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黨中央和蘭州“八辦”對西路軍的營救活動

    2009-12-31 00:00:00
    絲綢之路 2009年10期

    [摘要]在1936年的西征中,西路軍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在河西走廊同數倍于己、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馬步芳部浴血奮戰(zhàn)數月,終因敵強我弱、彈盡糧絕慘遭失敗。黨中央、蘭州“八辦”對西路軍的處境極為關心,利用多種政治渠道和人際關系,組織各方社會力量,積極開展營救活動,使大批被俘、失散紅軍重歸革命隊伍。

    [關鍵詞]西路軍;蘭州八路軍辦事處;河西走廊

    [中圖分類號]K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0-0043-02

    在1936年10月的長征途中,我紅四方面軍總部直屬部隊及五軍、九軍和三十軍,奉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組成西路軍,從甘肅靖遠渡過黃河西征。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西路軍先后同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和地方軍閥馬步芳、馬步青的精銳騎兵部隊浴血奮戰(zhàn)數月,在殲敵2.5萬人后,于1937年3月終因敵強我弱、彈盡糧絕在河西走廊慘遭失敗。西路軍失敗后,黨中央和八路軍駐甘辦事處(蘭州“八辦”)想盡一切辦法,積極開展營救工作,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革命力量,減少了革命損失。

    一、黨中央對西路軍的營救活動

    黨中央對西路軍的營救活動,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中央領導人與國民黨上層的交涉營救活動,二是組織“援西軍”進行營救。

    河西沒有我黨根據地,缺少給養(yǎng)補充,廣大指戰(zhàn)員進入河西后缺吃少穿,傷病員得不到醫(yī)治。西路軍將士僅2.1萬多人,但他們卻抗擊著馬步芳部精銳騎兵和民團10萬余人的瘋狂圍堵追殺,戰(zhàn)斗十分慘烈。

    1937年1月20日,西路軍在河西高臺戰(zhàn)役中慘遭失敗,九軍軍長董振堂壯烈犧牲。聞訊后,毛澤東于21日凌晨致電我黨在西安的談判代表周恩來,讓他利用“西安事變”后國共合作即將促成的有利形勢,通過談判讓國民黨上層給馬步芳、馬步青施加壓力,令其停止進攻,并設法營救被俘戰(zhàn)士。周恩來遵照中央指示,派人赴青海、河西調查情況,設法營救。24日,毛澤東致電在南京的中共談判代表潘漢年:“請蔣電勸馬步芳讓出涼州、肅州等城,以便(讓西路軍)就食,并令馬部停止進攻徐(向前)部?!盵1] 這時,蔣并未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主張,怎會給馬步芳下這種命令呢?2月初,周恩來派其秘書張文彬通過地下黨員吳鴻賓,找到回族進步人士馬德涵先生(馬步青的老師),請他為營救西路軍出力。馬德涵欣然從命,以辦畫展為名,兩人同飛武威面見馬步青,轉達周恩來的意見,要求馬不要再殺害紅軍并釋放被俘戰(zhàn)士。1937年2月27日,毛澤東等電告在西安的談判代表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可與“二馬”交涉,我黨愿意花錢解救西路軍,“對‘二馬’不但是十萬(元),就是二十萬(元)和更多些都可以,而且必需”。[2]足見中央營救西路軍的急切心情!3月下旬,周恩來又派劉秉琳、張文彬持其親筆信赴西寧找到趙守鈺先生(“二馬”的老上級,長期與我黨有聯系),請他勸說馬步芳、馬步青,釋放西路軍被俘人員。31日,三人同赴武威,摸清了被俘紅軍的情況后,回西安向周恩來作了匯報。1937年3月23日,西路軍“左支隊”在祁連山戰(zhàn)役失敗后,途經青海奔赴敦煌,途中用僅有的一部電臺和中央取得了聯系,中央隨后派陳云等前去接應。同年4月,周恩來在西安馬德涵先生家中宴請從麥加朝圣歸來的青海省主席馬麟,宣傳抗日主張,尋求解決西路軍被俘人員問題。4月3日,毛澤東、朱德等電告我黨在西安的談判代表葉劍英:“現集涼州之(紅軍)俘虜六千人,要求顧(祝同)主任訊即電馬步芳,全部調來平涼,經過關師長麟征駐地,移至四方面軍歸隊。請彼注意,切勿再有慘害與壓迫之事?!薄皩υS向前、陳昌浩二同志及其他干部,如為馬步芳所虜,應嚴令馬不得加以任何慘害行為?!盵3] 4月28日,李先念、程世才率左支隊到達甘、新交界的猩猩峽后,即被中央派去的陳云、滕代遠接應至新疆并返回延安。

    在此期間,中央直接領導著蘭州、西安、新疆的八路軍辦事處,中共領導人和國民黨上層頻繁交涉,為營救西路軍做了大量工作。

    為了營救西路軍,黨中央于1937年2月27日組建了“援西軍”。但是,當援西軍趕到隴東鎮(zhèn)原時,西路軍已經慘遭失敗。于是,援西軍只得在鎮(zhèn)原城鄉(xiāng)設立西路軍接待站,并派出大批人員趕赴涇川、固原、平涼及西蘭公路沿線,書寫、張貼通告,營救、收容西路軍失散人員。

    二、蘭州“八辦”對西路軍的營救活動

    1937年5月,蘭州紅軍辦事處成立,張文彬為負責人;8月更名為八路軍駐甘辦事處(蘭州“八辦”),謝覺哉任黨代表,彭加倫、伍修權任處長,朱良才任秘書長,領導甘肅的統戰(zhàn)和抗日救亡工作。營救西路軍是蘭州“八辦”的主要任務之一。

    (一)利用國民黨上層關系開展營救

    1937年4月,駐守蘭州的國民黨九十七師的感化院中關押著由西寧、涼州等地轉來的西路軍被俘人員1300多人。聞訊后,蘭州紅軍辦事處負責人張文彬同代理省長賀耀祖、綏靖公署主任朱紹良進行談判,要求釋放被俘紅軍人員。不久,張文彬和感化院的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系,并商量營救事宜。5月,感化院的被俘紅軍戰(zhàn)士在押解西安、途經隴東邊區(qū)時,在援西軍的策應下,被俘戰(zhàn)士大部分逃出虎口,回到了解放區(qū)。

    國民黨甘肅省政府主席賀耀祖和謝覺哉是湖南寧鄉(xiāng)的同鄉(xiāng)舊友。[4]早在大革命時期,我黨曾派謝覺哉以國民黨員身份與賀耀祖接觸,爭取他參加國民革命軍。謝覺哉來到蘭州“八辦”后,利用西安事變后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有利形勢,常與賀耀祖交往,宣傳黨的抗日主張,促使賀走上了與共產黨合作抗日的道路。此后,蘭州“八辦”營救西路軍的工作更加經?;?、具體化,不斷通過賀耀祖和國民黨上層人士向馬步芳施壓,要求釋放被關押的紅軍將士;派人四處聯絡、查訪,搜集情報,收容紅軍失散人員。

    1937年8月12日,周恩來、葉劍英致電蘭州“八辦”:在國民黨九十七師新兵營,關押著紅軍八十九師師長邵烈坤等數名干部,要求設法營救。8月18日,謝覺哉通過賀耀祖的關系,會見了國民黨九十七師副師長韓錫候,救回了八名紅軍干部。1937年11月21日,被俘紅軍戰(zhàn)士1500余人被馬步芳編入“新兵團”,準備送往第一戰(zhàn)區(qū)的國民黨衛(wèi)立煌部隊。途經蘭州時,謝覺哉親自與賀耀祖交涉,彭加倫親臨新兵團講話,并與西安“八辦”林伯渠聯系,阻其東去。經過各方積極營救,終于使這批戰(zhàn)士全部回到了八路軍隊伍。[5]1939年秋,馬步青把100多名被俘紅軍的傷殘戰(zhàn)士交給了蘭州“八辦”。

    (二)發(fā)動愛國民主人士開展營救

    高金城先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是正直善良的外科醫(yī)生,又是一位杰出的愛國民主人士。他早年在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的西北軍傷病醫(yī)院任院長,曾在張掖、酒泉創(chuàng)建福音堂醫(yī)院,傳教治病,樂善好施,深受當地群眾愛戴。后來,他在蘭州創(chuàng)辦了福隴醫(yī)院??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堅決擁護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政治主張,積極投身革命,舍生忘我,為營救西路軍做出了巨大貢獻。

    西路軍失敗后,一部分紅軍戰(zhàn)士在當地群眾的掩護營救下,流落在河西走廊一帶,處境十分困難。黨中央對失散紅軍非常關心,多方設法營救。1937年8月1日,謝覺哉、彭加倫、朱良才與高金城秘密商談,共同制定營救紅軍失散人員計劃。當時,河西走廊馬匪橫行,一片白色恐怖。但是,高金城毅然接受黨的重托,決定由其夫人牟玉光在蘭州開設牟玉光助產所,作為西路軍失散人員和蘭州“八辦”的聯絡點。他和原紅四軍干部蔡光波一起奔赴張掖,以開設福音堂醫(yī)院作掩護,利用他在河西群眾中的影響,營救紅軍失散人員。

    不久,高金城持省政府介紹信,以甘肅省甘、涼、肅抗敵后援會主任的身份來到張掖,宣傳國共合作、抗日救亡,宣布重建甘州福音堂醫(yī)院,救治傷病員,為抗日救亡運動效力。

    高金城的福音堂醫(yī)院重新開業(yè)后,利用行醫(yī)的合法身份與便利條件,借助各方面的關系,獲得了不少有關河西戰(zhàn)役、被俘紅軍人員和甘州地下黨組織的情報;他又通過蔡光波取得了地下黨組織的信任。此后,在醫(yī)院工作人員的掩護下,劉德勝等地下黨員經常在醫(yī)院樓上秘密開會,高金城則在樓下警戒放哨。為了大力開展營救工作,高金城以工作需要為名,把紅軍女戰(zhàn)士王定國、許世淑接納為醫(yī)院護士,又派王定國、蔡光波、劉大偉、張明新等人以看病為名,趕赴張掖、臨澤、民樂等地,尋找失散紅軍,秘密散發(fā)傳單,通知聯絡地點與辦法。此后,許多紅軍傷病員在這里得到醫(yī)治,不少失散紅軍聞訊而來,經蘭州、西安“八辦” 的安排回到了延安。那時,高金城的福音堂醫(yī)院不僅是我黨在河西的秘密聯絡處,而且是西路軍失散人員的收容點和轉移站。

    在半年多的時間內,高金城先后營救西路軍被俘失散人員200多人,其中有西路軍醫(yī)院院長丁世芳、甘州中心縣委書記吳建初等革命同志。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郝成銘,朱永光,麻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M].文獻卷(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551.

    [2]《謝覺哉傳》編寫組.謝覺哉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1.

    [3]中共蘭州市委黨史辦公室.八路軍駐甘辦事處[M].1991.135.

    [4]朱玉,郝成銘,朱永光等.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M].回憶錄卷(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鄂托克前旗| 云南省| 建湖县| 德令哈市| 上林县| 梁山县| 铁力市| 景宁| 府谷县| 原平市| 石屏县| 志丹县| 黔江区| 龙岩市| 新绛县| 梁山县| 三门县| 岚皋县| 横峰县| 靖江市| 荥经县| 南陵县| 襄垣县| 壤塘县| 囊谦县| 新巴尔虎左旗| 黑河市| 汝州市| 宽城| 丰台区| 平邑县| 焉耆| 五峰| 简阳市| 锡林郭勒盟| 化德县| 平陆县| 田林县| 雅安市| 大同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