性原料,很少使用植物性原料。在使用動(dòng)物性原料時(shí),一般選擇比較鮮嫩的畜肉、禽肉、水產(chǎn)等。具體說來,畜肉使用肌肉組織,少量脂肪組織,禽肉使用胸脯、大腿肉,而水產(chǎn)使用魚、蝦、蟹、貝。家畜和家禽的“下水”基本不作為烹菜原料使用。在使用植物性原料時(shí),主要選擇適宜作為烹菜輔料的蔬菜,如:蘭片、黃瓜、胡蘿卜、圓蔥、青椒、尖椒、豌豆等。
三、烹菜具體實(shí)例
例1.炸烹肉片
取豬瘦肉200 g,切成0.4~0.5 cm厚的大片,蘭片、黃瓜共20 g,切成邊長3~4 cm的菱形薄片,蔥、姜、蒜共12 g,切絲與片,香菜5 g,切小段;在碗中打1枚雞蛋,加上100 g濕淀粉調(diào)勻,倒入肉片中抓糊;用醬油、精鹽、料酒、花椒水、白糖、醋、味精、鮮湯兌成約80 g清汁;鍋中倒入油約2 000 g,燒熱至七八成時(shí),將掛勻糊的大肉片逐一抻平并下入油鍋中,先炸至定型撈出,待油溫升高至七八成熱時(shí),再將肉片放入油鍋中復(fù)炸金黃撈出,瀝去余油;另起鍋,放10 g底油,熱時(shí)用蔥、姜、蒜炸鍋,下蘭片、黃瓜片煸炒幾下,投入肉片,隨后烹入味汁,迅速翻拌,撒香菜段,淋明油,出鍋裝盤即可食用。
這是一款“炸烹”菜肴,也是“干烹”做法。之所以稱謂“炸烹”,是因?yàn)樵显凇芭搿鼻敖?jīng)過了“炸”的初步熟處理。要想烹好此肴,必須做到以下幾點(diǎn):一是肉片上的糊要掛得厚且均勻;二是炸肉片的油溫必須在七八成熱以上,一定要防止原料脫糊,另外注意肉片之間不要相互粘連,獨(dú)立成片為好;三是回鍋烹制入味速度要快,從而保證外焦里嫩的質(zhì)地特點(diǎn)。建議大家以此方法可仿做“炸烹肉段”、“炸烹雞塊”等。
例2.清烹蝦仁
取新鮮或冷凍后解凍的蝦仁300 g,清洗干凈,瀝干水分,蘭片10 g切豌豆大小的丁狀,另備10 g豌豆待用,蔥、姜共8 g,切丁和米;鍋中倒入油1 000 g,燒熱至四五成時(shí),倒入蝦仁略炸一下?lián)瞥?,瀝去余油;另起鍋,放10 g底油,熱時(shí)用蔥、姜炸鍋,下入黃瓜丁和豌豆煸炒,倒入主料,潑入事先用精鹽、醋、料酒、花椒水、清湯、味精兌成的清味汁,翻炒均勻后,淋明油,出鍋裝盤即成。
這是一款“清烹”菜肴。所謂“清烹”,就是原料不掛糊,不上漿,只用熱油炸或溫?zé)嵊突笈肷锨逯呻鹊淖龇?。若想做好“清烹”菜肴,操作時(shí)最少注意以下三點(diǎn):一是原料必須鮮嫩,為菜肴奠定好物質(zhì)基礎(chǔ);二是根據(jù)原料鮮嫩程度及形狀大小充分利用好油溫;三是味汁中不能放淀粉,以清汁烹之。
例3.煎烹魚
取大白漂子魚400 g,收拾干凈,洗滌后瀝干水分,用精鹽、料酒、味精腌漬20分鐘;蔥、姜共10 g,切細(xì)絲,蒜4 g,切小片,香菜8 g,切小段;取雞蛋1枚,打在碗內(nèi),加較干的濕淀粉40 g,調(diào)成蛋粉糊;鍋內(nèi)放入底油約30 g,燒熱后用手勺撩動(dòng),使油布滿鍋底,將魚表面蘸一層面粉,再掛一層糊,并排擺入鍋中,燒小火兩面煎呈金黃色,成熟并有焦硬狀時(shí),趁熱烹入事先用醬油、醋、味精、花椒水、鮮湯、蔥、姜、蒜等兌成的約100 g清汁,開鍋后,湯汁無幾時(shí),撒香菜梗,淋少量明油,出鍋裝盤即成。
這是一款“煎烹”品種,它與以前講過的“干煎”很相似,但“干煎”品種必須烘干味汁,它又與“煎轉(zhuǎn)”還相近,但“煎轉(zhuǎn)”品種湯汁較多,且可勾芡。希望大家認(rèn)真閱讀,仔細(xì)琢磨,正確區(qū)別各自的做法和成品的特點(diǎn),讓家庭烹飪藝苑永遠(yuǎn)開放出耀眼的鮮花!
四、烹菜主要特點(diǎn)
烹菜之特點(diǎn)主要取決于掛在原料上的糊(或漿)。如原料掛硬糊的“炸烹”和“煎烹”品種外焦里嫩,原料不掛糊不上漿的“清烹”品種質(zhì)地柔嫩,三者均為鮮香味型。
五、烹菜操作要領(lǐng)
其一,烹菜的主要原料必須用高油溫鍋來進(jìn)行初步熟處理,致使其失水較多,利用味汁烹入,即刻吸附,充分體現(xiàn)出烹的特點(diǎn)來。
其二,烹菜必須用清汁,這點(diǎn)是固定不變的,原因是清汁易使原料入味。還有,成品中少有湯汁,若湯汁多則會(huì)沖淡菜肴主味,因此,要求大家掌握好原料與湯汁的比例關(guān)系。
其三,烹菜的原料形狀都不要太大,若使用較大的魚,可剞花刀,利于烹制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