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立新中國后所遇到的一個嶄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在黨的歷史上,劉少奇最早對人民內部矛盾做出了探索,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的概念,分析了產生的根源和表現(xiàn)形式,探討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和方法,對黨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關鍵詞:劉少奇;人民內部矛盾;理論貢獻
中圖分類號:A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2—0016—02
劉少奇是馬克思主義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其《國營工廠內部的矛盾和工會工作的基本任務》、《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政法工作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論著,表明了他首先注意并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而且許多內容具有獨創(chuàng)性見解,對黨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今天,認真學習劉少奇關于人民內部矛盾的論述,對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日漸突出的人民內部矛盾,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提出
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革命階級內部的矛盾問題,曾多次強調,妥善處理革命陣營內部的各種關系的重要性及其原則和方法。但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兩類矛盾問題,馬克思恩格斯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沒能加以研究和論述。
1949年春,劉少奇在天津就城市工作發(fā)表講話,糾正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某些過分性急的情緒和做法。同年7月,劉少奇在一次黨內報告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的概念。指出“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有它的外部矛盾與內部矛盾,有它的外部斗爭與內部斗爭。所謂外部矛盾與外部斗爭,就是它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及國民黨殘余勢力的矛盾和斗爭。所謂內部矛盾與內部斗爭,就是人民民主專政內部各階級間各黨派間的矛盾和斗爭?!盵1]這是劉少奇開始探索社會主義社會兩類矛盾學說的重要標志。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黨的工作重心已經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黨面臨著如何從政治上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經濟上然后迅速地恢復國民經濟的重大考驗。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劉少奇對國家面臨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以及黨的根本任務進行了戰(zhàn)略思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從理論上論述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最早提出了人民內部矛盾的概念,劉少奇認為,現(xiàn)在國營工廠中要處理的矛盾,已經不是階級矛盾了?!斑@種矛盾和關系是工人階級和人民內部的矛盾和關系,因此,應該用同志的、和解的、團結的辦法來處理這種矛盾和關系?!盵2] 第一個提出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觀點,劉少奇指出,建國后我國社會矛盾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根本上敵對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另一類是在根本上非敵對的可以和解的矛盾。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劉少奇深刻地分析了國內的階級關系新變化、新特點,提出了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現(xiàn)在人民內部的矛盾已經成為主要矛盾”[3] 。劉少奇關于關于人民內部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論述,無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講話中,還是在黨的文件中,均屬第一次。
二、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xiàn)形式及根源
1957年4月27日,劉少奇在中共上海市委召開的黨員干部大會上,系統(tǒng)地論述了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1.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xiàn)形式
第一,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地表現(xiàn)為領導與群眾的矛盾。劉少奇指出,“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地表現(xiàn)在人民群眾同領導者之間的矛盾問題上。更確切地講,是表現(xiàn)在領導上的官僚主義與人民群眾的矛盾這個問題上?!盵4] 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現(xiàn)象,一切沒有辦好的事情,領導上都有責任。人民會來責問我們國家、黨、政府、經濟機關的領導人,而我們應該對這些問題負責任。因此,人民群眾跟領導機關的矛盾,現(xiàn)在是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梢哉f,人民內部矛盾歸根到底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矛盾。而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這一對矛盾中,領導者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二,“人民內部矛盾還特別表現(xiàn)在分配問題上”[5]。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存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這一矛盾現(xiàn)在主要表現(xiàn)在分配問題上,比如,工資問題、住房問題、升學問題、就業(yè)問題。1957年4月27日,劉少奇在中共上海市委召開的黨員干部大會上指出,總而言之是個分配問題。這些問題都屬于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我們現(xiàn)在是社會主義國家,分配的原則是按勞取酬,公平合理。如果不按勞取酬,不公平合理,就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
第三,人民內部矛盾的激化,幾乎全都是為了經濟性質的切身利益。政治性質的罷工、罷課、游行、示威等,很少發(fā)生。即使有少數(shù)反革命分子參加,也只能“利用群眾中的切身經濟問題和政治思想問題來鼓勵群眾鬧事”[6]。不可能用反革命綱領和反革命口號來鼓勵群眾鬧事。
2.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根源
從人民內部矛盾的特點,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人民內部矛盾產生和存在的根源。第一,社會主義物質生產不發(fā)達,不能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人民內部矛盾產生和存在的經濟根源。第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完善,分配制度不合理,封建等級制度的存在,是人民內部矛盾產生和存在的社會根源。第三,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官僚主義是人民內部矛盾產生和存在的政治根源??傊鐣髁x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是人民內部矛盾產生和存在的總根源,而最主要最深刻的根源是物質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底下。因此,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本著眼點在與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和方法
1.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民主和法制相互結合的原則。由于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因此,“我們就是主張?zhí)幚砣嗣駜炔康拿芤煤惋L細雨的辦法,要用小民主的辦法?!盵7]反對以力壓人,反對把人民內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來處理;另一方面,劉少奇又創(chuàng)造性地指出,專政機關“對人民來說,要成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機關?!盵8] 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國家也是教育機關,要把人民教育成共產主義者,不光是靠學校教育。你們是專政工具,同時也有教育人民,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任務?!?/p>
第二,堅持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并舉的原則。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不但要用物質手段,而且也要用精神手段。一方面滿足群眾合理的可以滿足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說服群眾,說服工人,教育工人,提高工人的覺悟,以至達到共產主義所要求的那種水平。
第三,堅持動機與效果相統(tǒng)一的原則。劉少奇把動機和效果統(tǒng)一起來,指出了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法錯誤的嚴重后果。盡管有些同志在主觀上希望把矛盾處理好,使社會安定,但如果在處理方法上犯了錯誤,用敵對手段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甚至黨內矛盾,這樣做,不但不會解決矛盾,反而將激化矛盾,甚至造成分裂。如果把人民群眾當作敵人,那就根本錯了,實際上是把自己當作人民的敵人了。
2.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
第一,認清矛盾的性質,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前提和基礎。矛盾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本上敵對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另一類是根本上非敵對的可以和解的矛盾。如果對矛盾的性質認識不清楚,矛盾的性質定錯了,在處理方針上就要犯錯誤,方針錯了,那在一系列的具體方法上都要犯錯誤。要注意的是,我們采取什么方法和方針來解決矛盾,不是憑主觀愿望決定的,而是有客觀的矛盾的性質決定的。人民內部矛盾一般來講是非對抗性的,因此,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不能采取處理對抗性矛盾的方法。當然,事情是復雜的,事物是變化的,這兩類矛盾也可以轉化。對抗性矛盾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非對抗性矛盾,非對抗性矛盾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對抗性矛盾。矛盾轉化了,處理的方針也要隨之轉化。
第二,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和解和調和的方法,和解和妥協(xié)的方法,說服和教育的方法,和風細雨的方法,小民主的方法,小小民主的方法,同志的、和解的、團結的方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等等。劉少奇特別強調不能用斗爭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
第三,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手段。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三個機關,不只是處理敵我問題,也要成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機關。勞動教養(yǎng)、行政拘留、集訓等也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法制不全是專政方面的,人民內部也要有法制,國家工作人員和群眾也要受公共章程的約束。教育不能光靠學校,國家也是教育機關。專政工具同時也有教育人民、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任務。
參考文獻:
[1][2][3][4][5][6][7][8]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4-452.
(責任編輯/李璐瑤)