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亞
(周口市市政工程處,河南 周口 466000)
路面損壞對車輛的行駛速度、荷載能力、燃料耗費、機械破損、行車舒適、以及對交通安全、環(huán)境保護等都會造成有害影響?!邦A防為主,防治結合”是我國的道路養(yǎng)護方針。經常性地對道路進行養(yǎng)護、維修使其在設計年限內保持完好狀態(tài),是運輸發(fā)展的需要,更是現代城市道路建設的需要。
結構性損壞,包括路面結構整體或其中某一個或幾個組成部分的破壞,使路面達到不能支撐預定的車輛荷載。對于此類損壞通常需對路面進行徹底的翻修。
功能性損壞,也可能并不伴隨結構性損壞而發(fā)生,但由于平整性和抗滑力等的下降,使其不再具有預定的功能,從而影響行車質量。對于此類損壞可以通過整修、養(yǎng)護或罩面使面層的功能得到恢復。
及時、經常地對路面進行保養(yǎng)和修理,防止路面松散、裂縫和擁包等多種病害的產生和發(fā)展。通過對路面的保養(yǎng)和修理,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能力,確保路面安全、舒適的行駛性能。通過對路面的保養(yǎng)和改善,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強度,確保路面的耐久性。防止因路面的破損和養(yǎng)護操作污染沿線環(huán)境。
裂縫。按其成因可分為荷載型裂縫和非荷載型裂縫兩大類;按其形式分則有縱向裂縫、橫向裂縫、龜裂與網裂幾種。形成的原因不同,裂縫的分布形式也不一樣??v向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填土壓實度不夠,特別是路基拓寬是新老土基壓實度不均勻產生的不均勻沉陷;二是因凍脹作用使得凍脹量不同所造成;三是瀝青混合料施工時接縫處理不當或碾壓不夠緊密,在重復行車作用下所形成。
當冬季氣溫下降時,瀝青面層產生收縮,由于路面幾何形狀的關系,收縮的主軸為路線的縱向,因此形成的裂縫一般都是與道路中心垂直的橫縫。土基干縮或凍縮,以及半剛性基層溫縮和干縮引起路面的反射裂縫,一般以橫縫居多。
當路面結構強度不均勻,局部范圍的路基路面整體強度不足或基層失溫以及瀝青面層老化,就會形成荷載型裂縫。這種裂縫一般表現為網裂。并在行車作用下發(fā)展為塊狀網裂。因路面強度和穩(wěn)定性引起的網裂和龜裂,通常還伴隨有路面沉陷變形。對之應采取以下修補措施:
對于輕微且無變形的裂縫,可在高溫季節(jié)采用噴灑瀝青撒料壓入方法進行處理,或進行小面積封層;在低溫潮濕季節(jié)可采用陽離子乳化瀝青封層或采用乳化瀝青稀漿封層。
由于基層收縮引起的反射裂縫以及面層的溫度收縮裂縫,縫寬在6mm以內的可將縫隙刷掃干凈、清除塵土后采用熱瀝青或乳化瀝青灌縫撒料的方法進行封堵;縫寬大于6mm的應剔除縫內雜物和松動的縫隙邊緣,或沿裂縫開槽后進行清除,采用砂粒式或細粒式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充、搗實,并用烙鐵封口,隨即撒砂、掃勻,也可采用乳化瀝青混合料封填。
對于大面積的網裂和龜裂,如因基層、土基的原因所引起的,應分析原因先處理土基或補強基層后再修復面層;如因面層老化或瀝青性能不良的原因所引起的,經技術經濟比較,可選用以下方法處治: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層鋪法或拌合法加鋪瀝青混合料上封層,或先鋪設土工布后再加鋪瀝青混合料上封層,以防止裂縫的反射。橡膠瀝青薄層罩面。麻面。麻面是指面層瀝青用料不足,礦料級配偏粗或嵌縫料規(guī)格不當,以及在低溫、雨季施工時路面未能成型,致使粒料脫落,即形成麻面。如處理不及時,往往由于麻面滲水,瀝青面層碎裂,可發(fā)展成為松散。對于大面積麻面路面,可在氣溫上升(10C以上)時將其清掃干凈,噴灑瀝青(用量0.8~1.0kg/m2)后,撒布3~5mm 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掃勻并用輕型壓路機壓實予以處理。在低溫潮濕季節(jié)可用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修理。小面積麻面可采用乳化瀝青封層修理。
松散。松散多發(fā)生在瀝青路面使用的初期,其原因使用的瀝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少,與礦料的黏附力不足;或瀝青加熱過高失去黏性;或所用礦料過濕、鋪撒不勻以及嵌縫料不合規(guī)格而未能被瀝青牢固粘接所致。基層或土基濕軟變形導致松散產生。對于大面積松散的要重鋪面層;輕微的可用封面的方法處治。對于局部的嚴重松散以及因油溫過高、瀝青失去黏性造成的松散,應采用挖補法處理。
坑槽??硬凼怯捎诼访嫠缮ⅰ斄训绕茡p,或被履帶車、鐵輪砸傷后未及時修復形成的一種路面損壞。其修復方法有“圓洞方補”法;清理坑槽,露出底層,使槽內保持干燥。如面層材料再生利用,避免雜物混入;在槽底與槽壁均勻灑布一薄層黏層瀝青;用壓路機壓平槽的四周,使新舊路面結合良好并使槽邊密封,以防滲水。
沉陷。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產生豎向變形而導致路面下沉的現象。它包括均勻沉落、不均勻沉落和局部沉陷三種情況。一般均勻沉落不會引起路面的破壞;而不均勻沉落會引起路面裂縫和下沉,如面積不大,可在拉毛、掃凈、灑布黏層瀝青處理,如面積過大,可采用罩面處治。當橋頭路面沉陷高差達2cm時,應及時填鋪平順。必要時可采用鉆孔壓漿處治加固橋頭填土。
車轍。車轍是瀝青路面的一種主要損壞形式,多半發(fā)生在實行渠化交通的高等級公路上。路面在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由于磨損、沉降使路面沿行車輪跡逐漸產生縱向帶狀凹槽的車轍變形,多呈W形或U形。這種情況一般可采用路面銑刨機或風鎬將車轍表面翻松至一定深度,清理干凈后,噴灑0.3~0.5kg/m2粘層瀝青,然后采用與原路面結構相同的瀝青混合料鋪筑,碾壓密實,并保持路面橫坡,周圍接茬處予以碾壓密合。
泛油。泛油多數是由于瀝青用量過大、稠度太低或熱溫性差等原因所致。造成路面在行車時產生輪跡和粘輪現象,并使路面抗滑性能下降。對于輕度泛油,可撒3~5mm的石屑和粗砂,控制車輛碾壓至不粘輪為止。對于嚴重泛油路段,必須先撒粗料后撒細料和少撒、勤撒、撒勻的原則。不要過多使用細料,以免形成軟的瀝青層,影響路面穩(wěn)定性。
油包。油包是因局部泛油處理不當所致。可在氣溫較高時,或用加熱罩或加熱器具烘烤路面使其發(fā)軟后,將油包鏟除,而后修補平整,再用壓路機壓平。
脫皮。脫皮是瀝青面層在行車作用下產生大塊的片狀剝落現象。處理時應先將脫落和已松動部分清除干凈,然后灑布粘層瀝青,重鋪面層或封層。
滑溜。 滑溜主要起因于路面光滑,這是由于路面在行車水平力的作用下表層骨料被磨光或瀝青路面泛油所造成的。通常采用加鋪抗滑表層??够韺硬捎脽岚铻r青混合料,其礦料級配可參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23-94)中的相應規(guī)定。
總之,瀝青路面施工不僅要貫徹“精心施工、質量第一”的方針,更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城市道路的病害狀況,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力爭把道路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達到預防安全事故之目的,不斷提高城市道路的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城市道路的作用。
[1]建設部人事教育司組織編寫《道路養(yǎng)護工》,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2]全國一級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編寫《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