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12日,位于天安門西側的國家大劇院里,傳出卡斯特爾拉諾斯創(chuàng)作的《帕卡依里瓜的圣克魯茲》,歡快的拉丁節(jié)奏讓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動容,似乎音樂將他們從寒冬的北京,帶到了熱情似火、灑滿炙熱陽光的南美洲。
這樂曲出自具有神奇魅力的青年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梅爾和他率領的委內瑞拉的西蒙·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這是他們首次訪華,便有機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音樂會,對別的樂團這幾乎是沒有先例的。
在伯恩斯坦的《西區(qū)故事》,馬勒的第一交響曲《巨人》,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和拉威爾《達芙尼與克羅?!返诙M曲中,人們驚嘆著杜達梅爾驚人的指揮天賦,和駕馭不同風格作品的強大能力。樂團超一流的演繹和表現(xiàn)直擊聽者心靈,他們從靈魂深處噴薄而出的音樂,時而像狂風巨浪般席卷舞臺,時而又如詩似畫引人入勝……
可最令聽眾感動的并不僅僅是音樂,還有音樂背后的故事。
他改寫了音樂史
棕色的頭發(fā)滿是小卷,年輕的臉龐上嵌著深深的酒窩,在他沒有站上指揮臺時,跟一個親切的大男孩沒什么區(qū)別,可就是這個“壞小子”出身的委內瑞拉男孩,征服了一貫“高傲”的歐洲古典樂迷。年僅29歲的指揮古斯塔夫·杜達梅爾是世界古典樂壇的“天外來客”,他被稱為是“改寫21世紀音樂歷史的人”。
杜達梅爾的父親是當?shù)貥穲F的長號手,杜達梅爾從小耳濡目染,4歲便接觸樂器,6歲時更是模仿指揮的樣子扮起“家家酒”,直到12歲那年,當?shù)匾粋€室內樂團半開玩笑地請他來做指揮,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14歲時,他被聘為奧地利莫扎特室內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25歲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指揮歌劇。在人們不斷追問“古典音樂去向何方”的今天,這位有著漆黑眼睛和活潑卷發(fā)的年輕人,吸引了全世界大批的年輕人走進音樂廳,成為他忠實的擁躉者,為他和他率領的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而瘋狂,為他們的音樂瘋狂。杜達梅爾除了在委內瑞拉本土的音樂工作外,還擔任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并被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洛杉磯愛樂樂團聘為音樂總監(jiān)。此外,他還出任柏林愛樂樂團、柏林國立歌劇院、英國愛樂樂團的客座指揮。“杜達梅爾是令我最感到驚訝的天才指揮家。”指揮大師巴倫波伊姆則興奮地說: “他指揮的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是我近些年聽到的最棒的演奏?!?/p>
杜達梅爾如今已成為一個耀眼的符號,他身后有一整個支撐其成長的音樂教育體系——委內瑞拉“音樂救助計劃”,至今已發(fā)展了30年。
音樂援助心靈
委內瑞拉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這里盛產(chǎn)石油、美女,也盛產(chǎn)激進的左翼政權、毒品、販毒集團,以及它們引發(fā)的非法武器買賣和暴力事件。政治危機以腐敗為導火線,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收入分配、財產(chǎn)占有的嚴重不公,使得反政府武裝暴動時有發(fā)生。對于國家的希望——青少年和兒童來說,毒品與犯罪就形同瘟疫,無時無刻不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阿布萊烏博士,委內瑞拉管風琴家、經(jīng)濟學家、政治家和社會改良者,于1975年開始追逐夢想,建設他的國家音樂救助體系(EI Sistema),成立委內瑞拉青年與兒童管弦樂團國家基金會(FESOJIV)。
最初,他和他的8名學生在委內瑞拉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音樂學校和一支交響樂團,采用全新的教育和管理體制,招募來自首都加拉加斯窮人區(qū)的兒童和青少年。這些孩子中有的吸毒,有的是搶劫犯,有的是非法童工,有的遭受家庭暴力,也有許多無家可歸。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衣食,開辦多種器樂演奏訓練課程,也開設樂器制作、藝術管理和新媒體等多種培訓項目。阿布萊鳥非常明確地說:“我們的首要目的,不是培養(yǎng)職業(yè)音樂家,而是為了拯救我們國家的孩子,改變他們的命運?!?/p>
可以想象,33年前他們看不見任何希望。每天只有枯燥地練習和無望地磨合,他們的信念演奏并戰(zhàn)斗著,每個孩子都需牢記心間。音樂的神奇,或者她無可比擬的魅力在于:無形地將秩序和美好深植人心,她激發(fā)人們博大的品質和無限聯(lián)想,她把自由和寬容賦予每一個愛樂者的心靈,最終,她讓人獲得靈魂的啟示。而一切合作形式的音樂,都需要每個個體,在準確地完成個人任務的同時,學習自律、聆聽他者。音樂教會人快樂與交流。正如阿布萊鳥所說:“音樂帶給人們最高層次的價值觀——共濟、和諧以及相互的同情心。音樂是一種高層次的社會發(fā)展動力,它凝聚整個社會,表現(xiàn)出最崇高的人類情感。”
阿布萊鳥是真正的精英。他把無限的熱情、能力和智慧,投身到音樂救助體系和基金會中,在全國推動音樂教育。他不分晝夜地工作,接受了一次大手術后依舊馬不停蹄。他要用思想的力量改變世界,并做出了足以給社會帶來改觀的壯舉。
音樂救助體系的建設逐漸遍及全國。邊遠地區(qū)的孩子中有80%~90%生長在危險的非法小屋。他們幾乎一無所有。在貧窮、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中,古典音樂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他們在樂團的椅子上坐下來,這不僅僅意味著可以每天正規(guī)地學習音樂,還意味著能了解另一種文化。音樂所帶來的不可磨滅的東西,將影響他們一生。
樂團也建設在青少年拘留中心。8年前,17歲的萊納爾·阿科斯在這里服刑。他喜歡暴力,身上滿是傷疤。拘留中心組建樂隊后,阿科斯開始學習單簧管。他回憶當時的情境說:“學習音樂,這與拿著槍的感覺截然不同。我的人生改變了,音樂讓我懂得,人可以以非暴力的形式對待他人?!爆F(xiàn)在,阿科斯在德國學習管風琴的制造與維修,之后他將回到委內瑞拉El Sistema總部工作。
音樂,改變命運的力量
有誰會不喜歡音樂?這里的孩子把音樂看得至高無上。
一個孩子說:我想上帝就是音樂吧,因為只有他能寫出這么美的作品!
一個孩子說:音樂需要秩序,只有習慣良好,我們才能共同創(chuàng)造秩序。
一個孩子說:我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世界!我和我的朋友們每天形影不離,我們一起笑一起哭,這一生我們都和音樂在一起,別無他求。
34年來,有80多萬兒童和青少年在音樂救助體系中改變生活。來自全世界的15000名音樂教師,熱切地參與這里的音樂教學。整個委內瑞拉成立了90家少年兒童管弦樂團(7-16歲)、130家青年管弦樂團(16~20歲)、30家職業(yè)管弦樂團,400家歌舞團和樂器修理制作中心。
阿布萊鳥說:“音樂能為一個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富足,幫助他抵抗物質貧窮。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最高級的社會交往方式,它締造和諧,讓人學習節(jié)制與自律,表達內心世界,共同創(chuàng)造美?!?/p>
低音提琴演奏家埃迪遜·瑞茨,17歲時成為柏林愛樂樂團最年輕的音樂家。而西蒙-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已經(jīng)成為整個國際古典樂壇躍然而出的一匹黑馬。這支委內瑞拉底層社會的孩子們組成的樂團,成員年齡在16~26歲之間。他們表現(xiàn)出的極高的演奏和藝術水平震驚了全世界。在德國波恩的巡演中,他們演奏的貝多芬作品,令作曲家故鄉(xiāng)的人們肅然起敬,演奏結束后是長達15分鐘的熱烈掌聲。在柏林愛樂音樂廳和埃森音樂廳,他們同樣征服了挑剔的德國觀眾。
2007年以來,羅馬音樂公園、帕勒莫馬西莫劇院、盧塞恩復活節(jié)音樂節(jié)、“柏林之光”音樂節(jié),墨西哥、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盧塞恩、巴登巴登、赫爾辛基、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等國際重要音樂廳和音樂節(jié)上,都活躍著他們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身影,他們的表現(xiàn)總是令觀眾驚嘆連連,評論界也是喝彩一片。
現(xiàn)在,每年都有世界上最卓越的音樂家自愿來到委內瑞拉,幫助孩子們在音樂上進步。委內瑞拉的年輕音樂家也逐漸在世界一流樂團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們成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指揮家西蒙拉特說: “在委內瑞拉發(fā)生的一切真讓人震驚,難以置信!古典音樂的未來屬于他們。”多明戈聽到他們演奏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時,激動地流下眼淚。指揮大師克勞蒂奧·阿巴多說:“這里的音樂企及了極高的文化?!?/p>
今天,委內瑞拉的國家兒童救助計劃至今還在繼續(xù)著……除了貧窮的孩子、不良少年之外,聾啞兒童也加入進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在老師耐心的培育下同樣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當他們合著節(jié)拍揮舞手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時,人們可以相信,音樂的火焰已經(jīng)從一個人的夢想燃燒開去,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艱辛努力,遍及了整個拉丁區(qū),影響了整個世界,在每個透亮的音符里充滿著希望。委內瑞拉的真實故事告訴人們,人類有絕對的智慧和靈性去創(chuàng)造奇跡,救贖自身,締造未來——在兒童和青年身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