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以《長江商報》為例,從其定位、自身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踐行及該報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等三方面著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長江商報》媒介責任之間的關系進行具體闡釋。
關鍵詞:《長江商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定位 踐行 輿論氛圍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吳哲是“溫和的知識精英”,他有學歷、有判斷、有常識、有目標,卻也同樣有著年輕人的自我與幼稚;而袁朗則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了解人性的深度,能夠準確地作出判斷,擁有豐富的閱歷,看重集體。更重要的是,他永遠處于人生的上升階段。
一方面,《長江商報》(以下有時簡稱《長》)應當履行的媒介責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是“吳哲”:現(xiàn)今存在很多不明確性,卻也同樣有著向上的張力和走向成熟的空間。此時,它們是平等而獨立的。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又是《長》履行責任的理論依據(jù)、指導思想(本文中不作詳細分析),《長》在履行責任的同時豐富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的深刻內(nèi)涵,二者相輔相成,并最終一同成長為“袁朗”。
《長江商報》轉(zhuǎn)向“小俗大雅”的張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青澀邁入成熟、由理論邁入實踐的姿態(tài)相契合
相較于《楚天都市報》明確的都市報定位,《長江商報》是不夠“商”的。也就是說,細究之,《長》其實并沒有明確的定位。它既有都市報“俗”的一面,涉及都市新聞、市民故事、社區(qū)動態(tài)等諸多茶余飯后的瑣事,又同樣有著精英報“雅”的一面,它試圖以高雅的筆調(diào)記錄新聞,向受眾呈現(xiàn)出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但是就“雅”這一點講,《長》似乎又遠不如《南方周末》、《新周刊》等來得徹底、痛快。
但正是這樣一種介于雅俗之間的模糊定位,在筆者看來,卻與現(xiàn)今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青澀走向成熟、由理論走向?qū)嵺`的姿態(tài)相契合。
《長》的雅俗模糊定位只是暫時的,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一種向上的張力(正如它自己的辦報理念——主流生活驅(qū)動力),而這種張力源于《長》作為一個年輕媒體對自身、對受眾、對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從歷史,還是從受眾數(shù)量、影響力上來講,《長》顯然暫不能與“老大哥”《楚天都市報》相比。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其將雅俗完美糅合的決心與趨勢,它是生長的,還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εc空間。也許最終正是它這個“中產(chǎn)階級”帶領廣大受眾走向“小俗大雅”的境界。
責任媒體從自身做起:《長江商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局部踐行
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nèi)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tǒng)領和支配的地位。
就媒介責任而論,媒介需要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但在此之前,媒介應首先放下其媒介身份,僅僅作為個體,將自己置身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之中。這種踐行源于自覺意識。無關乎“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媒介責任,但是它又確實是一個責任媒體首先應該做的。雖不敢遑論《長江商報》已經(jīng)系統(tǒng)地貫徹落實了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但是至少在局部,即社會主義精神文化體系的構(gòu)建上真正做到了身體力行,它通過生動實踐和先進典型的廣泛宣傳。倡導和鼓勵人們自覺投身到社會主義精神文化體系建構(gòu)的實踐中來。下文中,筆者將《長》對社會主義精神文化體系的建構(gòu)細化為尊重生命價值與重視精神建設,從該報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對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加以詳細闡述。
尊重生命價值——對弱勢群體與邊緣人的關注。
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關注民生。關注民計,才能更好地將傳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宗旨貫徹到位。
除卻一般報紙固有的時政、本地、經(jīng)濟、娛體文化信息,《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突出地表現(xiàn)在對弱勢群體與邊緣人長期而有力的關注上。
以關于“大頭娃娃”的報道為例。最初發(fā)現(xiàn)“大頭娃娃”小盂真并進行關注的是搜人網(wǎng)志愿者星天靜水。他把大頭娃娃的圖片發(fā)到了搖籃網(wǎng),立即引起了《長江商報》的關注。于是,本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重生命價值的神圣內(nèi)涵,《長江商報》率先對此進行了報道,并在此之后給予小孟真長期而有力的關注,有幾次甚至上了頭版,或?qū)ζ溆谜孢M行了報道。從11月9日要聞版《“大頭娃娃”:我的童年在街邊》到11月10日《小孟真今日去醫(yī)院做檢查》,從11月11日《志愿者帶大頭娃娃就診醫(yī)生稱手術費至少20萬》到11月20日《拯救大頭娃娃武大學子募捐》,從11月22日《“大頭娃娃”有救了》再到12月6日《等孩子病好了。一起過個團圓年》,直至12月7日,報道仍在繼續(xù)——《專家會診后認為手術風險較大》。
正是由于《長》在此過程中持續(xù)而有力的跟蹤,大頭娃娃也立即得到了《楚天都市報》、湖北經(jīng)視甚至中央電視臺等諸多媒體的關注,而多一份關注,就意味著多一份希望,《長江商報》“大頭娃娃”這一仗打得漂亮,更值得其他媒體尊重。
另外,對于邊緣人的關注,也是《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尊重生命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既然是核心價值,那么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社會主義的中國,人人都是平等,個個算作“核心”?!堕L》就善于把社會的邊緣人從灰色地帶挖出來,為其利益大聲呼號。被它關注的邊緣人有磨刀匠、退役運動員、幼師等,范圍廣。數(shù)量多,具有典型意義。比如,它曾稱幼師是“落單的成人”,在欄目“心理說吧”中不僅揭露了幼師被家長認為在找茬、回家看“啞巴”電視、不被家長尊重的生存狀態(tài),還特地邀請專家進行解析。給予指導,凸顯了十足的人文關懷。而這些邊緣人,也是武漢其他報紙有所忽略的。
重視精神建設——即使是娛樂。
娛樂化的年代,鋪天蓋地的小道消息、緋聞八卦常常讓媒介“身不由己”地丟棄了責任。顯然,一系列的虛假、喧鬧與浮躁與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背道而馳的。但是《長江商報》的娛樂版可謂是初出淤泥的一朵白蓮,不僅“清”,而且“高”。
究其原因,該報追求的并非“娛樂”本身,而是一種“娛樂精神”。這不僅表現(xiàn)在其對娛樂消息客觀真實的報道上,還在于它在娛樂的同時力圖借助娛樂圈的是是非非向公眾傳達一種深度文化,或者說是某種反思與啟迪。而這種傳達的載體往往是不惜筆墨、財力的專題、評論和???/p>
例如,2007年5月18日,陳曉旭因乳腺癌去世之后?!堕L》娛樂版精心策劃,動用整整4個版面,以“花落”、“花影”、“花魂”3個副題為線索。對事實、原因及時代影響進行了深入報道,并輔以評論、詩詞,版面、行文之間既凸顯對逝者誠摯的緬懷,又有對個體、時代的反思,讓受眾深刻體會到“娛樂”的嚴肅面與啟迪性,大有為娛樂“翻案”之意,著實精彩。
再如,正值“謝鋒”事件發(fā)生和電影《如果·愛》上映之時,《長》就巧妙地將二者聯(lián)系到一起。發(fā)表評論《如果·愛》道:“如果愛,請不要讓愛成為強迫;如果愛,請珍惜、愛護每一朵生命的鮮活?!?/p>
不管怎樣,《長》的娛樂版總在試圖跳出娛樂本身,向受眾傳授些許東西,或文化,或理念,或啟迪,它們可以被總稱為“娛樂精神”,這代表著《長》本身對娛樂的高度看重與獨特理解,更代表著其對受眾的高度負責。從這方面來講,在娛樂中,《長》同樣不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長江商報》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是媒介履行責任的最直接表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在當代可提煉為生命價值原則、社會公平原則、黨員行動力量、民眾愛國熱情、現(xiàn)代傳媒渠道5個方面。因此,媒介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可以以這5個方面為參考。
《長江商報》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氛圍的有力武器有二:評論和產(chǎn)業(yè)活動。
“長江評論”是《長》最具特色的欄目之一,每天刊登各地評論人或本報評論員文章。針對國內(nèi)外大小事發(fā)表評論。這些評論針砭時弊,和而不同,但不管怎樣,都借助”長江評論“這個“安靜而又吵鬧”的平臺,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特色,而這一點,與《長》始終不忘履行“努力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媒介責任息息相關。
另外一個有力的武器是《長》的產(chǎn)業(yè)活動“美聯(lián)大講堂”。從汶川地震之時周國平的講座《我們都是幸存者》到近來于丹的講座《孔子與莊子》,它的內(nèi)容既立足現(xiàn)實,又回歸傳統(tǒng)。為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幫助受眾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